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音京調原則

来自维基学院

“國音京調”原則的確立,是老國音發展的關鍵點,是“京國之爭”的產物。此前的國音並沒有規定具體調值,各地方的人按其家鄉“平、上、去、入”的念法讀國音。如此來便與京音出入,但老國音又本與京音接近,學堂中總發生京音教員與國音教員衝突的事件。為滿足國音教學的需要,維護國音的整齊、統一,“國音京調”原則便被提出了,並為教育部採納。以趙元任《國語留聲片課本》為例,陰平、陽平、上聲準北京,入聲準南京。同時,該書中介紹了部分漢字在口語中讀音變化的情況。

“國音京調”與《國音字典》增訂,及多音字字音的確定,有著莫大關係。

為什麼選擇京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審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老國音是讀音統一會代表一省一票決定的,官話區佔了絕對優勢。在確定“國音京調”原則之前,老國音和北京音的相似度就已經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1920年教育部訓令原話:“《國音字典》中所注之音,什九以上與北京音不期而暗合……《國音字典》中對於北京官音,既已盡量採用。”趙元任《國語留聲片課本》原文:“您要知道國語是一個很有規則的系統,是一個實際的普通話。但是在事實上京話和國語相差的地方不過百分之五。”

社會環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京調對國音的影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調值[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國音新詩韻》五聲
京音調值變遷
趙元任標準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入聲
趙拼 -1 -2 -3 -4 -5
調值 /55/(˥˥) /35/(˧˥) /214/(˨˩˦) /41/(˦˩) /ʔ5/(˥)
音長 最長 次長 最短
特徵
音準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南京

調類[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校改國音字典》中古清濁與老國音五聲關係
《國語發音學》五聲的判定

一、“平分陰陽”與“濁上變去”

京音的“平分陰陽”十分明顯,即按聲母的清濁來分化。中古清音字讀成陰平,濁音字讀成陽平。清音包括了全清和次清,濁音包括全濁和次濁。而“濁上變去”,則是指中古全濁聲母的上聲字變為去聲,次濁上聲不變。

初期的老國音資料中,中古濁上的字依然標上聲,但國音京調以後,正式改為去聲。

二、五聲推導規則

以下為通則,雖偶有例外,然不過百分之一。摘錄自《校改國音字典》、《國音易解》及《國音實習法》:

1、“見、溪、端、透、知、徹、邦、滂、非、敷、精、清、心、照、穿、審、影、曉”十八清音的字,國音當按照舊韻(音韻闡微)的四聲點記;但是平聲,是陰平聲。

  • 凡字屬於守溫三十六母中:見端知幫非精照影(正清)、溪透徹滂敷清心穿審曉(次清)十八母之平聲,皆為陰平。

2、“疑、泥、娘、明、微、喻、匣、來、日”九個濁音的字,國音也按照舊韻的四聲點記;但是平聲,是陽平聲。(匣母的上聲,有一部分,應該點去聲。)

  • 凡字屬於守溫三十六母中:羣定澄並奉從邪牀禪喻匣(正濁)、疑泥娘明微來日(次濁)十八母之平聲,皆為陽平。

3、“羣、定、澄、並、奉、從、邪、牀、禪”九個濁音的字,舊韻是平聲的,當點陽平聲;是上聲的,當點去聲。是去聲、入聲的,一律照舊點去聲、入聲。

三、匣母問題

五聲推導規則謂:“匣母的上聲,有一部分應該點去聲。”趙元任《國音新詩韻》說:“匣母字的一部分都念去聲,這類字只有在廣東還念‘陽上’(又名下上),別處大都改念去聲。”汪怡《國語發音學》說:“匣母中如蟹、解、夥、緩、皖、浣、狠、迥、炯等一部分的字仍應點上聲。”


老國音聲調與中古音對比
陰平-1 陽平-2 上聲-3 去聲-4 入聲-5
平(清)
平(濁)
上(其他)
上(全濁)
  • 大多數規則的對應標記“√”,例外則直接寫出例字。

不規則音變的字,在趙元任《國音新詩韻》中常見兩音兼收,比如“艇”有ting3、ting4兩讀,去聲規則,上聲俗讀不規則。審音字庫仿此例,亦增收為或讀。

變通讀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變通讀音四則

以趙元任《國語留聲片課本》的“變通讀音四則”為例:

1、尾(vei3)味(vei4)微(vei2)→尾(wei3)味(wei4)微(wei2)

v(ㄪ)可一律改讀為u(ㄨ),以u代v是國音改讀的成案,《國音字典》v母字都註有“今讀u”。

2、鱷(ngo5)上岸(ngan4)→鱷(o5)上岸(an4)

ng(ㄫ)音可省去不讀,字少不相混。

3、娘(njiang2)念(njian4)女(njyu3)→娘(niang2)念(nian4)女(nyu3)

nj(ㄬ)可改讀為n(ㄋ),但不可改為ng(ㄫ)。本來nj只用在i、y前,而n母除泥、你、您三字外不用在i、y之前。

4、蛇(she2)舌(she5)熱(re5)→蛇(sheo2)舌(sheo5)熱(reo5)

開口呼之e(ㄝ)可改讀eo(ㄜ),亦字少不相混。

其中改ng-為純韻母、nj-改為ni、開口呼的e改為eo三條,是預備加入《國音字典》的或讀。如我音ngo3,一音o3,為的是聲音好聽,清楚,乾淨,且容易學。例句:我(ngo3)去(qyu4)年(njian2)在(zai4)這(zhe4)裡(li3)看(kan4)薔(ciang2)薇(vei2)→我(o3)去(qyu4)年(nian2)在(zai4)這(zheo4)裡(li3)看(kan4)薔(ciang2)薇(wei2)

趙元任說,變通後的國音並不是京音。例如:“我”字北京讀書法是h'eo3(h'是h的濁音,ě即/ʔə214/),而語音是weo3(wǒ),但是變通的國音是o3,並不是weo3。

其實變通這件事,本身就是讀音的簡化,是老國音逐步被京音取代的過程之一。我们查閱後來的國音資料,可以發現v-聲是最先消失的,1924年後上海出版界甚至有用v換讀u的主張,理由是是北京地區u音的習慣有唇齒音傾向。所以結合歷史,可以認識到即便是趙元任的《國語留聲片課本》,也只是其中老國音發展一個階段。

字音增訂[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校改國音字典》由來及國音預期增訂概貌

國音推行的歷史上,曾發生國音教員與京音教員的衝突事件。然而,他們所爭論的未必是字音調值的唸法,因為國音京調以前,國音並無調值標準,也就無所謂對錯衝突,他們爭論的極大可能是多音字的唸法及漢字調類的劃分,即老國音與京音兩種音系下的字音確定問題。調類問題前文已講,此處說多音字。

【傳】字審音變遷:

1913年,“讀音統一會”成立,完成6500基本字的審音,但未推行,且無調值。
1913年,王璞《京音字彙》“傳”音chuan2(ch'uan下平,授也)、zhuan4(轉去聲,訓也)
1913年,王璞《國音檢字》“傳”音chuan。(暫無此書全文,憑後來審音變遷及此書在孔網的截圖,推測如此。)
1915年,王璞組織“讀音統一期成會”,嘗試推行注音字母。
1918年,教育部正式頒行注音字母。
1919年,“國語統一籌備會”成立。
1919年,王秉謙《簡易國音字集》“傳”音chuan。(暫無此書全文,憑後來審音變遷及此書在孔網的截圖,推測如此。)
1920年,教育部《國音字典》“傳”只注chuan,舊音澄撮平先又去霰
1920年,“京國之爭”爆發,開始調值討論。
1920年,陸爾奎、方毅《學生字典》“傳”音chuan平、chuan去(左傳)、zhuan去(傳舍)
1920年,方毅、陸爾奎、馬瀛《實用學生字典》,無注音字母。
1920年,王璞《中華國音留聲機片》採用“京調”。
1921年,趙元任《國語留聲機片課本》採用“京調”。
1921年,王璞《國音京音對照表》出版。(無“傳”字)
1921年,陸衣言《中華國音新字典》“傳”音chuan平、chuan去(左傳)。
1921年,中華書局《注音新辞林》“傳”音chuan平、chuan去(經傳)、zhuan去(傳舍)
1921年,教育部《校改國音字典》“傳”只注chuan,舊音澄撮平先又去霰。(暫無此書,推测如此。)
1922年,趙元任《國音新詩韻》“傳”音chuan2、zhuan4(傳記)
1922年,石山福治《中華民國發音字典》“傳”音chuan2(ch'uan2)、zhuan4(chuan4)
1923年,組織“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採用“國音京調”。
1923年,教育部《校改國音字典》“傳”只注chuan,舊音澄撮平先又去霰。(暫無此書,推测如此。)
1924年,正式確定“國音京調”原則,開始補充“又讀”。
1925年,“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正式開會。
1926年,教育部《校改國音字典》“傳”只注chuan,舊音澄撮平先又去霰
1927年,方毅《平民字典》“傳”音chuan2、chuan4(傳記)、chuan4(傳舍)。
1928年,改設“增修國音字典股”,準備以京音取代國音。
1929年,萬國鼎《新橋字典》“傳”音chuan2、zhuan4(左傳)zhuan4(傳舍)
1930年,陸爾奎、方毅《學生字典》“傳”音chuan2、chuan4(傳記)、zhuan4(傳舍)
1930年,方毅《校改國音學生字彙》“傳”音chuan2、zhuan4(傳記)zhuan4(傳舍)
1932年,老國音廢除,新國音的《國音常用字彙》“傳”音chuan2、zhuan4(傳記)

綜上,本課題的審音字庫將“傳”訂音如下:

【傳】

1、chuan2,轉也,授也,續也,布也。
2、zhuan4,傳舍,傳記。

這一結果,是符合老國音的發展趨勢的。

國音的後續發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ng、v、nj聲的消失[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楊樹達先生的《詞詮》,出版於一九二八年,是一本ㄦ文言常用字字典。該書的每一字目,均標註了老國音及其聲調,且存在讀音變通,尚有ng(ㄫ)、nj(ㄬ)二聲,但已無v(ㄪ)。

京音取代國音[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結論[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何審視老國音資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老國音的資料同老國音本身一樣,須分為三期看待:

1、初期:國音京調以前,即1913至1923年;
2、中期:國音京調的確立,出版《校改國音字典》,即1923至1928年;
3、晚期:確立預備增修國音的原則,即1928至1932年。

三期資料的各自缺陷:

1、初期:審音字數少,沒有調值標準,一些字的聲韻後來變化很大;
2、中期:國音京調確立,出現變通讀法,增加了部分或讀、俗讀,但總體仍不完備;
3、晚期:正式確立增修原則,但礙於社會原因沒能施行,最終被新國音取代。

對整合老國音的啟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維基學院老國音審音字庫的取材、性質及運用

相關[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參考資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黎錦熙《國音字典》
  • 黎錦熙《國語運動史綱》
  • 趙元任《國語留聲機片課本》
  • 王璞《京音字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