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大陆学生的台湾战后史

来自维基学院

本文可以用于向中国大陆的学生普及台湾战后史。聆听者应有一定的历史知识。

讲授时间约40分钟。

请注意在中国大陆司法管辖区内传播本文可能造成的法律风险。

第一部分 党国体制下的台湾[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二二八事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45年10月2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在台北接受日本的投降,台湾结束了日本的统治。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台湾的“光复节”。

台湾人民十分激动,但是现实却让他们失望了。回归后的台湾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1. 政治腐败:台湾被日本统治了五十年,国民政府觉得台湾的日本化会很严重,要严加控制。所以,台湾省不设省政府,而是设立“行政长官公署”,行政长官由前面我们说的陈仪担任,他独揽了台湾的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的权力,俨然成为台湾的新总督。来台官员的风气贪腐无比,不守纪律,很多不通闽南语或日语,遇事推诿,敷衍塞责,与日本官员的行政效率行政强烈的对比。
  2. 军纪涣散: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军在基隆登陆时,台湾人民热烈欢迎,然而他们看到的来自祖国的军队是这样的:身着斗笠、草鞋,手上拿着雨伞,有的还背着大锅,有的因为晕船连路都走不稳。精神面貌不好也就算了,问题是来台的军队军纪涣散,乘车用餐不付钱,甚至盗窃抢劫,奸污妇女,动辄开枪伤人。这与日军的法纪严明也形成了强烈对比。
  3. 人口歧视:来台的外省人抱持着胜利者的优越感,排斥台湾的日本风,歧视台湾人。政府要职由外省人控制,他们任人唯亲,排挤台湾人。1946年3月,长官公署一级单位18位正副首长中仅1个台人,17位县市长中仅3个台人。不仅政府排斥台湾人,公司和工厂的主管也轮不到台湾人,同一职位上外省人的工资也比台湾人高。
  4. 经济恶化:①与民争利:台湾沿袭日本的专卖制度,烟、酒、盐、糖等民生物资全部纳入政府专卖。大部分重要产业被纳入政府统制之下,民间企业破产,工厂停业,失业严重。②缺粮:台湾地理位置很适合种水稻,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原以产米著称的台湾,米价却一直飞涨,很多地方发生饥荒。③通货膨胀:台湾和大陆发行的是不同的货币——台币,台币大量印发,台湾的物资多输往大陆战场,导致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
  5. 社会文化:日本统治下台湾进入近代社会,经济、生活水平、认知和价值观等比中国进步。回归后台湾人发现,“祖国”与心中幻想相差甚远,在语言及文化上不适应,这加深了本省人和外省人的鸿沟。大量台湾人复员或被遣返,政府却任其流离失所。当时台湾有四五十万人失业,成为社会动荡的潜在因素。治安比日治时期更差,1945年的刑事案件比前一年增加了28倍。

台湾社会问题逐渐恶化,民众深感痛苦,最后积累的民怨终于爆发。

1947年2月27日晚上,专卖局查缉员在台北市缉查私烟,查扣了一名贩卖私烟以维持生活的寡妇林江迈,并与她发生了冲突。在争执中,查缉员用枪柄敲击林江迈头部,导致她出血受伤,昏迷在地。围观群众气愤地追打查缉员,一名查缉员开枪示警时误击一名民众,次日死亡。

第二天,即2月28日,台北市民纷纷罢工、罢课、罢市,捣毁了专卖局台北分局,并在行政长官公署前示威请愿,遭到卫兵开枪扫射。民众转而占领了台湾广播电台,向台湾各地广播这一事件,并批判了台湾统治乱象,呼吁群众反抗。随后,台湾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严重的骚乱,事变蔓延到全台湾,群众包围、占领或接管地方政府和警察局,殴打士兵和外省人,收缴警察局和军队的武器。部分地区还组织了武装部队反抗政府。

3月1日,民意代表和地方仕绅组成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希望与陈仪协商谈判,并拟定了解决冲突与政治改革的方案。

但陈仪等官员不了解台湾的社会情况,将此事误判为共产党、日本势力、流氓和士绅勾结生事,并把处理委员会的要求看作无理取闹或别有用心。3月2日,陈仪请求蒋介石派军队增援,同时还与处理委员会周旋,假装接受他们的要求。

3月8日起,国民政府的增兵陆续登陆台湾,进行武力镇压,随后进行“清乡”。处理委员会被解散,干部被逮捕或暗杀,很多人死亡或者失踪,甚至未经公开审判就被枪毙。这期间也有浑水摸鱼的,有人趁机栽赃构陷,有的军警借此敲诈勒索。

国民政府对此事的处理,除了武力镇压,也对台湾进行了改革。被派到台湾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将台湾社会提出的改革意见上报中央,国民政府基于此进行了善后,大部分接受了他的建议,比如撤销了行政长官公署,改设省政府,也算是对台湾民间力量的妥协。

5月15日,台湾省政府正式成立,次日台湾结束清乡。二二八事件至此结束。

后来,二二八事件成为政治禁忌,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重被提及。1995年2月28日,台北二二八纪念碑落成,时任总统李登辉代表政府向受难者家属道歉。同年,2月28日被定为“和平纪念日”。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战后最重大的一个历史事件,它给台湾留下了长期社会创伤,深深影响台湾历史。

  1. 严重打击台湾人民心理,导致民间长期恐惧政治,屈服于国民党的威权统治。这有利于国民党一党专政,阻碍民主政治发展。
  2. 许多台湾社会精英、地方士绅或知识分子遭到逮捕、暗杀,台湾精英几乎伤亡殆尽,造成了人才上的断层。
  3. 台湾人对中国失望,部分人士流亡海外宣扬台湾独立。
  4. 台湾人对外省人的不满加深。这种省籍情结到今天还难以化解。

国府迁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国民政府转移到台湾的大概过程。

1947年7月,国民政府下令“动员戡乱”,意思是“全国总动员戡平叛乱”。1948年4月18日,为应对内战局势,国民大会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5月10日施行),授予总统实施逾越宪法紧急处分的权限。5月20日,蒋中正就职第一任总统。

1949年1月,在多方压力下,蒋介石宣布下野,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李宗仁与中共谈判破裂,随后解放军渡过长江。5月20日,台湾省主席陈诚宣布台湾戒严,群众未经许可不得游行请愿。12月7日,经过几番辗转,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北市。

在台统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根据《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和戒严令稳定局势,控制台湾。我们分几个角度来看这段历史。

威权统治:因为统治范围大大缩小,无法依据《宪法》规定选出新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54年,司法院认为,国会议员可以继续行使职权,不用改选。随后国民大会决议《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继续有效且不设失效期。《临时条款》能够调集国家资源,集中力量,对稳定局势是很有帮助的。但此后,尽管局势逐渐稳定,国民大会仍四次修订《临时条款》,使其逐渐超出了紧急处分法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总统及国民大会的权限。《临时条款》和戒严令成为国民党维护统治的工具。除了掌握权力,国民党也通过大量渠道给群众灌输思想。

白色恐怖:平叛的时候,处理叛乱分子是很重要的。《刑法》(民国37年)第一百条第一项规定,“意图破坏国体、窃据国土,或以非法之方法变更国宪、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但是1949年5月,立法院通过《惩治叛乱条例》,第二条第一项规定“犯《刑法》第一百条第一项之罪者[……],处死刑”。也就是说,你只要叛乱,就是死路一条。严厉的惩罚措施确实打击了国内反叛力量,但这也给政府以“肃清匪谍”之名,整肃异己,迫害异见者的借口。此外,戒严时负责实施军事管制的台湾警备总司令部监控人民,制造冤案,导致人人自危,这就是台湾的“白色恐怖时期”。

总统:还记得代总统李宗仁吗?其实他当代总统的时候,蒋介石还是以国民党总裁的身份握有权力,给李宗仁惹事。和中共谈崩了之后,李宗仁和蒋介石决裂。年底,他借口生病飞往美国,就不回来了。1950年,蒋介石宣布“复行视事”,重新行使总统职权,并接连获选第二至五任总统,最终于1975年死在任上。他的儿子蒋经国被选为第六、第七任总统,1988年逝世。

国会:「国会」就是「国民大会」。代表沦陷地区的国会议员无法改选所以从不改选。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国会议员出现缺额的情况。于是,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政府以台湾地区(其实是自由地区)人口增加为由,在台湾对国会议员(其实还有立法委员和监察委员)进行一定增选。

两岸:撤退到台湾后,中华民国政府把台湾看作是“复兴基地”,希望“反攻复国”,与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台湾”针锋相对。国际上,一直坚持自己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1952年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决定北京和台北两地都能派运动员参加,中华民国抗议并退出此次奥运。

文化:政府在台湾推行“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政策。大陆爆发文革后,台湾发起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凸显中华民国是中华文化的守护者,是中华正统。

第二部分 台湾的转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本土意识抬头[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统治了二十年后,它面临的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由此开启了台湾的转型。

中华民国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以中华文化继承者自居,并在台湾进行“中国化”。在这样的统治下,台湾民众有强烈的“中国意识”,而相比,台湾自己的东西被忽略、淡忘了。然而,这种“中国意识”面临着危机。

1971年,中华民国在联合国拥有的中国代表权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自当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邦交国个数也超过了中华民国的。1979年,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断绝外交关系,这对当时的台湾人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中华民国逐渐失去了国际承认。

1978年,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以前,外国人在中国大陆的活动很受限制,哪都不能去。改革开放后,随着商贸往来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也逐步放开了很多地区向外国人开放。大陆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强,而台湾呢?虽然中华民国政府一直宣传“中华文化在台湾”,但你如果是外国人,你要到中国旅游,你会选择大陆还是台湾?你要看孔子故乡曲阜,你要看长城、黄河……台湾有吗?那我为什么去台湾?很明显地,八十年代,到台湾的游客变少了。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增强了它竞争“中国”正统的力量。

台湾一直强调自己如何地“中国”,但现在,这个宣称面临着“失去承认”和“竞争加强”两个危机。从外国人看来,“中华正统”似乎已经不是台湾拥有的东西,但台湾反而说自己有。台湾作家龙应台把这种情况叫作“文化上的精神分裂”,“有的说没有,没有的说有”。她的父亲是湖南人,随国军迁到台湾。所以别人问她哪里人,她都说自己是湖南人。但1979年,她在美国遇到了一个“共匪”——一个来自湖南的商人,这个商人有一口浓重的湖南腔,谈着家乡的风景、田野,然后问龙应台:你是哪里人?

龙应台就愣住了。如果你是她,你会说自己是湖南人吗?谁才是真正的湖南人啊?

所以我们看到,这两个危机打破了“文化上的精神分裂”,它是台湾出现所谓“本土意识抬头”的重要原因。什么叫“本土意识抬头”?本土就是台湾。本土意识抬头就是“台湾”意识上来了,相应地,“中国”意识下去了。那本来的状况如何?“中国”意识下去,说明原来很高;“台湾”意识上来,则是因为本来几乎没有。

国府迁台是1949年,到了七十年代,第一批在台湾出生的外省人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台湾就是他们的家乡,他们不想看着自己的家乡不受重视,只是一个“复兴基地”。这一代人对家园的感情也是台湾意识崛起的原因。那个时候,青年都喜欢唱外语歌曲,因此,有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叫李双泽的,号召大家要“唱自己的歌”,而台湾地位的变化也是这个号召的重要原因。1977年,李双泽创作了歌曲《美丽岛》。“美丽岛”是什么?台湾又叫作“福尔摩沙”,是葡萄牙语“美丽”的意思。

这就是台湾本土意识的抬头。所以,面对那个湖南人,龙应台突然意识到,“原来啊,我是台湾人。”(龙应台《文明的力量》)

民主意识觉醒[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自七十年代以来,台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本土意识抬头”,一个是“民主化”。本土意识抬头和民主化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国民党政府从大陆带来的,除了中国意识,还有一大帮外省的官僚和国会议员。政府由国民党把持;而为了体现中华民国的正统性,代表沦陷地区的国会议员从不改选而长期在位。

台湾民主化的推手主要是党外人士。当时实行党禁,只有中国国民党和其它两个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是合法政党。七十年代,反对国民党长期独裁专政的异议人士开始以“党外人士”自称,力量也逐渐增强。

1977年(中坜事件),因怀疑国民党在桃园县县长选举中舞弊,群众包围了警察局。此事并未被镇压,这鼓舞了党外人士,他们相互串联。

1978年年底,美国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蒋经国宣布停止一切选举活动,失去选举舞台的党外人士发表了抗议,并酝酿创办一份杂志。1979年8月,杂志首发,名字就叫《美丽岛》,它是一个“没有党名的政党”。当年12月10日,也就是世界人权日这一天,《美丽岛》杂志社在高雄举行国际人权日纪念大会,要求民主、解严、解禁,被宪警镇压,警民发生冲突,这就是“美丽岛事件”。事件发生后,多名党外人士被捕,被军事法庭审判。在国际压力下,政府不得不允许报纸报道审判过程,而这一报道扩大了党外人士的影响力。之后,很多受审者和他们的辩护律师走入了政坛。

美丽岛事件促进台湾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剧烈影响了台湾的政治、文化。

民主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台湾的民主化除了党外人士的推动,还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

经济上,经济发展,教育普及,阶级关系发生变化。中产阶级成熟,要求分享被外省官僚长期垄断的上层权力,希望在台湾社会当家做主。

国际上,1986年,菲律宾的独裁政权被推翻,给台湾造成很大震撼。美国也一直向台湾施加压力,希望台湾能民主化。

其他原因还包括政府一直以“民主”自居,西方民主的影响与冲击等。

1986年,党外人士成立了民主进步党。虽然当时党禁仍未解除,但并没有被取缔。

1987年7月15日,在戒严了三十八年后,蒋经国解除了台湾戒严令,党禁因此解除。次年报禁解除,同年蒋经国逝世,李登辉继任,两年后被选为第八任总统。

1989年,党外人士郑南榕因为公开支持台湾独立,被控涉嫌叛乱。他为了“百分之百的言论自由”,拒绝出庭,自焚身亡。郑南榕的死一般被看作国民党政府最后一次尝试压制言论自由。

1990年,国民大会通过了《临时条款》修正案,延长部分议员(1986年所选出的增额代表)任期。引起民愤,野百合学运爆发。学生提出“解散国民大会”、“废除临时条款”等诉求。次年,国民大会废除了《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接着进行了全面改选。任期长达43年的第一届国会议员全部下台,“万年国会”至此结束。随后,第二届国民大会修订《宪法》,调整了总统的选举方式,将国民大会间接选举改为台湾地区(其实是自由地区)人民直接选出。1996年李登辉获选第九任总统,他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统。

至于金门、马祖地区,则是1992年才结束戒严。(金马地区戒严与台湾地区不同,其始于1948年12月10日蒋介石发布的全国戒严令,全国大多数省区进入戒严,其中包括福建省。而当时台湾省不在戒严范围之内。)

台湾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省虚级化:1955年后,两岸分界线再无变化,中华民国政府仅统治台湾省全部与福建、广东、海南的部分岛屿,行政上只剩下福建、台湾两省。虽然台北市与高雄市陆续改为直辖市(其实是院辖市?),台湾省仍占全国实际控制区的98%以上。因此,中央政府和台湾省政府同时运作十分冗余累赘。1998年,省虚级化,县、市等地方政府改由中央直接管理,各县、市仅在地方区划上仍隶属于省。2018年和2019年,台湾、福建两省预算相继清零,实质上裁撤。

奥会模式: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奥运会,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加拿大要求中华民国代表团改称“台湾”,国际奥委会也紧急通过了相关决议,但蒋经国不接受并退出这届奥运。1979年,国际奥委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会籍。经过一番波折后(一开始的决议是,两地的奥委会都叫“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并后缀“北京”或“台北”,中国大陆不接受,随后国际奥委会改变决议,只承认北京的中国奥委会,台北的改叫 Chinese Taipei),1981年,国际奥会与台北的中国奥会签订了《洛桑协议》,中华民国将用 Chinese Taipei 作为代表团名称。后来两岸协商确定 Chinese Taipei 的译名为“中华台北”。中华民国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体育赛事和国际组织也被称作“奥会模式”。

第三部分 台湾经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经济恢复期[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战后和迁台之后的一段时间,为了重建台湾经济,巩固政权,政府在台湾进行了币制改革和土地改革。

首先是币制改革。1946年发行的台币,后来因为多种原因崩溃了。1949年6月新台币发行,以运台黄金和美元作为发行准备,缓和了通货膨胀。

台湾的土地改革分成三个阶段。

1949年实行“三七五减租”,规范了租佃关系,其中规定,佃农对地主缴纳的地租以全年收获量的千分之三百七十五(375‰)为上限,以1947、1948年的平均值计算,所以是定量而不是定比率。

为了扶植自耕农,1951年开始实行公地放领。公地是从日本接收的;“放领”是说,农民向政府领地,缴清地价后可取得土地所有权。

1953年实行耕者有其田。地主仅能持有旱田六甲或水田三甲(1甲约1公顷),多余土地必须释出给佃农,这促使佃农成为自耕农。地主失去了土地,政府用土地债券和公营事业股票补偿他们。其中,补偿股票就把土地资本转到了工业。

土地改革很有成效。八成以上农民成为自耕农,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迅速发展。但土改也造成了土地零碎化的问题,就像联产承包一样。

1952年,台湾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进口替代 (1952-1960)[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52年到1960年是台湾经济的进口替代时期。

背景是台湾经济逐渐稳定。政府形成了“以农养工”的方针,就是说“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

在农业上,通过肥料换谷、强制收购等不等价交换方式,获取利润,把它转移到工业部门。肥料换谷的意思是,政府独占化肥,农民必须用稻谷按规定的比率与政府交换。

在工业上,重心在民生工业,以生产替代进口,扶植本地产业。

出口扩张 (1960-1970s)[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因为国内市场小,实施进口替代后没几年,国内生产过剩,台湾进入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出口扩张时期。这一时期,台湾主要吸引外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台湾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

这一时期,台湾的工业得到了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出现顺差。

第二次进口替代 (1970s)[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七十年代的经济又从国外转回了国内,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原因包括了日治时期基础设施不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外交受挫导致投资意愿下降,以及全球经济衰退。

第二次进口替代期间主要扩大内需,重点在重工业和公共工程,比如进行的“十大建设”也是以工代赈的例子。

经济转型时期 (1980s-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八十年代以后,台湾迎来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经济转型。特别是八九十年代,信息行业突飞猛进。此外,同期大陆进行了改革开放,两岸经济联系逐渐密切。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很多

致谢[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