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

来自维基学院


学会学是一门由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开设的通识课程,由国立交通大学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陈铿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院士、博士生导师蒲慕明、美国奥克兰大学工业系统与工程学系教授Barbara Oakley、美国加州 Salk 生物研究院运算神经生物学研究室 Francis Crick 讲座教授Terrence Sejnowski担任讲师。

导言[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制作这个wiki的动机来自于期末作业的建议,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尽管已经被提出了,并且我发现竟然没有人有真的使用制作维基的方式来当作期末作业,因此我就决定来尝试这个做法,本篇wiki最主要偏向于我对课程所记录的重点整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帮助我反复复习课程内容外,更让我学到了如何建立wiki的宝贵经验。

学习是什么[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习是透过外界教授或从自身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

大脑如何学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我们必须先了解大脑是如何学习的,因为如果我们能了解大脑运作的过程,就算只是多了解一点,也能帮助我们在学习上学得更好,因为我们可以透过配合大脑运作机制的方式进行学习。大脑是个高耗能的器官,重约3磅,但若是按照质量来计算的话,其消耗的能量是其他器官的十倍,其中大脑的神经元负责储存人类所有思想。大脑能处理许多复杂的事物,尽管大脑对于数字的计算速度看似比不上电脑,但是我们日常中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动作,包括:看、听、抓、跑等,其实比我们所想的更为复杂,连超级电脑都难以实现,但大脑却做到了,显示我们对于大脑的运作机制不够了解。

大脑中大多数繁重的工作都是在潜意识下完成的,就像平时骑车或开车时,我们不会去思考如何驾驶,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观察路况上,还有我们不需要知道大脑如何工作仍然可以活得很好。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影响大脑运作的因素包括:思考过程、记忆、情绪和动机,而我们有意识的大脑活动仅仅是脑部活动中的一小部分。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大脑皮层有很多皱褶,而且分割成数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而最先发现每个区域有各种不同功能的是保罗·布罗卡(法语:Paul Pierre Broca;1824年6月28日-1880年7月9日),法国医生、解剖学家、人类学家。当大脑活动时会产生电讯号,因此我们可以透过正子断层照影(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观测大脑各个区域的活动情况,研究发现,使用越频繁的区域就会有越多的神经细胞来主管该功能,以加强该功能,代表大脑是可被训练的。

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研究者们发现,我们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可以把它们称作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我们都很熟悉“专注”,当你一心一意的专注于某些东西上,试著去学习或者去理解它们的时候,就是专注模式。但是我们还不太熟悉发散模式的思维方式,研究发现,与这种更加放松的思考模式互相关联的一系列神经皆处于休息状态,这代表我们不常使用这种思考模式。

所谓专注模式其实就是碰到的问题可以在已知的知识下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已经在脑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思路,所以当我们碰到问题时,会顺著已知的解决方法解决问题,例如:1+2*3/4,这个题目需要用到加、减、乘、除四种方法,而我们已经在脑中为这四种方法形成一个固定的思路,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得出答案为2.5。

而发散模式是较为特别的思考模式,因为我们平常不太会使用这种方式思考,但是这种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或解决较为困难的概念跟问题,举例来说:请你证明E=MC2,如果你在没有特别学过的前提下但是尚有具备一些基础的物理概念,你仍会觉得困难且不知所措,因为大脑尚未建立这个问题的固定思路,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应该概括地看事物,不是专注于解决问题,而是想想跟这问题相关的知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全景视角,随著这个想法在新通道间穿梭,你便可以建立起新的神经连接。你不能像以前那样专注于,落实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理解某个概念中最细微的方面,但是你至少可以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就目前神经学家所知,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只能单独存在,不能同时使用两种模式,这有点像一枚硬币,我们一次只能看到它的其中一面但是却不能同时看到两面。在一个模式中思考看上去限制了你转换另外一个思维模式的通道,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常使用发散模式思考,因为我们难以轻松的切换两种模式。

选择讯息呈现优良的学习材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Allan Paivio(1971)年所提出的双码理论(Dual-Coding Theory, DCT)指出,人类的认知处理历程包含两个系统,一是语文系统(verbal system),另一个是非语文系统(nonverbal system)。语文系统处理我们从感官获取的语文方面讯息,包含视觉、听觉及其他形式所收集到的语文编码;非语文系统则处理非语文方面的讯息,包含了视觉、嗅觉、触觉等讯息,而人的短期记忆是有限的(limited-capacity),每一管道的工作记忆一次可处理的量有限,也就是说工作记忆的视觉管道只能一次留住(hold)有限的影像、工作记忆的听觉管道只能一次留住有限的声音,但是大脑有喜爱先处理语文资讯的习惯,所以语文系统的处理在我们的大脑占有优势,但是我们可以语文系统为主,非语文系统为辅的方式进行学习,比方看学习影片时看著字幕听著声音,因此现代的学习模式,讲求的是多媒体的综合学习方式,运用多种感官的学习效能,以增进学习的速度,增长记忆的时间与正确性,以达致高效率的学习。

而一个设计不良的教学影片、版面讯息混乱的课本、或者是没有考虑到大脑怎么接收和处理讯息的线上课程,会对我们的学习成效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为学习寻找讯息呈现优良的教材是很重要的。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心理系讲座教授Richard Mayer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一共提出了超过二十项符合认知原理的多媒体学习原则。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原则来帮助我们选择适合的教材,以下是其中五个他所提出的原则:

  1. 多媒体原则和邻近原则(Multimedia & Contiguity Principle): 教材设计采用文字与图像组合呈现,会比仅采用文字的呈现效果好(Mayer, 2001),这是因为当文字与图像同时呈现时,学习者能形成文字和图像的心智模型,帮助你在文字和图像之间建立联系。但是,运用纸本学习时,教材中相关文字与图像呈现的时空位置愈接近,学习者的学习学习效果愈好。当相对应的文字与图像彼此接近时,学习者就不必浪费认知资源在教材画面上进行搜寻,且能将两种讯息同时进入短期记忆中。相同的道理,再观看教学影片时,相关的文字与图像也应该在同一个时间点同时呈现,而不是前后接续呈现。
  2. 一致原则(Coherence Principle): 我们会以为,有趣的细节或笑话或许会帮助学习,但其实无关的讯息会耗损你的认知资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讯息的组织,误导学习者把注意力围绕在不恰当的主题上。因此与主题不相关的文字、图像或声音原则上都应该删除。就算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动机,也应该与真正要学习的主题做出区隔。
  3. 模态与多馀原则(Modality & Redundancy Principle): 当字幕与影像同时呈现教学影片时,你的视觉通道必须同时处理图像和文字讯息,因而造成认知负荷过重。Mayer的研究显示出,“动画+声音旁白”的多媒体呈现,比由“动画+字幕”或“动画+旁白+文字”的组合,对学习者来得更好。
  4. 拟人化、人声、与影像原则(Personalization, Voice, & Image Principle): 使用对话的呈现方式,比正式的讲课,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旁白讲述使用“真人声音”,会比“模拟电脑合音”更有教学效果。不过有趣的是,影片有演讲者的图像时,学习效果并不一定会提高(Mayer, 2005)。
  5. 分段原则(Segmentiong Principle): 将学习内容分成数个小段落的学习效果,比连续的单元学习效果好。因此你应该选择以五分钟左右切分为单元短片的课程(Mayer & Moreno, 2003),而不是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影片。

遗忘与增强记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短期记忆又称为工作记忆,就好像电脑的随机存取记忆体(英语: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一样,可以从长期记忆中提取记忆来解决问题,或是学习新知识时会先被记在短期记忆里。而长期记忆则像是电脑的唯读记忆体(英语:Read-Only Memory,缩写:ROM),反复学习的短期记忆可以成为长期记忆,所以说这两种类型的记忆是互相关联的。当你全神贯注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无视了那些侵占工作记忆有限空间的冗馀资讯。所以我们知道短期记忆就像一块不太高效的脑力黑板;而另一种记忆形式长期记忆,就像一个储存仓库,与仓库类似,它分布在一个很大的区域中。不同的长期记忆储存在大脑的不同区域。研究表明,当你首次尝试将一段短期记忆转入长期记忆中时,你需要多次回顾以增加需要时能够找到相关资讯的几率。长期记忆的仓库是巨大的,它可以储存数以亿计的内容。

长期记忆的重要性在于它储存著你学习任何科目都需要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当你遇到新事物时,你通常会运用工作记忆来处理它。如果你想将这个资讯转移到长期记忆里,那将需要一些时间和练习的过程,要促进这一过程,有种技巧叫作间隔重复。具体做法是不断重复你尝试记忆的内容,但重复的过程必须间隔开来。比如,在几天内重复记忆一个新单词,或者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将练习过程拓展到几天的效果的确会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如果你尝试在一个晚上重复记忆20次相同的内容,记忆效果比不上在几天内重复同样的次数这种方法。

记忆巩固与遗忘曲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记忆是人类意识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研究多年的主题。心理学家把记忆行为分成三种不同的活动:铭记(imprint)、保留(record)、提取(retrieve)所组成。我们会把特定的印象放进意识中进行处理、储存起来,以便有需要的时候回想到意识中加以运用。所有的视听刺激、感觉、和你的思维都会在大脑皮质中留下一定的足迹,并影响之后的视听感觉思维经验。常用的神经连结,逐步在神经路径中成为比较强韧甚至永久的部份(Schwartz,&,Begley,,2002)。这也就是在神经科学界所说的海柏定律(Hebb’s,rule):就是说,一同接受刺激而活化的一群神经元细胞最后会连成一气,突触之间的连接会增强,更容易同时启动、活化,这个长期增益的效果让连结的轨迹能够固定下来,这也就是记忆的物理现象。

而关于为什么我们的记忆会遗忘,心理学家Ebbinghaus曾经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理论。这个分析为什么我们会忘记的理论,建议我们,间歇性但即时的复习才能够减缓遗忘的速率,并延长你记住的时间。除非你遇到某件非常特别且深刻的事件,例如在动物园太调皮而掉进狮子的笼圈还差一点被吃掉,要不然我们记住一件事情的印象遵守著所谓的学习曲线。研究显示(Taveira-Gomes,,Prado-Costa,,Severo,,&,Ferreira,,2015),有效的将新知识穿插在已知知识之间的间隔复习(spaced-repetition)与要求学生立即回应答案的测验型态学习(test-enhanced,learning),是加强记忆事实之知的有效方法。还好,心理学家发现了大脑记忆东西的另外一个特性:当我们的遗忘还不太严重,在进入遗忘陡峭期的时候,就赶快进行定期的复习的话,你的遗忘曲线就会从没有复习时的陡峭,慢慢变得平缓,最后能够平缓到几乎没有忘记东西的地步。换句话说,你不做复习的话,自然的遗忘曲线到最后的平缓区让你最后只剩下5%的记忆,但是透过即时的复习,你能够把遗忘曲线的最后平缓区控制在90%的地方,这个精熟的记忆表现足以让你运用这个记忆在需要的地方。

知道遗忘曲线的原理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之利用在学习上,在你快要把知识忘记之前做复习,来稳固你的记忆强度。

认知负荷[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研究人员已经知道,人类的工作记忆,也就是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若放进来的待处理讯息,需要把好几个暂存在工作记忆中的资料做相互参照才能让自己了解,这样的工作量将耗费更多注意力,产生更大的认知负荷,也导致学习上的困难。认知负荷的负担,就好比我们在一条延长线上面使用好多个电器一样。延长线的功率瓦数是有限的,要是同时打开的电器太多,超过额定的瓦数,最后的结果就是烧坏了延长线的保险丝导致安全开关跳脱。这个情形,我们叫做认知过载(cognitive,overload)。心理学家发现认知负荷分为三类(Leppink,,Pass,,van,der,Vleuten,,Gog,,&,Van,Merrienboer,,2013):

  1. 内在认知负荷(intrinsic,cognitive,load):主要来自于学习内容的本质,也就是单元教材内容本身的难易程度。
  2. 外在认知负荷(extraneous,cognitive,load):主要受到教材呈现方式、教材设计和所搭配的教学活动本身的影响。此种负荷是外加的,因此称之为外在的认知负荷。
  3. 增生认知负荷(germane,cognitive,load):借由提供额外但有用的讯息给予学习者,或安排符合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虽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但此种认知负荷长期来说,会有益于学习而非是干扰学习。

为降低无效的认知负荷,增加有效的认知负荷,我们在自学的时候可以应用的原则有:

  • 降低每个单元的复习量。如果要学的内容太复杂,那么内在负荷会增高,那么就利用分段和序列,使得一次的教材相关性的量,能够降低。
  • 用范例题(worked,example)搭配练习题(practice,problem)。
  • 让自己自动化新的知识和技能。足够熟悉的活动可以在心智中成为自动化的历程,也就是长期记忆,就几乎不会用到工作记忆的资源。

降低认知负荷,主要的考量是为了让初阶学习者学习得更为顺利。对于专家或进阶学习者,你反而需要除去那些阶段性的帮助,像是刚刚提到的解题范例或者是切遂学习单元。对高手来说,直接解题、或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反而是效率较好。当学习者了解或熟悉该领域知识后,这些基础性的资讯或说明反而变成阻碍学习的多于资讯。研究显示,如果你是初学者,教材有声音的帮助(比方说帮你读英文课文)是好的;但是对高手来说,念课文这件事情反而变成是一个阻碍,而拉低你的学习表现。

记忆组块与学习动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什么是记忆组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当我们学习一个全新的概念时,刚开始可能看上去并没有什么意义,这时候学到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信息碎片,而组块化是一种思维的跃进,根据意涵将信息碎片拼接起来产生逻辑,而新的逻辑整体让组块更容易记忆,同时也可以让你更轻松地将组块整合到所学内容的大框架内,例如在阅读文章时,某个句子在不加理解或不关注上下文的情况下,单纯的死记硬背并不能帮助你理解其真正内涵,或者这个概念与你正在学习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关联。在专注模式下,集中注意力从而将大脑的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并将不同的想法联系在一起是专注模式下学习的重要部分,它也常常帮助组块的初始创建。简单来说,当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开始就像是进行加法,学习一个又一个的信息碎片,而当我们累积到一定的基础或发现各个碎片之间的逻辑关联时,我们就能将许多碎片进行组块化,就像是在进行乘法一样,使之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或概念。

归因与成就[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当我们观察到一个人的行为和结局之后,我们往往会问自己: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并开始分析他的想法企图,想为他找到合理的解释。其实,对于我们自己遇到的情境和采取的行为,我们事后也想要试著回答“当初自己为什么这么决定”。比方说,爸爸妈妈把孩子考试考不好,解释成孩子不够用功,而很少会说这是因为孩子不够聪明。归因论最早由海德(F. Heider) 于1958年的著作《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人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满足了这个需求,我们就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前因后果有迹可循的。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所以,他把归因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属于个人以外的因素,称为“情境归因”,又叫做“外在归因”;第二类是和个人本身有关的因素,称为“性格归因”,也叫做“内在归因”。

心理学家Harold Kelley (1967, 1973) 则提出一套理论解释什么时候人会倾向采内在归因,什么时候倾向采外在归因(这套理论称为“共变模式”,covariation model)。Kelly认为人在做归因的过程中,会搜集各种个人与情境的资讯来辅助判断,并综合判断他人的行为如何随着时间、地点、自身角色、参与者、其他情境因素而“一起改变”。这时候,人们会考虑三个面向:

  1. 共识性,首先是有没有共识(英语:consensus):面对相同刺激时,其他人的反应是否与那个人一样?
  2. 区别性,其次是反应特不特别(英语:distinctiveness):那个人的反应是不是只有在这个场合才会发生?
  3. 一致性,最后是反应一致吗?(英语:consistency):在不同时间里,那个人面对相同刺激的反应是否一样?

然而,虽然每个人在归因过程中都有科学观察和推理的能力,但是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其实只看片面的证据就下结论,或者过份看重(同时也是过份轻视)某方面的证据。所以人身为世界观察者、诠释者、认识者时,经常犯下“归因错误”(英语:attribution error)。心理学家罗斯(Ross,1977)把“律己以宽、待人以严”的现象,称为基本归因谬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也就是说,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倾向于解释为性格造成的结果;而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大多解释成外在环境情势所迫的影响。比方说你在店里买完东西结帐,店员对你很没有礼貌,那么我们八成会作出内在归因,觉得那个店员单纯就是脾气差个性糟的人,这就是基本归因偏误。可是如果换位思考,想一想自己曾经也有待人粗鲁失礼的情形,你通常不会说,自己就是脾气差个性糟的人。而对于为什么解释自己的行为大多使用外在归因,是因为高估自我的力量,低估外在因素的影响力,能够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我们自己也比较舒服,这个现象又称为自利归因 (Self-serving attributions) 。

归因理论集大成者的心理学家伯纳德·温纳(B.Weiner,1974,1979),就曾经分析人怎么看待自己或他人的成败。他的研究,把重点从人如何“归因别人”拉到“归因自己”身上。温纳认为,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观察者必须分析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最后,要分析成败因素是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的帮助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因素。三个维度相结合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不过温纳进一步指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我们对上一次成败的归因将会影响到自己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例如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遇到新的考试,你的心理会未战先怯,考卷还没发下来,就预期自己会失败。

因此,如何归因其实对我们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的观念,称之为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ulling prophecy)。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关于某人对于他人的期待,往往会促使、导致该当事人真的做出符合该等期待的行为,如此一来,就反果为因,逆向证实了该项预言确实不假。表现好的高成就学生通常有著以下的特征:他们会把自己的成功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在这个想法驱使之下,高成就学生会留意自己努力付出的重要性,并且评估每一次努力的质量带来的成果有多少。

如何打败拖延和建立好习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习惯的大脑机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大脑每分每秒有非常多的资讯要处理,但是当我们的注意力实在有限的时候,依赖已经建立并且证明为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大脑专注在处理更重要的事情上。习惯的建立有它的正面功能在。但是,习惯可能也局限了你思考其他可能的机会。小的像是刚刚你回答问题的迷思。大的,要是整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地依赖习惯,这可能会造成一整个社会的僵化问题。

如何打败拖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学会避免拖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好的学习习惯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你应避免临时抱佛脚因为这种方法并不能构建稳定的神经结构(记忆),投入同样的时间,但是提早开始进行有间隔的学习 会让你学得更好,先做重要的事情一不留神就会拖延但要保持毅力却很难,因为毅力需要很多神经资源,除非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平时别把毅力浪费在对抗拖延上,当你在脑海里想到那些不太喜欢的事情时大脑的痛觉中枢会被点亮,因此你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你更喜欢的事物上面这样会让你感觉更好,至少暂时会感到更好。不过可惜的是,这种长期的习惯性逃避是没有好处的,当你把学习任务往后拖的时候再去想学习这件事就会变得更痛苦,因为这些知识没有坚实的神经基础所以考试会卡住,拖延是一个极其重要、影响广泛的坏习惯,换句话说生活中的很多重要领域都会受到拖延的影响,如果你能提高对抗拖延的能力很多有益的改变也会随之而来。

可以把习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信号 (cue),这是你进入“僵尸状态”的触发器,触发器可能是你看到了待办事项清单上的第一件事例如 是时候做下周的作业了,或看到朋友发来的一条短信 “是时候停止工作了”信号本身无所谓好坏,重点是我们对信号做出的反应;第二个阶段就是惯例 (routine)这就是“僵尸模式”,你的大脑在接收线索时做出的习惯反应就是惯例,僵尸模式下的反应可能有益无害但有时也可能有害;第三阶段是奖励 (reward),任何一种习惯得以发展和延续都是因为它可以回报我们,它会立即给我们带来些许愉悦感,拖延是极易产生的习惯因为你将关注点转向更令人愉悦的事情后所带来的奖励更迅速而简单。但好习惯也是有奖励的,对于克服拖延症来说想办法奖励好习惯非常重要;第四阶段是信念 (belief),坚信习惯习惯就会强大起来。

打败拖延的方法就是,避开某些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任务,即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上,过程就是指流动的时间以及这段时间里的习惯和行动,比如我要花20分钟来工作而结果是产出,例如你需要做完的作业为了防止拖延你应避免把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同时应该集中在执行过程上,过程和一些小习惯相关,这些习惯都可以帮助你做不愉快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或者透过番茄工作法帮助自己打败拖延,为自己创造一个远离诱惑的环境、改变自己对于拖延信号发生时的反应、将任务分割成小件依序进行并给予奖励,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习惯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习惯制造了神经系统的欲望,加上一个新的奖励可以帮助你克服原先的欲望,只有当大脑开始期待那个奖励旧习惯才能得到重置,你才能养成新习惯。

阅读与写作[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类可以获得资讯的感官有很多种,其中视觉、听觉和其他感觉知觉的最大不同,正在于生物开始能够超越了其身体空间的限制,获知相当于身体之外数十倍距离的讯息并做出反应。看得到或听得到的生物,虽然说并不是在运用这两个知觉上都不会犯错。不过大体上来说,有发展出听觉与视觉的生物,最后在物种的生存繁衍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语言已经是人类获取和沟通资讯的最主要媒介。我们透过听说读写来理解、分析、记忆、以及应用这些语言所乘载的讯息。当然,语言文字的阅读,也成为我们学习新事物的最重要方法。语言和其他我们听到的声响不同。

大脑对待语言的方式非常的不一样:大脑左半球对语言处理有优势的地位,而其他的声音多半交由右脑来处理。一旦知道自己准备要听到的声音中有语言,大脑会做出很多准备,好让我们在每秒钟听到约五十个音位(phonemes)的时候,在专注力上准备好了解你要听到的那段话的意义。这个是大脑以听来汲取语言讯息的能力,而在阅读的时候,大脑正在努力调用各种能取得的线索,以最快的捷径比对你过去曾经记得、理解、看到、或听到过的资讯。这时候大脑正在帮助你填补遗失的讯息,或自动更正错误的资讯,让你先看到讯息的意义而不必全部都读完。当然这个演化的捷径加快了我们找到讯息意义的效率。代表在阅读的时候未必要逐字甚至逐行,你的眼光可以抓著句子中间为顿点,而阅读的次序是沿著每一个句子的中间跳动就可以了。阅读能力的良好与否确实与大脑的讯息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比方说智力的差别、或工作记忆的多寡等。但是另一方面,你的先备知识是否充分,跟你掌握多少特定阅读策略也有关系。一般的阅读策略包含了(Byrnes, 2001):

  1. 目标设定:清楚自己基于什么理由阅读这份报纸或这本小说?
  2. 做推论:对看到的句子做更精致的整合或分析,比方找出前后的因果关连
  3. 做摘要确认主旨:提取作者的主要诉求,对这些诉求的重要性排出优先次序
  4. 预测:从读到目前的内容,猜测作者接下来要表达的事情
  5. 跳读或回读:如果发现自己在阅读的过程出现了读不懂的情况,你或许告诉自己“先跳过去继续读下面的”,并猜测之后的补充讯息会让你理解,或者是,回头找到相关的部份再读一遍
  6. 监督: 除了这些一般的能力之外,好的读者会监督自己哪些部分自己读不太懂,也就是孔子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能力

阅读知识类文本技巧[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知识类文本,是我们在正规学习内容中需要大量阅读的主要文章种类。在阅读知识类文本时,有五个可以派上用场的学习策略:

  • 随手抓重点

这是一门学问,许多人常常在学习中不知道该如何抓重点,但是抓住重点对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可以透过以下四种方法来帮助我们抓重点,1. 文章标题中找重点。文章标题是作者要带给读者的初步印象,从标题可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面向,比较容易在阅读时抓住与标题相关的概念。因此,整篇文章的阅读中,与文章标题相关接近的内容就可以作为画重点的初步标准。 2. 从附加问句中找重点。数理或科学文章的作者,习惯提供有问号的句子,而这些问题后面就会跟著有关的答案。这种叫做附加问句的句子,作者是写来能引起读者注意,好让你看到某一段落的大意,甚至是整篇文章的主旨。这些接在问句后的文字往往都是文章的重点。 3. 从列举项目中找重点。 当文章中出现一、二、三或 a、b、c……等列举项目时,这些项目后的文字都是经作者分类过后的重要讯息,所以通常也是重点所在。 4. 用逻辑字词找重点。 当文章中出现因为、所以、当、就会、也会……等的句子。作者的目的在交代前因后果,先后顺序、结论或总结,因此重点就在其中。

事实上随手抓重点的本领,不只是阅读,而是听课时聆听教师讲话、做课堂笔记、听同学做报告、做课后的主要笔记、在书本上画线等等,都会用到的功夫。做笔记又是另外一个大学问,但是一般来说,你可以从设计简易符号、图像、表格、流程图这几个方式来混合建立做笔记策略。

  • 边读边预测

大脑是一台不断配合周遭环境,预测接下来状况的预测机器,要是预测失误或偏离预测的结果,神经元们会齐声发出警告,通知大脑状况不对,赶快调整。同样的,科林赛佛 Colleen Seifert 跟大卫迈尔 David E. Meyer 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比找到答案的问题更容易让你耿耿于怀而记住。高效能的学习者,会在一边阅读知识性文本时,一边运用注意力监控自己读得是不是够专注。其中一个监控自己的技巧是边读边做预测。这个预测,并不是不只是猜猜看这种漫无目的的乱想,而是指读者阅读时,会根据读过的讯息与讯息相关的背景知识去推测文章内容的发展,从阅读文本所捕捉到的线索,对内容接下来的发展做假设。接著,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资料,来检视我们先前做的假设是否正确,并对于后续的发展,形成新的假设,并带著假设继续阅读阅读。换句话说,身为读者的我们不是只有猜测文章内容而已,我们也不断的在往下阅读的过程中检证自己的假设。 阅读线索→形成假设→找寻资料检证假设→再形成新假设

  • 连结自己背景知识

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读者经验与文章内容的连结,也要找到文章中内容之间的连结,这是觉察力的训练。读者经验与文章内容的连结指的是读者将正在读的内容与长期记忆的经验知识相连结文章中内容之间的连结指的是读者将读过的讯息与先前读到的文章讯息相连结,如:句子与句子间的连结,段落与段落间的连结。身为读者,有没有把自己的经验、以前读过的知识、和今天看到的文本做对照,来发现今天所学到的新东西。

  • 读后摘大意找主旨

摘要的阅读策略其实需要一些有效的工具。我们发现老练的读者至少会把文章读两遍,第一遍是为了概览,也就是掌握一个大略样貌;第二次的时候,老练的读者则是把焦点放在“判断哪些是重要的内容”上。经过两轮的阅读,可以帮助自己抓住作者的微言大义。你可以用五个小步骤慢慢熟练自己做摘要找主旨的方式,熟悉之后,你就能够一眼浏览一整个段落,立刻看见主旨。 首先,我们会先删掉各段落中与主题较不相关或琐碎的部分,段落中 重复的讯息。借由这两个删除动作过滤出文章重点。第二,我们注意到性质相似的名词或动作,可以以一个概括性的语词来代替,以使得文章重点更为精简。例如:以“运动”来代替游泳、跑步、和打球。第三,运用去芜存菁之后的讯息选择或撰写主题句。第四,经由前述三个步骤浓缩讯息后所产生的摘要或主题句,或许须做一些调整改写,使讯息的连接能更顺畅。因此,学习过后别忘了我自己所学的内容做摘要整理。

  • 边读边与自己问答。

从前面这四个策略,你已经知道无论是从事高等学习、准备考试、或应付专业工作,都必须从浩瀚的资料中搜寻重点,将庞大资讯浓缩整理成对你有用的知识。所以你需要找出关键字、重点、和主旨。原则是:

一、关键字能抓住重点,集中你的注意力。

二、关键字能产生脑海画面,制造想像与联想。

三、关键字能刺激多元感觉,如颜色、声言、旋律、动感。

四、关键字能帮助回想,由“字”带出“句”,“句”带出“文章”。

五、关键字是重要的事实、资讯及数字。

透过这几点,不断的测试自己是否已经确实理解学习的内容,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关键字跟重点,同时厘清自己是否已经理解,因此边读边与自己问答是很好的方式。

读书与应试方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大脑的十个迷思[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对于学习或是大脑的理解总是存在某部分偏误,以下举出十个常见的偏误或迷思,帮助我们对大脑学习上的理解:

  • 迷思一、大脑只用了10%,其他90%都在闲置状态

几乎所有的人可能都听过类似的说法,但是脑部造影的研究也告诉我们,任何简单的认知活动,所调用到的脑部区域往往都多于10%,即使是睡眠期间,我们的大脑都仍然处于某种程度的启动状态。因此,并没有研究证据告诉我们大脑有明确的“闲置”区域或闲置状态。而且人类的脑重量占了体重约2%,却消耗了人体20%的能量。脑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用来驱动数以百万计的脑神经元沟通,将分工区域连接起来形成监控网络。人类演化出这么耗能的脑袋必然有其理由,如果我们真的只用了10%的脑袋,那等于我们需要提供如此庞大的能量给那闲置的90%脑袋,这显得非常不合理。

  • 迷思二、大脑会随著我们的年龄增加而衰退

其实这未必全然如此。确实有些认知功能会因为人体的老化而下降,但是其他心智能力会随著我们年龄增加而强化的。字汇、语言理解、批判性思考、面对冲突以及情绪控制,是某些大脑中持续随著年纪发展,并且表现得比年轻人来得优秀的领域。

  • 迷思三、大脑一旦受伤就再也无法复原

这个迷思来自于一种常见的说法:当我们出生之后,脑细胞就不再新生。在这个情况下,要是有脑细胞死掉,那就是永远的损失了。不过,事情比我们想的来得复杂。脑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大脑会依据使用的经历来调整功能,即使遇到重大的损伤存活过来后,仍然经过重新调配神经元的连结,能恢复相当的工作能力。 想一想如果我们喝进两罐高梁酒,或者是把两罐高梁酒洒进笔记型电脑的主机板,你就明白大脑从伤害中恢复过来的本领还是很厉害的。 但是大脑的可塑性或对伤害的容忍程度有百分之多少,目前我们确实还不知道。

  • 迷思四、大脑分区的功能是固定的

脑部的不同区域执行著不同的功能,并且相互连接让我们得以协调复杂的任务。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可能使用10%或100%的脑袋,这完全取决于我们正在做什么事。事实上,大脑功能的弹性比我们想像中的大,也是可以重新整构的。复健治疗可以刺激脑部新区域学习技能,并且在与该技能有关的脑部区域无法作用时,取而代之。举例来说,盲人的听觉可能因为调用了视觉区的脑细胞一同工作,因此变得更敏锐。中风的人可以训练原本不是掌控说话功能的大脑区域来说话。不过,即使后来脑部能够把原先失去的功能交由其他剩下的区域来工作,但无可避免的是我们在那个能力上已经没办法像以前一样驾轻就熟。

  • 迷思五、左脑人 vs. 右脑人

大脑皮质确实分成两个半球,处理的功能似乎也不太一样。但是这并不像是平常坊间我们常常看到的,左脑就是理性脑、右脑是直觉脑这样子;或者是左脑处理逻辑思考、右脑主掌音乐艺术。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活动左右脑半球都有参与其中。举例来说,当你在算数学的时候,左右脑半球都有用到。透过大脑扫描技术,我们能发现两个半球其实更多是在复杂地一起工作。虽然某些类型的任务和思考会与大脑的特定区域有关,但是,没有一个是在完全依靠右脑或者左脑。

  • 迷思六、大脑的记忆就是忠实的录下所见所闻

记忆的形成事实上掺杂著很多主观的选择。我们从脑内回想某一个记忆的时候。第一次回想时,记忆无法详尽地描述当时所发生的全部事件。但是当我们回想过一次,并把这一段记忆描述成故事以后,下一次再回想呐段记忆呈现出来的样子就是上次我们想起它的时候。这表示了我们在这个回想的过程中,强化了某部分记忆,并且允许其它不重要的部分淡出。

  • 迷思七、听莫扎特让孩子更聪明

有许多家长认为,让孩子、甚至是发育中的胎儿多听古典乐曲,譬如莫扎特的音乐中,将能让他们的脑部发育得更好,也因此会有更好的认知发展,这个很受欢迎的想法也被称为“莫扎特效应”。曾经有实验要求36 名加州大学的学生在做智力测验前听 10 分钟莫札特奏鸣曲。主持该实验的心理学家 Dr. Gordon Shaw 发现,36 名大学生在听完莫札特的音乐后,智力测验分数平均高了 8 分。此外,也有医生 Albert Tomatis 宣称他成功地利用古典音乐治疗有听觉障碍的患者。参与最初的研究的 Dr. Frances Rauscher 曾经提到,研究结果从未宣称听莫札特的音乐会使人变得更聪明,而是说明受试者在某些与时空相关的特定作业上,操作表现的确有进步。不仅如此,也尚未有研究者能成功复制过当时的研究成果。只能说目前没有科学资料能证明听莫扎特的音乐,或者是任何古典乐可以使人变得聪明。如今,这个迷思还是一样广为流传。

  • 迷思八、大脑发育有关键期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大脑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期”(critical period),例如孩童的“语言学习关键期”和“视觉发展关键期”。我们现在知道,婴儿刚出生时,脑细胞之间存在著过多的连结,必须在适当的修整后,它们才能正常的运作。这个观念的描述到目前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不少教养专家开始宣称,只要在关键期给予婴儿大量的特定刺激,孩童特定脑部功能的发展就会比较好。不过,这一类的宣称不但没有实验证据的支持,在逻辑上也犯了把充分和必要条件混为一谈的谬误。关键期的发展需要特定的刺激,这是“无之必不然”的必要条件,一旦关键期关闭,这个特定的脑部功能就失去发展的机会。“无之必不然”并不能推论为“有之则必然”,换句话说在关键期提供大量甚至过度的刺激,未必能让关键查发展得更好。

  • 迷思九、你的智商一辈子都维持同一个数字

准化的智力测验会显示你出的智商随著年龄有微幅增长或保持恒定,但是,智力测验的表现分数其实是扣除了大家在因为年龄增长见多识广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随著年龄增长,我们的学习能力和经验都有所提升。实际上,我们是越来越聪明的 。

  • 迷思十、用符合你学习风格的方式就可以学得比较好

因为每个人有个别差异,大脑喜欢的资讯型态也有个别差异,因而,教育学界有一个常见的观念称为“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如果教学方式符合每个人各自的偏好类型,效果最好。但很遗憾,这也是个没有严格证据的推测,并且流行到一种迷思的地步。学习风格这个想法的问题就在于:“你喜欢的并不一定是对你好的,或者适合你的。”2008年,四位认知神经科学家审阅了学习方式论的科学研究,发现不但很少有严谨的研究设计,而且其中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用人们偏好的方式教学对他/她的学习并无特别的改善。 霍华德•琼斯说,制造迷思需要三个条件:事实的种子,情感偏见,和一厢情愿的妄想。

过度学习、思维定势、与交错练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过度学习: 当你在学习新知识,比如一个新单词、一种新概念或新的问题解法时,有时需要在同一学习阶段内反复练习,一定的练习是必要和有用的,但在完全掌握此阶段的所有内容后继续学习训练,即所谓的过度识记。过度识记是有意义的,它能帮助使得行为自动化,但要警惕在单一学习阶段的重复性过度识记。研究表明,这可能是对宝贵的学习时间造成浪费,而事实上,一旦你在某一阶段学会了一个基本概念,在这段时间不断地巩固它,并不能加强你所期许的长期记忆联系,更糟的是,集中于一项技艺,有点像只用锤子来练木工手艺,不久你就会觉得榔头敲敲便能修好所有东西。这会带给你能胜任的错觉,误以为自己掌握了所有材料,而其实只掌握了简单的部分,所以你应该均衡学习,把精力集中在你认为困难的部分,专注于学习的困难部分称为刻意训练 (deliberate practice)。 思维定势: 而关于上述提到的胜任的错觉,这与一个叫做思维定势 (Einstellung) 的概念有关,这种情形下,你最开始的想法,你意识中已有的想法,或是一个已经形成并加强的神经模式,它们可能阻碍你发现更棒的主意或解决方法,专注模式下你以往的思维模式,会形成惯性,阻止你走向一个可能发现解决方法的新区域。 交错学习: 掌握一门新学科,不仅要学习基础组块,更要学会如何选择和应用不同的组块,最佳方法是,在需要不同技术和策略的问题以及情形中来回转换,这就是所谓的交替学习。当你在某一学习阶段,掌握某一技巧的基本概念,就好像在辅助轮的帮助下学骑车,开始在不同类别的问题、方法、概念和过程间交替练习,有时这有点困难,你需要让自己的大脑习惯这种思想,仅仅是知道如何去使用特定的概念、方法或解题技巧是不够的,你同样需要知道何时去使用,要贯彻交替学习的思想,比如复习考试时,在不同章节和材料的问题中切换,有时可能会让你感到学习变困难了,但是能帮助你学习得更深入,交替学习非常重要,尽管练习和重复对帮助建立稳固的神经模式很重要。交替学习让大脑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你才能脱离练习和重复,开始独立思考。

考试的有效策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果你是一个有考试焦虑症的人,要记住在压力下,你的身体会分泌一些像皮质醇之类的化学物质,这会导致手心出汗、心跳加快或是感到胃痛,但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实际对你产生影响的竟是你如何解读这些征状或你认为因何而感受到了压力,如果你能将想法从“这次的考试让我感到害怕”,转变为“这次的考试让我很兴奋,我一定会尽力考好”,那你一定可以发挥得更好,因为积极的担忧能给你带来动力,使你专注;消极的担忧只会浪费你的精力。

在考试或测试前一天,请最后快速浏览一遍资料、温习所学知识,可以这么说 第二天,你将会同时需要使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的力量,所以,你不希望你的大脑太辛苦,就像你不会在马拉松大赛前一天还跑上十英里,不要为自己似乎没在大考前一天拼命复习而自责,如果你好好准备了,考前稍稍放松就是一种自然反应,就像下意识地节省脑力,在考试时,你也应该谨记,你的大脑还会欺骗你,即使你写的答案是错的,大脑也会让你认为那是正确的,这就意味著,你应该时刻擦亮眼睛,转移注意力,再次检查,从全局角度核对你的答案,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真的合乎逻辑。

最后,许多问题时常不止一种解法,检查答案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这些都是验算答案的绝妙机会,答题顺序也非常重要,学生们总习惯由前至后做题,在你检查时,由后至前的顺序往往更能给大脑一个新鲜的视角,让你更容易揪出错误。

自学的价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教学相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记忆与认知》期刊(Memory & Cognition)在2014年刊登了一篇论文,研究学习心态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力(Nestojko, Bui, Kornel, & Bjork, 2014)。研究人员准备了一些文章,发给两组受测者研读,其中一组被告知读完后要进行考试,而另一组则被告知,这些文章是教材,待会他们读完之后要去教导其他人。不过呢,研究人员撒了一个小谎,事实上,所有的实验参与者K完书都参加考试,并没有人真的去当老师教学。有趣的是,只是透过这个简单的指令,告诉学生你之后要当老师去教,就算之后并没有真的教,也改变了教书组学生的学习心态,并且在接下来的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研究人员进一步解析,要求读完文章后要教导别人的实验参与者,事后对于所学内容有更完整、更有组织的记忆,而且,“将为人师组”比“准备考试组”要能够正确回答更多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题目,尤其是涵盖文章重点的题目。

研究显示,被告知要教导别人的老师组学生在做学习时,会主动转而采用这类有效的备课策略。但是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其实教学准备的策略,也就是高效率的学习策略。我们也都明白,一般莘莘学子尽管从小经历大小考试,参与过无数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但若只是为了准备考试,不一定能够运用最佳学习策略来念书。但是这份研究,正好佐证了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的道理。只要把自己的角色改变成“我要教会别人”,这个自我期待便会激发和带动学生找出最有力的学习策略。当我们在指导他人时,就算是向他人讲解自己已经熟悉的知识,也是一种帮自己复习跟加深印象的方式;如果他人请教的问题是我尚不熟悉或不知道的事,那么我们在找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学到的更多。

团队合作的价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有些时候 仅仅投入脑力是不够的,即便是开启了两种模式调动左右脑来分析工作,毕竟每个人都有盲点,积极乐观的专注模式可能会让你忽略错误,尤其是当最初的错误出自你手时更是如此。更糟的是 你有时会盲目认为所有问题都已经巧妙解决,但事与愿违。这种时候想办法与朋友们一起学习更易发现自己思路的偏离之处,朋友和队友的作用 就像是脑外进行的发散模式,他们不断提出疑问并从宏观角度看问题,继而察觉到那些你疏漏或忽视的东西,当然与朋友讲解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学习方面,它也有利于事业发展,来自队友的一个小建议。例如推荐你选一门优秀教授的课,或是让你留意一个新发布的职位,都可能会给你未来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就像是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里提到过的-论分工,也就是分工合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然而要注意的是学习小组虽然能让学习变得十分高效,但是要避免陷入从重效应,以及如果学习小组成了社交小组效果就另当别论了,尽量减少闲聊确保学习小组未偏离正轨,然后完成任务,如果你发现小组会谈总是比计划晚5到15分钟、成员都没预习、谈话内容也总是偏离正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另找一个小组了。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外部链接[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