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音京调原则

来自维基学院

“国音京调”原则的确立,是老国音发展的关键点,是“京国之争”的产物。此前的国音并没有规定具体调值,各地方的人按其家乡“平、上、去、入”的念法读国音。如此来便与京音出入,但老国音又本与京音接近,学堂中总发生京音教员与国音教员冲突的事件。为满足国音教学的需要,维护国音的整齐、统一,“国音京调”原则便被提出了,并为教育部采纳。以赵元任《国语留声片课本》为例,阴平、阳平、上声准北京,入声准南京。同时,该书中介绍了部分汉字在口语中读音变化的情况。

“国音京调”与《国音字典》增订,及多音字字音的确定,有著莫大关系。

为什么选择京调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老国音是读音统一会代表一省一票决定的,官话区占了绝对优势。在确定“国音京调”原则之前,老国音和北京音的相似度就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1920年教育部训令原话:“《国音字典》中所注之音,什九以上与北京音不期而暗合……《国音字典》中对于北京官音,既已尽量采用。”赵元任《国语留声片课本》原文:“您要知道国语是一个很有规则的系统,是一个实际的普通话。但是在事实上京话和国语相差的地方不过百分之五。”

社会环境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京调对国音的影响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国音新诗韵》五声
京音调值变迁
赵元任标准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入声
赵拼 -1 -2 -3 -4 -5
调值 /55/(˥˥) /35/(˧˥) /214/(˨˩˦) /41/(˦˩) /ʔ5/(˥)
音长 最长 次长 最短
特征
音准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南京
《校改国音字典》中古清浊与老国音五声关系
《国语发音学》五声的判定

一、“平分阴阳”与“浊上变去”

京音的“平分阴阳”十分明显,即按声母的清浊来分化。中古清音字读成阴平,浊音字读成阳平。清音包括了全清和次清,浊音包括全浊和次浊。而“浊上变去”,则是指中古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变为去声,次浊上声不变。

初期的老国音资料中,中古浊上的字依然标上声,但国音京调以后,正式改为去声。

二、五声推导规则

以下为通则,虽偶有例外,然不过百分之一。摘录自《校改国音字典》、《国音易解》及《国音实习法》:

1、“见、溪、端、透、知、彻、邦、滂、非、敷、精、清、心、照、穿、审、影、晓”十八清音的字,国音当按照旧韵(音韵阐微)的四声点记;但是平声,是阴平声。

  • 凡字属于守温三十六母中:见端知帮非精照影(正清)、溪透彻滂敷清心穿审晓(次清)十八母之平声,皆为阴平。

2、“疑、泥、娘、明、微、喻、匣、来、日”九个浊音的字,国音也按照旧韵的四声点记;但是平声,是阳平声。(匣母的上声,有一部分,应该点去声。)

  • 凡字属于守温三十六母中:群定澄并奉从邪床禅喻匣(正浊)、疑泥娘明微来日(次浊)十八母之平声,皆为阳平。

3、“群、定、澄、并、奉、从、邪、床、禅”九个浊音的字,旧韵是平声的,当点阳平声;是上声的,当点去声。是去声、入声的,一律照旧点去声、入声。

三、匣母问题

五声推导规则谓:“匣母的上声,有一部分应该点去声。”赵元任《国音新诗韵》说:“匣母字的一部分都念去声,这类字只有在广东还念‘阳上’(又名下上),别处大都改念去声。”汪怡《国语发音学》说:“匣母中如蟹、解、伙、缓、皖、浣、狠、迥、炯等一部分的字仍应点上声。”


老国音声调与中古音对比
阴平-1 阳平-2 上声-3 去声-4 入声-5
平(清)
平(浊)
上(其他)
上(全浊)
  • 大多数规则的对应标记“√”,例外则直接写出例字。

不规则音变的字,在赵元任《国音新诗韵》中常见两音兼收,比如“艇”有ting3、ting4两读,去声规则,上声俗读不规则。审音字库仿此例,亦增收为或读。

变通读音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变通读音四则

以赵元任《国语留声片课本》的“变通读音四则”为例:

1、尾(vei3)味(vei4)微(vei2)→尾(wei3)味(wei4)微(wei2)

v(ㄪ)可一律改读为u(ㄨ),以u代v是国音改读的成案,《国音字典》v母字都注有“今读u”。

2、鳄(ngo5)上岸(ngan4)→鳄(o5)上岸(an4)

ng(ㄫ)音可省去不读,字少不相混。

3、娘(njiang2)念(njian4)女(njyu3)→娘(niang2)念(nian4)女(nyu3)

nj(ㄬ)可改读为n(ㄋ),但不可改为ng(ㄫ)。本来nj只用在i、y前,而n母除泥、你、您三字外不用在i、y之前。

4、蛇(she2)舌(she5)热(re5)→蛇(sheo2)舌(sheo5)热(reo5)

开口呼之e(ㄝ)可改读eo(ㄜ),亦字少不相混。

其中改ng-为纯韵母、nj-改为ni、开口呼的e改为eo三条,是预备加入《国音字典》的或读。如我音ngo3,一音o3,为的是声音好听,清楚,干净,且容易学。例句:我(ngo3)去(qyu4)年(njian2)在(zai4)这(zhe4)里(li3)看(kan4)蔷(ciang2)薇(vei2)→我(o3)去(qyu4)年(nian2)在(zai4)这(zheo4)里(li3)看(kan4)蔷(ciang2)薇(wei2)

赵元任说,变通后的国音并不是京音。例如:“我”字北京读书法是h'eo3(h'是h的浊音,ě即/ʔə214/),而语音是weo3(wǒ),但是变通的国音是o3,并不是weo3。

其实变通这件事,本身就是读音的简化,是老国音逐步被京音取代的过程之一。我们查阅后来的国音资料,可以发现v-声是最先消失的,1924年后上海出版界甚至有用v换读u的主张,理由是是北京地区u音的习惯有唇齿音倾向。所以结合历史,可以认识到即便是赵元任的《国语留声片课本》,也只是其中老国音发展一个阶段。

字音增订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校改国音字典》由来及国音预期增订概貌

国音推行的历史上,曾发生国音教员与京音教员的冲突事件。然而,他们所争论的未必是字音调值的念法,因为国音京调以前,国音并无调值标准,也就无所谓对错冲突,他们争论的极大可能是多音字的念法及汉字调类的划分,即老国音与京音两种音系下的字音确定问题。调类问题前文已讲,此处说多音字。

【传】字审音变迁:

1913年,“读音统一会”成立,完成6500基本字的审音,但未推行,且无调值。
1913年,王璞《京音字汇》“传”音chuan2(ch'uan下平,授也)、zhuan4(转去声,训也)
1913年,王璞《国音检字》“传”音chuan。(暂无此书全文,凭后来审音变迁及此书在孔网的截图,推测如此。)
1915年,王璞组织“读音统一期成会”,尝试推行注音字母。
1918年,教育部正式颁行注音字母。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
1919年,王秉谦《简易国音字集》“传”音chuan。(暂无此书全文,凭后来审音变迁及此书在孔网的截图,推测如此。)
1920年,教育部《国音字典》“传”只注chuan,旧音澄撮平先又去霰
1920年,“京国之争”爆发,开始调值讨论。
1920年,陆尔奎、方毅《学生字典》“传”音chuan平、chuan去(左传)、zhuan去(传舍)
1920年,方毅、陆尔奎、马瀛《实用学生字典》,无注音字母。
1920年,王璞《中华国音留声机片》采用“京调”。
1921年,赵元任《国语留声机片课本》采用“京调”。
1921年,王璞《国音京音对照表》出版。(无“传”字)
1921年,陆衣言《中华国音新字典》“传”音chuan平、chuan去(左传)。
1921年,中华书局《注音新辞林》“传”音chuan平、chuan去(经传)、zhuan去(传舍)
1921年,教育部《校改国音字典》“传”只注chuan,旧音澄撮平先又去霰。(暂无此书,推测如此。)
1922年,赵元任《国音新诗韵》“传”音chuan2、zhuan4(传记)
1922年,石山福治《中华民国发音字典》“传”音chuan2(ch'uan2)、zhuan4(chuan4)
1923年,组织“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采用“国音京调”。
1923年,教育部《校改国音字典》“传”只注chuan,旧音澄撮平先又去霰。(暂无此书,推测如此。)
1924年,正式确定“国音京调”原则,开始补充“又读”。
1925年,“增修国音字典委员会”正式开会。
1926年,教育部《校改国音字典》“传”只注chuan,旧音澄撮平先又去霰
1927年,方毅《平民字典》“传”音chuan2、chuan4(传记)、chuan4(传舍)。
1928年,改设“增修国音字典股”,准备以京音取代国音。
1929年,万国鼎《新桥字典》“传”音chuan2、zhuan4(左传)zhuan4(传舍)
1930年,陆尔奎、方毅《学生字典》“传”音chuan2、chuan4(传记)、zhuan4(传舍)
1930年,方毅《校改国音学生字汇》“传”音chuan2、zhuan4(传记)zhuan4(传舍)
1932年,老国音废除,新国音的《国音常用字汇》“传”音chuan2、zhuan4(传记)

综上,本课题的审音字库将“传”订音如下:

【传】

1、chuan2,转也,授也,续也,布也。
2、zhuan4,传舍,传记。

这一结果,是符合老国音的发展趋势的。

国音的后续发展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ng、v、nj声的消失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杨树达先生的《词诠》,出版于一九二八年,是一本ㄦ文言常用字字典。该书的每一字目,均标注了老国音及其声调,且存在读音变通,尚有ng(ㄫ)、nj(ㄬ)二声,但已无v(ㄪ)。

京音取代国音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何审视老国音资料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老国音的资料同老国音本身一样,须分为三期看待:

1、初期:国音京调以前,即1913至1923年;
2、中期:国音京调的确立,出版《校改国音字典》,即1923至1928年;
3、晚期:确立预备增修国音的原则,即1928至1932年。

三期资料的各自缺陷:

1、初期:审音字数少,没有调值标准,一些字的声韵后来变化很大;
2、中期:国音京调确立,出现变通读法,增加了部分或读、俗读,但总体仍不完备;
3、晚期:正式确立增修原则,但碍于社会原因没能施行,最终被新国音取代。

对整合老国音的启示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维基学院老国音审音字库的取材、性质及运用

参考资料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黎锦熙《国音字典》
  •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
  • 赵元任《国语留声机片课本》
  • 王璞《京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