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

来自维基学院

素质教育日语教養課程,英语:liberal education),又译为心智教育[1],相对于偏重考试的应试教育而言,较为注重培养体育艺术能力和多元智能的成绩,当然质素教育也是有考试的,但考试目的不在筛选100满分的人才,而是在于教育出能考出101分(突破限制范围、触类旁通)的人才,让学生透过艺术、体育等更多样的考试来比赛,能各发挥个人潜能,各展兴趣所长,并培养良好的品格,并不局限于学术上的才能。这种教育起源于近代15世纪的欧洲,原本这些地方对学生灌输著阿拉伯地区和古代的罗马时期知识,例如文艺复兴时代,人们以会鞭打的老师称为优良的人师,社会相对不开化,然而日后科学时代、大航海重商主义兴起,所需技术性工作减少,探险人才竞争白热化,特别是见风转舵的商业性通才需求大增,并进一步影响北美等英式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人才培育,引入强调个人创新、方向思考的教育元素。

素质教育被部分称为比赛教育,样样竞争,范围不仅止于考试,透过生活中不断推动能力斗争、激烈且开放的发展环境,让学生产生恐惧落后同侪的心理,逼迫其个人突破专长以不输人,同时两两比较找出自我出路以免被淘汰,这样不只是训练技术工作者,而能打造出全人。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质素、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参与群体竞争的结果。考试如何,不过就是个人专长的一部分。然而,这样的教育过分依赖天生的差异,例如学生议会和球队是西方重要的教育过程,若非担任此类职务,未来也难以进入知名大学,然而若非天生即是领导体格者,很有可能直接被拒绝,素质教育任由强者出风头并得到最好的资源,弱者即使努力考试也追赶不上,可能因为体魄不足而被残酷的淘汰,虽然改以因人而异的方法去保障每个人的受教权,但,许多孩子也会因为天生就是长相如何,能力如何等,受到不公平的教育待遇,菁英可以被选入私校读成知识分子从政经商,反之能力差的人只能分到技术或体育班的专业,还有漠视霸凌的问题,尤其是在种族歧视严重的时期,也是西方头痛的问题,值得大多东方国家反思。

内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文里的“教育”二字都是会意字,“教”字从攴从孝,攴是形部,孝是声部。“攴”的篆体字形是用手持杖或执鞭。“育”字在甲骨文字形里像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字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字。从汉字造字之初就说明了,教育是一种暴力强制训导和机械灌输,而中国古代私塾教育的教书先生配备的戒尺和教鞭,以及体罚等措施,就是这个词的注脚。

“教育”一词的英文词汇educate(v.)education(n.)来源于拉丁语ēducātiō,意思是“引出”(lead out)[2][3]。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自我的探索与困境的突破。

从中西方对“教育”一词的构词和理解上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欧洲文明核心价值的精髓,即是突破性的。因而两种文明在同样面对考试时的想法也就不同,西方视考试如比赛,付出101分的努力(因而美国称教育为101 lesson),是突破自我、打败同侪的机会,东方则视做筛选,只要考100分就好,而牺牲自我的发展迎合筛选标准。

所以同时必须了解,素质教育仍然要考试、参与竞争、课后作业等,其理念是升学观念的转变,作法仍与应试教育的训练类似,这仅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与应试教育的目标基本切合、相对应,也同样要面对淘汰的残酷。素质教育主义亦被应试教育支持者斥为“垃圾”、“摧毁前途”等,主要于亚洲地区,以中国和香港较为严重。这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的误会,较差的学生因此不重视考试,导致相比之下落后,但良好的素质学生,亦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图书馆吸收自己喜爱的学问,并加入考试行列,透过比赛、上台表达、领导团队争取认同。西方教育亦会针对孩子的兴趣所在,强力鞭策迫其突破自我。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外部链接[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