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治療
戲劇治療(英語:Drama Therapy),根據北美洲戲劇治療協會的定義,是有意圖地運用戲劇和劇場歷程,以達致治療目標的過程,當中綜合了戲劇、劇場及心理學的理論,促成心理成長和轉變,擴闊生命中不同角色的彈性。在治療過程中,會運用不同的戲劇元素,例如角色扮演、說故事、即興創作、面譜、布偶或其他物品以及演出。
在戲劇治療中,案主可以飾演一個在小說、電影、神話的角色,又或與一件小物件連結,創造場景,甚或擬人化地扮演任何東西;在扮演過程中,案主外在的演繹,投射著內心的情緒狀態,透過角色講自己的故事;這些過程讓案主透過投射的角色或物件與內心有對話的機會,從而引發對自己的重新探索。
戲劇治療提供了一個有別於與現實的獨特空間,猶如小孩子一樣盡情地遊戲,心理學家愛利克.艾瑞克森認為︰「戲劇性遊戲是小孩子最自然的自我治療」,小孩子能在玩耍中,學會溝通、成長、規則,當中又能獲得快樂及愉悅感,同樣地,治療中的玩耍元素,讓案主在當中感受樂趣,便能提高案主對治療的自發性、動機及承諾,有利案主更願意開放內心深處,處理問題。
角色扮演是案主在一個演出中,從日常生活或以想像力取材,投入另一個身份進行演戲的過程。心理劇的創始人雅各布.莫雷諾認為個人能夠飾演不同面向的自己,也能透過角色互換來扮演;擬人化就是賦予非人類物質或抽象物,具有人類性情和感受的特質,成為一個角色進行劇場的演出。
案主在戲劇治療中參與角色扮演與擬人化過程,有助建立同理心,同時在戲劇的世界裏,案主獲得准許,探索與演繹在日常生活中難以扮演的角色,白特尼(1988b)認為每個人如果更意識到自己扮演的不同角色,且更有彈性地扮演,必然能夠提高生活品質。
俄國戲劇大師史坦尼拉夫斯基曾提及,表演是整理情緒與心靈過程的過程,演員要把角色演好,需要在內心尋找及展現自己與角色連結及認同的部分,演員會回想自己和相關的生活經驗,找尋角色需要的情緒,無論演員與觀眾,當角色與自己有觸碰時,便會有情緒宣洩的效果,同時過程能為案主培養同理心的發展。
另一方面,德國導演布萊希特認為情緒距離有助於人們客觀思考,而非主觀回應。戲劇角色有如面具,保護案主藏身在角色背後,勇敢地呈現更多真實的自己,又或抽離自己,從遠處看着與自己有關的角色互動,以另一角度得到啟發。
這兩種看似相反的歷程都會有機會在案主的治療過程中出現,兩種歷程都在滿足案主不同時間、不同類型的需要。
觀眾參與是指在戲劇治療中,見証治療過程中的其他成員,但有時案主會反過來成為觀眾,以觀眾身份去看其他成員的演出,「表演者」與「觀眾」的界線較為模糊,積極的觀眾參與可使案主跳出自己,以另一角度看着別人的「作品」,增加探索的空間,其他小組成員的參與,也可協助案主表達自己,為演出灌注不同的角度,並促進組員之間的互相支持。
在劇場中,演員是直接透過身體表達個人的想像及情緒,並以此探索更多的發現及想像,觀眾也是透過演員的身體,帶動投入戲劇的經驗,所以在戲劇治療中,身體是最基本個人與其他人溝通的媒介,是透過動作、表情與聲調來表達,戲劇治療關注案主此時此刻如何表達自己,提供了資訊予治療師案主的特質及參與的程度。
戲劇治療是有目的地讓案主連繫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治療就如提供了一個「實驗場所」,治療中的象徵物,讓案主能有一個安全的歷險的空間,去探索生命、關係中的可能性。
戲劇治療的轉化可從多方面呈現︰案主的內心世界轉化為劇場的物件、活動與關係、案主在劇場中心理的發展和轉化、改變案主慣性的轉化、現實與劇場語言的轉化、劇場從零建立起來的轉化、案主的過往經歷與治療師及其他組員關係的轉化等等。
案主藉着演出自己的個人故事,把自己的經歷於公眾演出,案主在過程中經歷自主、美學的投入,整個參與都是一個充滿治療性的過程。
- 儀式劇場模式 Ritual Theater Model
- 芝麻模式 Sesame Approach
- 發展性轉化戲劇治療模式 Developmental Transformations (DvT)
- 綜合性五階段模式 Integrative Five Phases Model
- 角色理論模式 Role Method
戲劇治療主要與三個心理學派的理論最有連繫︰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及行為主義學派。
人本主義重視人類全面的潛能,自我實現,相信人類具創意、藝術性、靈性和轉化的可能性,對人類的理解沒有既定答案。人本主義也重視人類的主觀經驗,相信人類有能力自行作出選擇及邁向自由,決定成為怎樣的自己。
人本主義的理念與戲劇治療最相似的地方在於,兩者相信戲劇能在人類的限制與期望、現實與理想之間築起橋樑,在戲劇治療的世界中,案主可以在其中觸碰生命、表達情緒、改變行為模式以致展現新的特質,案主有能力自行影響和作決定,修改自己生命的劇本。
人本主義理念相信,只要找到對的元素,每個人都有渴望成長的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所以人本主義強調人的能力,並非以病態的角度處理人的問題;在戲劇治療過程中,創造力、自發性、同理心、表達力、遊戲能力都會受到鼓勵及啟發,治療着重發展案主健康的部分。
精神分析強調「尋找過去與現在的關係」,認識個人生命歷程、生命的創傷及潛意識對人的影響,接觸內在深層的核心需要,所以觸碰夢境、記憶、潛意識都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治療師所重視的。戲劇治療提供案主一個平台,讓案主可以表達壓抑的感受,以藝術的方式呈現內心無法正常表達、心理無法負荷的情緒部分。
近代精神分析師寇哈特(Heinz Kohut)相信同理案主的主觀經驗以及提供矯正性情緒經驗,都是在治療過程十分重要,治療師不只是要聽到案主傳遞出來的訊息,還要親身「經驗」他們。所以戲劇治療的過程就是要支持案主,表達自己最原始的痛苦與渴望,當原始的痛苦和渴望被接觸後,就可以進一步自我實現。
行為主義治療重視案主行為的改變,戒除不良的習慣並學習新的應對技巧,這與戲劇治療的目標相近,溝通技巧、人際關係互動、習慣式反應等都會在治療中探討,行為主義的治療中,也會運用角色扮演、假設的情境來讓案主有機會發現及練習新的行為。
- 為案主強烈而多變的情緒提供出口,在戲劇中,案主不需要為表達情緒承擔後果,戲劇能提供距離感,使案主既能安全地釋放感受,卻又能掌控過程。
- 為案主提供發現自己的機會,這個發現是更宏觀,使案主理性地面對情緒的變化,案主會從中看着一張放大的地圖,看着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與外界的關係,當案主能以更廣闊的角度看事情後,較容易覺察希望、靈性及信念。
- 為案主擴闊角色目錄,在真實世界中,人容易被既定模式及他人期望所限制,在戲劇世界,案主則可以安全地試驗不同的角色身份,發現及表達潛在的自己,突破固有的互動模式,讓案主的人生經驗變得更開放及具彈性。
- 當個人的角色目錄被擴闊後,自我形象也會得到改變,不少案主在成長時,可能會被冠以壞的角色又或無正面的角色能夠模彷,但藉戲劇治療團體的反映及正面鼓勵,案主能夠修改對自己的看法,提高自我價值感。
- 戲劇是一種集體合作的藝術形式,在治療中不免需要與其他人互動,社交技巧因而慢慢建立,在治療團體中若能發展親密而信任的關係,案主更能有信心接觸更廣闊的世界,改善個人的孤單感;即使沒有社交問題的案主,戲劇有助透視對人際關係作更深層的檢視和了解。
雖然心理劇與戲劇治療同樣都是以戲劇技術及方式進行治療,但兩者有着以下的分別︰
戲劇治療相信距離感是有助案主表達自己,以創新的角度看問題,介入手法較為間接,所以治療師不一定會直接處理案主遇到的問題,反而會以身體、比喻、故事等處理案主的問題;心理劇則以直接的介入方式處理案主問題,每次圍繞一個特定真實的主題,放在劇場上呈現,案主會成為劇場的主角,治療師扮演導演的角色,和其他觀眾一起進行治療的過程。
在香港約於2000年引入戲劇治療,而於2009年,戲劇治療師協會成立,現有6名會員,全部均到英美受訓成為註冊戲劇治療師,戲劇治療在香港的發展仍屬起步階段,在香港暫沒有完整的培訓課程,類近課程為香港大學表達性藝術治療碩士及自由空間有限公司主辦發展性轉化(戲劇治療)及心理劇心理治療課程。
- ↑ 蕾妮.伊姆娜. 從換幕到真實︰戲劇治療的歷程、技巧與演出. 台北: 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 043–079. ISBN 957-693-664-0 (中文).
- ↑ Phil Jones. Drama as Therapy Volumn 1:Theo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London: Taylor & Francis Limited. 09 Oct 2007: 081–134. ISBN 041541556X (英語).
- ↑ What is Drama Therapy?. [26 November 2019] (英語).
參照的相關原文
- ↑ La Dramapetarpia y el Psicodrama. [26 November 2019] (西班牙語).
參照的相關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