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7與癌症治療
維生素B17 扁桃苷(Amygdalin,源自希臘語「扁桃」),又名苦杏仁苷,是許多植物中發現的一種有毒的氰苷,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存在於杏、苦杏仁、蘋果、桃及梅子等植物的種子中。是1803年Pierre-Jean Robiquet[1]與A. F. Boutron-Charlard從扁桃的種子中分離出的一種糖苷。李比希與維勒於1830年研究了這一物質。扁桃苷也存在於其他的李屬植物,包括杏和黑櫻桃中[2],也存在於枇杷的葉、果和核裡。恩斯特·T·克雷布斯(Ernst T. Krebs)曾將這一物質命名為「維生素B17」,並認為可以治療癌症,但隨後的研究證明這一物質並不具有上述功效。[3][4][5]學界也不認為苦杏仁苷是一種維生素,因為苦杏仁苷並不符合維生素的定義。[6]
號稱可以抗癌的保健食品「維生素B17」在網路與上廣為流傳,其實不是維生素B族的一種,真實化學名稱是「L-扁桃-β-葡萄糖醛酸」,為一種氰苷類的物質,由「苦杏仁苷」衍生而來。苦杏仁苷類物質的抗癌效果,大多數研究都得出了無效的結論。[7]
以下是原始謠傳版本:
癌症已經有解-- ——珍貴又真實的資料
癌症在幾十年前早就有解了,只是真相一直被隱瞞, 直到網際網路的發展,這個的解答才漸漸流傳開來。 如果你有癌症, 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短期內儘可能攝取到最大量的VitB17(苦杏仁苷)。在七百億美元的化療工業的今天, 依靠癌症討生活的人數比死於癌症的人還多。
許多醫生個人對癌症的觀點,與大眾所認知的信息, 有如天壤地別。如果他們自己得了癌症,他們不會做化療! 即使癌細胞對化療有反應,但是腫瘤局部或完全的縮小,並不會延長病人的存活率。有時候癌症復發反而更加肆虐,因為化療助長抗療癌細胞的生成。
畢爾德及克雷布斯父子發現,身體內有許多細胞 還處於原生胚胎期的階段,這些細胞是用來修復組織的, 依照特別的形態遺傳刺激, 它們可以分化為身體的任何組織、器官、血液、或頭髮。 當我們的身體受到損害,動情激素便會刺激這些細胞 來修復受傷的地方,修復好了則由胰腺酵素來關掉修復工程。 如果沒有關掉這個修復動作, 這些細胞就會因不斷地漫無法紀的分裂修復 而形成腫瘤或癌症。
換言之,癌症是身體自己產生的,而非外來物, 而且它可以名正言順的以修復工程 的名義來逃避免疫系統的監視。
又工業國家的污染所產生的幾萬種人造、有害的化學物質, 會造成身體的損傷,所損傷的部位創造了修復條件, 若此處一直不斷地受到傷害,一直不斷地修補, 要是胰腺酵素不足以關掉該項修補,就決定腫瘤產生的部位。
這時飲食中如有足夠的VitB17,它就能提供了身體的第二道防線。 如果免疫系統低落,又沒有攝取足夠的VitB17, 癌症就慢慢潛伏形成。美國每年約有800萬人住院, 其中有32萬人是因為醫療意外造成, 4萬人死亡,2萬人永久傷害。 當然也有 許多 醫師在其崗位上兢兢業業, 以病人的健康為第一優先。
代謝療法也可以治療動物的癌症,野生動物很少得癌症, 現代人飼養的動物因為飲食?沒有足夠的VitB17, 所以容易罹癌。 常見貓狗生病時,他們都到外面去吃草, 這是動物的本能,我們人類的本能呢?
杏仁的用法
克雷布斯Dr. Krebs博士建議成人每日10粒來預防癌症, 每日30-50粒為癌症病人的營養補充品。
少數癌症病人吃了杏仁會有噁心反應, 診療中心建議減少食用量,讓身體適應後再漸漸增加份量。
並非所有的杏仁都有效,必須是帶點苦味, 才表示確實含有Vit! B17, 例如中藥中的北杏即含有B17。
其它含豐富VitB17的有:桃子種仁、蘋果種籽、 美國棗子種仁、李子種仁、櫻桃種仁、及油桃種仁。
其它含有B17的食物還包括:
小米millet、蕎麥buckwhear、夏威夷豆macadamia nuts、竹筍、綠豆、利馬豆、青豆、 某些品種的豌豆等等。
如果無法買,可由我們日常的食物中攝取,食物中含有胰島酵素的有木瓜及菠蘿。癌症病人最好每天食用木瓜及半個菠蘿。
化學合成的維生素C可能有問題,所以最好從食物中攝取,或購買天然植物提煉的維生素C。
以下介紹幾個富含VitB17的飲食:
一、五榖粥:
基本材料:
1. 榖類(一碗) 大麥、薏仁、小米、糙米、蕎麥、玉米、裸麥、燕麥、野米等
2. 種子類(一湯匙) 亞麻仁子、葵瓜子、南瓜子、芝麻等
可以任選單種或多種榖類加單種或多種種子。兩類可以先發芽或分別浸水過夜,之後加在一起以果汁機打碎後,放在鍋內煮熟。吃時可以搭配 Miso、海帶芽、紅海藻、海鹽、北杏、啤酒酵母、小麥胚芽、卵磷脂及堅果(泡水過夜)等。
二、麥果殼:
以上基本材料任選乙種為主(如壓扁的燕麥)加上其它多種種子及堅果類如杏仁、杏子果仁、松子等各少許,放入一個大碗。在另一個碗放入 1 杯蘆栗甘蔗糖漿(sorghum cane syrup)及 1 杯有機冷壓葵瓜子油調勻。將兩個碗內的東西合併,拌好後攤在餅乾油紙上,放入 300℉烤箱烤 15-25 分鐘或直到略帶金黃色。冷卻後存入罐內,放在陰涼處。吃時可以加入豆漿、水果乾或者干吃。
三、乾飯:
以上榖類材料也可以煮成乾飯。此時若加入浸水過夜的豆類如:大豆、利馬豆及扁豆等,就使蛋白質的組合完美。其中蕎麥、小米、利馬豆、蠶豆、扁豆、埃及豆富含 B17。
四、泡飯:
以上材料也可以煮成泡飯。此時可以隨意加入芹菜粒、玉米粒、胡蘿蔔粒、荸薺、蠶豆、蕃茄、香菇粒及富含 B17的筍尖及綠豆芽等;又可以調味成地中海式(加入義大利香菜、羅勒、百里香、月桂冠、九層塔等)、墨西哥式(加入紅椒、墨西哥辣椒)或自己喜愛的口味。
五、西式吃法:
以豆類(如埃及豆、蠶豆、利馬豆等)為主要材料,加入 1╱4 等份的榖類(如珍珠大麥、野米等)及蔬菜類、香料,煮成一道菜或濃湯。
六、水果點心:
來自海洋的洋菜是 B17 絕佳的來源之一,將洋菜於水中煮熱溶解後,可以搭配各種富含 B17 的莓果如:野黑莓、野生酸蘋果wild crabapple、瑞典曼越橘、桑椹mulberry、大楊莓、草莓等及各色水果(如:蘋果連籽、杏子、櫻桃、油桃、桃子、梨、李子、棗子的種仁富含 B17)做成果凍。此外西貢米凍或西米露也是B17來源之一。
七、B17 雞尾酒或精力湯:
1杯苜宿芽 1杯有機蘋果汁 10粒蘋果籽 12顆生杏仁 4嫩枝義大利香菜 4嫩枝薄荷 加半杯水,入果汁機打成汁。 以上材料可以新鮮水果如菠蘿或木瓜取代或加入蘋果汁,還可以加杏子果仁、小紅莓、干杏子、堅果、種子、海帶芽、綠色蔬菜等。
其它如色拉、主菜或家常菜等,可以配入富含 B17 的蔬菜如:西洋菜、菠菜、筍尖、苜宿芽、綠豆芽、蕎麥芽、埃及豆芽等,就等您發揮創意及變化囉!
醫師要求他的病人吃素及改變飲食習慣,不准吃肉,他認為病人已經缺乏胰臟酵素了,不能再吃肉來消耗更多的胰臟酵素, 缺乏胰島酵素,癌症細胞就可以躲過免疫系統的監視。 如果他的病人偷偷吃肉、或回家後繼續原來不正常的飲食習慣, 癌症就會復發,病人又回來找他。
如果來得及,他再使用VitB17及代謝療法治療病人,病情又好轉回家,通常病人這時真的學乖了。不敢再吃動物製品!古老的中國、希臘、羅馬和阿拉伯醫生, 用苦杏仁酐治腫瘤, 中醫傳統上用苦杏仁的劑量是3-9公克沖泡, 因苦杏仁有毒性,過量可中毒致死。
最方便的來源則是水果的種仁。
癌症為慢性代謝疾病是無庸置疑的。 它不是由病毒或細菌所引發的傳染病, 而是源於代謝問題,和身體的食物利用有關。 大多數的代謝病主要基於食物中 缺乏某種特定的維生?壑恅q物質。
由於飲食中缺乏這種抗癌變的VitB17, 我們的社會每三個家庭就有一個人得癌症。 而實際上的發生率可能更高, 原因是等到癌症能被測出來,該病人其實罹癌已經很久了; 也有很多病人身上早有癌症,但是在它長到被測出來之前, 病人死於意外或其它因素。
慢性及代謝病永遠無法從身體之生物經驗以外的藥物來控制、 預防或治療。
世界上沒有一種藥物或化學劑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有適應力、更有智慧或更長壽。 自然界沒有這樣的藥物或分子, 除非那個分子在正常的食物中就已存在。
當我們吃得少,頭腦就會清楚一些; 反之,飽食終日後,人就開始胡思亂想, 造成生理、心理及靈性的困擾。
野生熊也不得癌症,然而在聖地牙哥動物園內的熊,每十隻就有七隻得癌症。 因為野生熊是雜食動物,牠們吃很多野莓子,而幾乎所有的野生水果都含B17。 我們的食物已經遠離自然了,我們吃的水果是多年的改良品種,已缺乏VitB17了。美國防癌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癌症為美國人的頭號殺手(也是台灣民眾的第一死因)每三人就有一人會得到癌症;若持續發展下去,到下個世紀,癌症的致病率是100%。
- ↑ A chronology of significant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biological sciences. Botany Online Internet Hypertextbook. University of Hamburg, Department of Biology. 2002-08-18 [2007-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0).
- ↑ Swain E, Poulton JE. Utilization of Amygdalin during Seedling Development of Prunus serotina. Plant physiology. October 1994, 106 (2): 437–445. PMC 159548 . PMID 12232341. doi:10.1104/pp.106.2.437.
- ↑ Ellison NM, Byar DP, Newell GR. Special report on Laetrile: the NCI Laetrile Review.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retrospective Laetrile analysis. N. Engl. J. Med. September 1978, 299 (10): 549–52. PMID 683212.
- ↑ Moertel CG, Ames MM, Kovach JS, Moyer TP, Rubin JR, Tinker JH. A pharmacologic and toxicological study of amygdalin. JAMA. February 1981, 245 (6): 591–4. PMID 7005480. doi:10.1001/jama.245.6.591.
- ↑ Moertel CG, Fleming TR, Rubin J; et al. A clinical trial of amygdalin (Laetrile)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cancer. N. Engl. J. Med. January 1982, 306 (4): 201–6. PMID 7033783. doi:10.1007/s00520-006-0168-9.
- ↑ Lerner IJ. Laetrile: a lesson in cancer quackery. CA Cancer J Clin. 1981, 31 (2): 91–5. PMID 6781723. doi:10.3322/canjclin.31.2.91.
- ↑ https://www.mygopen.com/2017/06/b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