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語炒飯的來源考證

來自維基學院

本研究旨在論證台灣俚語炒飯的來源

導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炒飯台灣流行語中有「做愛」之意,由來眾說不一。

來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一說,這個意思起源於一個笑話,由東森綜合台節目《開運鑑定團》節目主持人李明依於節目中發揚光大。而比該節目更早、知名度較高的三立影視錄影帶《豬哥亮歌廳》,來賓費玉清講的黃色笑話[1]已用炒飯暗指做愛。

另一說,此義源自成語「生米煮成熟飯」,被重構成「生米炒成熟飯」而簡稱「炒飯」。

還有一說,指炒飯的意象對應成語「翻雲覆雨」,男為鍋鏟、女為鍋,一根鍋鏟在鍋子裡炒呀炒,故以之代稱做愛。


台灣製作人田歌口述(2009-10-13):

民國60年代初,當時在電視台錄製台語戲劇節目時,有位梅姓女演員每每到中午放飯時,常要趕著回家做飯給她老公吃。

某日有位男演員隨口問她:「什麼事妳一放飯就急著回家 ?」

梅姓女演員說:「回去咬(給)阮尫(老公)炒飯啦。」

「唔!對啦對啦,她是回家甲(跟)伊尫(她老公)炒飯啦。」

其中一位洪姓男演員故意把「給」老公炒飯,說成「跟」老公炒飯(台語「給」與「跟」唸起來語音相似,語意卻完全不同)。

於是每到中午梅姓女演員要回家做飯給老公吃時,洪姓跟其他男演員就會調侃她是去跟老公「炒飯」。


就這樣,「炒飯」一語在電視圈成了做「那檔子事」較為文雅的代名詞,後來再經影視記者的引用、刊登,終至演變成今日的流行語。

相關[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參考[編輯 | 編輯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