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
本研究的主題是人形。
人形(日語:フィギュア、英語:Figurine)(亦稱人像)起初指的是人形的雕像和塑像,但至今意義逐漸轉變至指代所有特定人物的人物模型、手辦模型。在華人圈主要指以動畫、漫畫和遊戲(ACG)人物為原型而製作的收藏性人物模型,由於ACG愛好者越來越多,人像的質量與藝術性也越來越高,人像的收藏圈也日益擴大。
フィギュア一詞是英文詞Figures的日文音譯詞,該英文詞原意就是人偶、雕像的意思,但用於現代的人物模型,很少人願意使用人偶、雕像此類翻譯。而像「人物模型」這種翻譯也由於過長而很少人採用,但為了避免爭議,不少雜誌或網站會使用。
フィギュア在中國大陸經常被翻譯為「手辦」,但由於手辦的原意只是フィギュア的其中一種,此翻譯一直備受爭議。在香港地區則大多直接稱呼其英文Figure,中文翻譯常用「人像」。在台灣則常稱為「公仔」。因此,在整個大中華地區缺之一個共用的名稱。
金屬制的人物模型材質是使用鑞(錫鉛合金)、巴氏合金等容易加工的柔軟合金。自古便用來製作迷你戰爭遊戲的棋子,也用於桌上角色扮演遊戲(TRPG);軍事型的透鏡畫,單體的V網絡用的也很多。在歐美廣泛普及,有古老的歷史和龐大的種類。金屬的使用造成複製起來很容易,因此早期人像套件用巴氏合金製作的也較常見。
模型店和雜貨店的店頭通常設置了扭蛋機這類以自動販賣機銷售的人物模型,它們逐個被裝入膠囊中。內容物曾經是單色橡膠材質(怪獸橡皮擦、筋肉人橡皮擦等),後來又有很多變化。近年來使用彩色硬質合成樹脂材料,而且精密製造的東西已成為主流。另外,便利商店店頭也有銷售。
食品附着玩具(食品玩具)是食品包裝中附贈的固定角色人像。海洋堂的食品玩具引領人像熱潮,也有動物、家具、餐具等的小模型,也有鐵路模型,以及坦克和戰鬥機等軍事模型。還有一部分的食品玩具是作品場景。
電子遊樂場的街機遊戲機(抓物機為主流)的贈品,也被稱為街機品。這裏記述的是人偶,主流為塑膠制的塗裝完成品。1970年代末引發,1980年代極其興盛。組裝及着色需要某種程度的技能,而且極費工夫。一度衰退後,又於1990年代後期興起而開始普及於新興領域。一般來說無尺寸限制,尺寸的標記也沒有。原型是日本製造,量產主要在中國。初期「便宜沒好貨」的現象普遍存在,不過2000年代後期以後,其造型和塗裝質量急劇上升,因此市面上的產品水準差距縮小。這一方面是中國方面技術能力的提高,而2000年代後半期以後的日元升值和實質性開發、製造預算額度也有關係。2005年以來,每年4回(2月、5月、9月、11月)的街機博覽會上,街機品製造公司的樣品也會參展。
動作人像的零件結合處可以轉動或滑動。1964年的特種部隊 (動畫影集)登場以來,人們以其為基準而開發更多複雜關節的人偶,主要面向男孩玩具而紮根。這個過程中,G·I·喬的工作人員設計的動作人像普及化。在日本,強調關節活動的產品稱為充分動作人像。
軟膠玩偶是採用聚氯乙烯為材質,以中空成型模製作的組裝型人像。面向兒童的玩具與面向女孩的人偶自古就存在了,丸三商店的哥吉拉、奧特Q等怪獸商品獲得超人氣,使得大型角色軟膠人像形成風潮。零件組合的部分有「間着(嵌件)」的稱呼,其接合面可動。這類行動人像不是草草了事,而是在可動的基礎上,結實到玩水的時候也能使用,是適合兒童的玩具。另一方面,成型技術展現相當的難度。
歐洲傳統上玩賞用的人像被稱為「洋娃娃」。近年來,高年齡層的人像用戶增加,也不像以前一樣以男性玩具、女性玩具區別對象用戶。
手辦,是指沒有塗裝的人像模型,最近在日本主流食品附屬玩具(食玩)等大型廠家中量產。人像套件已因製造技術的進步、素材的改良、大廠商的加入等等,即使1,000個單位的流通也不再新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