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
外觀
- 研習主題:相對論
愛因斯坦相對論描敘的是時間與空間的結合,時間的變化必然導致空間的變化,E=mc^2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最大衝突在於對四種基本作用力的描述上不能一致和重力是因爲時空的形狀而形成而不是牛頓力學的引力。
量子力學認為力是由粒子的交換而來的,電磁力是由光子交換而來,弱力是由弱規範玻色子交換而來,強力是由膠子交換而來。 而引力無法進行「量子化」。 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就是空間彎曲而導致的。 但是卻無法把其他三種力進行「幾何化」。
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原因呢?其根本在於兩個理論的數學基礎,物理意義和哲學思想都有着很大的分歧。 數學原因:廣義相對論是無限可分的,是連續性的。量子論是不連續性的,有最小單位的。 物理原因:廣義相對論是經典確定理論,由狀態A可以推論出確定的,唯一的狀態B。量子論是不確定性的,由狀態A到狀態B是不可預知的,是隨機的過程。 哲學原因:廣義相對論描述的世界是客觀實在性的,宇宙與觀測者嚴格區分開,在觀測過程中觀測者發現了世界。量子論描述的世界是主觀能動性的,宇宙與觀測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觀測過程中觀測者改變和創造了世界。
形象一點說,廣義相對論描述的是一個美麗,莊嚴的「和諧」世界。量子論描述的是一個激情,奔放的「自由」世界。
- 不管人類知不知道萬有引力,蘋果都會落下,不管人類知不知道相對論,對於觀察者來說移動的尺子在接近光速的過程中都會變短。「相對論」——只是人類與非人類作用下的產物,即使愛因斯坦不去研究它,或牛頓未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前,「對於觀察者來說移動的尺子在接近光速的過程中都會變短。」依然是沒錯的。
- 然而「相對論」的價值,只是讓人類可以利用「相對論」這個產物,作為使用者與世界作用的一個媒介,這個產物可以讓使用者與世界作用作用更細微化,更精妙化(這個詞總是讓我很不舒服)。
Liveinthewood (talk) 06:23, 11 February 2014 (UTC)
請參考Z中第一卷的附加內容Liveinthewood (talk) 06:49, 11 February 2014 (UTC)
- 現今世界的一切理論,只有其描述可被觀測到才具有意義,如果拋棄現實觀測人類可以隨意的定一套決定性理論,但是它將沒有什麼意義。並且人類沒有權利決定自然以哪一套理論呈現在人類的眼中,人類的所有理論都只是人類和自然的相互作用的產物。如果拋棄實際意義去談決定論那麼也就沒什麼用了,但是如果它的描述與現實符合,那麼接受它是人類族群的最合理選擇,人類要做的只是接受對現實最好的描述,它不需要是絕對的一族描述,只有當這個描述被人類使用了,它才有意義,這也是萬有引力,相對論,量子力學,化學,心理學……一切人類學科存在的原因。因為人們在某些時刻需要它們,所以我們允許,並支持它們的存在。而對「統一理論」的追求,則只是我們期望一個更加簡單的答案。
- 關於這些我想我會在Z中繼續研討下去。Liveinthewood (talk) 06:56, 11 February 201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