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社會
中國傳統社會是指從有文字發明時(傳說中的黃帝時代)起算,直到中華民國之前的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聚集的,以漢族人口為主,同時包括壯、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和藏等少數民族所形成的多民族社會。
- 1.1.1 古代史(傳說時代-1600)
- 1.1.1.1 夏之前
- 1.1.1.2 三代(2100B.C.-220.B.C.)
- 1.1.1.3 秦漢(221.B.C.-220.A.D.)
- 1.1.1.4 魏晉南北朝(220-589)
- 1.1.1.5 隋唐五代(581-960)
- 1.1.1.6 宋元明(960-1644)
- 1.1.2 近代史(1600-1949)
- 1.1.2.1 清(1636-1911)
- 1.2.1 行政制度
- 1.2.2 經濟制度
- 1.2.3 軍事制度
- 2.3.1 歷代疆域
- 2.3.2 人口
- 3.1.1 儒
儒家是由春秋末年魯國孔丘(551-479B.C.)所創立的學派。在先秦,儒家為諸子百家之一。在秦代,儒家思想遭到壓制,而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尤其是隋唐開科舉取仕制度之後,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正統意識形態而獲得日益尊崇的地位。
儒家奉《詩》、《書》、《禮》、《易》、《樂》、《春秋》為經典,以「仁」、「義」為核心思想,政治上推崇「仁政」、「德治」,強調等級差序的倫理關係。儒家思想因為宣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被歷代傳統統治集團認為有利於維護專制統治和社會穩定,從而逐漸成為官方正統意識形態。但是,儒家的尊君是有條件的。儒家理想的君王是「天道」的化身和代言人,是尊奉倫理道德的典範,是臣民的表率和榜樣。而抽象的「天道」又被進一步具體化為民意,「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尚書·泰誓中》。由此儒家發展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的民本思想。理想的君主應當勤政愛民,體恤民情,否則就是逆天行事,從而便不能再得到上天的庇佑,也沒有資格再被稱為「天子」了。由於古代中國社會交通、通訊落後,民間輿論與意見很難直接上達朝廷,儒家思想又發展出一套「災異示警」說,將自然災異現象視為上天對皇帝的執政不當與個人道德修養的疏漏之處的警告,從而對王權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約束作用。
- 3.1.2 道
- 3.1.3 法
- 3.1.4 釋
- 3.1.5 其他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秦始皇為了統一思想,鞏固統治,對除秦記以外的所有六國史書和私藏於民間的《詩》《書》、百家語進行沒收和焚燒。「非博士官所職……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1]焚書之後,民間僅允許留下醫藥卜筮種樹等實用類書籍。
- ↑ 《史記·秦始皇本紀第六》
- 劉翠溶:〈以廣東香山徐氏宗譜為例試論中國家族成長之過程及其功能之發揮〉。
- 劉翠溶:〈宜黃北山黃氏之成長與社會經濟活動〉。
- 劉翠溶:〈明清家族的婚姻型態與生育率〉。
- 劉翠溶:〈生育和死亡的季節性:明清家族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