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台灣教育專案參與者編輯歷程分析

來自維基學院
  • 作者 Author/孟佳怡 Chia-yi, Meng[註 1], 王則文 Tze-wen, Wang[註 2]

Summary

Education program have been pointed as a priority following by 2030 knowledge equity movement.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aim to confirm objectives of Wikipedia teaching programs, develop students' further editing interest, review the design of Wikipedia student training progress and current achievements. Moreover,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explore how Wikipedia teaching program impact students via face to face interview. Especially focus on how they understand Wikipedia editing principles, how to increase their editing confidence, and developing their further editing interests during Wikipedia teaching progress. As soon as this research done, Wikimedia Taiwan would like to set up 2019 education program strategy which following by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had 4 research hypothesis.
First, Taiwanese students have similar situations which like 11 findings in New Editor Experience research[1]. Second, the design of the Taiwan Wikipedia class introduction and edit principles page coul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ikipedia edit principles efficiently. Third, students will ask class assistant when they looking for help during editing. Fourth, the period which they are actually working on editing will be 3-4 weeks before deadline.
Those results of 11 findings from New Editor Experience Research[1] are mostly fit in those Taiwanese students who joined this interview, except few points. One finding was more related to Wikipedia community but not students, another was if article style will match encyclopedia, and students were used to searching basic information on Wikipedia so it will not cause problems.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use to used the Taiwan Wikipedia class introduction and edit principles page as an instruction manual, but searched for more helpful information online and sometimes students need direct response channel when they face problems during editing. And when they need some help, they were looking for classmates first, then senior students, class assistant will be the last option.
This research offers an opportunity which can directly get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understand how editing Wikipedia experience has impacted them. The main finding from the interviews shows that connections in specific commun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bases on how instantly and closely of those connections. Those supports were from senior students, classmates or class assistant. There are few things Wikimedia Taiwan can work on in the future. Firstly, we could figure out what elements can encourage students keep editing Wikipedia. For example, design a certification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apply a higher degree school or a job offer. Secondly, we could create an active atmosphere and select a leader, because group discussion could help students get support easier. Moreover, we can offer more options to students, then they could get involve easily and fit their own interests. Last but not least, Wikimedia Taiwan could post more Wikipedian experience on Facebook group, and keep communicating and the followups of participated students.

研究動機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教育專案在維基媒體運動中一直是推動重點,台灣維基媒體協會自2012年起,每年也透過與學校課程合作或其他的形式,與教育機構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提升維基媒體計畫的內容。在推動2030前達成知識平權願景[2]的脈絡下,並為了規劃未來的教育專案策略,本研究欲回顧在台灣現行的維基百科課程設計,由回顧現行教學成果、確立教學目標、進一步以訪談研究了解維基百科教學對學生的影響,特別是在了解編輯方針、增加編輯信心,和發展日後編輯興趣三方面,在來年的教學設計上更進一步改善。

目前以中文和英文在Google學術搜尋引擎上討論維基百科與教育相關的研究,中文搜尋的重點參考主要是根據如何將維基百科應用在課程上為主,碩博士論文網資料庫中明顯相關的文章是一將維基百科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的例子[註 3];而英文搜尋找到的資料大多是以學術單位的觀點切入,並且多半將學生視為維基百科的讀者。因此討論主題聚焦於「學生應不應該使用維基百科做研究」,還有「維基百科的可信度是否足以應用在學術研究」這類議題。本研究係從維基社群組織者的觀點著手,除了視角的不同,由於研究對象學生均是參與了維基百科教育專案的相關課程,應課程的要求編寫了維基百科上的條目,研究對象的身份也不再是讀者,而是作者、貢獻者。希望從這個全新的方向,了解學生對維基課程的印象,以及影響學生編寫品質與參與度的原因。從而協助台灣維基百科教育專案的組織者和合作對象,都能了解現有教學的長處以及可以強化的地方,並依教育專案目標(提升編寫中文維基百科的人數和中文維基百科內容的品質)做出維基百科教學相應調整。

研究方法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本研究使用2018年柏林維基媒體會議中,議程39「如何設計研究以計畫未來的專案或活動[3]」上所提出的「新編輯者經驗報告[1]」作為研究基礎。借用該報告中的人物角色編輯歷程模組的設計及研究目標,設計好問題之後對學生進行深入訪談。訪談的結果先製作成編輯歷程模型,再加以分析內容,以找出目前維基百科教學痛點和未來的因應方法。

研究假設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新編輯者經驗報告的11點主要發現在台灣教育專案中有相似的情況。
  2. 教學頁面[註 4]設計有助於學生快速掌握維基百科編寫規則。
  3. 面臨問題時往往會求助於助教。
  4. 實際編寫時間會落在期限前的3-4週。

訪談設計方向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依據新編輯者經驗報告,了解受訪者選擇、嘗試、交集、觀點[註 5]的編輯歷程。
  2. 進一步了解受訪者編輯經驗,和編輯時遭遇的問題和解決方式。
  3. 最後聚焦在維基百科教學課程,了解教學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和未來可以增加或修正的地方。

研究結果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模型建立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賴同學,慈濟大學附屬中學,國三生。[註 6]

賴同學編輯歷程
選擇 嘗試 交集 觀點
國小報告 293T Sessility
使用Wikipedia找資料、作報

告。

任務條目:生物專有名詞293T,

一開始內容不多,近期內又被刪

除部份內容。

消歧異頁面:內容很短,很快就

翻譯完了。主要是解釋英文上不

同意思,但最後被刪除,救不回

來。平常心對待,因為知道不會

每次都完美。

不確定未來是否會再編輯,一

是因為課業繁忙,二是因為編

輯維基百科的工作和成果,和

目前課綱關係不大,對未來申

請學校沒有顯見幫助。

2. 曾同學,政治大學世界民族誌,大四生。

曾同學編輯歷程
選擇 嘗試 交集 觀點
高中報告 塞芒人 肯納威克人
高中做報告,查關鍵字。印象中

老師不建議使用維基百科。

剛開始嘗試的時候覺得有壓力,

因為做不好也會讓其他人看到。

因為自我要求高,遇到問題會

自行嘗試解決,比如說資料有

限的時候會去查找關鍵字,針

對馬來西亞、泰國、東南亞,

和少數民族進行延伸搜索。也

會看別人寫的程式碼,需要的

時候也會自己繪圖。喜歡嘗試

新的內容,看會不會被刪除,

測試維基百科底線。

因為使用翻譯,沒有引注資料來

源。收到訊息提醒。警告: 沒有

足夠信息來源,之後有把資料來

源補上。

最近完成的條目是瑪納斯史詩

,加入重要角色名字來源。從

接觸維基百科至今,覺得自己

的角色從受益者變成貢獻者。

目前在班上當助教,協助同學

解決編輯維基時遇到的問題。

因為家族很多人從事教職,未來

也想當老師,有機會想把維基

應用在教學上。

3. 張同學,政治大學世界民族誌,大二生。

張同學編輯歷程
選擇 嘗試 交集 觀點
國中報告 拉賈斯坦人 賈格蘭
國中查報告(科學家的生平、化

學小知識。),還不知道維基是

人人可以編寫的。

最難是一開始程式語言的問題。

會在線上找想要的模板,然後

從其他維基百科上直接拷背。

因為寫上去的東西是要給大家

看的,會比較謹慎。小組討論

時,有時會出現資料有所出入

的狀況,需要整合。

在維基共享資源上有找到相應圖

片。

寫完維基語法後,發現自己可以

嘗試、學習寫程式。引發對寫程

式的興趣,用語言完成。網頁設

計。也進一步啟發自己對數位藝

術的興趣。一開始覺得找資料困

難,也是使用校內ERAF資料庫。

完成後沒有那麼排斥寫維基百科

,也對資料來源更加重視。

4. 謝同學,台灣大學植物分類學,大三生。

謝同學編輯歷程
選擇 嘗試 交集 觀點
國高中報告 劍葉鳳尾蕨
作報告時可以快速查找資料的工

具,會留意文獻引用來源和條目

不適當時,可以修改的功能。

編寫劍葉鳳尾蕨的原因是剛好有

拍到本條目的植物照片。

同學之間討論如何用維基語法呈

現作業內容,習慣先把內容打成

Word,完成後再上傳。

作業結束之後沒有再次回顧,不

知道那條條目現在變得怎麼樣了

?也沒有收到回饋。比較像是一

次性的編輯經驗。最近查的條目

Tween20,是某種化學試劑。

感受正面,從無到有的學習過程。

後來沒有繼續編輯的原因是因為

要花很多時間準備,而且要確保

內容的正確性。課業之外沒有特

別對維基產生編輯興趣。覺得自

己所學的知識還不足以完整的表

達出一個條目。

5. 王同學,台灣大學植物分類學,大三生。

王同學編輯歷程
選擇 嘗試 交集 觀點
國中報告 神武小蘗
國中查資料,感覺滿複雜的,不

會想特別去編。

是之前修樹木學的博士班助教發

表的新種。覺得程式語言困難,

會去其他條目找相關的模版來用。

作業頁面可以找到其他同學編寫

進度平常心看待,偏正向。因為

嘗試做一件之前沒有做過的事,

也嘗試編修,過程算有趣。

資料都是自己上網找,或是哪

些書裡有。唯一找助教的時候

是問圖片。資料庫名中研院台

灣生命大百科。不小心把條目

放到正式條目,沒有幾分鐘就

收到留言說:先不要放在正式

條目。這個情況也不只我發生。

收到留言有點驚訝,因為很快

就收到留言。後來發現要從教

育專案的頁面登入編修條目,

而不是一般的維基頁面。

最近一次查的條目是月相變化

圖,因為要寫作業。認識星空

,要查每個月相的專有條目。

對維基的評價正面,因為還沒

有發現過大錯誤。

6. 洪同學,台灣大學東南亞史,大四生。

洪同學編輯歷程
選擇 嘗試 交集 觀點
牛車水事件
國高中作報告覺得維基百科好用

,可以得到足夠多的資訊,

Google搜尋時會在前幾位。這

個時期以為知識是客觀而固定的

,後來開始思考何謂真假的時候

,才認知道資訊是流動,而沒有

標準答案的。

唯一的編輯經驗是牛車水事件。

看到自己編的東西最後呈現在

維基百科上覺得很有趣。有在

Word上編輯後再上傳的習慣。

分組討論時,有一名組員對語法

有經驗,也會繪製地圖,和他同

一組讓人覺得安心。但如果之後

要獨立編輯,沒有信心也能作出

像這次一樣的成果。

對於自己的研究可以呈現在人人

都可以閱讀的維基百科上,覺得

是對自己研究的一個交待和段落。

曾經想把「南洋引進美國菸草廣

告形像分析」也放到維基百科上

,但不確定是否適合成為維基百

科的一個條目。(編按:或許比較

適合放在維基學院裡。)未來有機

會不排除再次編輯維基百科的可

能性。還是時常會使用維基百科

進行查詢,最近查的一個條目是

奧古斯丁

資料分析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此次的訪談結果首先會針對台灣學生編輯歷程、經驗,和對維基百科編輯教學課程提供的回饋,比照新編輯者經驗報告[1]內容,從訪談內容中驗證台灣學生面臨的挑戰及需求。接著回顧訪談內容,分析報告中提出的三個假設。了解對學生重要和有幫助的工具為何?學生遇到困難時的求助管道為何?以及學生平均會花多少時間完成老師出的編輯維基百科作業。

本研究的主要受訪者為就學中的學生,來自不同科系、城市、不同興趣和技能,年齡介於國三到大四。求學階段的編輯者共同點是完成作業或任務條目是編輯維基百科的主要動機,或是考慮對未來學業有幫助而作出是否編輯的決定。藉由了解學生編輯者的背景、編輯動機、面臨的挑戰,和編輯經歷,台灣維基媒體協會在2019年可以擬定對應的策略、資源、支援、培養助教,以吸引更多不同專業領域的同學加入編輯中文維基百科的行列,進一步達到2030維基運動的願景。

與新編輯者經歷報告發現多數相似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新編輯者經歷報告[1]的11點主要發現在台灣教育專案中有相似的情況,關於此報告的說明,請參閱附錄2。

  1. 有相似的情況。報告中提到「人們編輯維基的原因百百種,大多都不是以服務為目的編輯維基百科。」因為此次訪談對象為學生,所以明顯不是以服務為目的編輯維基百科。同學們主要符合新編輯者報告中的任務完成者類型,此類型編輯維基百科是為了滿足一個外在獎勵或目標,除了案例1是參加慈大附中維基社後,開始編輯維基百科外,其餘的同學都是為了完成學校作業開始編輯的工作。根據報告提供的機會,未來協會可以思考什麼方法會讓同學從維基經驗中獲益。根據訪談內容,同學有以維基編輯經驗是否符合課綱?是否可以應用到未來工作?編寫維基百科的工作可以造成的影響力,和是否可以成為未來申請學校的經歷等因素,作為繼續編輯與否的考量。
  2. 有相似的情況。在報告中第二點主要發現是「維基百科的高知名度,對新編輯者來說,同時是絕大的優點與致命的缺點。」在此次受訪中明顯感受到這一點。除了案例1外,其餘同學都有提到因為編輯維基的工作主要的壓力來自於維基百科是人人可以看的到的,所以在編輯時會更加謹慎,避免錯誤。報告中提到的機會提及,我們首先可以提醒編輯者(同學)避免用真實姓名以減輕壓力。我認為也可以在未來的教學課程中,強調維基百科社群的開放性(歡迎新手和不同背景的編輯者加入)及友善原則(以善意出發提供建議與溝通),歡迎學生編輯者加入成為貢獻知識的一份子。
  3. 有相似的情況。第三點是「鼓舞人心、值得信賴、善於和人溝通的社群組織者在招募和支持新編輯者上,扮演關鍵角色。」報告中有提到:善於溝通的社群組織者在招募與支持新編輯上,扮演關鍵角色。類似情況在學生社群上也明顯存在,案例1與案例6具體提到社群組織者發揮的影響力。案例1的同學在編輯活動上遇到專有名詞時,會直接詢問學長姐,得到立即的幫助。案例6則是在小組中,有一位較有經驗的維基編輯者,和他一起編輯討論的時候,較有信心產出好的條目。有經驗的組員會自己繪圖上傳,進一步豐富條目的內容。
  4. 無相似的情況,因為學生在編輯時,不會優先考慮到社群規模的問題。第四點的報告發現是「作為讀者,有些編輯覺得韓國和捷克的維基百科有其侷限,是一個進入全面深入的補充資訊的跳板。」既有編輯者不太想要對韓國和捷克維基百科做出貢獻,因為需要補充的內容太多。這種看法造成一種惡性循環,阻礙中型社群擴大成長。學生編輯和社群不同,做出貢獻主要是為了完成作業,對於維基社群的概念比較不明確。針對需要補充的內容,只有一位受訪同學提到分組討論時,曾經就劃定該條目應該提及的範圍進行討論,內容延伸出其他條目時,會期待後面有人繼續豐富相關條目內容,此點偏向條目範圍而非社群規模。
  5. 有相似的情況。第五點和學生對維基的理解有關。「維基百科產出過程和背後的社群間的複雜和各自為政的,使得將讀者轉換為編輯、以及將新編輯轉換為經驗豐富的編輯者變得困難。」在訪談時發現,同學對教育以外,協會正在進行的專案不清楚。報告中的機會是,向編輯者拉開維基百科是如何運作的帷幕,增進編輯者對維基百科的理解。我認為實作層面上可以在未來進行維基教學的同時,花一點時間讓同學知道其他的維基計畫,同學可以選擇加入自己有興趣的項目。例:女性編輯松、維基愛地球、愛古蹟攝影比賽等活動。讓維基不只是一個要完成的作業項目,而是一個可以結合興趣的生活體驗的選項。
  6. 有相似的情況。關於第六點提到的信心,在實際訪問的過程中,我發現信心因素不單只存在於內容知識,也和程式語言、呈現方式(模組、圖片)有關。報告中提到「人們須對他們的內容知識有信心才能編輯維基百科。」訪談中案例3、案例4,和案例6的同學有提及對目前所學知識掌握程度還不足,所以沒有足夠信心持續對維基百科做出貢獻。報告中也提到,在新進者編輯的過程中,如果指導者可以對優秀的貢獻進展或成果,加入鼓勵機制。我認為鼓勵機制在學生身上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未來如果由協會分享更多資深維基人的編輯歷程,可以讓同學初接觸時對編輯維基這件事有更多認識,強化同學編輯維基百科的信心。
  7. 有相似的情況。第七點和編輯時的使用習慣有關,此次受訪的同學在編輯時也養成先使用Word或沙盒進行編輯的習慣。報告中提到「有經驗的的編輯者比較喜歡在沙盒,或其他私人空間反覆練習編輯的技巧。」除了案例5的同學會先在沙盒中進行編輯外,其他五位同學都提到有在Word中先編輯再上傳的習慣。案例5的同學並提到,學生編輯有時會不清楚作業上傳路徑,而上傳到正式條目路徑。我認為在未來的教學頁面上可以增加這部份內容,或在教學中提醒同學兩者的不同。
  8. 無相似的情況,或較少的關連。第八點和內容呈現的方式和維基方針有關。報告中說到「新編輯者最大的挑戰比較偏向概念性,而非技術性。困難之處在於了解維基百科的政策和寫出更「維基百科的」內容。」我認為寫出"維基百科的內容"對同學來說不是問題。大部份的受訪同學有在維基百科上查找資料作報告的經驗,大致可以掌握維基百科式的內容,加上在維基百科教學課上,指導老師都會提及維基方針。
  9. 有相似的情況。報告中說「編輯過程和支持機制(例如與其他編輯的討論頁,幫助頁面)不夠直覺,這使新編輯難以學習和成長。」報告中的發現九是學生遭遇問題時的支持機制,此次受訪的學生在編輯過程中遭遇主要挑戰時,偏好和同學討論或主動上網搜尋答案。但遭遇一般像是模組或方針類形的基本問題時,也會自行參考其他維基百科上的語法。案例2的同學習慣自己搜尋答案,以及嘗試維基百科可以接受的可能性,像是自形繪圖、編輯模組,編輯程式碼等等技巧。
  10. 有相似的情況。第10點的個人化支援往往是決定同學是否持續主動編輯或跟進維基工作的關鍵因素。報告中說「新進的編輯者喜歡跑到維基百科以外的地方發問,因為他們喜歡更針對問題或更個人化的支援。」從同學的反饋中,發現社群的支持力量很重要!(我將此處的社群定義為同儕、學長姐,或是助教,而非一般的維基人社群。)我認為當受訪學生可以從同儕、學長姐、助教身上,得到立即且有用的幫助,這也強化了同學和維基的連結性。在未來工作策略中,可以思考和學校開源社團合作或尋求成立維基社團的更多機會。
  11. 有相似的情況。報告發現的11點,也是最後一點是關於作業完成後的後續追蹤。報告中提到「回饋對新編輯者很重要,可能會鼓勵他們繼續編,或讓他們不再進行更多編輯。」案例4的同學提到編輯維基百科對他來說是一次性的工作,沒有跟進條目後續的發展。我認為如果提供數據,讓同學在編輯後還能持續了解,有多少人看過自己貢獻的條目,或是否有人修改或編輯條目,會增加編輯工作的成就感和信心。案例6的同學則認為此次的訪談讓她得以回顧編輯維基百科的經歷,讓維基工作的經歷有完成一個段落的感覺。

教學頁面設計有助於學生快速掌握維基百科編寫規則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本研究假設教學頁面設計有助於學生快速掌握維基百科編寫規則,訪談結果符合此假設。教學頁面提供一個關於編寫方針,可供依循的架構,有達到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維基百科編寫規則的預設目標。台大植物分類學的助教讓同學使用教學頁面簽到功能以熟悉操作頁面、案例5的同學會使用教學頁面上了解其他同學的編寫內容和進度,或參考教學頁面上的條目範本以改善自己編寫的條目。根據受訪內容,除教學頁面提供的基本資訊外,在可取得支援層面,案例5的同學反應更需要的是在課堂上更多實際操作如何使用程式碼編輯維基百科的時間,案例4的同學則是反應需要一個在遭遇問題時可以迅速得到回覆的支援管道。

面臨問題時往往先自己找答案或求助同儕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本研究假設同學面臨問題時往往會求助於助教,研究結果不支持。同學在編輯維基百科時,遭遇到的問題有很多。訪談中同學提及最多的三項挑戰,一是不熟悉維基百科編輯程式碼和呈現所需模版的程式語言、其次是如何找到可靠的資料來源並符合維基方針,再者是擔心因為自己的學識有限,不足以呈現具備公信力的知識。根據訪談內容,編寫同學通常會先自己搜尋網上資訊尋求解答,再來會和同學討論,助教往往是最後一個詢問的對象。而資料來源除了授課老師會告知學校可使用的資料庫資源外,學生往往會詢問系上的學長姊,取得支援和幫助。而對自己編輯內容公信度的焦慮,往往隨著編寫的進程會逐漸減少。

編寫時間會受到課堂形式影響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本研究假設實際編寫時間會落在期限前的3-4週,研究結果不符合假設,實際編寫範圍的時間更廣。依據每堂課形式(個人或小組)、課程需要(條目數)、和可編寫的內容資訊量不同,編寫時間也有差異。慈中附中主要是翻譯條目為主的社團,同學以或獨自、或分組的方式完成條目翻譯。政大的兩位受訪者編輯習慣不同,一位是較早開始找資料、作準備。案例3的同學集中在期限前的兩到三週完成作業。台大的兩位植物分類同學,共通點是先自己拍到植物照片或系上學長有編寫條目相關資料著手,掌握資訊後,可以較快完成條目。而東南亞史的同學則是在期中報告後,以分組討論的方式完成條目。主要依據課程性質和編輯者習慣,實際編寫時間從2-8週不等。

結果與討論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新編輯者研究中大部份的情況都適用在學生編輯身上。除了教學頁面在課程中的功能和需要增加的地方外,此次面對面的訪談提供我一個機會,了解編輯維基百科的經驗對學生的影響。從訪談中顯示,社群關係在支援上扮演重要角色,基於其立即性和關係的緊密度。支援有來自學長姐、來自同學間的討論,或助教的協助。歸納出以下幾點協會可以著力的方向,一是找出編輯維基百科工作可以為未來求學或求職履歷加分的元素,像是編寫條目達到標準頒發貢獻證書。二是營造出小組討論的氣氛和選擇一個領導者,小組討論的形式可以是社團、可以是學長姐、可以是系上同學之間的討論,而領導者可以讓新加入者較快上手。再來是提供同學們多元化參與維基活動的選擇,讓同學在編輯工作結束之後,還可以持續保持和維基媒體協會的關係。接下來想運用臉書社團,藉由訪問維基人或同學分享編輯經驗,讓編輯維基這件事成為更親切而容易入門的工作。最後則是後續追蹤,在說明如何編輯維基百科的同時,也讓同學知道在條目完成後,怎麼查詢有多少人閱讀或修改自己編寫的條目。或是台灣教育專案編寫成果在全球的比重,或是設計一份問卷,在課程結束後,了解學生對編輯維基百科的回饋意見等等。

結論與建議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探討現有維基百科教學帶給學生什麼效益?在訪談中問到在維基百科教學課程日後在完成維基工作對同學有所助益的地方。有同學提到五大支柱、視覺化編輯、程式碼、超連結、如何上傳圖片等對他們在實際編寫上有所幫助,特別是關於編輯維基百科編輯的程式語言和條目模組。藉訪問嘗試分析影響學生編寫品質與參與度的原因?決定受訪同學主要是依據其編輯成果或參與維基社團的經驗。此次訪談中發現,產出較佳成果的編輯者,較多人有和學長姐請教或和同學討論的習慣,自己發現問題、搜尋答案、解決問題的同學佔少數。所以社群是一個可以凝聚同學參加維基工作的元素。訪談中協助台灣維基媒體協會了解現有教學的長處以及可以強化的地方?綜上所述,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收到學生反饋後,依教育專案目標(提升編寫中文維基百科的人數和中文維基百科內容的品質)做出維基百科教學相應調整,一是推廣讓更多學生了解編輯維基百科的工作,降低加入門檻。再者當班級數較大時,增加講師或助教人數。或是在教學內容裡增加實際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遭遇入門時,可以即時的知道解決的方法。這一次主要針對六位同學作訪談,樣本數有限。預計明年會作兩份量化問卷。進一步搜集更多數據,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維基可以提供的服務。

  1. 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會務專員
  2. 社團法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祕書
  3. 碩博士論文網-連結主義應用於高中地理教學-以學生共同編輯維基百科西亞詞條為例
  4. 自2014年政大世界民族誌課程起,台灣教育專案為大部分合作課程開設的頁面,內容包括簡易的教學內容。可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上的「WP:NCCUEth103-2」頁面
  5. 此處的「選擇、嘗試、交集、觀點」指涉的經驗,請參見附錄中的問題設計。
  6. 同學身份為受訪時身份,非參與教育專案課程時,唯兩者僅有年級上之差異。

參考文獻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1.0 1.1 1.2 1.3 1.4 New Editor Experiences
  2. Knowledge Version as Wikimedia Strategy by 2030
  3. Wikimedia Conference 2018, 39. How to use design research to plan your next program or event

附錄1:訪談題目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請你簡單的聊聊自己的背景。像是姓名、哪裡人、幾歲、目前就讀科系、興趣等等基本資訊。
  2. 請問你平日有哪些興趣?下課以後會從事什麼活動?喜歡的音樂或閱讀類型?
  3. 新編輯者歷程中分出選擇、嘗試、交集、觀點。
    1. 選擇:你第一次接觸選擇維基百科的時間點是什麼?有什麼感受?
    2. 嘗試:你第一次嘗試編輯的時機是什麼?寫了哪個條目?有使用到哪些功能?面臨到什麼挑戰?
    3. 交集:你第一次因維基工作和他者產生的交集是什麼?同儕、老師、社群都算。那時發生了什麼事?帶給你什麼感受?
    4. 觀點:整體編輯經驗帶給你的感受如何?最近一次編輯或查詢的條目是什麼?
  4. 課程結束後,還有編輯過其他條目嗎?如果有,是哪一條?如果沒有,是為什麼呢?
  5. 一個好條目需具備什麼元素?
  6. 選修還是必修?那時候上維基教學課程的時間?
  7. 維基教學課程上哪些對你後來的編輯工作是有用的?
  8. 你希望維基教學課程增加的部份?
  9. 編輯維基的工作對你的意義和收獲?
  10. 編輯維基前後對維基有不一樣的理解或改變嗎?
  11. 未來想從事哪方面的工作?

附錄2:新編輯者歷程11點發現

[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a. 挑戰:人們編輯維基的原因百百種,大多都不是以服務為目的編輯維基百科。
    b. 機會:找到方法讓新編輯者從維基經驗中獲益,而不只是新編輯者能為維基百科帶來什麼。
  2. a. 挑戰:維基百科的高知名度,對新編輯者來說,同時是絕大的優點與致命的缺點。
    b. 機會:將編輯變成一件更平易近人的事。
  3. a. 挑戰:鼓舞人心、值得信賴、善於和人溝通的社群組織者在招募和支持新編輯者上,扮演關鍵角色。
    b. 機會:聚焦在同時擁有很多功能的社群組織者。可以吸引、可以教學,同時激發新編輯者編輯維基百科的千百種動機。
  4. a. 挑戰:作為讀者,有些編輯覺得韓國和捷克的維基百科有其侷限,是一個進入全面深入的補充資訊的跳板。既有編輯者不太想要對韓國和捷克維基百科做出貢 獻,因為需要補充的內容太多。這種看法造成一種惡性循環,阻礙中型社群擴大成長。
    b. 機會:鼓勵讀者補充捷克/韓國維基百科不足的地方,就像他們補足自身的資訊落差一樣。
  5. a. 挑戰:維基百科產出過程和背後的社群間的複雜和各自為政的,使得將讀者轉換為編輯、以及將新編輯轉換為經驗豐富的編輯者變得困難。
    b. 機會:拉開 「維基百科是如何運作的」 帷幕,讓編輯這件事變得更直觀而沒有障礙。
  6. a. 挑戰:人們須對他們的內容知識有信心才能編輯維基百科。
    b. 機會:鼓勵業餘專家編輯。
  7. a. 挑戰:有經驗的的編輯者比較喜歡在沙盒,或其他私人空間反覆練習編輯的技巧。
    b. 機會:提供新編輯者各種訓練和協助連結,降低編輯者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了解編輯維基百科是一個漸進的學習過程。
  8. a. 挑戰:新編輯者最大的挑戰比較偏向概念性,而非技術性。困難之處在於了解維基百科的政策和寫出更「維基百科的」內容。
    b. 機會:明確定義政策和要求,讓編輯者更容易上手。
  9. a. 編輯過程和支持機制(例如與其他編輯的討論頁,幫助頁面)不夠直覺,這使新編輯難以學習和成長。
    b. 機會一:根據他們想要完成的工作項目,提供新編輯者即時指導。
    c. 機會二:依人們通訊的習慣,發送通知。(郵件、通訊或社群軟體等等)。
  10. a. 挑戰:新進的編輯者喜歡跑到維基百科以外的地方發問,因為他們喜歡更針對問題或更個人化的支援。
    b. 機會一:針對新編輯者的即時問題,讓協助頁面和討論頁更容易被發現。
    c. 機會二:針對新編輯者,創造出更多一對一支援的機會。
  11. a. 挑戰:回饋對新編輯者很重要,可能會鼓勵他們繼續編,或讓他們不再進行更多編輯。
    b. 機會:建立規範讓回饋意見更有建設性和個人化,而非純技術性的建議或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