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来自维基学院
正通过显微镜对组织病理切片进行检查的病理医生

本研究旨在对病理学的基本情况进行简单整理和综述。

导言[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理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的学科,主要探讨疾病在个体发生的起因、发展及变化,以及整个过程对患者产生的各种影响。病理学的英语名词“Pathology”由“pathos”(意为疾病)和“logos”(意为研究)两个词语组合而成。

中国大陆的医学教育因受到苏联影响,病理学课程一般一分为二,分为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理学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已出现,近代以来,病理学获得了较大发展。不断更新的病理学诊断设备,使病理学诊断从肉眼的解剖学水平提升到了分子细胞水平,也使病理学诊断的准确度得到提升。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病理学理论得到充实,为病理医生的诊断提供更多支持。目前,病理诊断被称为“金标准”,对临床诊断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病理学的分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病理学存在多个分支,其中包括法医病理学、肿瘤病理学、解剖病理学等。

与现代医学相对应,中国传统医学也有一套病理理论,且有学者编纂成书。

各国病理医生的培养模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目前,在中国大陆,四年制的医学检验等专业无法考取执医证,在病理科或检验科不能进行诊断工作或开具诊断书,仅能进行技术工作。病理医生一般在本科学习临床医学,在研究生院阶段或工作后才进入病理科。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存在病理医生数量匮乏的问题。

美国的医学生在取得医学博士学位(M.D.)后,可选择在病理科进行轮转,并进一步成为病理医生。

病理学医生可能是病理学研究者,但也有研究者仅进行病理学的研究,而未受过专门的临床医学教育。

各地的病理学学会一览[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