盒子理论

来自维基学院

盒子理論,出自網路小說《無限恐怖》。它是該小說的原創名詞,也是一個重要的假想概念理論。

詳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盒子理論的構想源自于20世紀80年代一種鮮有的科幻文學風格。該小說使用這種假想的概念理論,為讀者們營造了一種奇特的科幻世界觀。書中假設有一天人們製作出了一種超智能的電腦,而恰巧又有一個科學狂人研製出了另外一種程序。此程序可精確的模擬人類的思維,而且他意識不到他自己只是一個程序,他以為他是一個人。之後這個電腦也漸漸地發展成為了一個能夠模擬世界的程序,各種人類以及物種都會在那裡面成型,而且它們擁有了獨立的思維,然後其中一種生物(可能是人類,亦可能是其他物種)製作出了電腦(或類似功能的東西)並且他們也在開始研製思維程序和人工智能(或其他智能),可他們至始至終是盒子(電腦)裡的生物,他們可能不知道,可能知道他們只是一種程序。簡述之,即我們有可能是一個電腦中的一個程序或者是一個物種,這個電腦就是一層盒子,而這個盒子亦可以說成是我們的這個世界。對於盒子外是什麼樣的情況,我們並不清楚。以上假設就是盒子理論的具體內容。而盒子理論對我們的啟示則是人類世界的操縱者,亦即所謂的神創造了當今的世界,而我們則是這個世界盒子中的造物。

演變[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此理論雖只是存在於網路小說《無限恐怖》中的一個假想理論,但它卻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思考。很多文學藝術作品都能找到它存在的影子。電影《黑客帝国》中的MATRIX(虛擬程序)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人們研製出了機器人,之後又開發出了智能機器人(AI-ROBOT),智能機器人反過來支配人類,將人類限制在一個幻境之中,五感全部模擬的“世界”,而這個所謂的世界,其實就是盒子;日本作家鈴木光司的小說《七夜怪談》也有類似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