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卖炭翁

来自维基学院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歌,同时被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五十首》收录。主要通过描写唐代腐败的官员抢夺穷苦的卖炭的老翁的炭的场景,从而体现了作者对唐代中期宫市的讽刺和百姓生活的不易的同情。[1]

Template:Poemquote

有一位卖炭的老翁,为了自己的生计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老翁脸上遍布灰尘,显露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和不易的神态,老翁的两鬓也已经变得灰白,手指更是被熏得愈发的黑。

老翁卖炭的利润干什么?只能勉强满足口中之食和身穿之衣。

老翁身上单薄的衣服令他感到寒冷,但希望天气更寒冷促进炭的销量。

夜里下了大雪,在城墙外淤积又一尺厚,又是一个清晨,老翁驾着装有炭的车,碾着无数车轮印赶去集市。

老翁和老牛都身心俱疲,但现在已经日出东方,于是就在泥泞的集市门口歇息。

那骑着数匹马翩翩而来的人是谁啊?原来是政府的太监和他的爪牙。

它们高傲的拿着文书,读着皇帝的命令,理直气壮的把炭车向皇宫拉去。

一车千余斤的炭,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何等的无奈。

那些人只留了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本诗通过描写唐代底层百姓生活的惨状来体现宫使制度对社会的影响。讽刺了唐代中期的政治制度,表达了对当时底层百姓的同情。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南山”指终南山。出自王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环境恶劣。据记载,该地豺狼出没,荒无人烟,体现了环境的恶劣。这句诗利用的终南山的自然环境特点侧面体现了老翁劳动艰辛的现状。这句话对谈的描述体现了每个炭都凝聚着老翁的心血和希望,为后文的转折做铺垫。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句话描绘出老翁的肖像,通过“两鬓苍苍”体现他的老态,反映出唐朝劳动年龄极长。通过“十指黑”反映出老翁劳动的辛苦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使用设问的形式,活泼了文章的句式,扩展了老翁的疾苦。表达了这位劳动者经济来源单一消费水平低,全指望着这些炭能卖个好价钱。在作者交代老翁的经济状况是,老翁没有田地的事实和盘托出。如果有田地,“卖炭”这一工作便是补贴家用。但是老翁并未分到田地,因此卖炭便成了他唯一的经济收入。因此体现了“卖炭得钱”的重要性。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描写了老翁的矛盾心理,体现了老翁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不惧自己的寒冷,更加盼着天气更寒冷从而使炭涨价。侧面反映了老翁的疾苦。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牛是老翁的写照,牛困人饥不仅体现了老翁作为底层人民难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老翁在此地休息盼望着开市卖炭赚钱,心里不由得生出了希望。这里的希望和后文的绝望形成强烈反差,使读者愈发同情卖碳翁。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翩翩”两字充分体现了宫使趾高气昂和目中无人。千斤炭就如此被宫使拿走,体现了中唐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颓废和经济的衰退。丝绸制品(红纱)虽然在古代中国较为贵重,但是半匹红纱的价值依然远不足于一车炭。后文写道宫使只留下了半匹红纱,体现了唐朝政府对民生的不重视。

参考资料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Wen, Rumin (编). Yu wen: ba nian ji xia ce. Yi wu jiao yu jiao ke shu 2017年12月第1版, 2019年13月第3次印刷. Bei jing. 2017. ISBN 978-7-107-32361-4.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外部链接

[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