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媒体作为数位“公共媒体”的决心和努力

来自维基学院

于香港举办的2013年度“维基媒体国际会议”(Wikimania)展示了全球维基媒体运动的最新发展和议题。其中,关于计量、组织及倡议联盟的相关发展,显示了维基媒体作为数位“公共媒体”(public media)的决心及创新治理方向。

简言之,透过成果计量、组织再造,及形成地区的倡议联盟的形成,维基媒体的“公共媒体”发展更具多重的“自我意识”。维基媒体基金会仰赖年度的募款及全世界各地的志愿编者维持基本运作,除了自我募款广告之外,维基媒体上的内容没有商业广告,以确保其“公共媒体”价值。(这与中文世界中另外两个网络百科全书形成基本对比,百度百科有商业广告,互动百科不仅有广告,并标榜维基的商业化潜力。)

成果计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计量方面,维基媒体基金会展现其务实、按数字表现治理并分配组织资源。特别因为钱来自向公众募款,基金会在钱的运用上更仰赖数字、成果计量及社群审查等手段,来确保资源的有效运用。

基金会年度重点工作,视觉化编辑器(Visual Editors)就不仅仅是工具开发,还包括大量地搜集用户使用意见、回馈及资料,来确保其成果。虽然部分成熟老编辑对视觉化编辑器的成熟度及必要性有所批评,对于新用户来说,视觉化编辑器大大减低编辑门槛。基金会投资了内部及外部的研究资源,来确保视觉化编辑器能让编者(特别是首次编辑用户)快速上手。

另一项持续进行的工作是多语的支持,基金会持续投资各种语言的发展,包括线上输入法、网络字型及社群发展。在语言支持上,维基媒体展现了“公共媒体”多元文化及文化资源再分配的价值。不同于商业媒体追逐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维基媒体基金会在语言的发展政策上强调的是支持社群及全球南北资源的分配,避免知识贫富不均的恶化来支援各种语言的发展。

尽管如此,语言的发展政策的前提仍是要有“活跃的编者”(Active Editors)。根据笔者非正式的访谈基金会相关工作人员的结果,基金会热于支持有一群(最好不小于10人)活跃的编者,因为按先前的案例来看,若新语言空间成立时的活跃的编者过少,该维基计划空间的永续性及活跃程度常成为问题,甚或面临关闭的命运。基金会所采取的语言发展政策也因此同时顾及了公共媒体的文化价值,并确保有限公共资源的有效运用。

编者互动(Editor Engagement)不意外地成为基金会CEO Sue Gardner 的主题演讲的首项要点,同时包括了次两点以资金协助编者提案(Grantmaking)及视觉化编辑器(Visual Editors)的主要工作。这也突显了维基媒体的公共特性,资源取之于公众用户,并再投资回公众用户所需及不足之处,这和商业媒体卖用户(活动)资料给潜在商业或广告客户不同。

根据计量评估成果也展现在基金会对手机及移动装置平台的努力,根据基金会对相关计量资料的研究评估,认为在使用者使用移动设备读取维基百科方面,经2011-2012年度的努力,已取得高于一般知名商业网站的成果,而2012-2013年度的照片上传功能的使用量比预期的好,2013-2014年将处理编写的问题。

此外,基金会持续投资研究(包括计量研究)并和使用者互动(User Engagement)结合,并持续关心全球“开放科学”(Open Science)及了解网络用户行为和科学社群影响力的“另类计量”(Altmetrics)发展,来找寻维基媒体的参与及中介定位。然而在人力资源方面,根据笔者非正式访问相关干部,不少基金会培养出的专业资料分析及研究人员,因为地缘因素受到硅谷等商业公司的高薪挖角。在有效运用人事成本及资源上,维基基金会作为公共媒体组织或许需要有另类的策略和商业公司形成整合关系,而非单纯人才外流(brain drain),值得庆幸的是,维基基金会在美国为跨国员工取得工作签证方面已有相当经验及支持,因此也鼓励各地有志从事相关工作并认同维基媒体运动价值的人才为基金会效力。

组织与资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组织方面,钱的分配仍是主要问题。由于各地维基组织社群的动员能量及组织经验不一,所以各地维基媒体协会所分配并执行的资源也不同,目前除了位于旧金山的基金会总部之外,经费执行最多的是德国、再来是法国及英国的维基媒体协会,多为数位资源多的全球社经北半球社会。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地方社群执行的预算经费,未必是投资当地的维基媒体运动,而不少是基础建设、流程及系统的全球工作,如德国团队主导的Wikidata计划。为了提高资源分配的透明性及合理性,基金会大胆成立“资金分配提播委员会”(FDC Funds Dissemination Committee,中文词为笔者自译),以后所有的相关提案,需要申请“维基媒体运动资源”的,将会由此委员会成员审批提案并作出决定。此委员会成员共9名,其中5名由社群投票选出,4名由基金会董事指派。因此,FDC的运作程序及成果,将是评估维基媒体是否成功达成其公共媒体及全球维基媒体运动价值的重要指标。

为了降低提案的知识及技术门槛,并鼓励维基人自发组织交换专业技能(“换工”)来提案,基金会雇用全职人员组织(Idealab)。此平台也鼓励维基人来提供建议及批评做为审案的考量,换句话说,Idealab也是同侪讨论审查提案的平台。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对于成立民间自发性组织的限制,其公民要成立类似的维基媒体协会有相当难度。目前香港及台湾都有维基媒体协会,并为亚洲国家中(除了中东的以色列之外)举办过“维基媒体国际会议”(Wikimania)的地方。目前有资深中国编者欲成立较软性的用户组织(User Group),以便申请“维基媒体运动资源”来参与维基媒体运动。

倡议及政治游说[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立性的内容要求是维基的方针和特色,然而在数位政治发展的立场上,维基媒体运动的参与者,包括位于旧金山的基金会总部和位于欧洲的各地维基媒体协会,都意识到维基媒体运动是一项知识及社会运动,同时也是相当重要的开放内容运动的最知名案例。

维基基金会总部干部公开说明,在开放内容的社会议题上,得助于如Creative Commons等数位法律及社会运动的发展,然而这些组织受限于专业性,公众的相关理解及捐款支持有限,因此基金会认为在资源分配及活动的合作上,会和相关组织持续进行相关的倡议工作。

在2013年维基媒体国际会议中,由于近欧洲的选举(如德国今年的大选及英国次年的大选),各地方维基媒体协会除展开个别的政治选举倡议,并组织会议将集体向欧盟政府及议会游说对于维基媒体运动发展的有利公共利益法案。其中德国维基媒体协会向各政党及关键候选人提问关于开放内容的基本政策,英国维基媒体协会亦思考如何结合英国选举时机和2014年维基媒体国际会议将于伦敦举办的倡议议题。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地方维基媒体协会并讨论出几点清楚的政治游说项目,包括Freedom_of_panorama 公共空间全景照自由公部门开放资讯等等,并在布鲁塞尔设有代表进行相关政治游说工作。

小结[编辑 | 编辑源代码]

2013年度“维基媒体国际会议”(Wikimania)标志全球维基媒体运动在使用者互动、组织管理及数位政治倡议联盟的地域及全球性整合及交流发展,展现了少见的由非政府主导的“公共媒体”(public media)的全球发展。从成果计量、组织再造、倡议联盟形成的角度来看,“维基媒体”的“自我意识”较以往更明确放在公共价值上,值得观察的是这些计量、组织及游说努力是否真正地实现新“公共媒体”的公共性。

书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文:[1] 英文:[2]

  1. 廖汉腾. 維基媒體作為數位「公共媒體」的決心和努力 (PDF). 传媒透视. 香港电台. 2013/10: 8–9. 
  2. Liao, Han-Teng (Chinese:廖汉腾). Wikimedia's commitment and efforts as digital "public media" (Chinese: 維基媒體作為數位「公共媒體」的決心和努力) (PDF). Media Digest (Chinese: 传媒透视).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RTHK; Chinese: 香港电台). 2013/10: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