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对民主进步党的批评与争议
添加话题建议改名:“民主进步党以及泛绿阵营的争议和外界对其批评”→“对民主进步党的批评与争议”
[编辑源代码]“民主进步党以及泛绿阵营的争议和外界对其批评” → “对民主进步党的批评与争议”:条目内容几乎都是在讲民进党,然而民进党和其他泛绿政党的争议行为并无直接关联(比如在台联部分就有写到民进党对其的批评,可见有时他们还是互有冲突的),不宜全部写在同一条目中。泛绿只是一种概略的政治意识形态,非正式的组织,各党派也不曾实际筹组联盟,在政治操作上亦分合不定,所以政治上的争议不见得会与此种分类有关,这么做是以政治立场来概括个人素质,把各自无关甚至互相抵触的事件加在一起暗示其关联性不是个适当的做法。参考对中国国民党的批评与争议,建议以“对民主进步党的批评与争议”作为新条目名称。我之前已在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记录/2015/05/08#绿色恐怖提到过这个问题,不过由于该存废讨论已悬宕许久未有共识,所以干脆直接提出移动请求。
至于移动后的内容处理部分,“台湾团结联盟集体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对李登辉的批评”两章节分别(±)合并到2005年台湾团结联盟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各方反应及李登辉#各界评价即可。--ひろし(留言) 2015年6月19日 (五) 13:05 (UTC)Template:RMCategory
- (+)支持此方案,请迳行移动,若有争议再予以商讨。--菲菇@维基食用菌协会 2015年9月8日 (二) 20:38 (UTC)
- (+)支持:同发起人意见。--Kolyma(留言) 2015年9月9日 (三) 12:36 (UTC)
- 完成讨论:无异议。请管理员执行移动。--Kolyma(留言) 2015年9月9日 (三) 12:37 (UTC)
- 完成:已由管理员Gakmo完成移动。--Kolyma(留言) 2015年9月25日 (五) 13:44 (UTC)
绿色恐怖
[编辑源代码]
绿色恐怖这个条目内容主要是对台湾民进党的暴力指控,但是绿色恐怖一般是用于生态恐怖主义。条目本身的中立性与普遍性是否足够,请有兴趣的编缉发表意见。--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7月24日 (五) 02:52 (UTC)
- 这个条目由民主进步党以及泛绿阵营的争议和外界对其批评拆分出来,请一并参阅。--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5年7月24日 (五) 02:58 (UTC)
- 话说这个存废讨论还在进行中,5月8号到现在 囧rz...,我都忘了这事。--秋意假发浓(留言) 2015年7月24日 (五) 03:09 (UTC)
- 绿色恐怖 (政治术语)应当合并至民主进步党以及泛绿阵营的争议和外界对其批评,两者是相同的事物,只是名称不同。而“绿色恐怖”确实应用于生态恐怖主义才对,我当初看到“绿色恐怖”这个词语时也是想到了生态恐怖主义,点进条目阅读后才知道该条目是在叙述民进党的问题。--M940504(留言) 2015年7月24日 (五) 03:14 (UTC)
抛砖引玉
[编辑源代码]其实政党执政越久包袱就越多是可以被理解的,我相信理性能够让是非更分明,政党之间的竞逐本是正常,但是如果以破坏均势的方式施行,则可能造成一党独大,甚至是产生极权政治,需知纳粹也是经过合法选举取得政权的政党,焉知透过民主程序就不会产生极权政治?就如同中国共产党之集体领导,甚至,我认为可以把目前的两党位置互换来检视,在此,我只是抛砖引玉的写了一些理性思考后感觉有点光怪陆离的事件,比如一个环保斗士竟然在对具环境污染性电厂设置时投下赞成票之类的,一个明星大喇喇指责政治黑手伸进媒体运作,或是政党径自通过一些争议法案,设立许多黒机关之类,而非采取司法体系的调查,或者政治力介入学校运作、介入媒体之类的,以往是最为人所诟病的反民主常态、极权主义社会会出现的一些现象,用监督执政党的眼光所使用的态度来审视别的政党,观察的角度一致性是必然的需求,否则这种条目犹如政党的秀场,还不如不要。当然我在写这几条是卡卡的,毕竟我不是专业的,乱写一通,希望各为用更健康的态度来检视,我没有什么意图,国民党那边当然罄竹难书,但是如果有需要补充我也会去写。仁者945(留言) 2018年3月22日 (四) 15:33 (UTC)
关于本条目的提醒和一点建议
[编辑源代码]提醒和一点建议:第一个关于支持者引发的争议请直接移到小粉绿、塔绿班、1450,除非能像先前林秉抠事件一样确认当事人有跟政党关联。不然不建议收录到本条目(已经有变成列表的倾象了)。
第二个,没有按照事件(叙述关联)、主体人(跟谁相关),分类整个阅读会找不到顺序。比如说民主进步党和蔡英文政府以及上面三个支持者的网络用语都是混在一起开列的。离题的我先删除了。这里应该聚焦在民主进步党团(立法院)、党务,的争议。因为支持者的争议可以回到上面所说的三个用语,蔡英文政府的施政争议也应该回到蔡英文政府。如果没有收录共识的话条目一定会乱掉。
第三个,除了国会发言可以透过议事录还有公报查询,较早的党务争议发言请尽量列出来源,不然无可查证。
第四个可以参考对台湾民众党 (2019年)的批评与争议,按照性质分类。然后同样按照时间排序就OK了。以上建议供参考--文部省维基局❯❯❯公文来信 2022年12月6日 (二) 02:1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