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Z

来自维基学院
  • Z

引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薛定谔猫的逻辑障碍完美解决表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首先我将几个概念描述一下
原子的衰变:假定人类在这个实验中是没有能力判断原子衰变的精确结果,我们只是观察到在很多个原子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哪些原子会表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衰变前的状态称为1衰变后的状态简称2),我们不断的去观测,发现我们对一个A原子来说,我们只能够得出两个答案:在一个小时之后,A原子从1变成2,或不变成2.(简化为A1,A2)。经过我们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总结,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我们这样称呼这个规律:A的半衰期为一个小时!
对于两个原子A和B,得出的答案是:一个小时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中的一种:
A1,B2或A1,B1或A2,B2或A2,B1 。
假设1:我们不知道“几率(狭义上指半衰期)”是个什么(不要慌张,这没什么,你不用为此担心这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你不会为此而失去什么。)并且当初始条件设定后,不管我们知不知道“几率”实验结果也不会改变。(你知道万有引力,苹果会掉在地上,你不知道万有引力,苹果也会掉在地上。)
假设2:在理想的情况下只要一个原子衰变,开关必然被触发,猫必死。
我们将原子放了进去,过了一段时间后。当我们打开盒子,我们看到猫死了!
这是现实。
然后我们检查了原子A1,我们发现原子A1变成了A2!(A1=猫死亡,A2=猫活着。)
我们再次做这个实验
过段时间之后,我们打开盒子,猫活着!
我们检查原子A1,我们发现原子A1没有改变。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它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重复这样的实验,我们得出的答案将永远只有一个!只有在我们打开盒子之后,我们才可以知道它是A1或A2!
是的!几率是什么?我完全不知道!这就是答案!它就是我们能够得到的答案!其他什么都没有。
可是我们发现了关于A1和A2的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做了很多次实验后发现,在实验里只用一个原子,我们得到的结果是:
10000次实验,我们失去了4999只猫。
20000次实验,我们失去了10001只猫。
100000,我们5003只猫。
1000000,500036
100000000,50000985
……
我们继续这个实验在不同数量的原子情况下做它,每个情况中,实验10000次。
在一个原子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4999只猫。
二个原子的情况下,我们失去2499只猫。
三个原子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1252只猫。
……
于是我们改变实验时间,我们第一次等待1个小时,第二次等待2个小时,第三次等待3个小时……
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我们打开盒子,看到猫死了。
我们打开盒子,看到猫死了。
猫活着
死了
活着
……
我们的实验进行了一百万次,大量的结果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1~100000次实验中,我们失去了N1只猫。
100001~200000,我们失去N2只猫。
200001~300000,我们失去N3只猫。
……
我们把数据比较发现这样一个情况:
N1>N2>N3>N4>N5>N6……>N10(我只是知道这样一个趋势,或许专家们可以用他们的几率计算出准确答案。)
于是我们说:如果实验持续的越久,猫死的越多。我们要检验这个情况,于是我们又做了下面的一个实验:
我们改变实验的等待时间,(T=1小时,10000次实验),(T=2小时,10000次实验),(T=2小时,10000次实验)……
每10000次实验中,我们分别失去了
4997只猫,(T=1)
2503只猫,(T=2)
1249只猫(T=3)
……
我们失去的猫=实验次数*1/2,(T=1)
实验次数*3/4, (T=2)
实验次数*7/8, (T=3)
实验次数*15/16, ........
实验次数*31/32,
实验次数*63/64,
实验次数*127/128,……
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只改变我们的实验次数,死掉的猫=猫的总数*{ (2实验次数-1)/2实验次数}!不过,忘掉这个公式,你只要记得这样一个结果:
(1).
一次实验中加入大量原子,所有实验结束之后:活着的猫很少;一次实验中只有少量原子,所有试验结束后,活着的猫很多。
一次实验的持续时间很长,所有实验结束之后,活着的猫很少。一次实验的时间很短,所有时间结束之后,活着的猫很多。(这是符合事实的描述)
(2).有了(1),我们想当然的说:
一个实验持续得越久,猫活着的可能性很低,一个实验中加入越多的原子,猫活着的可能性也很低。
一个实验持续的越短,猫活着的可能性很高,一个实验中加入越少的原子,猫活着的可能性很高。(人类对事实的一个简化。)
请问:什么是猫活下来的“可能性”?或者,我们可以将猫活下来的“可能性”称为“几率”?
如果,这些可以被称为“几率”,那么我们又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常识,如果实验的所有可变变量都是1(即实验次数,等待时间,原子数目等不改变),即你们只做一次实验,你们将永远不知道几率这个概念!你们永远得不出1的描述!(这既是Z的一个等价描述。)
你们看,所谓的几率是无法对纯粹的“1”起作用的,只有实验变量表现出“变”的性质下,你才能看到这才些结果,你才会产生几率这个概念!
这样我们谈论几率才有意义,如果你只做一次实验(它是一个为“1”的可变量),你能够得到的只是在你打开盒子时看到的状态,如果你做了很多次实验(它是一个【“非1”即实验次数表现出了“变”的性质】的可变量),几率则可以从你的实验次数中猫的死亡数量上表现出来。如果你做实验原子数目增加(它是一个【“非1”即原子数目】的可变量),几率则可以从你的实验次数中猫的死亡数量上表现出来。
(而时间这个变量,它本身没有意义,必须结合重复的行为,它才能表现出它的意义,它让每一次的重复都不同!它的存在让你不管怎么重复一样的行为,你都无法得出和上一次观测一样的答案!这是Z的一个等价表现,即时间这个概念必须依靠变化才能够成立,我将在以后讨论它。)
现在我们知道了:几率对可变量“1”是永远无效的,当非“1”的值存在时几率会表现出效果,当这个值与“1”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 几率会表现出越来越准确的判断,它的误差对于整体来说会越来越小!
你会问:如果是0呢?(那意味着,原子或猫,有一个不存在,也或者你不去观察结果,这个实验就算不上实验)
你会问:如果是1.5,3.8这一类的数值呢?(那意味着你做实验不完整,你做到一半就放弃了,例如0.5,意味着你的一个实验进行到预定时间的1/2就停下了,它称不上一个完整的实验,它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只考虑整数。)
看看Erwin Schr?dinger's Cat在说些什么吧。
一次实验的结果,一只猫的死活,一个原子衰变的几率联系在了一起,这三者是等价的,我们要考虑的东西只是一个原子是否会衰变,而几率永远对“1”这个概念不起作用,所以几率在“一只猫”这个描述上失效,而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观测,得出原子衰变的几率(但是衰变只是一个几率,这个几率不对“1”这一概念起作用!即等价为原子衰变的可能性对于“1”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应为1就1!1就是意味着“不变”!1就是意味着确定!所以你无法从1得出几率这个概念,把建立在非1基础上的“几率”用在1这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只能够预测原子数量产生变化后的观测结果!而原子数量不发生变化,它就是1!原子衰变几率在这里失效!所以一次实验中判断猫的死活是不能够用“几率”这个概念的,如果用了,我们就会得出:
这只猫,它即死又活!
所以我们本质上就是在挑战几率存在的基础,如果能够知道原子衰变的必然结果(等价为对1有效的概念),那就不会有衰变几率这个描述!猫也就不会即死又活。
在Erwin Schrödinger's Cat实验里,我们只有能力描述:
我们不知道我打开盒子前猫的死活,猫的死活对于它自身只有一个结果,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能说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说猫它自己知知道它活着!它不知道它是死的!我们对于它在盒子里的状态我们只能说我们不知道!(它等价的描述就是:你不知道原子在打开盒子前是否衰变,所以你不知道猫是否会死掉,你只能说你不知道这次实验中当你打开盒子时猫是否会死,或者说你只有这个权利这样说!但是当实验次数多了,你有资格用几率去解释,那些猫里大概多少只会死!)
现在,你难道还觉得讨论一只猫的死活和一个原子(一堆数量不变的原子)的衰变几率有意义么?或者说,你将挑战Z,我期待你的驳论!
(原子衰变能否被必然的判定我并不了解,我的描述只是建立在衰变不可被确定的这个基础认知上,如果可以被确定那么请忘了我说的这些。)
注:几率对1无效,即可变量如果是1的任何描述(等价为只有不是1它才能被称为可变量,1只是一个量的表述,而这个量变化成非1的量才可以给它冠以“可变”量这个词的意义),“几率”这一概念在对象身上不可被观测,等价为几率无意义。
人们几十年来都把几率用在“1”上,这是我觉得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想不通为什么人类会有这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想法?

前言[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就如同牛顿在研究苹果时也不知道“力”是什么,所以他研究出来之后,力就是牛顿,所以我写的东西就是我名字的第一个字母Z。
在这里,我根本无法得出死亡的必然性,我想它会把人类带入到一个真正字面意义上的“不朽时代或永生时代”。我想,没有什么比我写的东西更加客观与真实了。
请原谅我的无知,我想,真正的永恒是无法被证否的=人类从来都没有否定掉的“东西”=不管牛顿知不知道万有引力,苹果都会落地……
它是我的论文吗?我不了解它,它就像是全人类文明至今的一个简介,它似乎可以得出人类的思维奥秘,世界矛盾……,如果硬要说人类至今所追求的永恒是什么,我想我可以帮助人类来把永恒重新定义一下,或许人类对永恒的定义并不完善,我将它用更加中立的方式阐述一下,大家看上去它似乎不像“永恒”这两个字的表面意思。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将告诉我们人类应当如何保证我们的思维延续,让我们可以有一个清晰的办法脱离现有的自然衰老所导致的死亡,让我们可以维持我们的“思考”能力。
如果它不被一些硬性规则强制性删除,那么我将和所有对其质疑的人一同将它完善。我写这个条目的原因即是:当我思考,人类是否能够构建一个支持人类思维运作的平台?我发现我无论如何都无法证否它,所以我将在这里写出来,希望全世界看到它的人不断地对它质疑,最终放弃它或完善它,让人类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迈入永恒!

不朽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序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就如同从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人类就在寻找著一些东西,我记得欧几里得几何里的点和线这些概念,还有那些在现在的初中课本上为人所知的一些基础物理原理,例如一块木头的质量等于它令盛满水的器皿溢出的水的质量(那个时代或许这些概念并不是很清晰,据我所知似乎是牛顿的时代人类才对重力和质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
我记得,人类所谓的科学中的物理,似乎是从牛顿经典三定律的建立为主,而后开始完善的,然而在这之前,哥白尼的日心说似乎是与神学相关及其深刻,而后伽利略的研究同样和教廷牵扯甚深,牛顿在建立经典力学后的晚年将心力花在了神学之上。
然而现在,我们科学家有着怎样的信仰?有神?无神?这意味着什么?
Stephen William Hawking是一位天体物理学教授,之所以要谈及他我想是因为他的那本时间简史让他进入了我的视线,在我对他的资料中,他似乎不相信神存在着。
Albert Einstein,建立相对论,解决了在大尺度情况下,牛顿力学预测值的误差。同时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为此他似乎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也许我记得不准)。
他和Niels Bohr对于量子力学的认知分歧,进行了长久的争论,期间引起我注意的,或者是感兴趣的就是“光盒子”讨论,对于上帝,神这一类东西他们依旧是无法定义清楚:到底是否存在一族M定律,制约整个宇宙?
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dinger说的那只猫佯谬:这只猫的死活真的是佯谬?难道它既是死的又是活的不可以是一个常识么?
强核力,电弱力,引力,它们似乎应该是可以被统一在一个理论里,它们似乎应该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现在的物理学家门似乎都这么想着。

第一卷 总纲—Z与MOD/神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one
那么,我想问,是否存在一族理论或规则或公理,或许是一个其他的东西,亦或者只是一族描述,它可以解释它的自身,以及我们的一切?它就像是一条不知终点与起点的路径,而我们人类只是这个路径上的一个点,我们是这个路径构成的一分子,我们的一切就是,我们经过的路径,而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属于“我们”,那么这个被称为Z的东西,它应该是包含我们经过的路径与未经过的路径。(不同于物理学寻求的M族理论,它包含的更多。姑且将它用“Z”来表示。)
two
如果神是存在的,并且它创造了我们的一切,那么我们的一切都是神的思想所创造的,而我们将会以我们的视角来看这一切,并且现在的“我们”找不到对于神来说“我们”很特别的证据,我们只能以我们双眼来看这神所创造的世界,只能用我们的身体来感知这个世界……
…………………………………………………………………………
我们似乎可以从这一点来入手,我想,这就是Z所包含的第一个描述.
Z—I(意义性)
Z是人类可以理解的,并且可以解释一切的信息,它是属于一切信息,同时它是一切信息对于本身的一个简化表现,以至于我们可以通过它的变化来构成一切信息。
总结:z可以被人类理解。
Z—II(符合所有观测)
对于Z—I描述中所得到的一个衍生:“一切信息”既是我们已知的一切和未知的一切,而Z可以用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去阐述一切已知的,并且可以解释未知的东西。(必须注意!这是指我们现在未知的东西,将来一些未知的东西出现了,Z依然可以去完美的解释它,让那些出现的东西变成已知的)。所以,Z可以解释已知的一切,而将来出现的,Z也可以解释,Z允许将来任何被我们所观测的现象存在,并且只要有足够的历史信息,我们可以计算出将来的情况(注意!计算并非决定论,它只是计算一个趋势化的东西,它不可能计算出诸如量子路径一类的不存在的东西,这个计算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定义,它只是人们建立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对将来情况的一个较为精准的描述,它是客观的,必须建立在必要的信息基础上。)
例:
我们知道一个光量子的发射口,并且知道它打在了显示屏上,但是我们永远无法测出它是通过哪一条路径从发射口发出而打在显示屏上,这是我们人类目前只能接受的事实。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根本就不存在所谓我们直观上认为的路径?是的,看看路径是什么,A点到B点的连线?
它是什么,线是什么?点又是什么?这些东西存在么?
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即不存在所谓的点与线这些事物,它只是我们对于现实观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一种简化。你将永远无法看到什么是线和点。
或许你在嘲笑我:难道你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下半部分不就是个点么?
是的,它不是点,它只是数不清的光量子在整个显示器中的一个分部,这个区域包含的光量子与白色部分不同,所以它被眼睛区分了出来,它不是什么“点”这一类的东西,你之所以认为他是一个点,那是应为你的思考只是从“问号”的构成这个概念出发的。而实际观测到的信息则表明,它只是光子信息反应在人眼中的一个变化。
你会说,你是在强词夺理,那光子是什么?
好吧,量子力学是如何描述的?我不知道那些专业,学术一类的词语,然而我们只是发现,光线被弱化到非常细微的情况下,它就像是断断续续的,就如同双缝实验中光子的信息被放大后是一块一块的。它是不连续的,所以我们想当然的说它是粒子!
然而你能够告诉我,这世界上有什么是连续的么?
是的!你必须承认,从人类文明诞生起人类从未找到过所谓的绝对连续的东西!你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所能够观测到的一切,都可以被分割,那么这些东西是算不上连续的,人类所谓的连续这个概念,只是对一个被观测物体的特征的一个描述。
所谓的连续,也就是如同“线”这一概念一样,从未被人类观察到过,它只是人类对一个事物想当然的描述!
而Z-T中计算的含义,既是,只要有所谓的能够让我们产生点,线这一类想当然的描述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描述去延伸出该“事物”一些复杂的变化,然后这些描述必然与被观测的现实是等价的!!(请注意我用了“必然”这个词,它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它不是空洞的,它是建立在现实必然可被观测这一事实上,既然现实必然可被观测,那么即现实必然可被描述,而z的描述必然与现实被观测后的描述等价,请注意它是不冲突的,它不是“拉普拉斯妖”这一类的决定论东西,这个等价不是绝对一致的意思,它只是目前最详细合理的描述,Z—T的基础就是符合所有观测,如果Z所描述东西和现实不符合它就不是Z!所以Z必然与现实观测相符合!也既是Z必须也只能和现实观测相符合,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选择。而其他用点线这一类概念的描述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它不可以被称为Z。例如量子力学与相对论这两个理论所适用的领域。
总结:z与所有的现实都符合。
Z—III
关于Z—II的一个延伸,即“所有可被观测的现实”包含了人类的想法,自然界,等等一切的概念。
总结:Z允许一切存在的合理性!。
Z—IV
不管在何时,都是正确的!
Z—V
Z在人类看来,它是一族自洽的描述。
Z—VI
任何判定性的描述都是依赖于被判定的现实!(应为世界上存在“不理解”这一判定,所以Z-I存在,应为世界上存在“不可被观测的现实”这一描述,所以Z-II存在,应为世界上存在不合理“这一判定”所以Z—III存在,应为世界上存在“错误”这一判定,所以Z-IV存在,应为世界上的所有理论都无法自洽,所以Z-V存在,因为世界上存在不依赖于现实的判定性描述,例如:绝对没有绝对的。这一类描述所以Z-VI存在)
Z—VII
Z-I,Z-II,Z-III,Z-IV,Z-V,Z-VI,Z-VII全部都是等价的!即Z-I=Z-II=Z-III=Z-IV=Z-V=-Z-VI=Z-VII=Z-I。并且它允许任何等价的描述加入这个等式。
-----------------------------------
Z-VIII:人类本身也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只能承认,人类的想法只是对现实的近似描述,我们只能说,我们的描述符合现实,我们永远没有权利说现实是被我们描述出来的!
……

附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类从未找到过具有绝对“不变”/“静止”这种性质的可被观测存在,所有的“不变”/“静止”这一描述都是建立在对于可被观测的变化/运动的存在之上。
人类从未找到过点,线这一类的可被观测体,所有的点,线这一类的描述都是对于非点,线这一类存在的一个简化。
人类从未发现过“0”/“无”这些状况的存在,所有的“0”/“无”都是建立在非“0”非“无”的状况的基础上,只不过一些状况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微弱,微弱到无法被直接感受到,人们就将它称为无/0。(有一个历史阶段证明了它,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外就是虚空。空气层被认为是不存在的,但是之后,对于以泵抽水只能达到某一高度极限以及越过某一高度以上的虹吸管即不发生作用等现象当时的解释为由于泵作用不完全或者在虹吸管中有一股神秘未知的力所致;而空气具有重量以及承受压力的观念也是后来逐渐地为人所理解与接受。但是人们得到这一现象后理所当然的认为随着高度上升,慢慢的就会趋向一种“真空/无/0”这一概念。事实上!我想要说的是,你太主观了!你只能证明你将那里一些能被你当时所用手段检测到的东西抽走了,你只具有这样的描述权利!你没有资格去说它什么都没有。应为我们现在可以很简单的证明电磁波一类的东西可以在里面畅通无阻!你没有权利决定自然是什么样的,你只有权利描述你做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可以产生的一些影响。)
人类的一切描述只有基于现实才具有永恒的正确性,人类的任何实验!
例如双缝实验:
人类只能这样说:我通过我的方法,无法检测出量子的“单一路径”这一概念的存在!(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它证明了即使在这种极限尺度下我们依然无法找到“线”这个概念的实体!它确实就没存在过!)并且我抛弃了这个“单一路径”的概念,用“历史求和”这一概念去描述它,让我们可以用历史求和思想去描述随着时间变化后量子的行为,而我们用以前的方法则无法做到“这样的事情”,并且我们认为做到“这样的事情”对于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来说是现有结果中最好的一个!
而0,点,线这一类的概念,只能说:它是人类进化至今或者说它是人类用来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手段,如果它的描述可以与现实相符合,那么我们就用,如果不符合我们没必要去扭转现实!因为我们只能接受现实!
你会说,现在的科技不是改变了现实么,我们可以改变世界!
我想这样说:现在的科技只不过是人类接受了一些曾经没有注意到的现实!
人类发明了用0,点,线这一类的概念,并且用这些概念去描述一些现实,但是这些概念的意义也只是去描述现实!人类发现他们可以用通过这些概念控制现实状态的变化(现实会变,这就是未来,将来,以后这些概念的 由来)!而他们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们,曾经有一些状态是不想改变的,所以他们用这些概念控制现实状态的变化趋势,让现实变得和那些历史经历中不想改变的状态非常相似。
他们发现这些概念可以做到!所以他们会高兴!(这不是主观,这是事实,只不过观测对象是人类历史,请不要觉得“高兴”这个词主观,不科学,或者是其他的不和谐,这只是我对人类常识形成的一个推论中的一个描述,你也可以理解为:所以人类将来会更普遍的利用这些概念。)
而后人类又用了这些概念做了很多事情,让他们可以关注到更多的曾经未曾注意到的现实,人类曾经成功的用0,点,线这一类概念解释现实,所以这个经验让人类继续用这些概念去描述现实,但是随着他们接触到越来越多曾经不曾注意到的现实,他们发现以前的那些概念不足以去很好的解释现实,于是他们就去完善那些概念。
这也可以说是相对论的由来,广泛的说,它是人类发展到现在状况的一个合理的诠释。
但是,当人类发现现实中的一些东西用0,点,线无法解决了!是的不管怎么去做,都无法解释!人类就无法理解了!因为人类通常全都是用0,点,线这些概念去描述现实的,如果这些东西无法用来描述现实了人类就束手无策了!他们的经验无效他们就会说:这东西违反常识,违反直觉!
Albert Einstein坚持用原来的0,点,线,但是Richard Phillips Feynman(我对量子力学的认知是通过他的历史求和法,所以我最了解的量子表述也就是历史求和)放弃了那些东西,因为原来的东西只是一个描述现实的工具,他用另一种方式去描述了现实。所谓的“唯一路径”从来就未曾被检测到,全世界不管你怎么做都测不出绝对意义上的唯一路径,只不过在宏观尺度下一个事物的路径表现的像是一条线而已,在量子尺度下该事物的路径波动极其剧烈,它根本不能用线这个概念去描述!
而量子纠缠现象只是曾经未曾发现而已,你没有资格说它是不存在的,你只能去接受它,这是Z的基础,接受事实!
终:看看Z是什么!
我们有一个可以解释这世间一切问题的理论!我们把它称为Z。
你会问我,那么在具体点,Z是什么?
哈!我想说,这就是Z,它就是这样,你难道还想知道点什么?
你是在开玩笑么,这些东西能干嘛?(你一定是认为我疯了!,有些时候我自己都这么认为!但是我用Z可以解释一切!抱歉,我好像误导了你什么?没关系,Z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现在让我来用Z作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通过Z来解决一些问题,我想我可以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你来理解它是什么,即使你不知道Z-I=Z-II=Z-III=Z-IV=Z-V=-Z-VI=Z-VII=Z-I这些东西。
我该如何让你理解呢?这里我要提及一个游戏:skyrim!
是的,玩过这个游戏的老手基本都会去装一些外挂MOD!
Z就像skyrim这个游戏一样!如果说Z是skyrim本身,那么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理论都只是外挂MOD,不过Z比skyrim强大的地方就是,Z已经升级到一种完美的版本,它可以完美的与外挂mod兼容,并且它允许外挂MOD自身可以冲突,可以不冲突,即兼容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可以改变自身与外挂MOD,外挂mod与外挂mod的兼容性,你可以让一切都兼容或是不兼容,只要你想!(注:仅兼容性而言,例如mod的类别,方便性等等一概不考虑它们!)应为能够挂在Z上的mod就必然是兼容的,这是Z成立的基础,理论上一切都可以挂上。这样会有一个等价的描述,既是现有的一切在Z中是不冲突的!
这就是Z !那么接下来我将给Z挂上第一个MOD!

第二卷 First mod to Z :人之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一章 我是什么?[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人类,是什么?
我们是否能够描述一些东西,让我们能够了解我们?
我该如何去解释我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要保证我的解释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人类对自我的认知的程度的一个总结,或者它是一个提升……
这就有了一个有趣的相关衍生:如果我能够解释我们,那么这个解释就包含了我们的感情,文明,历史,科学,政治,艺术,经济——宗教(上帝或是其他的神)等等等等,它包含了一切,包含了我们的认知,同时如果它解释了这一切。(基于Z-III)
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因为这一切是我们所描述的,所以我们可以解释这一切!(因为基于现实的描述与基于现实的解释是等价的,基于Z-VI)
这,既是我将要向你们表述的第一个定理:
我们只能在“我”的基础上认知现有的一切。(基于Z-VI,将世界分为“我”与“其他”这两个描述。)
(我们现有的一切,都只是我对和我作用的信息的综合描述。基于Z-V。)
首先,我想我该找到一个形容我的方式,以便于让我们能够清楚的了解“我”是什么一个东西(Z-V)。
根据第一定理,“我”可以描述为人类生命个体,其特征是具有四肢的哺乳类动物(生物学专家可以把它说的更精确些,但这些不重要)。这样我们看看,如果一个人少了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那他还可以被称之为人类生命个体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我们只是会说,这个可怜的家伙是个残疾,他当然是我们的一分子。
那么他同时少了一个腿和一个胳膊呢?他依旧是我们的一分子!似乎答案一样呢。
那么他同时少了两个胳膊和两个腿呢?他……你似乎太残忍了?或许你会出现这一类与判断标题没有什么贡献的想法,但是你还是会认同他是我们的一分子。
那么接下来,我还要问,如果他只剩下一个脑袋了,他还是我们的一分子么?当然,这是肯定的,霍金先生用他的人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即使只有一个脑袋,依然可以比大多数人更加出色,依然可以得到尊敬……。
既然如此,我再问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人没有了脑袋,只剩下躯干,那么,他还是我们的一分子么?或许有些人的回答是,即使他死了他也是我们的一分子!(然而在这里我们讨论的不是这些东西,我们不需要你通过这个回答来表现你对于人类是多么的重视)
正确的,符合实际观察经验的答案应该是:没有了脑袋,他只是一具尸体,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变成泥土,他将变成它。
好吧,说了这么多,我想我们能够把“我”更深层次的定义一下,“我”就是人类个体的思维中枢,位于被称之为头部的部位。或许大胆一些的说,“我”又可以被称为名为大脑的器官。
真的是这样么,我想没有视觉,没有听觉,没有触觉,味觉,嗅觉,这个“我”可以干什么呢?
可以思考!有些人会这么说吧。想一想,你在太空中闭眼休息的时候,你的味觉,和嗅觉保持在一个零的值上波动。这似乎是对“我”的一个最靠近的模拟。
好了,幻想结束,看看现实,我们需要五感。如果没有了它们……失去它们,从现在的认知上来说,你将无法和别人交流,是的,你将面对这样一个事实:
你不知道你对于外界该做什么(别人打你但是你不知道躲避,即使被打了你还是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你也不知道(你不小心踩了别人,但是你不知道这些)。应为你无法接受外界的信息。
对于你来说,你无法从外界获得任何对你足够产生影响的信息(那些微粒子,像是非常微弱的电磁波,这一类的东西会对你产生一些极其微弱的影响,因为它们会和你的脑组织中的基本构成原子产生作用,并且这在人 类的现实中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你无法察觉。所以我们可以忽略这一点,进而我们这样假设:你完全无法与外界的信息接触,你可以想像有一层屏蔽,挡住了一切从你身体传递给大脑的信息,但是你的大脑发出的信息可以单方面的传送给身体。),你只能靠着大脑去思考曾经存在的信息,或许让他来给肢体下达一些指令,你只能根据曾经的经验去努力的用这些指令传达出信息,让你认为别的人理解,但是你永远无法得知这些指令是什么样子表现在另一个观察者眼中,你将永远无法得知别人是否能够理解你的意图。(比如你想让你的左手摸自己的脸,但是早在此之前,观察者A将你的左手砍掉了,所以你下达命令给肢体却永远不知这个命令的

结果。)

那么,你有什么意义呢?你接受外界信息渠道被完全断绝了,你只是一个拥有过去信息的记录器,即使你拥有信息输出的能力,但是你永远不知道这个信息的输出状况。(信息输出状况的完善程度可以这样理解,对于观察者而言,0代表信息完全没有被表现出来,1则代表观察者完全接收到了那个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对观察者而言他永远只能得到0~1之间的值,而0和1则永远无法达成,应为0和1没有实体,不可被观测到,它只是人类进化出来的一种描述方式,如果你想要创造出智能,就必须认知到这一点,否则你创造的只能是机械!)
如果你一出身就是这样,我们的一切对你来说都是不存在的,你将没有过去的信息,你也就不是你,应为你根本就不能够具有“我”这一概念,你不知道你自己是你!
那么现在,第一定理应该容易理解了,这个“我”必须具备接受信息的能力。一种,两种或者更多种接受信息的能力,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可以接收信息,这就够了。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你知道了我们的信息,你意识到你的存在,你可以做什么?
我们来看一下,如果上面那个出生就没有信息接收能力的个体获得了信息接受能力:
如果你可以接收信息,那么你如何去辨别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作用?你如何表现出你接受到了这些信息,以便让观察者知道?我们现在拥有遗传的经验,所以我们不用担心这一点是如何运作的,然而要创造智能我们必须将它描述清楚,不过我将在后面谈及这些。你只要知道,如果你无法输出信息被观察者接收到,你对于观察者而言就是不存在的,你的一切对于外界也是不存在,无意义的,所以你不是“我”,或者说:你是不可被观测的存在,你无法通过用任何方式证明你的存在-这种个体在现实中没有意义,因为互动不存在!(基于Z-II)。
观察者的信息发送后经过接收者转变,反馈给观察者,以此,观察者与接收者之间发生了互动,如果没有反馈者,观察者将无法得知自身行为的意义,他将无法形成经验,他只是毫无意义的输出,他没有输出的动力,他无法形成“我”这个概念。简而言之,他不会有痛,恐惧,快乐,等等一切的情绪,因此他也不能算是我,他也不存在信息接收能力这一概念!
所以,可以得出“我”的建立,是在信息反馈者存在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反馈者,你无法证明你拥有接收信息的能力。
现在看来,这个信息反馈者不需要用死活来定义,它只要能反馈信息就足够了。
否则,“我”将只是一个信息输出器。
总结,我的成立必须是能够接受信息,必须能够自身输出信息,也既是,我能够输出并接受信息。同时,真正完善的我,必须有一定量的历史经验(包含了遗传信息),作为信息输出的动力。
然而你会说,一个石头被激光射穿,它也是“我”么?所以这里我们就得描述一下这个对原始信息作用的作用过程复杂程度,光和石头的作用中每一个光量子与石头的作用,用量子力学去计算么?不这种计算太复杂了,它不适合这些。我们可以把对接收到的信息生成新信息的这个中间处理系统称作“核心”我们与石头的区别,或者说石头不能被称为“我”的原因就是人类与石头的“核心”不同。
让我们拥有一个和人类大脑一样的核心,我们把它的信息接收特征设定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把信息输出定义为人体,这就是一个人。
如果把输出改了,比如狮子,猩猩,或者在改变他们的接收特征比如删除视觉,输出设定为蝙蝠,他就成了现在电影里的一些东西。(狮子王,金刚,蝙蝠好像有视觉,只是几乎不起作用吧?不过这不重要。)
看看!各位导演!即使你们不知道我上面所说的这些原理,但是你们依然这么做了。现在,你们懂了么,因为你们表现的就是对“我”这个描述的执念的一个表现。
附加[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关于Erwin Schrödinger's Cat的一个表述:
关于Erwin Schrödinger's Cat,我想我应该这样去说,我将向你们展示一个基于Z的描述,你们会发现,Erwin Schrödinger's Cat只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只是我们以前的想法太不正常了。
首先我将几个概念描述一些
原子的衰变:假定人类在这个实验中是没有能力判断原子衰变的精确结果,我们只是观察到在很多个原子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哪些原子会表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状态(衰变前的状态称为1衰变后的状态简称2),我们不断的去观测,发现我们对一个A原子来说,我们只能够得出两个答案:在一个小时之后,A原子从1变成2,或不变成2.(简化为A1,A2)。经过我们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总结,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我们这样称呼这个规律:A的半衰期为一个小时!
对于两个原子A和B,得出的答案是:一个小时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中的一种:
A1,B2或A1,B1或A2,B2或A2,B1 。
假设1:我们不知道“几率(狭义上指半衰期)”是个什么(不要慌张,这没什么,你不用为此担心这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你不会为此而失去什么。)并且当初始条件设定后,不管我们知不知道“几率”实验结果也不会改变。(你知道万有引力,苹果会掉在地上,你不知道万有引力,苹果也会掉在地上。)
假设2:在理想的情况下只要一个原子衰变,开关必然被触发,猫必死。
我们将原子放了进去,过了一段时间后。当我们打开盒子,我们看到猫死了!
这是现实。
然后我们检查了原子A1,我们发现原子A1变成了A2!(A1=猫死亡,A2=猫活着。)
我们再次做这个实验
过段时间之后,我们打开盒子,猫活着!
我们检查原子A1,我们发现原子A1没有改变。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它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重复这样的实验,我们得出的答案将永远只有一个!只有在我们打开盒子之后,我们才可以知道它是A1或A2!
是的!几率是什么?我完全不知道!这就是答案!它就是我们能够得到的答案!其他什么都没有。
可是我们发现了关于A1和A2的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我们做了很多次实验后发现,在实验里只用一个原子,我们得到的结果是:
10000次实验,我们失去了4999只猫。
20000次实验,我们失去了10001只猫。
100000,我们5003只猫。
1000000,500036
100000000,50000985
……
我们继续这个实验在不同数量的原子情况下做它,每个情况中,实验10000次。
在一个原子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4999只猫。
二个原子的情况下,我们失去2499只猫。
三个原子的情况下,我们失去了1252只猫。
……
于是我们改变实验时间,我们第一次等待1个小时,第二次等待2个小时,第三次等待3个小时……
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我们打开盒子,看到猫死了。
我们打开盒子,看到猫死了。
猫活着
死了
活着
……
我们的实验进行了一百万次,大量的结果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1~100000次实验中,我们失去了N1只猫。
100001~200000,我们失去N2只猫。
200001~300000,我们失去N3只猫。
……
我们把数据比较发现这样一个情况:
N1>N2>N3>N4>N5>N6……>N10(我只是知道这样一个趋势,或许专家们可以用他们的几率计算出准确答案。)
于是我们说:如果实验持续的越久,猫死的越多。我们要检验这个情况,于是我们又做了下面的一个实验:
我们改变实验的等待时间,(T=1小时,10000次实验),(T=2小时,10000次实验),(T=2小时,10000次实验)……
每10000次实验中,我们分别失去了
4997只猫,(T=1)
2503只猫,(T=2)
1249只猫(T=3)
……
我们失去的猫=实验次数*1/2,(T=1)
实验次数*3/4, (T=2)
实验次数*7/8, (T=3)
实验次数*15/16, ........
实验次数*31/32,
实验次数*63/64,
实验次数*127/128,……
我们惊奇的发现,我们只改变我们的实验次数,死掉的猫=猫的总数*{ (2实验次数-1)/2实验次数}!不过,忘掉这个公式,你只要记得这样一个结果:
(1).
一次实验中加入大量原子,所有实验结束之后:活着的猫很少;一次实验中只有少量原子,所有试验结束后,活着的猫很多。
一次实验的持续时间很长,所有实验结束之后,活着的猫很少。一次实验的时间很短,所有时间结束之后,活着的猫很多。(这是符合事实的描述)
(2).有了(1),我们想当然的说:
一个实验持续得越久,猫活着的可能性很低,一个实验中加入越多的原子,猫活着的可能性也很低。
一个实验持续的越短,猫活着的可能性很高,一个实验中加入越少的原子,猫活着的可能性很高。(人类对事实的一个简化。)
请问:什么是猫活下来的“可能性”?或者,我们可以将猫活下来的“可能性”称为“几率”?
如果,这些可以被称为“几率”,那么我们又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常识,如果实验的所有可变变量都是1(即实验次数,等待时间,原子数目等不改变),即你们只做一次实验,你们将永远不知道几率这个概念!你们永远得不出1的描述!(这既是Z的一个等价描述。)
你们看,所谓的几率是无法对纯粹的“1”起作用的,只有实验变量表现出“变”的性质下,你才能看到这才些结果,你才会产生几率这个概念!
这样我们谈论几率才有意义,如果你只做一次实验(它是一个为“1”的可变量),你能够得到的只是在你打开盒子时看到的状态,如果你做了很多次实验(它是一个【“非1”即实验次数表现出了“变”的性质】的可变量),几率则可以从你的实验次数中猫的死亡数量上表现出来。如果你做实验原子数目增加(它是一个【“非1”即原子数目】的可变量),几率则可以从你的实验次数中猫的死亡数量上表现出来。
(而时间这个变量,它本身没有意义,必须结合重复的行为,它才能表现出它的意义,它让每一次的重复都不同!它的存在让你不管怎么重复一样的行为,你都无法得出和上一次观测一样的答案!这是Z的一个等价表现,即时间这个概念必须依靠变化才能够成立,我将在以后讨论它。)
现在我们知道了:几率对可变量“1”是永远无效的,当非“1”的值存在时几率会表现出效果,当这个值与“1”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 几率会表现出越来越准确的判断,它的误差对于整体来说会越来越小!
你会问:如果是0呢?(那意味着,原子或猫,有一个不存在,也或者你不去观察结果,这个实验就算不上实验)
你会问:如果是1.5,3.8这一类的数值呢?(那意味着你做实验不完整,你做到一半就放弃了,例如0.5,意味着你的一个实验进行到预定时间的1/2就停下了,它称不上一个完整的实验,它也没什么意义。所以只考虑整数。)
看看Erwin Schr?dinger's Cat在说些什么吧。
一次实验的结果,一只猫的死活,一个原子衰变的几率联系在了一起,这三者是等价的,我们要考虑的东西只是一个原子是否会衰变,而几率永远对“1”这个概念不起作用,所以几率在“一只猫”这个描述上失效,而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观测,得出原子衰变的几率(但是衰变只是一个几率,这个几率不对“1”这一概念起作用!即等价为原子衰变的可能性对于“1”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应为1就1!1就是意味着“不变”!1就是意味着确定!所以你无法从1得出几率这个概念,把建立在非1基础上的“几率”用在1这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只能够预测原子数量产生变化后的观测结果!而原子数量不发生变化,它就是1!原子衰变几率在这里失效!所以一次实验中判断猫的死活是不能够用“几率”这个概念的,如果用了,我们就会得出:
这只猫,它即死又活!
所以我们本质上就是在挑战几率存在的基础,如果能够知道原子衰变的必然结果(等价为对1有效的概念),那就不会有衰变几率这个描述!猫也就不会即死又活。
在Erwin Schrödinger's Cat实验里,我们只有能力描述:
我们不知道我打开盒子前猫的死活,猫的死活对于它自身只有一个结果,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能说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说猫它自己知知道它活着!它不知道它是死的!我们对于它在盒子里的状态我们只能说我们不知道!(它等价的描述就是:你不知道原子在打开盒子前是否衰变,所以你不知道猫是否会死掉,你只能说你不知道这次实验中当你打开盒子时猫是否会死,或者说你只有这个权利这样说!但是当实验次数多了,你有资格用几率去解释,那些猫里大概多少只会死!)
现在,你难道还觉得讨论一只猫的死活和一个原子(一堆数量不变的原子)的衰变几率有意义么?或者说,你将挑战Z,我期待你的驳论!
(原子衰变能否被必然的判定我并不了解,我的描述只是建立在衰变不可被确定的这个基础认知上,如果可以被确定那么请忘了我说的这些。)
注:几率对1无效,即可变量如果是1的任何描述(等价为只有不是1它才能被称为可变量,1只是一个量的表述,而这个量变化成非1的量才可以给它冠以“可变”量这个词的意义),“几率”这一概念在对象身上不可被观测,等价为几率无意义。
人们几十年来都把几率用在“1”上,这是我觉得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我想不通为什么人类会有这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想法?

第二章 我的构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第一节 构建可以计算核心的基础[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那么继续第一定理
现有的一切是什么?既是我们所观察到的一切,一切的一切,它包含所有,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包括我们自身的一切行为。
来看看我们的经验。人类的历史中,我们这个时代可以被观测到的现实告诉我们,人类是唯一的具有“我”的存在体,或许你会问,难道猴子,猩猩它们没有“我”么?我想说的是,我们只能够依据现实来进行描述,“我”的参考就是人类,或者说我们几千年来对“我”的描述非常的精微,以至于在我们目前已知的物种中只有人类自身符合这个描述。
就像上面提到的,不管你怎么改变信息的输入输出,它的核心永远不变,那才是“我”的一个标志,而输出输入设备,用卢瑟福的那句话来说“他们只是欧几里得几何中的点,有位置,但是没有重要性。”而“我”的核心,就是人类从原始细胞进化到目前状态这漫长时间中,接收自然信息并与其相互作用而产生输出新信息的过程,所以“我”也是一个反馈者(我的另个一规则会牵扯到反馈者的排序,你会通过排序而明白我,你,他/她,它概念产生的原因,请记住这个,待会我们会用到它。),只不过这个反馈者的反馈方式非常的复杂,以至于物理学家们无法用他们所掌握的量子力学来计算这个相互作用的详细过程。
不过,不用担心,我们依旧可以计算这些相互作用,或许精通物理的你会很反感,并且露出不屑的嘲笑—那怎么可能,你要知道一杯水里的分子运动都会将整个世界所有的计算机撑爆!
确实如此,人类掌握的物理知识结合数学技巧,应为计算量过于庞大而不适合用来直接计算“我的核心”,但是我们需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处理经济,建立了经济学,处理艺术,因而有了美术,音乐的相关学科,处理心理,因而建立了心理学,等等等等,对应于不同的对象,人类学会了建立不同的研究方式,就像物理中的量子理论与相对论一样,它们各自掌管着自己的领域,似乎对立着,但我们接受了它们,或者说只要与观测相符合,并且我们无法拿出更好的理论,我们就只能接受它。
因此,我将用一些新的规则,代替物理的数学规则,以此来计算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称它为核心计算规则。
首先,我将这些规则,用人类现有认知中的“求生”“进化”“交配”等词来概括,(以后我们可以像改变“我”的输出与输入一样,改变“求生”与“交配”的相关变量,让这个“我的核心”变得像是猩猩的核心,猴子的核心,……猫,小鱼,水母,甚至是一些植物,单细胞的核心,那样“我”也就不是“我”了)
………所以,以下,我将用“人的核心”来代替“我的核心”简称“核心”)我将首先尝试着描述人类核心,首先我需要定义一个新的概念,来解释核心是如何处理信息的,
我们已经知道“我”是由接收器,输出器,与核心构成(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这三者都是相互纠缠的,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被分离出来。)
这里我将定义几个核心运算的新概念:
1.“信息接收设备的接收能力”简称“zl”这是核心的第一个计算基础。
核心在接收原始信息后,会对其进行计算,它会得出原始信息对“我/人”的一个变量,这个量对zl会产生一个贡献量(简称g)。
+zl代表“核心认为这个贡献量会使zl被加强”(等价为核心将这个贡献量标记为+zl),-zl代表“核心认为这个贡献量会使zl被削弱”(等价为核心将这个贡献量标记为-zl)。可以想像一个长度无法确定的路径(假设在我们眼中它可以用直线来形容,如果直线这个概念将来会影响到一些计算可以对其进行修改。)我们将之称为zl的变化路径,我们把这个路径的一个位置标记为s,s的位置既是zls点, 它是核心计算+,-的一个判断(等价为它是判断-,+这两个概念的基础)。
我们可以将之称为现有状态,而只要时间(它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表述,例如这个表述牵扯到速率这一类的概念{相对论}中有一些阐述,但是不完全,这里为了方便,姑且这样形容这个家伙。)发生变化(基本上都是正的变化,负变化意味着时间逆流,这不现实,没有什么实验支持)就必然会导致世界(一切,或是其他的概念,比如”所有“)产生一个变量,这个变量必然会导致核心收到信息。这个信息会客观的对我产生一个变量,这个变量的贡献值被核心接收后核心会对其进行判断,按照第一个计算点,它会得出+zl或-zl这两个判断,如果是0zl那么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变化(值得一提它或多或少都在变,只是你察觉不出来,0zl意味着核心什么都不会去做。后面你将会知道客观的0是不可能存在的值。而0zl则可以存在,它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判断+,-的基础。
必须要声明,zls点的位置,只是代表目前的信息接收能力,它是核心对接收器输出器的一个现有评价。zls点是核心进行信息处理的一个基础判断!(只有给它一个位置,它才能够有“移动”这个概念。)
2.“信息输出设备的输出能力”简称zk,这是核心的第二个计算基础。
核心在接收原始信息后,会对其进行计算,它会得出原始信息对“我/人”的一个变量,这个量对zk会产生一个贡献量。
+zk代表“核心认为zk被增加”,-zk代表减少。
而zk与zl一样都有一个起始点,即zks点,它代表着信息输出设备的现有输出能力.当然,这个点是在zk变化路径上。
第二节 求生规则的描述
概念现在已经清楚了,接下来,我们用这个概念来诠释“我”得第一个基本规则,
我将首先把它粗略的描述为“求生”。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概念应该如何去详细的描述它。
以第一章中的例子为主,关于求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关于生存的描述:一个人,他的核心只需要处理从他的信息接收设备传递的信息,当原信息与核心作用后核心计算出该信息中对zl的一个贡献量,如果这个贡献量被核心判断为-zl,那么核心会针对-zl产生一个命令,这个命令将使输出设备把这个贡献量抵消。
大多数的接收设备与输出设备都是纠缠在一起(或许现在的尖端科学领域可以将它们分离?然而我并不清楚,只是就我的认知来说是这样的,如果有悖与已有现实观测,欢迎提供相关资料。)
而一些zl非常弱的设备(弱到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像是指甲,头发这些东西)则需要看这个设备对抵消-zl的贡献而定,如果该对于抵抵消-zl没有什么贡献,或是贡献太过于弱小(等价为即使丧失该设备也不会给zl也不会产生多少负贡献量),那么核心的第一条求生规则就不会对它们起作用。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规则会对它们起作用)。
因此,求生这个词,用严谨的表述既是:
核心认为对zls点现有位置产生负贡献量后将会产生一个-zl的校正指令,该指令将支配输出设备尽力抵消该贡献量。避免zls点左移。
核心判断zl右移那意味着什么?左移是信息的削弱,那么右移应该是加强,右移是如何保证接收设备的加强呢,在正常情况下,信息接受设备的目的是为了给核心提供信息,而输出设备是为了什么?抵消负贡献量(值得一提的是,人们摄取食物也是由核心支配输出设备执行的一个抵消负贡献量的行为)?这只是其一,右移应该牵涉到了“交配”规则。
(注意,zls点只是一个标志,它意味着zl的现有状态)
如果没抵消(一些十分微弱的几乎没什么影响的负贡献量则会被修复,例如被针扎了一下手。)zls点就会左移。
这里要提一个有趣的结论,它可以很好的让我们理解一些东西:我想说的是,信息反馈者,我们知道,没有信息反馈者就无法构成“我”,人的自身就是一个信息反馈者,保护反馈者,既是保护“我”的存在!然而反 馈者太多,核心如何排序要保护反馈者呢?
求生规则下的排序规则为:我>你≠他/她≠它。(很重要的一点,在几个不同规则下,这个排序都是不同的,求生规则下只能判定我是第一优先级别,核心将首先考虑“我”这个反馈者反馈的信息。(相信我,它比skyrim的mod排序要容易的多!)
……Unfinished
Version .20140111
Version .20140110
Z&Z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