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教育

來自維基學院

什麼是綠色教育[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綠色教育是指全方位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教育,就是將這種教育滲入自然科學、技術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等綜合性教學和實踐環節中,使其成為學生的基礎知識結構以及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教育的內容包括環境意識、環境知識、態度、技能、和參與。

  實施綠色教育,是適應時代發展趨勢、轉變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一個重要舉措。通過綠色教育樹立學生保護環境的道德觀和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使每一個學生「學會關心」,不僅關心你、我、他,而且關心物種、生物圈、地球,培養他們既懂得先進的科學技術,又懂得協調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從而在促進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的同時,成為維持和優化人類生存環境的積極參與者。

綠色教育的由來[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綠色教育大體經歷了以下兩個階段:第一,萌芽階段。聯合國於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了有關人類環境的會議,中國當時也是出席會議的113個國家之一。這是世界各國首次為了人類利益共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的會議。會議的主要成果有:產生了《人類環境宣言》;決定在內羅畢設立聯合國環境計劃署;提出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提出「只有一個地球」的口號等。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就是在這次會議後逐漸發展起來的,而中國的環境教育也就隨着環境保護事業的起步開始萌芽了。

第二,發展階段。(1)為了響應斯德哥爾摩會議的第96條建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計劃署於1975年頒佈了國際環境教育計劃(IEEP),其目的是在環境教育領域內,促進經驗和信息的交流、研究和實驗、人員培訓、課程和相應教材的開發及國際合作。作為IEEP的活動之一,197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貝爾格萊德舉行了國際環境教育研討會,發表了《貝爾格萊德憲章》。

憲章根據環境教育的性質和目標,指出環境教育是「進一步認識和關心經濟、社會、政治和生態在城鄉地區的相互依賴性;為每一個人提供獲得保護和促進環境的知識和價值觀、態度、責任感和技能;創造個人、群體和整個社會行為的新模式。」(2)197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環境計劃署,在第比利斯召開了由68個國家參加的政府間環境教育會議,會議發表了著名的《第比利斯宣言》和及其對策。

關於如何開展環境教育的建議書,這兩個文件全面闡述了環境教育的目的、任務、目標、對象、內容,以及教材、教具、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國際合作和地區合作等。明確指出:接受環境教育應該是世界各國公民的一項權利,環境教育是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終身教育。而且強調:在進行環境教育時,要特別重視環境道德和環境價值觀的影響和作用。《貝爾格萊德憲章》和《第比利斯宣言》的發表,推動了國際環境教育的普遍開展。8O年代,環境教育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蓬勃興起。從世界總體來看,在縱向,根據從幼兒到成人的各個階段的不同特點,劃分為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的環境教育、中學的環境教育、大學和職業的環境教育、教育培訓、公眾參與的環境教育;在橫向,環境教育滲透到各個專業。(3)1987年8月,在前蘇聯首都莫斯科又召開了國際環境教育和培訓會議,為9O年代及更長遠的將來制定了國際環境與培訓策略,並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美學等不同角度,全面闡述了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4)1992年6月,在里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建議將環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適應持續發展,增加公眾意識並推廣培訓。

綠色教育發展誤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由於人們對綠色教育只看到其外在含義,而沒有領悟到其內在價值,所以導致了綠色教育的發展進入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注重環境美化。參與「綠色社區」、「綠色學校」評選時,很多學校與社區只注重其綠化面積、綠化佈置與結構、清潔程度,並且評出一些「綠色學校」 的優秀教師,表面上看起來達到了標準,而實質上真正意義上的關於「綠色」的工作做得很少。

二是環境保護意識膚淺。雖然一些社區和學校被評為「綠色社區」與「綠色學校」,但是關於綠色教育只是停留在口頭宣傳上,沒有做出具體的實質性的工作,使得綠色教育看起來只是一個空頭口號。

這些誤區阻礙了綠色教育的發展,使之徘徊在在初級階段,得不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和深刻理解,因此在深刻理解綠色教育含義的基礎上,對綠色教育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綠色教育發展方向的建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人們應該正確理解綠色教育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將其深刻的理念應用到實踐中來,這樣綠色教育才能夠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才能夠造福人類。對此提出以下幾種建議;

1.提高教師隊伍的綠色教育素質。

在教育行業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培養,因此首先注重教師環保素質的培養,並且樹立良好的綠色理念,這樣才能夠在教學中將綠色教育融入到教學中。

2.將綠色教育深入到教學內容中來。

綠色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因此關於它的教學資料十分缺乏,這對綠色教育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障礙,因此本研究認為政府應該編制適合各種年齡階段的環境教育資料,較好地將綠色教育融入資料中,並且能夠被不同的人群所接受。目前我國雖然有一些關於這方面的資料,但是很雜亂,沒有系統的將綠色教育寫進教材中。

3.改善教學方式,注重開拓創新。

目前中國在綠色教育方面只是停留在書面講解方面,並且只是一種教學任務,而對其內在含義的傳授卻是很少,因此很多學校所開展的綠色教育只是一種敷衍,並沒有起到教育的目的。這種方式是落後的、被動的,不利於綠色教育的開展。因此本研究認為,綠色教育應該作為一種理念融入到教學中來,它不只是綠色環保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綠色理念的傳輸,並且用此理念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培養綠色環保的創新精神,特別是培養中小學生的這種精神,這對整個國家的綠色教育舉足輕重。

4.社會鼓勵關於綠色行動的開展,並對此進行獎勵。

在教育的背後,行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能夠將所學到的理論應用到實際行動中來就是教育的成功。因此本研究認為,在開展綠色教育時,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儘可能的組織開展一些與綠色有關的行動,並根據其創新的程度給予獎勵。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綠色行動,才能夠將綠色理念融入到人們的思維中來。

5.注重環保高科技的發展,培養環保人才。

當然綠色教育不能夠只是停留在綠色理念的傳輸上,任何一種新興思維的發展都要依靠高科技發展的支持,因此高科技對於環保來說仍然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國家應該更加重視環保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培養高層次的環保人才,並將綠色理念融入到高科技的研發當中,使得每一件高科技產品除了充滿高科技含量外,更多的增加環保的技術,這樣就可以節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綠色教育的意義[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首先,環境教育是促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可持續發展既包括科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包括社會、人口、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在這些因素中,教育又是科技、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首先教育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原動力。在現代社會中,科技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環境的治理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應用,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也是以一定的科技水平為前提的。二是提高人口質量,通過國民素質的提高,促進經濟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在教育的發展、人口的發展和環境的發展中,人的發展是極其重要的。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高人El的質量,人El的質量包括人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大力提高人El的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的任務還相當艱巨。三是實施環境教育,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往的人類環境觀,認為自然界是無生命的、被動的、可以無償佔有和開發的。隨着社會的進步和自然界一次又一次災害的發生,人們終於認識到,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界是有生命的,必須加以愛護才行。與此同時,就是環境教育的興起。在著名的《第比利斯宣言》中對環境教育的定義是:「環境教育,應恰當地理解為,是一種全面的終身教育,一種能對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的各種變化作出反應的教育。」其次,綠色教育是解決人文文化和科學文化分裂問題的一條可能途徑。自近代科學興起以來,分科教育的實施培養了大批術業專攻的各類人才,推動了社會的快速進步,然而也把社會的精神生活分割為一個個相互絕緣的狹隘領域,尤其是分裂為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兩大陣營。這種文化分裂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害,會使人們錯誤地解釋過去、錯誤地批判現在,並否定對未來的希望。C.P.斯諾認為解決文化分裂問題的基本辦法是改進教育,這種改進一要體現2O世紀以來人類對日益強大的以自然科學為核心的工具理性的批判與反思的積極成果。二要促進互為割裂且攻擊不已的兩種文化的融合,促進更為人性的生態文化的產生,以期最終影響到人們的世界圖景和思維方式。

第三,綠色教育在哲學領域體現了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千百年來,「人定勝天」的理念誘使人們去征服自然,把自然界放在了人的對立面,其直接的後果就是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掠奪和破壞。但是近年來災害頻仍的現實已經說明,人是自然及環境系統中的一員。人的生存境遇完全依賴周邊環境的狀況,戕害環境無異於自殺,是會受到大自然處罰的。而當今世界綠色教育的興起和發展一方面是古老的「天人協調」的自然哲學的一種回歸,同時也為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科學方式。

綠色教育的對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首先,環境教育要形成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體系。《21世紀議程》的建議強調「將教育重新定向,以適合持續發展,增加公眾意識並推廣培訓。」「從小學到成年都接受環境與發展的教育 」「鼓勵大學設立對環境有影響的跨學科課程。」「推廣與當地環境與發展問題有關的成人教育計劃。」「目前對人類活動和環境的內在聯繫的意識仍然相當缺乏。提議開展一個全球教育活動,以加強環境無害的和支持持續發展的態度、價值觀念和行動。」其次,從學校環境教育的具體對策來說,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可採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對於學齡前幼兒這一群體來說,應當採用以滲透教育為主的教育途徑,選擇他們熟悉並喜愛的事物,在日常生活的情景中滲透環境教育。對於中小學生這一群體來說,則應採用創新的思維模式,啟迪教學。對於大中專學生這一群體來說,應通過創建「綠色大學」、開設生態課程、進行環境志願者服務等綜合途徑來推進綠色教育的開展。總之,學校環境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孩子們的環保意識,促成良好環境素養的形成。

再次,要賦予環境教育新的內容、新的形式和新的目標,使環境教育更加深入人心,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

從內容上說環境教育是要促使人們通過社會思想、理論、情感、意志、知覺等觀念形態,通過人、社會、自然環境、經濟的相互作用,形成包括環境道德觀、環境價值觀、環境經濟觀和環境整體觀在內的人文環境意識。在教育方式上除了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外,還應注意環境教育的特殊性。學校的環境教育活動對於提高學生的環境意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通過環境教育,讓孩子們知道在茫茫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必須愛護我們居住的這一唯一家園,實現環境、人口、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環境教育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的全新教育,實施和發展這種教育要有創新精神。環境教育培養適應可持續發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是一種重要的責任。歐洲環境教育當中體現了這種創新的理念,教育與研究並行。這種環境教育的創新體現在其不斷反思教育過程、及時調整教育方略、始終關注教育實效。德國教育部對7O年代到9O年代2O年環境教育效果進行了調查研究,並發現了問題。環境教育過程中系統講授知識效果並不好,主要是太強調環境的危險性,比如說「人口爆炸」、「能源浪費」、「環境污染」和「人類面臨着的生存危機」,使學生感到問題嚴重,不知道解決辦法,自己能夠做些什麼。於是學生害怕、憂慮、失望,教育的負面影響很大。現在他們認為環境教育要解決教育什麼、怎麼教的問題。在教學內容上特別是要強調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強調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在增效、節能等方面不但曉之有理,而且誘之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