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部定詞定名理由分類

来自维基学院

部定詞,是清末學部編訂名詞館標準術語,由嚴復主持修訂。目前可以找到的註明了定名理由的名詞表原本(影印本、手稿本),包括《辨學名詞中英對照表》、《數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含《算學名詞中英對照表》、《代數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形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平三角形名詞中英對照表》、《弧三角形名詞中英對照表》、《解析形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心理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倫理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外國地名中英對照表》、《植物學名詞中英對照表》。

其中《外國地名中英對照表》因自有一套地名翻譯準則,而《植物學名詞中英對照表》目前只有手稿,所以不在本課題討論範圍之中,本課題只涉及其他對照表。下面按照嚴譯“信、達、雅”的三原則,將每一條具有定名理由的詞分為三類。而“信、達、雅”的區別並不是明晰的,往往“信”包括了“達”,又“達”包括了“雅”,因此下文歸類的優先級為:信>達>雅。

凡糾正舊譯、直接確立新名,或因語義不同在不同學科翻譯成不同詞的,都屬於“信”類。

【logic → 辨學】

  • 理由:「舊譯辨學,新譯名學。攷此字語源與此學實際,似譯名學尤合,但奏定學堂章程沿用舊譯,相仍已久,今從之。」

【term → 端】

  • 理由:「此字之義與名同,以在一句中之兩端Terminus故謂之端。原音亦與端字不期而合。」

【concrete term → 察名】

  • 理由:「案Concrete者有形或具體之意,故譯察。察,著也。」

【Abstract term → 𢆯名】

  • 理由:「案Abstract義為抽為懸,又Abstract terms較察名更為𢆯遠,故譯𢆯。」

【categories or predicament → 十疇】

  • 理由:「嚴譯十倫,然十倫中之子目Relatio亦譯作倫,殊嫌綱目相混,故改譯疇。疇有區別之意。」

【axiom → 論素】

  • 理由:「舊譯公理。」

【premises → 前提】

  • 理由:「Premises有大小二種,Major premise嚴譯例,Minor premise嚴言案,而Premises則譯原辭,以與委對。今依東譯作前提,合言則云前提,分言則一例一案。」

【deductive method → 外籀法】

  • 理由:「此係內籀之一法,故別譯。」

【fractions → 分數】

  • 理由:「舊曰命分、殘分。按西文原名Fraction、拉丁文Fractio (a breaking in pieces),即破單位而言,舊名殘分,原與西名義恰合,今從意常用。」

【denominator → 命分】

  • 理由:「通曰分母,按西文原名Denominator、拉丁Denominare (denoting a number),即於一整數之中命之為幾分之數,故定命分。」

【numerator → 舉分】

  • 理由:「通曰分子,按西文原名Numerator、拉丁Numerare,即舉所命之分多寡而言,故定舉分。」

【geometry → 形學】

  • 理由:「近日通稱幾何學,不知所本。按吾國斯學之譯,以《幾何原本》為最早,而徐利兩序中皆無幾何學一名。咸豐中葉,海甯李氏與英國偉烈氏續譯其後九卷,偉烈氏序中有“幾何之學不知託始何國”一語,近日之所謂幾何學者其或濫觴於此乎?顧考其實,則偉烈氏幾何之學云云,亦殊欠協,葢幾何一字在英文為quantity,而幾何學一字在英文為geometry。幾何者,物之大小多寡之謂也,論之者不專屬geometry。下而算學,上而微積,皆為論幾何之書。而geometry之所論者,不過幾何之一種耳,烏得以全體之名名其一部分之學。考geometry一字乃由geo、metre相合而成,Geo者地也,metre者測量也,是其初義,乃專指測地。顧測地則不能無形,而測山陵邱壑又不能無體,故其界說曰geometry者,論點、線、面、體之本德、狀態及其度量也。而點、線、面、體之總稱在英謂之figure,在我則為形,故定名形學。」

【analytical geometry → 解析形學】

  • 理由:「此形學之兩大類也。純淨形學舊無譯名,今補訂。解析形學舊有代幾何、代形合參、經緯幾何諸名,今皆不收。」

【definition → 界說】

  • 理由:「舊譯作界說,近譯作定義,今從舊譯,以其名義適與西文恰合故也。」

【dimension → 亘】

  • 理由:「舊譯作度,近或作量,按英文原名謂之一方向之長短也。故線之dimension有一曰自左至右即長也;面之dimension有二曰自上至下、自左至右即長、寬也;體之dimension有三曰自上至下、自左至右、自前至後即長、寬、厚也。其義實與度量無涉,今擇取自某至某之義,極意搜索,得一𠄭字,即隸變亘字。《說文》木部,㮓,竟也。㮓,古文亘,段若膺注云:今字用亘不用㮓,從舟,在二之間,絕流而竟,會意也。又《吳都賦》注:亘,引也。《西都賦》注:亘,徑度也。皆與原文意合。」

【property → 本德】

  • 理由:「東譯作性質。按英文性作nature,質作substance,皆就物之本體而言;property者,物之所具而可見者,而非物之本體也,不得以性質論。今從英文special attribute之義,譯作本德。德者,得也,如直線之直、平面之平,皆線面之所得也,古稱玉德、水德,是物未嘗不可言德之明證。加一本字者,猶言直線之直、平面之平,皆直線與平面所有之德,他線與他面則不能有此德也。」

【axiom → 公理】

  • 理由:「舊譯公論。按axiom亦定理之一種,不過淺顯已極,西語云self obvious,譯云自明無待考證,乃理而非論也。故改譯公理。」

【condition → 限格】

  • 理由:「東譯作條件,殊不可取。按形學中,凡求作題必有所限定之程格與所求作之事項,如求作等邊三角形一題,等邊乃限定之程格三角形乃求作之圖形。今本此義立名。」

【ratio → 率】

  • 理由:「《幾何原本》作比例,其於英文proportion字則稱同理比例,但遇比例上加區別字時,則又略去同理二字,如和數比例、較數比例之類是。Ratio與proportion兩名之義混矣,今以率字譯ratio,以比例譯proposition,使兩名判然為二,以便引用。」

【term → 項】

  • 理由:「舊作率。按兩幾何對待謂之率,獨幾何似不應稱率,故改。」

【ratio of less inequality → 盈率】

  • 理由:「西文原義作較大不等項率。今譯盈率者,此大於彼之謂,即是較大之意,既曰較大,則前後項之不等,又可知矣。故從簡作盈率。」

【ratio of less inequality → 朒率】

  • 理由:「理由與盈率名同。」

【proportion → 比例】

  • 理由:「舊作同理比例,今改,說見率名理由。」

【inverteno → 反率定理】

  • 理由:「舊譯反理。按此係比例各定理之一,謂兩正率相等而成比例,則其反率亦相等,而成比例也,故改今名。」

【alternando → 互位定理】

  • 理由:「舊譯屬理。今取兩中項互易其位或兩外項互易其位之意改譯今名。」

【componendo → 和項定理】

  • 理由:「舊譯合理,今改。」

【dividendo → 較項定理】

  • 理由:「舊譯分理。分字名義不符,故改。」

【componendo and dividendo → 和較定理】

  • 理由:「舊無譯名。今合和項、較項定理之名而譯訂之。」

【addendo → 等加定理】

  • 理由:「舊無譯名。按此定理言設有若干相等之率,則任舉一率,皆等於其餘各率前項之和,以比其後項之和也。故譯等加。」

【ex equali → 連乘定理】

  • 理由:「此謂有若干比例而連乘之,其積數仍為比例也。舊無譯名,今取其義定之。」

【generating line → 展線】

  • 理由:「舊譯母線。今取展線成面之意,改譯展線。」

【vertically opposite angles → 對頂角】

  • 理由:「舊作對角,即英文亦有作opposite angle者,近年新出教科書始有此別,緣對角之名義太泛,凡兩角之地位相對者,皆可謂之對角。至對頂角,則專指兩直線十字交加所成之對角而言,今從新說增訂此名。」

【right angle → 直角、矩】

  • 理由:「直角名義殊未協,今以積重難返不改,但在他處或以譯矩為便,故并存之。」

【straight angle → 平角】

  • 理由:「按英文原義應譯直角,前既以直角作right angle,故今改譯平角。」

【reflex angle → 折角】

  • 理由:「舊無譯名。今照英文原義譯作折角。」

【perigon → 周角】

  • 理由:「舊無譯名。今取周天三百六十度之意譯作周角。」

【isoperimetric figures → 等周形】

  • 理由:「謂周邊相等之形也,今縮作等周形。」

【legs → 肢】

  • 理由:「按三角形以在下之邊為底,其餘二邊英文謂之legs,此譯肢。」

【trapezoid → 對平四邊形】

  • 理由:「對平四邊形者,猶言兩邊相對而平行之四邊形也。如其餘兩邊,亦相對而平行,則改為平行四邊形矣。舊作梯形,梯字未協,故改。」

【trapezium → 不整齊四邊形】

  • 理由:「不整齊四邊形者,謂形之四邊,既不兩兩相等,亦不兩兩平行也。不整齊名義見下整齊多邊形名理由。」

【regular polygon → 整齊多邊形】

  • 理由:「舊作有法、無法。按英文regular與irregular兩字乃整齊與不整齊之謂,係專就形之式樣而言,至其面積仍可用法求之,實非無法,故改今名。」

【transverse common tangents → 互交公切線】

  • 理由:「謂公切線而交於兩圜之間者也,故以互交二字為區別。」

【direct common tangents → 對峙公切線】

  • 理由:「謂公切線而不交於兩圜之間者也。英文原義謂直接,今譯對峙,猶言分立於兩圜之左右也。」

【sector → 輻間】

  • 理由:「舊作分圜形、圜心角形,意義俱欠明確。今改輻間,言輻而弧存焉,且未有居兩輻之間而非sector者也。」

【trihedral angle → 隅角】

  • 理由:「舊譯三面立體角,今改。」

【face angle of a trihedral angle → 隅面角】

  • 理由:「此謂兩稜所交之角也。兩稜所括之面為隅角之面,故其所交之角即稱為隅角之面角。」

【rectangular trihedral angle → 單矩隅角】

  • 理由:「隅之面角有一為直角者,下類推。」

【prism → 稜柱】

  • 理由:「舊作三稜體。按此係以稜名體之總稱,不應以三示別。」

【parallelepiped → 平行體】

  • 理由:「此乃整齊四稜柱之一種也,惟此柱重在六面兩兩平行,而整齊四稜柱,其旁面未必平行,故別立此名。」

【conjugate cylinders of revolution → 共軛旋成圓柱】

  • 理由:「此謂以長方形之縱橫邊遞為軸之旋成圓柱也,舊無譯名,今補訂。」

【conical surface of two nappes → 對頂錐曲面】

  • 理由:「此謂共頂而展線同一之錐面也,舊無譯名,今取vertically opposite之意譯作對頂。」

【segment of sphere → 帶體】

  • 理由:「舊作球分,義界欠清,今改。」

【spherical wedge → 渾圓瓣】

  • 理由:「東譯作月形體、弓月體、球楔體、蹄狀體等,名既欠統一,亦欠恰當,故改。」

【spherical sector → 渾圓輻間】

  • 理由:「東譯作扇形體,義不明確,故改。」

【trigonometry → 三角學】

  • 理由:「按英文原名Trigonometry乃從希臘之Triangle三角形與Measure測量二字綴合,為數學之一部分。」

【trigonometrical ratio → 三角率】

  • 理由:「舊作割員八線,其實八者皆兩線之比。古人畫員以一為半徑,於是即線得率,而弦、切、割、矢等名生焉。今定為三角率者,嫌線字之或誤初學也。」

【analytical geometry → 解析形學】

  • 理由:「舊譯作代數幾何、代形合參,近譯作解析幾何、經緯幾何。按analysis之譯解析最妥,geometry之不可譯幾何,其說已見形學名詞對照表,故改今名。」

【solid geometry → 立體解析形學】

  • 理由:「按solid之譯立體,係對plane之譯平面而言,但立體兩字,實含有物質之意,而英文solid亦不免此病。故近日學者有謂與其稱solid,毋簡稱volume較為穩妥。又有謂立體形學宜改稱空閒形學geometry of space或稱三亘形學geometry of three dimensions,惜都未通行耳。」

【co-ordinates → 經緯】

  • 理由:「即所用以表一點之方位者也。舊譯作縱橫線,義嫌太泛;近譯作坐標,亦覺不詞,故改譯今名。」

【ordinate → 經距】

  • 理由:「舊作縱線、橫線,義嫌太泛,近譯作縱坐標、橫坐標,與原文不協,今改經距、緯距。距者,點與軸之距離也。」

【polar system of co-ordinates → 角距定位法】

  • 理由:「舊譯作極角距,不成名詞。今譯作極坐標法,亦頗費解。今取舊譯而去極字,下綴定位法之字便與前定之經緯定位法名一律。」

【polar axis → 定軸】

  • 理由:「舊作原線,近作極軸,都不甚合。今以此軸係對radius vector而言,原有一靜一動之分,故改譯定軸。」

【direction angle or vectorical angle → 向角】

  • 理由:「舊譯角,嫌太泛。近譯變角,又嫌與variable angle溷,今取direction angle一名改譯向角。」

【radius rector → 輻距】

  • 理由:「舊作帶徑。今按此名係用以表一點之位,故援前例譯距,曰輻距者,取其有輪輻之意且以別於經緯距也。」

【intercept → 截軸】

  • 理由:「近譯作截片,片字未安,或作截線,亦嫌太泛。按此名在解析形學中係指直線所截之軸而言,故有intercept on axis of X、intercept on axis of Y兩名,似不如譯作截軸為妥。」

【slope → 坡切】

  • 理由:「近譯作坡線,殊不協。按此名在解析形學中係指直線與X軸交角之正切而言,乃三角率之值也,非線也。今作坡切,以坡言其勢,以切舉其值。」

【symmetrical equation of a st. line → 直線之截軸方程】

  • 理由:「直線方程不獨因定位之法而異其式,又因所用之不變幾何而異其名。以縱橫截軸為不變幾何者,謂之直線之截軸方程,近譯作配合方程,似欠妥協。以自元點之垂距為不變幾何者,謂之直線之垂距方程,近譯作法線方程,嫌與equation of the normal to a curve混,故不取。」

【subtangent to a circle → 圜之影切線】

  • 理由:「舊譯作次切線、次法線,兩次字似無所取義。按此兩線之對於切線與法線,若以射影言之,即是切線與法線之影,今本此義定名。」

【pole of a circle → 圜之樞點】

  • 理由:「此謂任取一點,或在圜內、或居圜周、或在圜外。自此點作割線或弦,以達圜周,就所遇於圜周之兩點,名作切線,其切線交點之軌跡,英文謂之polar,所取之點則謂之pole,新舊名刻都無譯名。按pole為割線制動之主,故譯樞點。Polar為切線交點之軌跡,若縮作切交軌跡,則與樞點無關且失西人命名之初意。按《說文》紐,系也。陸德明《莊子音義》引崔注云:系而行之曰紐。恰與交點之軌跡之義相合,且與樞點相維繫,故譯作紐線。」

【radical axis → 等切軸】

  • 理由:「此謂兩圜等切線交點之軌跡也。近譯作根軸,乃就字翻譯似欠明顯,今取其意譯等切軸。」

【radical centre → 等切心】

  • 理由:「此謂三圜等切線之交匯點也。兩圜等切線之交點之軌跡謂之等切軸,三圜之等切線兩兩舉之,得等切軸三,是之者之交匯點,英文謂之radical centre,近譯作根心,似甚費解,今援等切軸譯名之例,改譯等切心。」

【auxiliary circle → 副圜】

  • 理由:「舊無譯名。《代形合參》稱外切圜,嫌與英文circumscribing circle混,今從原義,譯作副圜。」

【minor auxiliary circle → 小副圜】

  • 理由:「《代形合參》作內切圜,今改,說見上。」

【director circle to an ellipse → 橢圜之導圜】

  • 理由:「此謂橢圜直交切線之交點之軌跡也。舊無譯名,今援前directrix譯導線之例,譯作導圜。」

【discriminate of an equation of the second degree → 二次方程之判決式】

  • 理由:「二次方程式表直線,或表平圜、橢圜,或表畢弗、撥弨,於何決之?於其係數之代式決之,故此式為判決方程所表何線之所據,今名之為判決式。」

【algebrical curve → 代數曲線】

  • 理由:「此謂代數方程所能表之曲線也。」

【transcendental curve → 超越曲線】

  • 理由:「此謂非代數方程所能表之曲線也。」

【elementary plane curve → 初等平面曲線】

  • 理由:「此謂代數曲線之表以二方程者。」

【higher plane curve → 高等平面曲線】

  • 理由:「此謂三級以上之代數曲線及所有之超越曲線也。」

【cissoid of diocles → 戴俄克利斯曲線、挂藤曲線】

  • 理由:「此線係希臘數學家戴俄克利斯所創,取名cissoid者猶謂此曲線如藤蘿之緣墻而上也,故英譯謂之ivy-shaped curve。今譯兩名,一專一公,曰戴俄克利斯曲線以著其所出,曰挂藤曲線以示其何似,以下曲線之譯兩名者皆準此例。」

【conchoid of Nicomedes → 尼柯米地斯曲線、蚌甲曲線】

  • 理由:「Nicomedes希臘數學家,約生於西曆紀元前二百年。Conchoid英譯作shell-shaped curve猶言如蚌蛤之甲也。」

【trisection of an angle → 三分角度法】

  • 理由:「此為希臘數學家所殫心研究之形學題也。」

【duplication of a cube → 三倍立方法】

  • 理由:「此亦希臘數學家所最重視之形學題也。戴俄克利斯及尼柯米地斯兩氏之曲線,皆因研究二倍立方法及三分角度法而得,故附定其名於此。」

【lemniscate of Bernonlli → 貝魯利曲線、合紐曲線】

  • 理由:「希臘字lemniscate之本義謂如帶之結紐也,其形則如亞剌伯號碼之8也。此線係希臘數學家歐達各薩斯eudoxus所發明,而英人則屬之於瑞士數學家貝魯利。案cissoid奈端亦有所發明,而英人屬之於戴俄克利斯,以著其本lemniscate為降生前四百年之人所發明,而英人則屬之近二百年之人貝魯利,其命名者之偶誤耶?抑貝魯利之lemniscate有所別於歐達各薩斯者耶?存以待考。」

【witch of agnesi → 阿烈細曲線】

  • 理由:「阿烈細,義大利之女數學家。命名witch之義不可考,故公名從闕。按英文witch謂女巫也,取以名曲線甚奇。」

【spiral of archimedes → 亞奇默德螺線、等距螺線】

  • 理由:「此線係亞奇默德所發明,而異於他螺線之處則在兩匝之距離平均,故譯兩名。」

【hyperbolic spiral → 撥弨螺線】

  • 理由:「亦稱反螺線reciprocal spiral,則取其徑距與向角成反待之率也,今不譯。以螺線之形,皆定於徑距與向角之率,他螺線俱不得以率名。此亦未便,獨異故,祗譯撥弨一名。」

【lituus spiral of lituus → 卜杖螺線】

  • 理由:「近譯作利竇螺線,誤以lituus為人名似欠考慮。按lituus為古羅馬卜官所執之杖,上端蜷曲,英人柯慈cotes取以名此線,象其形也。」

【psychology → 心理學】

  • 理由:「希臘語psyche本訓靈魂,即訓心,而logos訓學,故直譯之當云心學,然易與中國舊理學中之心學混,故從日本譯名作心理學。舊譯心靈學,若作人心之靈解,則靈字為贅旒;若作靈魂解,則近世心理學已廢靈魂之說,故從今名。理字雖贅,然得對物理學言之。」

【consciousness → 覺】

  • 理由:「舊譯意識,然識義頗深。consciousness之義足以該識,而識不足以該consciousness,故譯覺。」

【inductive method → 內籀法】

  • 理由:「日譯歸納法,然induct一語出於拉丁語之inducire,in訓內而ducire則訓導,故從上譯下。外籀法倣此。」

【sensation → 官覺】

  • 理由:「舊譯感覺,今譯官覺,似與物覺perception較易區別。」

凡照顧漢語發音、表達習慣,或語境不同於中文須一詞多譯的,都屬於“達”類。

【science → 學、科學】

  • 理由:「亦譯科學。」

【subject → 詞主、主語】

  • 理由:「亦譯主語。」

【predicate → 所謂、賓語】

  • 理由:「亦譯賓語。」

【copula → 綴系、繫語】

  • 理由:「或譯繫語。」

【property → 撰、副性】

  • 理由:「亦譯副性,嚴譯撰德。撰,具也。物所具也。」

【accident → 寓、偶性】

  • 理由:「一譯偶性,嚴譯寓。寓,偶也。」

【major term → 大端、大名】

  • 理由:「或云大名。」

【middle term → 中端、中名】

  • 理由:「或云中名。」

【elementary geometry → 初等形學】

  • 理由:「亦僅稱形學geometry。」

【euclidean geometry → 歐几里得形學】

  • 理由:「此謂歐几里得派之形學也,至歐几里得所著之形學則稱《幾何原本》the elements或稱《歐几里得幾何原本》euclid's elements。」

【spherical geometry → 渾員面形學】

  • 理由:「通作球面形學,按球字本義為美玉,《書》球琳琅玕;或借作捄,《廣雅》捄,法也,《詩》商頌受小球大球。今之以員物為捄,的係俗解,斷不可用。」

【quantity or magnitude → 幾何】

  • 理由:「Magnitude者大小長短之謂也,近或譯作度字;Quantity者多寡輕重之謂也,近或譯作數字、量字。但二者亦可有通用之處,而尋常言quantity,則magnitude之義已在其中。考英字quantity有普通專門兩義,以普通之義言其最初者,祗謂物之大小、長短、多寡、輕重也。嗣推廣其義,凡物之可增減、可度量者,如點、線、面、體以及時間、角度之類,亦謂之幾何。算學、形學所論之幾何,皆此類之幾何也。以專門之義言數目之數,謂之幾何;代數之號,謂之幾何代號;所成之項、代項合成之式,及凡數學研究之所能及,與夫方法之所能到者,亦莫不謂之幾何。故其為幾何也,有已知者known quantity,有未知者unknown quantity,有真實者real quantity,有虛幻者imaginery quantity,有不變者constant quantity,有可變者variable quantity,有有理者rational quantity,有無理者irrational quantity,近以數量等字譯之,祗可得其一義,可作為專譯。而籠統包括之名,仍應從古訂作幾何。」

【unit quantity → 么匿幾何】

  • 理由:「幾何之為大、為小、為多、為寡,未定者也,必擇一定幾何立為標準而比較之,其大、小、多、寡乃見此所擇之定幾何,英文謂之unit quantity,或簡稱unit,亦譯作單位,此正如幾何之譯作數量者,皆掣取其一義而言之,非統括之名也。惟形學不言數,名義宜統括,今從轉音訂作么匿幾何,簡言么匿,么本含單義也。」

【geometrical figure → 有法之形】

  • 理由:「舊作幾何形、幾何體,今既改幾何學為形學,若云形學形、形學體則極為不詞,故改稱有法之形、有法之體,以濟其窮,蓋形學所論形體,未始非有法者也。」

【theorem → 定理、求證題】

  • 理由:「定理與求證題兩名在英文無別,其意則微有不同。如形學,正文中之所謂Theorem者,係指推定之理而言,且可引用以證他theorem者也。其練習中之所謂theorem者,不過示與problem有別且不可引用以證他theorem者也。以漢文言之,若僅稱定理,則不待練習;若徑稱求證題,則二項求證題binomial theorem、勝餘求證題remainder theorem諸名又不可通,故譯訂兩名。」

【problem → 成術、求作題】

  • 理由:「成術者,前人所已推得之術。如作垂線、平行線之類,此名在英文與求作題無別,今為便於行文起見,譯訂兩名,說見前定理名下理由。」

【postulate → 准作】

  • 理由:「舊譯可作,今本let it be granted之意改定准作。」

【construction → 構造、圖、法】

  • 理由:「按此名亦可譯作圖,或僅譯一法字,要視其所居之職如何,至其名之本義則祗有構造一說。」

【constant or constant quantity → 不變幾何】

  • 理由:「亦作常數、變數,惟形學係專論幾何之書,數雖為幾何之一種,但不足括幾何之全。又變字上若不加可字,則為已變、變後之數,故改今名。」

【increasing variable → 漸增幾何】

  • 理由:「西文原名作漸增可變幾何、漸減可變幾何,按漸增、漸減已含可變之意,似不必特為提出,故譯名從簡。」

【proportionals or proportional quantities → 比例幾何、有比例之幾何、四幾何成比例】

  • 理由:「四幾何對待成相等之兩率,英文謂之proportionals,或稱proportional quantities,今直譯比例幾何,但中西文法不同,四字名詞,中文每生窒礙,故舊譯形學,凡遇難定名詞,多以常語代之,今雖譯訂此名,至於行文仍可隨時變化,如舊所謂有比例之幾何,及四幾何成比例之類,神而明之,是在用者。」

【segment of a line → 線段】

  • 理由:「謂全線之一段也。舊作線分,分亦段也。在線譯段較妥,故改。」

【arms of an angle → 角肢、角之邊】

  • 理由:「角肢即角之邊,一線而二名者也,角之邊最通用。」

【vertex of an angle → 角端、角頂、尖點】

  • 理由:「他處亦可譯尖點。」

【complementary angle → 直餘角、矩餘】

  • 理由:「舊作餘角、補角。今取餘角,并加一直字,以明餘之所屬,或作矩餘,亦便用。故并存之。」

【supplementary angle → 平餘角、準餘】

  • 理由:「見直餘角名。」

【conjugate angle → 周餘角、規餘】

  • 理由:「見直餘角名。」

【square → 方形】

  • 理由:「舊作正方形、平方形,今從簡稱方形。」

【circle → 圜、圓形】

  • 理由:「亦作圓形,今擬以圜作名物字,以圓作區別字,故改。」

【conjugate arcs → 互足弧、周餘弧】

  • 理由:「此謂兩弧相足而成一周,故稱互足,若對正弧而名其所餘之一,亦可譯周餘弧。」

【segment of a circle → 弧弦形】

  • 理由:「古作弧矢形,矢字非形學所應有名詞。《幾何原本》作圜分,圜分之義應視上下文而定,若單獨言之,則多歧義,因象限、輻間諸形皆可以圜分括之故也。今倣弧矢形之意,改譯作弧弦形。」

【angle at centre subtended by an arc → 當心乘弧角、當心角】

  • 理由:「亦簡稱當心角。」

【angle at circumference subtended by an arc → 當周乘弧角、當周角】

  • 理由:「亦簡稱當周角。」

【circumscribed circle → 周營圜】

  • 理由:「舊作外包圜,頗嫌不詞,今從英文原義改譯今名。」

【polyhedral angle → 多面角、觚】

  • 理由:「簡稱觚。」

【convex polyhedral angle → 凸多面角、凸觚】

  • 理由:「簡稱凸觚。」

【concave polyhedral angle → 凹多面角、凹觚】

  • 理由:「簡稱凹觚。」

【element → 元線】

  • 理由:「東譯作素線,今改元線,因素字經理化學用作原質之意,而此線則非質也。」

【regular hexahedron → 整齊六面體、立方體】

  • 理由:「亦稱立方體。」

【plane trigonometry → 平面三角學】

  • 理由:「簡稱平三角」

【spherical trigonometry → 弧三角學】

  • 理由:「簡稱弧三角」

【conic sections → 圓錐曲線、割錐】

  • 理由:「此平面解析形學之一部分也。平面解析形學不得專論圓錐曲線,但此曲線為普通及預備學校所必修,故著作家多輯成專書(英文初無初等解析形學,祗有圓錐曲線學)名之曰conic sections,以漢譯之若祗稱圓錐曲線,則書與線無從區別,故分譯兩名,以圓錐曲線學名書,以圓錐曲線名線。又案,圓錐曲線若以割圜八線之名例之,亦可譯作割錐七界,簡作割錐,今以圓錐曲線為四字名詞微嫌繁重,故并存之。(圓錐曲線舊作圜錐曲線,前於形學名詞對照表中曾經規定以圜作名物字,以圓作區別字,故改圜為圓。)」

【system of co-ordinates → 定位法】

  • 理由:「近譯作坐標法,本表現不取,坐標一名自不便用,故改今名。」

【quantity → 幾何】

  • 理由:「近譯作量,或作數量。按quantity係從拉丁文quantitas而來,英譯how much,此譯作幾何似最妥協。又按:英字quantity有普通、專門兩義,以普通之義言其最初者,祗謂物之多寡也。嗣衍其義,凡物之可增減、可度量者如點、線、面、體,以及時間角度之類,亦謂之幾何。算學、形學所論之幾何,皆此類之幾何也。以專門之義言數目之數,謂之幾何;代數之號,謂之幾何代號。所成之項term、多項合成之式expression,及凡數學研究之所能及與夫方法之所能到者,莫不謂之幾何。故其為幾何也,有已知者known quantity、有未知者unknown quantity、有真實者real quantity、有虛幻者imaginary quantity、有不變者constant quantity、有可變者variable quantity、有有理者rational quantity、有無理者irrational quantity。是故舊以數量等字譯quantity則其義界反因之而狹,籠統包括,似無有愈於幾何一名者也。」

【constant quantity → 不變幾何】

  • 理由:「舊作常數,義界嫌狹,且形學不言數,譯quantity為數尤覺不便,故改今名。」

【variable quantity → 可變幾何】

  • 理由:「舊作變數,按變字單用,有已變、變後之意,而此之所謂變乃對不變而言,故改今名。」

【constants → 不變】

  • 理由:「此不變幾何之簡稱也。中西文法不同,有時在西文可僅稱不變,而在中文必須言不變幾何方能醒豁,行文家宜隨地而變,勿以辭害意可也。」

【absolute constants → 原定之不變】

  • 理由:「Absolute東譯絕對,即我所稱之無匹也。近譯之者頗多,顧在此處極不合用。按英文absolute與arbitray用於constants之前成為對待名詞,前者謂幾何之不變,乃其本然之不變;後者謂幾何之不變非本然之不變,乃以己意而認其為不變也。以己意認其為不變可譯作臆定之不變,則其本然之不變似可譯作原定之不變,使相對待,故改今名。」

【variables → 可變】

  • 理由:「此可變幾何之簡稱也。說見不變名下之定名理由。」

【independent quantity → 自變幾何】

  • 理由:「舊譯作自變數、因變數,按數之不可用且不必用,其理由俱見前,故改譯今名。」

【equation → 方程】

  • 理由:「通作方程式,今去式字,說見代數學中英名詞對照表。」

【rectangular equation or equaferred to rectangular axis → 經緯直線方程、直方程】

  • 理由:「一線之方程常視定位之法而異其式。定位分經緯、角距兩法,而經緯定位法之軸,又分直交與斜交兩門。故一線之方程可分三式:屬於直交之經緯軸者,今作經緯直線方程,或簡稱直方程;屬於斜交之經緯軸者,今譯經緯斜線方程;屬於角距定位法者,即稱角距方程。」

【radius of a circle → 圜半徑、圜輻】

  • 理由:「或云圜輻」

【normal to a circle → 圜之法線】

  • 理由:「舊譯法線之法字,不知所本,今以沿用已久,且無較佳之名可立,擬不改。」

【parabola → 畢弗】

  • 理由:「新舊譯都作拋物線。按此線雖為拋物所必循之路,若即以拋物名之,則窒礙甚多。例如parabola mirror一名,若譯作拋物鏡,或拋物線鏡,則不可通矣。按《詩·小雅》觱沸,泉湧出貌。凡泉水湧出,布濩四垂,未有不成parabola者。又《玉篇》觱作滭,今用滭沸以傳其義。而簡作畢弗,以便書寫,故改今名。」

【directrix of a parabola → 畢弗之導線】

  • 理由:「舊譯作準線,按此名在立體形學中已譯作導線,故仍之。」

【focus of a parabola → 畢弗之勺點】

  • 理由:「舊譯作定點,義嫌太泛。東譯作焦點,雖與原文尚合,但橢圜之focus則不便稱焦。近或譯作曲心,而畢弗又為無心曲線,鄙意此名若祗取一義譯定,將來用之於他處窒礙必多,似以憑空為妥。考《說文》勺,挹取也,象形中有實,恰與focus所處之境及所司之職相合,故譯今名。」

【focal radius → 勺輻】

  • 理由:「此謂畢弗上任一點與勺點之距離也,舊作帶徑,今不取。」

【latus rectum or parameter of a parabola → 畢弗之通弦】

  • 理由:「舊譯作首通徑。按此為勺弦之一,不應稱徑。而此弦之所以別於他勺弦者,則以其直垂畢弗之軸也。故首字無所指,今刪首字而改徑為弦。」

【transverse or major axis → 橢圜之長軸】

  • 理由:「亦譯作橫軸,但不如長軸為妥。蓋既稱橫,則橢圜必平臥,若橢圜直立,則橫而縱矣。」

【conjugate or minor axis → 橢圜之短軸】

  • 理由:「或譯作屬軸。此名在hyperbola中當別譯,但在橢圜中似以長短對待為妥。」

【eccentric angle → 橢角】

  • 理由:「近譯作離心角。按eccentric在他處或可譯離心,但在橢圜則不可,因副圜、橢圜、小副圜皆concentric者也。或云橢圜之形,可以兩異心圜旋轉而成,是則此角乃以兩圜心之距離為一臂所成之角。顧因此譯作離心,終覺未安。今無以名之,名之曰橢角。」

【conjugate diameters → 交儷徑】

  • 理由:「單言之則稱儷徑。」

【supplemental chords → 交儷弦】

  • 理由:「近譯作補弦。按supplemental之譯補,雖與原文尚合,但用之於弦字之上,在中文則費解矣。今以徑之與此二弦平行者既稱為交儷徑,則弦之與交儷徑平行者,自可稱交儷弦,以示連絡,故改今名。」

【directrix of an ellipse → 橢圜之導線】

  • 理由:「按此二而一者也。Directrix前已定作導線,故今仍之。英文舊書記橢圜多注重導線,而新則多取任一點之兩勺距之和為不變幾何。蓋橢圜之定解有六,以前說為最古,以橢率為最新,故新出之教科書多不載directrix之名,或僅舉為勺點之紐線之別稱而已。」

【hyperbola → 撥弨】

  • 理由:「舊譯作雙曲線。按凡名詞上加單雙字樣,總以原名上所固有者妥,若為原名所無而以己意加之,則將來遇原名上加單雙字時必生窒礙。例如此名譯雙曲線,則hyperboloid當譯雙曲線體,而double hyperboloid一名若譯雙雙曲線體則費解矣。又曲線為curve之通譯,雙曲線一名若轉為英文則有double curve之派,故鄙意終以此譯為不可用。按此線如兩弓反背,《說文》癶,足刺癶也,讀若撥,今即以撥字代之。弨,反弓也。以撥字存兩支相背之意,以弨字象其形,故改今名。」

【conjugate axis of an hyperbola → 撥弨之屬軸】

  • 理由:「此名若對橫軸言,亦可稱縱軸,惟以縱軸為橫軸之撥弨,為本撥弨之屬撥弨(合言之亦稱相屬撥弨),故稱其軸為本軸之屬軸。」

【equilateral hyperbola → 等勢撥弨】

  • 理由:「此謂橫軸與屬軸相等之撥弨也。舊作等邊撥弨,嫌邊字無所指,故改邊為勢。凡此種撥弨,其漸近線必互垂,故亦稱矩形撥弨。」

【cycloid of trochoid → 鹿獨曲線】

  • 理由:「舊譯作擺線,云能顯擺條及重物向地心之理。按此曲線關於物理學之要德有二:一、使一物循此線而斜下,則墜落極速,故英人或稱之為line of quickest descent;二、使重錘循此線而擺,則無論擺程之大小,其往返之時間必平均,故英人稱之為tautochronous curve,是物必循此線而行,方有極速均時之效。譯作擺線,頗嫌反果為因,且此線有prolate、curve兩種,皆與擺錘無涉,統名擺線,則費解矣。今以此曲線為圜轉所成,而圜轉頗似鹿獨,故取以名之。按此曲線相傳為義大利人格力里羅Galileo所發明,但不可據,故專名從闕。」

【curtate cycloid → 外鹿獨曲線】

  • 理由:「鹿獨曲線以展點所居之位而異其形,展點居展圜之周者為trochoid,或稱common cycloid,今不另譯。居其外者為curtate cycloid,居其內者為prolate cycloid,故以內外別之。」

【subject → 內主】

  • 理由:「日譯主觀,然與形容詞之subjective不易別,故易此名。下外物一名倣此。」

凡舊譯嫌俗改用新字或增加新譯的,都屬於“雅”類。

【cartesian geometry → 狄嘉爾形學】

  • 理由:「按解析形學創自法人狄嘉爾,故嘗稱狄嘉爾形學以著其派,且以別於歐几里得形學云。(狄嘉爾舊譯作代加德,不甚通行,近譯作笛卡爾,字面嫌俗,故改今名。)」

其他猜測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節將對照表以外的部定詞進行解釋。

地名的Pacific ocean、Atlantic ocean、Antarctic ocean、Arctic ocean、Indian ocean譯作“太平洋、大西洋、南氷洋、北氷洋、印度洋”,同時又譯“東溟、西溟、南溟、北溟、中溟”。因“洋”字在上古無海義,因此於文言不雅。

物理名詞Energy譯作“功權”,不作“能量”,可能是根據Energy is the power of doing work之意定名的。另外上古的“能”字,表主觀上可以,多指才能,因此於文言不達。

參考資料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編訂名詞館《辨學名詞中英對照表》
  • 編訂名詞館《數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含《算學名詞中英對照表》、《代數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形學名詞中英對照表》、《平三角形名詞中英對照表》、《弧三角形名詞中英對照表》、《解析形學名詞中英對照表》)
  • 編訂名詞館《心理學名詞中英對照表》
  • 編訂名詞館《倫理學名詞中英對照表》
  • 編訂名詞館《外國地名中英對照表》
  • 編訂名詞館《植物學名詞中英對照表》
  • 赫美玲《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