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英文名:Inflation,簡稱「通脹」)指整體價格或物價水準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當整體物價水準上漲,人們的購買力就會減少。通貨膨脹之反義為通貨緊縮。
通脹和一般物價上漲是有本質區別的:後者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因為供求失衡而造成物價上漲,其上漲是局部、暫時、可逆的,不會造成貨幣貶值;通脹則是能夠造成一國貨幣貶值,其國內主要商品物價上漲是普遍的、持續的、不可逆的。
衡量通貨膨脹最常見的指標叫做CPI(消費者物價指數)。[1]舉個例子,以2021年為基準的話,台灣2021年CPI為100,2023年6月CPI為105.2,上升了5.2%。也就是說2021年花100元能買到的東西,2023年要105.2元才能買到。
產生通脹的原因:主流經濟學家對於通貨膨脹起因的看法可大略分為兩派,「貨幣主義者」相信貨幣是通脹率數值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相信貨幣、利率和產出間的相互作用才是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也傾向除了一般標準消費性商品物價通脹外再另附上生產性商品(資本)通脹。其他理論,例如奧地利經濟學派,相信通膨是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導致。簡單地說,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貨幣便會貶値,而物價因而上升。[2]
通脹始終受到宏觀政策研究、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在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的分析體系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貨幣政策的走向也存在着非常緊密的聯繫。
旨在降低通貨膨脹的一系列反通脹政策能夠有效實施,取決於通貨膨脹的起因。如果經濟過熱,央行如果其宣稱要穩定物價可以實行緊縮政策,以控制總需求,通常的做法是提高利率。一些央行選擇通過固定匯率來實施貨幣調控,即將本幣與另一種貨幣掛鈎,因而將其貨幣政策和相應國家的貨幣政策相聯繫。這種措施的成功率各有不同。然而,當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來自全球而非國內因素時,這些政策可能就派不上用場了。2008年,隨着糧食和石油價格高企,通貨膨脹席捲全球,很多國家允許全球的高物價傳導到國內經濟中。在某些情況下,政府可以直接制定價格(正如2008年某些國家為遏制高糧食和石油價格對其經濟產生影響而所採取的措施)。而這樣的行政定價措施通常會導致政府進行大量的補貼,以彌補生產者由此所遭受的收入損失。央行行長們日益依賴於其影響通貨膨脹預期的能力,以此作為降低通貨膨脹的工具。決策者宣稱其有意暫時保持經濟活動的低水平,以降低通貨膨脹,他們希望由此影響預期以及合同中的通貨膨脹構成因素。央行越是有信譽,其對通貨膨脹預期的影響就會越大。[3]
通貨膨脹能對經濟及社會產生嚴重的短期及長期影響。
1. 購買力下降
通貨膨脹通常意味着貨幣的購買力下降。隨着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家庭和個人的實際收入(即扣除物價上漲後的收入)減少,生活成本增加。這可能導致貧困群體和低收入家庭面臨更大的經濟壓力。
2. 收入分配不均
通貨膨脹可能會加劇收入和財富的分配不平等。高收入群體通常擁有更多的資產(如股票、房地產等),這些資產的價值可能會隨着通貨膨脹而上升。而低收入群體主要依賴工資收入,他們的工資增長通常跟不上物價上漲,從而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4]
3. 儲蓄貶值
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銀行存款的利率,儲蓄的實際價值會逐漸縮水。這可能促使個人和家庭更多地將資金投入到股市、房地產等能跑贏通貨膨脹的資產中,但這也可能增加社會的財務風險。
4. 失業率上升
通貨膨脹可能促使企業在尋找勞動力時更加注重成本控制,甚至可能通過減少薪資增幅或裁員來降低運營成本。這對低薪工作者和沒有保障的勞動者影響尤為嚴重,可能導致失業率上升和貧困增加。
5. 社會動盪
在某些情況下,通貨膨脹可能導致社會的不滿情緒,特別是當物價上漲超過工資增長時。長期的高通貨膨脹可能引發民眾的抗議和示威,甚至可能導致政治不穩定。例如,歷史上多次由於物價暴漲而引發社會動亂。
津巴布韋
2006年的津巴布韋是惡性通貨膨脹最典型的例子之一,由於政府超支,戰爭和過度印刷鈔票等一系列行為,當地的經濟被完全破壞,這導致了當地的糧食短缺和暴亂,惡性的通貨膨脹完全威脅到了國家的穩定。
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之後,凡爾賽條約讓德國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負擔,這種負擔讓當時的德國政府印刷了越來越多的貨幣,到了1923年10月,德國的月通貨膨脹率達到了驚人的29500%。在目前很多藝術作品之中,也認為當時德國的通貨膨脹是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原因之一。
委內瑞拉
截至2020年,委內瑞拉的經濟已經連續七年下滑,這是惡性通貨膨脹的最新例子之一,政府過度印刷鈔票讓委內瑞拉在2014年的時候通脹率已經接近69%,在這其中食品和飲料的價格漲幅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