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方言字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表收錄福州話的方言字。
按照《中文維基百科》「方言字」條的描述,方言字是「用來書面表達漢語族中非現代標準漢語所用於記載其特有語素的專門漢字」,「一般對於非其使用區的人而言是生僻字」。該條目又將方言字分出四大種類:古字、方言造字、借音字、地名字。其中,方言造字定義為「為書寫而創製的本土造字」,「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都沒有,為方言所特有」。
從以上的描述出發,我們可以圈定出福州話方言造字的範圍,即在從古至今的漢語族標準語中庶幾未出現過,而是為書寫福州話才創製的漢字。
這個範圍的界限並不特別鮮明。部分福州話方言字也可能在其他兄弟語言內出現,比如「墘」字正為沿海閩語所共通。但因為在整個漢語族內,這樣的字並不為更多人所習用,字表仍可以收錄這個字。
漢字 | 福州話讀音 | 釋義 | 用例 | |||||
---|---|---|---|---|---|---|---|---|
字符或描述 | 萬國碼 | 教會羅馬字 | 福州市區 | 連江 | ||||
榕拼[註 1] | 音標 | 榕拼 | 音標 | |||||
⿹氣咅
[2]:13 |
bë2
[2]:13 |
(氣體)噴出,冒出[2]:13 |
| |||||
⿱艹初 | cháe̤ | co4
[2]:43 |
cë
[3]:1275 |
絲瓜[2]:43[3]:1275[4]:4629 |
| |||
莇 | 8387 | |||||||
⿰冫足 [5]:101 |
ché̤ṳk[5]:101 | |||||||
⿰扌苴 | co4
[2]:43 |
cë
[3]:1275 |
抹去痕跡 |
| ||||
挫
[6]:53 |
632B | |||||||
⿰足百
[2]:217 |
2C9B0 | miak7
[2]:217 |
在水裏踩[2]:217 | 頌雨鞋,在伊罔去~(穿着雨鞋,隨他去水裏踩) | ||||
隨意拖踏[2]:217 | 舊其鞋罔留𡅏碎~(舊的鞋留着隨便穿穿) | |||||||
⿰口鄂
[2]:237 |
ngauk6
[2]:237 |
大口地咬[2]:237 |
| |||||
⿰木拋
[2]:248 |
pau1 | 柚子[2]:248 | ||||||
⿰口所
[2]:264 |
së2
[2]:264 |
(液體)傾倒 |
| |||||
(購物)被傾銷,被坑騙 | 肯定共儂~去,者乇蔣會值三百塊(肯定被人坑了,這東西怎麼會值三百塊) | |||||||
⿸疒鐵
[2]:300 |
tiek7
[2]:300 |
肺結核病以後身體消瘦的樣子[2]:300 |
| |||||
慒
[2]:330 |
6152 | zë1
[2]:330 |
(食物煮得)太爛[2]:331 | 肉都煮~去,蔣蔣食其(肉煮得太爛了,怎麼喫) | ||||
(形容人)馬虎,不精明[2]:330 |
| |||||||
不計較,豁達[2]:331 | 做儂~仂囝(做人豁達一點兒) | |||||||
⿱艹越
[6]:304 |
uok7
[6]:304 |
一種瓜瓤較脆的瓜,可醃製「醬瓜」[6]:304 | ||||||
⿱⺮灑
[7]:23 |
25E17 | 瑟[7]:23 | ||||||
⿱戶合
[6]:170 |
kiak23
[6]:170 |
夾,鉗[6]:170 | 手指~蜀下(手指頭被夾了一下) | |||||
擠,擠壓[6]:170 | 包包裏勢有番柿,伓通~爆去(包兒裏面有西紅柿,別叫擠爛了) | |||||||
壓,壓制[6]:170 | 伊着單位乞領導~嘢狠(他在單位被領導壓製得很厲害) | |||||||
⿰足藉 | ciak5 | 踩,踩踏[2]:38[6]:46 |
| |||||
壓制打擊(他人)[6]:46 |
備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參考文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 ↑ 趙麟斌. 現代福州話語音系統. 福州話實用字典. 1.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 1. ISBN 9787532643271.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趙麟斌. 福州話實用字典. 1.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5. ISBN 9787532643271.
- ↑ 3.0 3.1 3.2 3.3 3.4 連江縣誌.
- ↑ 4.0 4.1 漢語方言大詞典.
- ↑ 5.0 5.1 R. S. Maclay; C. C. Baldwin; S. H. Leger. Dictionary of the Foochow Dialect 3. 1929.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李如龍; 梁玉璋; 鄒光椿; 陳澤平. 福州方言詞典.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 ISBN 7211023546.
- ↑ 7.0 7.1 戚林八音校注.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97872110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