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灣岸裡社歸化初期發生的不合理情事

来自维基学院

清康熙54年(1715年)下令台灣所有地權屬於番地,臺灣突然興起「生番歸化」以及「贌墾番地」[1]。 同年巴宰族漢人女婿張達京說服岸裡社等五社歸化[2](諸羅縣發給土官阿莫的信牌寫康熙54年11月),並申請大甲溪南廣大土地拓墾 。但有幾項不合理的事情作為本文的探究重點: 包含岸裡社歸化申報的家戶人口數暴增、游耕的岸裡社卻申請拓墾水田、隻身來台的張達京卻可獨資9300兩銀建水圳、30年內岸裡社由2社暴增為9社。 由於岸裡大社文書缺乏張達京在位通事時資料,本文盡可能考據相關資料對不合理的情事做出合理的解釋,也寄望各界補充相關資料。

巴宰族岸裡社歸化申報家戶人口暴增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諸羅縣志 卷11>紀載清康熙55年(1716年)一次大宗的生番歸化(諸羅縣給土官阿莫的信牌寫康熙54年11月)-- "今據台灣鎮道詳報:『南路生番山豬毛等十社土官匝目等共四百四十六戶、男婦老幼計共一千三百八十五名口,北路生番岸裡等五社土官阿穆等共四百二十二戶、男婦老幼計共三千三百六十八名口,俱各傾心向化,願同熟番一體內附』等由,冊報前來"。以下針對岸裡社歸化時家戶人口與總人口的不合理進行探討:

平均家戶人口不合理: 初略可計算位於屏東的山豬毛等十社歸化清政府時一戶人家約3人,而位於台中的巴宰族岸裡等五社一戶人家卻達到8人。然而,根據荷治時期的六次人口與戶數統計(1647年-1657年),Aboan Balis (麻薯社)平均每戶約3~4人,Aboan Auran (烏牛欄社)平均每戶約4人,Aboan Poali (樸仔籬社)平均每戶約5人,為何過了六十年後,康熙54年(1715年)歸化時家戶人口會達到每戶8人? 當時岸裡社群尚未水耕稻作取得更多糧食,生活條件如醫療衛生無特別改善,如何在家戶人口凌駕其他社群?

表1: 岸裡社群人口與家戶人口
申報事由 人口數 家戶數 家戶平均人口數
荷治時期

1647年-1657年

番社調查 約3~5人
康熙54年

1715年

歸化大清國 3368 422 約8人
乾隆26年

1761年(不含阿里史社)

[3][4]保甲編成 1984 413 約4.8人
乾隆44年

1779年

[5]通事統計 2348 513 約4.6人

總人口不合理: 康熙到乾隆年間整個中國人口大環境由一億人成長到兩億人(倍數成長)[6]按理說巴宰族康熙54年歸化後到乾隆年應該是人口增加,但根據乾隆44年(1779年)通事潘輝光做的統計(參閱表1: 岸裡社群人口與家戶人口)歸化後到乾隆44年(1777年)人口數反而短少了1384人。

回過頭來看康熙54年時,同時歸化的山豬毛社群與岸裡社群戶數皆為四百多戶, 當時岸裡社群尚未水耕稻作取得更多糧食,生活條件如醫療衛生無特別改善,依常理說岸裡社群與山豬毛社群同應只有一千多人,到了乾隆44年人口才增到兩千餘人; 因此,岸里社群於康熙54年歸化應有浮報人口數。而浮報人口的動機在後面探討,應與申請拓墾廣大大甲溪南土地有關(人多才需拓墾廣大土地)。

游耕的巴宰族卻申請拓墾水田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康熙54年(1715)下令所有地權屬於番地[1],岸裡社在命令下達的同年在漢人女婿張達京說服下申請歸化,與申請拓墾土地[7],範圍在今日東至豐原,西至大肚山, 南到北屯,北至大甲溪。巴宰族傳統耕作方式為游耕,水圳完成後由岸裡大社文書契文見 ,番民多把土地贌給漢人耕作,水田並非番民所擅長[8] 。由此推論岸裡社歸化並非完全是巴宰族的需要,更有漢人女婿張達京的意思,歸化主因可能為搶占大甲溪南土地拓墾權。此外關於岸裡社申請拓墾位置,以常理來說應申請大甲溪北岸(后里)的土地拓墾權(巴宰族后里拓墾參考註記1),但岸裡社為何選擇大甲溪南岸拓墾?

岸裡社通事張達京生於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50年(1711年)21歲渡台,據說張達京一開始於閩南行商,後渡台來到台中附近, 因以藥草拯救巴宰族人,得到首領阿莫喜愛並把女兒許配給他[9][10],後說服岸裡社等五社於康熙54年(1715)歸化,擔任清官方與岸裡社溝通管道的通事職位。由這樣的敘述可知張達京是一位商人,來到台中后里與尚未歸化巴宰族麻薯社進行買賣。但如同乾隆年間東勢角岸裡社與生番交易需官方許可[11],張達京若要與當時尚未歸化的麻薯社交易,勢必要取得官方的同意,此外, 康熙54年(1715年)下令所有地權屬於番地, 張達京渡台才4年就可主導岸裡社歸化朝廷並申請拓墾大甲溪南土地,並先後與浙江定海總兵(正二品) 張國和福建水師提督(從一品)藍廷珍逐鹿大台中盆地,因此張達京極可能有官方背景。

張達京的長兄張達朝族譜寫到源自於"赤山樹德堂張氏"[12],而赤山樹德堂張氏的始祖為宋朝張化孫(入閩開基祖居於龍岩)[13],其後代散居各處,也包含廣東大浦的張達京一脈。由於赤山位於廣東與福建交界,推測張達京一家應該同時熟悉廣東話與閩南話。張國(1659年-1721年),福建晉江人相鄰龍岩,依地緣關係可能是張化孫派下。康熙22年(1683年)張國25歲隨施琅平定台灣[14],康熙44年(1705年)任台灣北路營參將[15],康熙48年(1709年)時調福州守城副將,於康熙49年(1710年)報墾貓霧捒社(Babusak)附近數百甲"張鎮庄"[16]; 由於張國本人在福建,因此推論是他的兒子張嗣徽主導"張鎮庄"業務。但張國旋即在康熙50年(1711年)再回台灣(台南)任水師協副將,可就近協助拓墾業務。

據載張達京得"伯父"允諾,先行商閩南一帶;康熙50年由廈門乘船來台,先在台南登陸後轉台中[9],在張國兒子張嗣徽身邊工作[3]。張達京受到這位"伯父"的影響很大,而同時張達京入台的時間與地點都疊合張國家族足跡,因此推測張國極可能是張達京的那位"伯父"。張國字昭侯,號定庵,而張達京,字振萬,號東齋; 兩人名字的號巧合的都走文學風("定庵"與"東齋"),依年紀來說張國作為張達京伯父也剛好。本文推測張達京配合張國的職務調動, 同於康熙50年渡台,兩人先於台南見過面,之後張達京到了張鎮庄與張嗣徽見面。雖然有一說張達京是擔任張嗣徽佃農,但若如此一位佃農怎麼會離開田地北上到了麻薯社。既然張國家族有意拓墾大台中盆地,或許張達京北上是投石問路,但在因緣際會下入主麻薯社,後又帶領岸裡社申請大甲溪南廣大土地拓墾權。


註記1: 關於岸裡社麻糬本部的拓墾要往後推移到乾隆年間。清領時期要拓墾土地需要先需申請墾照[17], 潘敦仔申請[潘大由仁]墾照[18], 並於乾隆25年申請到岸裡舊社申請750甲土地拓墾權,包含月眉庄與墩仔腳庄[19]。 然而清朝漢人私墾情況普遍[20], 乾隆23年張達京下台後,清政府清查界外私墾,發現就連潘敦仔與張達京兒子(張仕華)都有界外私墾[3]。透過史料紀載發現麻糬舊社旁也有j未申請墾照前的私墾-- 乾隆18年漢人黃海拓墾墩仔腳旁牛稠坑, 乾隆20年夏天漳州人拓墾月眉,另有張圻招家族於墩仔腳設立蔗廍製糖和種植甘蔗[21][22]。 潘敦仔上任通事後隨即申請墾照,讓岸裡舊社的750甲私墾地合法化。 岸裡大社文書(AH2251) [23]可見舊社旁旱溝北岸有蔗廍與蔗園與旱園的標示, 該圖無年代記載,但相較於乾隆47年生番殺人調查的岸裡文書(AH2381)[24] 標示有"月眉庄"、"敦仔腳"、"中和庄"、"厚里庄"等庄名, 岸裡大社文書(AH2251)中只有十三庄(墩仔腳古地名)[25]和三松庄(舊社附近古地名) [3]。因此岸裡大社文書(AH2251)圖應繪於乾隆25年正式申請墾照前後,目的在記錄岸裡舊社拓墾的狀況。

隻身來台的張達京卻可獨資9300兩銀建水圳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雍正元年(1723年) ,岸里社通事張達京來台灣只12年身兼墾戶獨資銀9300兩[26][27] 與岸裡社簽約開鑿水圳。 根據一份研究,清朝初年的一兩白銀價值約略在2800元新台幣(以西元2021年研究水準來算)[28] ,以現在的物價來說,張達京大約獨資2600萬新台幣開鑿水圳,這筆錢以西元2021年房價來算,可以購買豐原一棟新四樓半透天外加一戶新兩房格局大樓。 若以張達京渡台12年計算,平均一年要賺進216萬新台幣且不吃不喝才可存這筆錢。9300兩銀對隻身渡台的年輕人來說不容易達到。因此,這邊要探討的就是張達京的錢由何來,同時開鑿水圳除了資金外需技術,這些技術人員由哪來? (以現代角度來說就是一個營造商)

張國將軍康熙49年(1710年)報墾貓霧捒)附近"張鎮庄",而水源就是拓墾水田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筏子溪古時稱為貓霧拺溪[29],而根據嘉慶年間編撰的彰化縣志記載,"貓霧拺溪:發源於內山。由岸里逕北莊,南至學田,出新莊仔,合大肚,入於海。[30] " 貓霧拺溪為大甲溪支流往南流經貓霧拺後合流到大肚溪(台中北方海拔高,南方海拔低[31]),但因大甲溪水改道而讓筏子溪成為斷頭河[32] 。可以推想張國在康熙49年報墾張鎮庄時,貓霧拺溪應應未斷流才有拓墾的水源。然而康熙56年(1717年)浙江定海總兵張國退休返台時,記載諸羅縣知縣周鏡瑄捐兩百石穀物,協助張鎮庄開鑿馬龍潭坡水利(約在今大肚山東側東海大學附近)[15]。可以推論康熙56年左右貓霧拺溪極可能因大甲溪水改道而斷流,故而需要在大肚山另闢水源[15]

然而在大肚山取水的工程卻也侵擾了貓霧拺番民的生活空間,康熙58年(1719年)張鎮庄發生番民(應為貓霧拺社民)出草殺漢人事件,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下令廢止該庄墾業並遣散佃民[16]; 對於張國家族是嚴重性打擊,張國於康熙60年(1721年)過世。

兩年後雍正元年(1723年)張達京就獨資9300兩銀興建葫蘆墩圳下埤(舊稱貓霧拺圳)[33],推斷應是把大甲溪入水口斷流的貓霧拺溪進行修補,因此貓霧拺圳屬於貓霧拺溪的一部分(推論參閱註記2), 在貓霧拺圳動工興建的隔年(雍正2年),福建水師提督藍廷珍就與張嗣徽合作在張鎮庄附近重啟拓墾[16] 名為藍張興。現西屯區水崛頭筏子溪旁發現一座乾隆13年(1748年)設立的[嚴禁養鴨奸徒搭寮窩匪擾民碑],寫道包含張嗣徽、張承祖(張達朝墾號)、張振萬(張達京墾號)都是共同請願人[34],此碑文可以見證水圳由北往南貫穿張達京與張嗣徽的墾地。

註記2: --

早先葫蘆墩圳下埤(舊時稱霧拺圳)的大甲溪入水口在岸裡社附近, 現已結合上埤幾次改入水口至更上游,路線已非現在的路線。若以最接近張達京在位的乾隆25年臺灣民番界址圖(登於臺中縣古地圖研究第34-35頁[35]) ,可發現貓霧拺圳由岸裡東北方取水於大甲溪,經岸裡庄和社口庄後往南經學田,最後合流於大肚溪。恰好與嘉慶年間彰化縣志所載,"貓霧拺溪:發源於內山。由岸里逕北莊,南至學田,出新莊仔,合大肚,入於海。"路線重疊。

葫蘆墩下埤(貓霧拺圳)路線重疊貓霧拺溪,原因推測應該是張達京把大甲溪斷流後的貓霧拺溪進行修補,因此葫蘆督下埤(貓霧拺圳)也是貓霧拺溪的一部分。

葫蘆墩圳下埤(貓霧拺圳)修補斷流的貓霧拺溪


張達京9300兩銀來源推論--

既然開鑿條貓霧拺圳是有利於張國家族拓墾,張國家族出錢是很合情合理的。但張鎮庄在康熙58年(1719年)因番民出草而廢止,張嗣徽此時如要出資只能不具名,這或許是雍正元年(1723年)張達京能拿出9300兩銀建水圳的合理解釋。

張達京水利人員來源推論--

2002年巴宰族後代潘大和著<平埔巴宰族滄桑史>,提到雍正元年張達京與岸裡社進行第一次割地換水建葫蘆墩圳前, 大甲溪到神岡大社之間早有築水圳(溝),潘大和認為是巴宰族族人開鑿; 然而一份乾隆43年岸裡大社文書提到"原通事張達京始教愚番鑿耕水田..."[3] 因此大甲溪南原存在的水圳, 應為漢人通事張達京等主導開鑿, 時間應在雍正元年第一次"割地換水"合約前。而雍正元年開鑿葫蘆墩圳(下埤)所需的技術人員,極有可能來自康熙58年(1719年)開鑿馬龍潭坡的水利人員; 張鎮庄康熙58年(1719年) 因番民出草而廢止,本來張國手下原有大一群人需要養家活口,現在突然被上級查封禁止,這批人或在張國授意下轉而北上成為張達京的人馬。

雍正10年(1732年),第二次割地換水合約時,張達京另找了在西螺開鑿水圳技術入股的廖朝孔,共同組成六館業戶開鑿葫蘆墩圳(上埤)[36],然而這是已經是距離第一次"割地換水"9年後的事情,因此推測雍正元年第一次開鑿葫蘆墩圳(下埤)所需的技術人員極可能來自張國家族。

30年內岸裡社由2社暴增為9社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岸裡社歸化前原名麻薯社,康熙54年位於后里巴宰族麻糬社歸化,因位於"岸裡山"旁而得名"岸里社",而後因助清廷平定亂事聲譽日隆,"岸裡"一詞成為巴宰族的代稱[37]。雍正11年(1733年)割地換水時的合約只有掃(搜)拺與舊社兩社,但乾隆32年(1757年) 設立南北理番同知時"搜拺社"已消失, 取得代之的是其他8番社名(岸東、岸西、岸南、葫蘆墩、西勢尾、麻里蘭、翁仔、岐仔腳)[38] ; 分布可參考彰化縣聚落分布圖(登於臺中縣古地圖研究第56頁[35]) 。以20年當作一個世代,岸裡社(麻薯社)30年間(不到兩個世代)由2個社暴增為9社不合人口自然增長,難道是岸裡社(麻薯社)生育率特別高?然而康熙54年一起歸化的阿里史社、烏牛欄與樸仔籬社卻無這般番社擴張。

翁仔社附近漢人入墾地圖 (AH2242)可發現,翁仔番社只有9間房屋; 若一戶以5人估算(乾隆年間家戶平均人口), 翁仔社約45人, 這樣規模的番社更像是一個分社。接下來由幾個戳記<給麻薯舊社屯丁首阿老四打必里戳記> 、<給麻薯西勢尾社屯丁首阿馬轄戳記><給麻薯馬裡蘭社屯丁首阿敦毛干戳記> 、<給麻薯岸東社屯丁首潘英元戳記>,看到新成立番社社名前都冠上"麻薯",更可推敲出這些社是由(后里)麻薯舊社的分社。平埔族番社為了抵禦外敵,不會把大番社拆成小番社,這其中的緣由為何呢?

前面章節探討到岸裡社的歸化應與大甲溪南土地有關, 但為了合理化拓墾大甲溪南土地, 麻薯社勢必要在歸化時進駐大甲溪南,否則應該只能拓墾大甲溪北土地(現后里),推測掃(搜)拺社是歸化時麻薯社在大甲溪南的第一次分社。岸裡歸化後6年,康熙61年台灣御史黃叔璥之《番俗六考》記載出現:岸里、樸仔離、阿里史、掃拺、烏牛欄五社名, 這時的"岸里"仍應指位於后里的麻薯社, 而"掃拺" 應是於大甲溪南設立的新分社(現在神岡大社附近)。

由雍正5年的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刊(登於臺中縣古地圖研究第30頁[35]), 大甲溪南岸裡社北方標示一"叟梀林"。叟是老的意思[39], 苦楝樹又名苦苓樹或苦梀樹[40]。對應現代神岡岸裡北方有一古地名"苦苓腳"(如同大雅有一地名楓樹腳源自於楓葉林旁[41])。綜合推斷,"搜拺"社名應該是來自於"叟梀林"(老的苦楝樹林)做字體變化。康熙61年黃叔璥所指的"掃拺"社,應是雍正年間的"搜拺"社("搜"的客話發音似"掃"[42]),其社名由來與苦楝樹林有關。

到了雍正11年至乾隆32年間,岸裡社並無重大戰事,搜拺社沒有無故被毀壞的可能,該社怎麼會無端消失? 因此推測雍正11年後葫蘆墩圳上埤與下埤都已經完成或在施工, 應是把搜拺社拆分為8個番社就近管理拓墾水田土地。搜拺社與拆分的7個分社名都具有漢文詞語意思(只有麻里蘭社未知其命名的緣由),因此漢人通事張達京應該扮演重要的角色,若考量張達京於乾隆23年通事卸任[3],搜拺社分拆為8個小番社的時程應在雍正12年(1734年)至乾隆23年(1758年)完成。

以下為8個具有漢文意思的番社名:

  • 掃(搜)拺社: 雍正5年的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刊(登於臺中縣古地圖研究第30頁[35]), 可以推測(掃)搜拺社名應來自於麻糬社於大甲溪南"叟梀林"旁成立的新番社。
  • 葫蘆墩社: 岸裡大社文書(AH2247)[43]與(AH2253)[44]皆可看到葫蘆墩字旁畫了一個葫蘆,代表葫蘆墩社名緣由於在一個形似葫蘆的土墩。
  • 崎仔腳社: 台灣現存許多崎仔腳的地名,意思為陡峭山腳下,例如高雄鳥松的崎仔腳。
  • 岸東社、岸西社、岸南社: 岸裡新社的東邊、西邊、南邊番社。
  • 西勢尾社: 如同東勢的命名意思,西勢代表西邊。
  • 翁仔社: 雖然乾隆中葉後的文書都寫"翁仔社" ,但在幾份岸裡大社文書中顯示"王子社"而非"翁仔社"[45][46] [47] , 兩者台語音相同,若最早名為"王子"社即漢人所命名 。

總結岸裡社群的發展(參閱表2:岸裡社群演進),原后里麻薯社於康熙54年歸化時,第一次拆社為岸裡舊社和搜拺社,部分番民由大甲溪北轉移到大甲溪南。經歷大甲西社事件[48] ,張達京得到新任台灣道張嗣昌的支持(張嗣昌可能是張國兒子,參閱註記3),除了接管阿里史社與樸仔籬社,對於大甲溪南土地更敢爭取。乾隆年間配合水圳的開鑿完成,搜拺社分拆為岸東、岸西、岸南、葫蘆墩、西勢尾、麻里蘭、翁仔、岐仔腳等8小分社; 而番社數增加的過程也應吸納其他社群如烏牛欄社等番民定居謀生。(大甲西社流民移居岸裡舊社旁的分析參閱註記4)

表2:岸裡社群演進
大甲溪北岸 大甲溪南岸
歸化前 麻薯社
康熙54年歸化

1715年

岸裡社 掃(搜)拺社
雍正元年至11年

1723年-1733年

(岸裡/麻薯)舊社 岸裡搜拺社
雍正12年至乾隆23年

1734年-1758年

(岸裡/麻薯)舊社 岸東社 岸西社 岸南社 西勢尾社 麻里蘭社 翁仔社 葫蘆墩社 岐仔腳社

註記3: 大甲西社事件後張達京的官方支持分析--

雍正9年末(1731年)與雍正10年(1732年)中部發生北路番變事件(俗稱大甲西社事件) ,事件後(雍正11年)福建陸路提督總兵官王郡上奏,提到通事張達京稟稱帶領搜捕藏匿的逃犯有所斬獲[49]。而事件後新上任的台灣道張嗣昌對岸裡社獎賞最多[50],同時委任張達京與岸裡社繼續搜捕犯人[51],最終也讓岸裡社確定了大甲溪南拓墾地權[52]

張嗣昌與浙江定海總兵張國兒子張嗣徽同字輩,張嗣昌的出生於福州浮山(並非山西浮山)且皆於閩台任官,依地緣來說與張國任官地區疊合,且常有子從父業(走仕途)的狀況,張嗣昌是張國的兒子可能性很大。張嗣昌任官時間最早紀載雍正四年兵部員外郎(捐)[53](張嗣昌以捐官入仕)。後福建通志記載雍正六年(1728年)任福建海防同知以貢生任[54]; 清代共有五種貢生,其中歲貢與恩貢比較不是以實力取才,因此本文推論張嗣昌以恩貢或歲貢入仕,若以兩種貢生中式的平均年齡44歲來估算[55] ,張嗣昌估計出生約於1683年前後(參閱表3:張國與張嗣昌任官與地緣分析)。康熙22年(1683年)張國25歲隨施琅平定台灣[14],張嗣昌應該是那一年張國與妻約15歲所生(經查張嗣徽母生於康熙8年1669年[56] ,年輕於張國10歲)。

台灣道張嗣昌可能是浙江定海總兵張國兒子 ,也讓張達京在拓墾事業上多了後盾,雍正11年(1733年)張達京組成六館業戶與岸裡社再進行第二次的割地換水合約,開鑿葫蘆墩圳上埤。這時葫蘆墩圳灌溉的水圳更加完備,估計乾隆年間吸引更多的漢人承租土地種水稻。

表3: 張國與張嗣昌任官與地緣分析
出生地 出卒年 任官經歷
張國 福建

泉州

1659年-

1721年

1683年(25歲) 隨福建水師平台灣

1703年(45歲) 襄陽游擊[57]

1705年(47歲)台灣北路營參將[58]

1709年(51歲)福州守城副將

1711年(53歲)台灣水師協副將

1715年(57歲)-1717年(59歲)浙江定海總兵(退休)

張嗣昌 福建

福州

估1683年生 1726年(估44歲)兵部員外郎(捐)[53]

1728年(估46歲)福建海防同知(貢生任)[54]

1729年(估47歲)福州興化府知府

1730年(估48歲)漳州府知府

1732年(估50歲)福建分巡台灣道

1736年(估54歲)四川布政使與按察使

1741年(估59歲)福建布政使與按察使

1743年(估61歲)-1745(估63歲)廣東按察使(估退休)

大甲西社番民遷徙茅力庄(岸裡舊社旁)路線圖

註記4: 大甲西社事件後岸裡舊社旁的茅力庄--岸裡大社文書(AH2251) [23]圖中西面有一茅力庄, 其現在約位於后里旱溝出大甲溪旁。 雍正10年(1732年)大甲西社事件後, 福州將軍準泰在5月奏摺中提到"大甲西社熟番(老幼男婦共419名)在土官交臘猫倫的帶領下,於4月23至24日齊到大甲溪北岸的岸裡舊社山口起蓋草屋耕種仍報名造冊。"[59] [60] 而後8月又因嫁禍事件第二次衝突, 福建總督郝玉麟在10月奏摺中提到"(9月)二十二日有吞霄大甲西土官率男婦四百餘名泥首乞生....又擒獲大甲西首兇加臘猫倫等二十一名正法"[61] "茅力庄"並非漢人所慣用的姓氏或者地名, "茅力"人名曾出現在嘉慶22年一份後壠社(道卡斯族) 的土地合約上[62]。茅力庄極可能是大甲西社流亡番民所曾居住的地方, 因非官方認可的番社所以改用"庄"。依地理位置來說, 大甲溪北岸有綿延高起的台地, 在旱溪出口剛好有一入山口, 與奏摺所提"大甲北岸的岸裡舊社入山口"符合。

本文探究岸裡社歸化後到通事張達京卸任前,發生的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情,本文推測這些不合理情事與岸裡社和漢人女婿通事張達京爭取大甲溪南土地拓墾權有關,背後應有浙江定海總兵張國家族的支持。然而,本文探討的這些不合理情事決策皆需通事張達京、岸裡社土官與番民同意、地方官員批准, 因此呈現的最後的結果好壞也需各方共同接受。

參考文獻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1.0 1.1 清初臺灣的請墾制度與熟番地權
  2. 從歷史足跡看巴宰族岸理社之宗教變遷:以埔里愛蘭地區的基督教化為例
  3. 3.0 3.1 3.2 3.3 3.4 3.5 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
  4. 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二)
  5. 潘大和(2002) 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台灣開拓史上的功臣
  6. 清代前期的人口增長與人口壓力(1644~1820)
  7. 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 以清代台灣岸裡地域為例
  8. 翰林學院- 游耕
  9. 9.0 9.1 拓墾台中先行者─張達京公-客家雲 Hakka Cloud
  10. 豐原國中在地文化課程 - 張達京
  11. 越過「土牛」: 1 8 世紀岸裡社在番界邊區的「族群互動」
  12. 裕昆堂–張達朝公祠
  13. 百科知識--張化孫
  14. 14.0 14.1 台灣宗教文化資產--萬和宮
  15. 15.0 15.1 15.2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 犁頭店歷史的回顧
  16. 16.0 16.1 16.2 藍張興庄與清代台中盆地的拓墾
  17. 墾號 - 維基百科
  18. 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 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
  19. 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三)
  20. 柯志明(2021) 熟番與奸民
  21. 王姝媛(2009)。后里張圻招家族之研究(1755-1990)
  22. 臺灣記憶-- 后里鄉志
  23. 23.0 23.1 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AH2251)
  24. 國立臺灣博物館-- 岸裡大社文書(AH2381)
  25. 后里鎮安宮
  26. 神岡地區水利事業之發展
  27. 台中市政府出版品-客留宗跡
  28. ETtoday新聞雲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29. 教育部綠色學校伙伴網路-- 猫霧捒社在南屯
  30. 彰化縣志 : 卷一
  31. 一份大肚兩樣情:論大肚臺地 東西傳統聚落與地形水文之關係
  32. 洪敏麟, 屈慧麗 (1994) 。犁頭店歷史的回顧。擷取自: 淵源筏子溪
  33. 台中市文化資產處--葫蘆墩圳
  34. 臺灣記憶--嚴禁養鴨奸徒搭寮窩匪擾民碑記
  35. 35.0 35.1 35.2 35.3 臺灣記憶--台中縣古地圖研究
  36. 張廖客家移民 台中最早的「都市客家人」 | 蕃新聞
  37. 台中市神岡區公所-岸裡大社文書─國之重寶
  38. 從清代「社」之多重性質看平埔社群關係發展:以台灣中部為例
  39. 教育部國語辭典--叟
  40. 植物通_楝
  41. 臺中市大雅文化學會
  42. 大聲朗讀粵語文本
  43. 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AH2247)
  44. 國立臺灣博物館--岸裡大社文書(AH2253)
  45.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岸里各社番田租簿-墩里社并王子社
  46.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具甘結王子社朴子裡等及連近內山並無越界盜墾等情
  47. 國立臺灣博物館--十八世紀中葉岸裡社周圍番社民庄河水圳隘寮
  48. 越過「土牛」:18世紀岸裡社在番界邊區的「族群互動」
  49. 清代檔案檢索系統-宮中檔奏摺-奏為前奏大甲西沙轆牛罵參社尚有番壯參拾餘名未經剿捕一案今將士用命已將逆番餘孽陸續擒斬各社良番安撫造冊謹奏由(雍正11年3月)
  50. 巡臺錄一 第52頁
  51. 巡臺錄一 第54頁
  52. 古文書所見清代沙轆社土地流失原因析探
  53. 53.0 53.1 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庫--張嗣昌
  54. 54.0 54.1 福建通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2
  55. 清代举子中式的平均年龄研究
  56. 107-108 年臺中市萬和宮及七將軍廟文物普查建檔暨潛力古物調查研究計畫
  57. 書庫 福建通志臺灣府 人物
  58.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 犁頭店歷史的回顧
  59.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文獻第12期
  60. 清代檔案檢索系統-宮中檔奏摺-奏報臺灣南北兩路兇番漸次安撫摺
  61. 清代檔案檢索系統-宮中檔奏摺-恭報蕩平臺番大捷事
  62. 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