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以爻变为基础作解
相传周文王作[卦辞],而其子周公作[爻辞],孔子编撰[十翼][1]。而周公与孔子的时空相差五百年; 周公身处周朝开始朝政未定之时, 而孔子身处朝小野大目无尊长, 周天子无法号令天下的春秋时期,而这时空环境的落差极可能让孔子在解读易经时产生落差 。以二十一世纪的华人来说,很难想像五百年前约明朝时老百姓的生活还有想法; 更何况孔子当时可以得到的周朝的典籍比起现在少之又少。周易写于朝政仍不稳时期,易经的主要功用在国家政权的巩固(攻伐); 而后周公制礼作乐引导人民崇尚礼仪(德行),易经极可能成为教化人民学习礼仪或仪式的教本。而五百年后孔子在易经解读上更增加了儒家思想也是配合环境变化,符合易经的变与不变之本质。
孔子在系辞传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2];易经蕴藏人事万物的解答,读易经者能成为君子,但也可能误入歧途成为小人; 因此孔子在象传与彖传多以继善与恢复人善良本性为基础作解,希望看易经的人成为君子。因此,现代人看到象传与彖传时如若与六爻辞差异大也是不可避免。
易经爻辞既然由周公集合国家众人之力完成[3],其目的应与施政的卜卦有关,每一卦的六爻应同解释该卦的发生不同时期或者不同型态。然而众人编写想法难免难免不同; 本文假设当年周公如一位书籍总编辑,事先拟定一套标准化流程给每一位作者,以期达到易经六爻撰写时候可以标准化,而这个标准化作业在本文就是爻变。易经各卦象都有六个爻,每一爻爻变后会形成的另外一个卦象,而爻变就像一把钥匙开启某一卦与其他卦的连通大门。也就是说每一卦象透过爻变可以与其他六个卦象连通,而爻变就是本文用来探讨各爻辞时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试着以爻变为基础去解释周公当时所编撰的原意,接着把孔子解释的想法写在后面,期望可以连结两者五百年的落差。
中国古代没有完整的标点符号,于汉朝开始才有有“句读”;用圆圈作为句号,用瓜子点作为读号。1897年广东东莞人王炳耀出版《拼音字谱》,融合中国旧有句读号与外国新式标点符号,成为现在中文的标点符号雏形。[4]春秋时期孔夫子所看到的易经版本应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经文,而他晚年所编撰的[十翼也应该是没有标点符号内容。
中文断句的位置会影响句子的意思; 例如"拿石头丢鸡蛋"这句话当没有任何标点符号时,观看的人应该至少会有两种解读。可能是同一个人又拿起石头,后来又丢出了手上的鸡蛋; 又或者是一个人拿起了石头去砸向鸡蛋。 同时,文字的演变也随着时间而有不同的意思;例如,“北”字原指两个人背对背的样子画出来的,指就是现在的“背”,但是“北”字后被借去用指方向的“北”,因此又造“背”字来代替“北”字的原意[5]。
因上述演化产生的字义变化, 又无标点符号产生的不同解释, 都让本文在以爻变做解释时可能与其他家解释不同,这也是本文探讨易经时的一个很大的局限但同时也是易经博大精深的地方。
本文以孔子编撰的上经末卦-离卦与下经首卦-咸来做范例, 试着解释咸卦与离卦原先应该是依存度很高的两个卦, 而非后来拆开的样态。
离原本指火,但两个离加成,形成大火或野火,动物们在森林里逃窜,如同大火捕捉动物的景象。离卦是继坎卦而来,(人或动物)陷落后可能受到捕获或者收服。 “离”甲骨文写作”离”,意旨网到小鸟[6],因此离有"捕获"的意思。而被捕获的小鸟与其他族群分离,因此离又有"分开"的意思;而火有"光明美丽"的意思,所以火、离、丽连在一起。
序卦传: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离卦的卦辞与爻辞皆无"丽",但序卦传却出现"丽"应该为了彖辞中--"离,丽也。.."而加上去。序卦传若改写为: "陷必有所离,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应更容易理解。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卦: 设陷捕获(收服)的人应采用正直的手法,而被捕获(被收服)者应谦卑勤奋如母牛协助主人才会吉祥。
孔子解释此卦同样分上位者与下位者作解释,大象以上位者角度看, 彖传用下位者来解释: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离,若正直就会亨通,大人用持续不断的光明造福四方。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丽: 使光明美丽也
日月使天下光明,草木使土地美丽,重明鸟(传说中神鸟)使世道公正,天下的运行乃成。柔顺使公正更加包容,所以亨通,如同人畜养柔顺且勤奋的母牛就会吉祥。
离卦继坎卦而来,又是坎卦的错卦;若说坎是入砍险,那离应作捕捉解释。 因此本文探讨六爻主轴在讲陷入坎险的人应注意的事项,以避免被捕获; 或是设陷之人应有德,避免鱼死网破。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此爻变为56火山旅卦(旅行在外)
捕获的初始方式错了, 但接下来谨慎恭敬,可以无害。又或者独自走错身陷险境,警戒之,可以无害。
孔子解释时已经改为做事的层面;《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做事情走错一步,只要接下来小心可以避开更大的灾祸。
六二,黄离,元吉。
此爻变为14火天大有卦(收获大)
此爻可以与九三爻做比较,若九三爻指的是黄昏时刻,那黄离应指如火焰盛大日正当中,也可以指称己方实力强大之时,担任捕获方收获应该是很大的。
孔子解释时已经改为道德层面;《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黄离表示行中道,才会吉祥。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此爻变为21火雷噬嗑(整治不配合)
此爻可以与六二作比较, 若六二指的是实力强大之时,则 日昃ㄗㄜˋ 指的是太阳向西倾斜实力衰弱。 此时若不能调整自己心态配合(抒情以高歌),只能老大徒伤悲,被捕获有凶险。
孔子再解释日昃时实力已不长久;《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缶ㄈㄡˇ :是瓦器也是乐器
耋ㄉㄧㄝˊ: 黄昏
嗟ㄐㄧㄝ: 感叹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此爻变为22山火贲卦( 以礼教服人,并以身作则)
设陷捕获做法很突然、很暴力;其结果也只能是不好的,甚至最后只能于死网破。相反的应如贲卦遵循礼教循序渐进获得人心; 如同孔明七擒七纵孟获以收服人心为上。
孔子解释时以作人做事的方式来解释,太突然的作法会让别人无法忍受;《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如: 然 ,样貌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此爻变为13天火同人(与人同)。
若为被捕获之人,以低姿态述以情或可得到平安; 例如,三国时期曹操兵败赤壁走华容道,关羽原可简单的擒获, 但曹操一哭述之以往日情义, 关羽只能让他离去。
孔子认为离为使光明美丽(帮衬),也就是六五帮衬上九(王公);《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此爻变为55雷火丰卦(收获丰硕)
王用兵出征来维持国家安定,同时嘉赏使受陷的敌手使其俯首称臣,同时收服匪类同伙,无害。例如, 张飞入四川时大战严颜,严颜战败被绑不肯投降,张飞亲自解开绳索并待为上宾,让严颜感觉受到尊重而投降,其他城池也因为严颜投降而纷纷不战而降。
孔子解释时也支持王需用出征来稳定国家;《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折首: 使俯首称臣[7]
丑:同类
甲骨文学家罗振玉《殷虚文字类编》认为咸是斩、砍伤的意思。若咸卦是继离卦捕获而来,那被捕获的人自然可能面临用刑的问题。商朝有着普遍捕获敌人为奴的制度[8],如果能力较强,就有机会脱离奴隶的身份,男的用作家管,女的娶为妾。卦词"取女吉" 或暗示把捕获的敌人收为奴(古代奴多为女)是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咸与感是异体字,感化被捕获的人取代用刑,如同孙子兵法云: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以说服感化最佳。而咸卦六爻则阐述如何使被捕获之人归顺,以期做到"取女吉"。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已经式微[9],推想他为了让读易经的人可以"感"替代"刑",因此把"取女吉"解释为"娶女吉",以礼教为基础再次解释并把咸卦改为下经之首。
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咸亨,利贞,取女吉。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水往低处流,若要水停于山上,则山顶需凹陷(虚)才可以留住水形成泽。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卦下三爻为艮,卦德是止住,上三爻为泽,卦德是折毁,六爻说明用刑或感化,使其归顺或止住不该有的行为。
初六,咸其拇。
此爻变为49泽火革(改革 革新),
拇: 脚趾头
咸其拇意旨为最少的惩戒,寄望受刑者停止不好的行为,又或者洗心革面归顺。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用刑目的(志)在止住外在不当行为,或使其外在行为顺从。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此爻变为28泽风大过(栋桡; 强渡艰难)
腓: 小腿肚
居: 存有 , 例如: 居心叵测
凶居吉: 虽凶仍可吉祥
若初六无法止住不好行为或使其归顺,逼近容忍限度; 情势有点凶,但此时若能正确的决断,仍可吉祥。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若受刑者顺从(归顺)则不受害。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此爻变为45泽地萃(聚集于大人旁之象)
股: 大腿 股: 大腿 股肱:可引申为重要的辅佐之人[10]
执: 象形字为一个人手被铐起来的用刑之象[11]
若六二无法止住不好行为或使其归顺,执其随应是实施连坐法,抓起相关人等(股肱之臣)以达目的,但这种方法并非好的方式。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代表不直接处置受刑者,而是抓其重要的旁人而迫使其归顺或改过。
九四,贞吉,悔亡; 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此爻变为39水山蹇(跛脚之人走路有困难)
悔: 忧虑 亡:音义同"无"; 例如"子夏曰:“日知其所亡(1),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 · 子张第十九》)。
悔亡: 使无所悔恨。 憧憧(因同冲): 心不定
尔: 词缀。表性状。 例莞尔、卓尔 [12]
思: 用于句末,相当于“啊”[13]
用刑者(上位者)若能诚信待人(例如,答应对方的事情一定做到),使对方归顺也不会后悔;相反的若自身无诚信反复不定,则归顺的也只是同类型(无诚信)的人罢了啊。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上位者正直,归顺者无所悔恨,因为不会让人感受到被迫害;但相反的若上位者反反复复,则处事无法光明正大,归顺者必然悔恨。
九五,咸其脢,无悔。
此爻变为62雷山小过 (合诚信情况下不得不做)
脢: 脊背肉
若前面的劝戒或刑罚皆无法制止对方或者使对方归顺,再拖下去已无法正他人视听,不得不用刑到对方身上,而这样的作法并不会让人悔恨。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志末: 最后的作法。
上六,咸其辅颊舌。
此爻变为33天山遁(防止猪脱逃)
纵使对方归顺了仍无法心悦诚服,还需辅以口说劝才能感化对方,才能恒久。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滕口: 张口放言 [14]
由此爻"咸"与"感"做了连结,孔子进一步阐述要使人归顺必须要以心感应,如同彖传"男下女,是以亨,...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