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经济学

来自维基学院

一对情侣在情人节约会过程中,男方突然跪下向女方递上钻戒求婚,虽然女方一开始哭笑不得最终还是答应了,两位情侣终成眷属走入礼堂。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基(N. Gregory Makiw)认为男方求婚送礼给女方就是一种 资讯不对称:他有女方想知道却无从得知的讯息-男方真的爱她吗?选择一份好礼是显示爱她程度的讯息。

本课程即在探讨资讯经济学,以及资讯不对称如何影响家庭与商业的各种决策。内容包含着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人--代理人、讯息以及以貌取人等等议题。

不对称资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交易双方若有一方拥有的资讯比另外一方还少时,我们称为资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

隐藏特性:逆向选择[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卖方比买方更清楚商品的特性,就可能发生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的问题。也就是说,从不知情的买方逆向地选择到品质较差的商品。

隐藏行动:委托人-代理人与道德风险[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指在交易过程中,一方行为不符合另一方的期待。一个经典例子是委托人-代理人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委托人雇用代理人工作,后者所作所为未必有利于委托人。

资讯不对称的解决之道[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建立品牌传递讯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市场面对资讯不足也是经济学者经常探讨议题。知情一方将私人资讯传递给不知情一方的行动叫做讯息传递(singalling)。... 讯息想要有效传递必须付出代价。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取得资讯,讯息传递就无用武之地。例如常春藤名校与普通大学毕业生若无差距,很多人就不会多花钜额学费也要挤进去就读。相同逻辑来推论,名牌球鞋比较容易以高价售给买家,就是因为在高品质物品比低品质物品 传递的代价就相对低很多。

诱发资讯揭露的筛选机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知情一方采取行动来揭露对方的私人资讯称为讯息传递,而不知情的一方诱使知情一方显露私人资讯称为筛选(screening)。

汽车保险是个筛选好例子,保险公司利用统计资料来决定保费。刚满18岁年轻小伙子开跑车与40岁中年男子开房车的保费截然不同,而且保费可能想像与实际情况截然不同,其实18岁小伙子平常都小心翼翼爱护跑车谨慎驾驶,然则40岁中年男子却是个横冲直撞的运将,因此以年龄作为统计资料并非完美风险指标。所以保险公司面对此情况设计两种保单:全险和低保费自付额,以低保费吸引细心驾驶,而高保费吸引粗心驾驶,这两种设计保单就是诱使驾驶人自动透漏其私人资讯。

延伸阅读[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