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学院:互助客栈/存档/2018年10月
维基媒体技术社群发出最新技术新闻。请告知其他用户以下变更。当然,未必所有变更都会影响阁下。翻译本于此。
最近更改
- 维基共享资源行动应用程式已发怖新版本,使用附近功能上传图片,图片会自动添加到相关维基数据项中;可以浏览其他共享资源图片;亦可以查看阁下成绩及上传统计。部分问题亦已修正。 [1]
- MediaWiki web请求现已设时间限制:GET请求60秒,POST请求200秒。 [2]
问题
- 查看流动版通知页时会无法见到选项清单,问题现已修正。 [3]
本周后期变更
- Special:AncientPages可隐藏消歧义页。 [4]
- MediaWiki新版本将于9月18日部署至测试维基及MediaWiki.org,及于9月19日部署至非维基百科站点及部分维基百科,并于9月20日部署至所有站点,参见日历。
会议
- 欢迎参与在IRC上举行之技术建议会议。会议上,义务开发人员可以获取建议。会议将于9月19日 15:00 (UTC)举行。参加办法见此。
未来更新
2018年9月17日 (一) 21:58 (UTC)
维基媒体技术社群发出最新技术新闻。请告知其他用户以下变更。当然,未必所有变更都会影响阁下。翻译本于此。
本周后期变更
- 偏好设定将改用OOUI介面。如发现任何异常,请汇报至Phabricator。 [5]
- MediaWiki新版本将于9月25日部署至测试维基及MediaWiki.org,及于9月26日部署至非维基百科站点及部分维基百科,并于9月27日部署至所有站点,参见日历。
会议
- 欢迎参与在IRC上举行之技术建议会议。会议上,义务开发人员可以获取建议。会议将于9月26日 15:00 (UTC)举行。参加办法见此。
2018年9月24日 (一) 15:23 (UTC)
维基媒体技术社群发出最新技术新闻。请告知其他用户以下变更。当然,未必所有变更都会影响阁下。翻译本于此。
最近更改
- 除了受良好保护之MediaWiki页面或用户Javascript子页可以加载为Javascript之外,普通页面不能再加载为JavaScript,以提升保安。加载为Javascript即于URL中加入
?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 [6][7]
问题
- 因翻译系统需要修缮,translatewiki.net新翻译或翻译更新将会有一段时间无法实施到各站点。仍欢迎继续于translatewiki.net翻译介面讯息,相关翻译将于稍后实施到维基媒体各站点。 [8][9]
本周后期变更
会议
- 欢迎参与在IRC上举行之技术建议会议。会议上,义务开发人员可以获取建议。会议将于10月3日 15:00 (UTC)举行。参加办法见此。
- 如欲了解搜寻功能运作原理或有任何相关问题,欢迎参与维基媒体基金会搜寻平台团队之会议。会议将于10月3日 15:00 UTC举行。参与辨法见此。
未来更新
- 因为数据中心测试,10月10日14:00 (UTC)起维基站点将可能会有达一小时时间进入唯读模式。此间若然提交编辑,则该笔编辑将可能会丢失。唯读模式时长可能会短于一小时。详情请见此。
技术新闻由技术大使制作并由MediaWiki信息递送送达 • 贡献 • 翻译 • 获取帮助 • 提供反馈 • 订阅或退订。
2018年10月1日 (一) 17:35 (UTC)
维基媒体技术社群发出最新技术新闻。请告知其他用户以下变更。当然,未必所有变更都会影响阁下。翻译本于此。
最近更改
- 教育课程扩展已从所有维基站点卸载,请改用Programs and Events Dashboard或Fountain。 [10]
问题
- 当从视觉化编辑器表格复制及贴上内容时,曾经引起问题,会添加
href
而本身不应该加上。此问现已修正。 [11]
本周后期变更
- 因为数据中心测试,10月10日14:00 (UTC)起维基站点将可能会有达一小时时间进入唯读模式。此间若然提交编辑,则该笔编辑将可能会丢失。唯读模式时长可能会短于一小时。详情请见此。
- 因应数据中心测试,本周将暂停MediaWiki更新。本周更新将押后至下周部署。
会议
- 欢迎参与在IRC上举行之技术建议会议。会议上,义务开发人员可以获取建议。会议将于10月10日 15:00 (UTC)举行。参加办法见此。
2018年10月8日 (一) 23:38 (UTC)
对于维基学院的一些革命性的想法
本人观察维基百科已经有好几年的时间,维基百科的缺点如果没有得到解决,长久下去必然会让整个维基学院的项目重蹈维基新闻乃至百科的覆辙。所以这里请容我斗胆提出几个不同于百科的新论点,希望能够彻底变革这个项目的主导方针。 (目前为VER1.2--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17:28 (UTC))
- 方针:将学院内容分为两阶段目标:研究性质、科普类文章,和学术论文级别文章,并设立机制鼓励作者朝着论文级别发展。
- 方针:所有内容必须为原创,除非原版内容与维基学院版权一致。但即使是版权一致,依然需要标注原内容的出处。
- 方针:不限制维基学院的任何编写内容是否有可靠来源,但将可靠来源视为任何内容的一个专业的,重要的内容支撑。
- 方针:单一项目及其子页面,其编写内容将被视为一个项目,主页面的第一位作者为项目主导人。享有该项目的内容首要选择权。但在其他编辑者参与编撰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友好的沟通环境。
- 方针:在无法解决某一项目的意见分歧的状态下,且经过社群讨论觉得分歧无法得到解决时,可在某一版本的基础上新建版本并拥有主导权,但必须注明原版本出处。且禁止由于纷争造成的游戏维基的破坏性分支编辑(如一人多版本)。
- 创立评级机制,对一些没有可靠来源支撑,没有合理推导的内容,以评级机制标注以降低其可信性。
- 基于学院的原创内容有一些未经证实的事物,对部分内容作出免责性质的说明。如原子能相关研究需注明内容涉及社会安全,如医疗类必须加以特殊标注。
以上几点希望大家慎重考虑,毕竟这等于是挑战基金会的方针,尤其是英文版本的,也可能会损害大家的利益。我知道维基百科一向保守,也不是很指望我的意见会得到共识,只是不希望你们白活了自己的人生,把宝贵的时间交给一个没人用就关闭的项目之中。--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7日 (一) 15:12 (UTC)
讨论区
- 恕我直言,和没说一样。麻烦阁下先阅读相关方针和架构。-- 黄启塬小朋友·💬 某个蒟蒻 2018年8月27日 (一) 15:33 (UTC)
- (▲)同上--Cohaf(讨论) 2018年8月27日 (一) 20:48 (UTC)
- “相关方针和架构”没有问题,我也不会开这个讨论串。我只是希望你们不要走百科的老路。请不要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开始这个话题。--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7日 (一) 15:46 (UTC)
- “相关方针和架构”目前并没有达成共识吧。所以目前正应该讨论这个。--Q515949148(讨论) 2018年8月27日 (一) 23:28 (UTC)
- (!)意见:在这里我需要批判某位小同学一番,别人提的意见想听就听,不想听可以不听,反对就反对,实在不行可以投强烈反对,这都是正常讨论的部分。“和没说一样”算是什么态度?经验没多少架子先起来了。“请先阅读方针和架构”,方针现在都没讨论完,架构提案连通过为方针指引的都没有,正好是需要综合各方意见的时刻,这句话跟赶人有什么区别?说话之前想想自己在说什么。那我现在问你,你说他“和没说一样”,他的提案跟哪条既定方针重叠?你反对他的看法,理由?说不出来请撤回自己的言论,谢谢。--该用户 强烈支持所有用户当选为管理员 2018年8月28日 (二) 07:40 (UTC)
- 首先,维基百科和维基教科书是需要可靠来源的,但同时并不保证类似医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参见维基百科对医学内容的定义,而维基学院是不需要可靠来源的wiki,自然更不能保证医学内容的可靠性。
- 第二,单一页面及其子页面的内容基本上全部围绕页面名称进行,而页面名称是由页面创建者决定,如果讨论或研究不按照标题进行则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起,则需要迁移到其他页面,换句话说,放在这里没有意义。
- 第三,维基学院不需要可靠来源,并不代表维基学院可以发表侵权内容,也不代表维基学院不接受任何来源内容,因此,只要有地方雷同就必须遵守版权方针。-- 黄启塬小朋友·💬 某个蒟蒻 2018年8月28日 (二) 12:32 (UTC)
- 首先,对于无可靠来源内容是否需要标注的问题,我认为是需要标注的。维基学院作为wiki站点,内容确实无法实时保证可靠性,但是出于道德,如果内容没有可靠来源或者/并且会带来一定的危险性,抑或像维基百科的医学内容一样,我认为需要在讨论页、页顶、没有来源内容处或者来源不可靠处作出标注,而不是不进行任何警示,等到出现事故再向误信者出示免责声明。后者无异于钓鱼,按照我的道德底线是不可接受的。其次,这个“内容选择权”,必然不可能是主要贡献者享有在这个页面上乱涂乱画的权利。我的理解中该用户的意思是“在某个问题有争议的时候,自由选择在页面上记录使用某一方的观点,而仅仅提及或不提及另一方的观点”。@Geironul:若您的意思是这样的,我表示赞成,因为研究过程中使用一些未被验证的假设,或者未有实证的前提,或约定俗成的惯例,都是经常会出现的状况。第三,版权方针肯定是要遵守的,维基学院也不可能不接受有来源内容,但是目前学院方针对于不可靠来源内容、无来源内容(原创研究)中与可靠来源内容冲突部分的限制可能过于严苛,目前讨论的也正是这种情况。
以上。--该用户 强烈支持所有用户当选为管理员 2018年8月28日 (二) 14:39 (UTC)
一些粗浅的看法
首先在我看来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维基学院项目不应以维基百科为模版,哪怕现在初始阶段很多贡献都是由主要在百科进行编辑的人所做的。
维基百科的确有很多缺点,其中一个比较显著并涵盖整个项目的问题就是对方针和指引没有与时俱进,反而流于形式并被拖成裹脚布。维基学院草创,现在对方针和指引都在进行讨论,提出你的这些见解肯定比以后再说要好上千百遍。但是在对具体的提议阐述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在我的主观概念中,维基学院的一些与维基百科相对应该不同的地方,即便可能违反了所谓柱石的严格要求。
维基学院项目从其根本性质上是理应与百科项目有一个很大的分歧的,它不应该单纯的作为一个数据库一样的地方,而是包含了“研究”,说到底就是不同的人的思想。通过网络我们可以交换思想,看到别人的立场,从别人的立场理解同一件事情的不同面,而学院里面的研究就是对一个或多个针对某一事件、人物、任何东西的解构、综述等等等等(whatever u want to call them)。所以说单纯从信息和思维的拓展上,学院是应该会更加开放(不代表在广义上管理一定要更加宽松)。由于维基本身立足的一个特点就是缩短我们之间的交流距离,因此我认为学院在“研究”这一块对人们的帮助上是会做的比百科单纯提供某某信息要来的好。
而基于我对维基学院的看法,再我对百科自一开始就认为部分制度不合理,我不觉得提议中的三个点是为革命性想法。当然这三点在我看来如果被接纳肯定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贡献者与项目关系方面。不过在我看来其中需要商榷的地方过多,哪怕作为一个大纲也有所不足。
首先是可靠来源的问题。学院现在对参考来源还没有一个标准化的规范(有点废话),在我看来所谓可靠来源可限制在一些客观叙述性文字中为第一位,有很多内容不适宜特意找来所谓可靠来源,当然如果没有类似百科一般的规定,这个就对内容监管有着很大的挑战,也是学院必须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延伸到对特定内容的可靠性警告,这个是不必要的。可靠性本就是维基媒体一直存在的问题,但不代表当一个项目存有关于医疗等类的内容就要特意提醒可靠性,这个反而是小题大做。如果有人因为看了这里的内容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心理伤害,这个对于项目本身来说是必然无责的。如果反过来看,维基学院项目本身根本就没有被“认证”,从没有被证明其稳定的可靠性,那么当撰写医疗或其他领域的内容时,为何要特地标注不可靠?
第二个关于项目撰写本身,构架上如果是子页面,就我个人理解,肯定是同一个项目,不会某项目子页面变为另一项目的子页面。第一位作者这一点就我理解应为主要贡献者的意思?我认为这个应该是非常贴合这个项目的提议。但是如果选择了一位或多位主导人,那么对内容审核机制及具体责任需要一个非常细化的讨论。
第三个点我认为就是原创研究的一个问题,注明原版本就是给出相应来源,所以这一点我认为当可靠来源的方针被制定后应该会迎刃而解。
以上。
-宋世怡(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00:58 (UTC)
——关于不可靠性的一点意见,固然,刻意证明不可性不是其本责,但从使用群体,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来看,这是其必然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即努力使内容可信,可靠,可用。如果不可信,不可靠,不可用,那这个项目存在的意义,先天就是虚无的。否则,医学类条目若是有人恶意瞎写,并佐以偏方之名,同时被人信了,那必然会导致恶果,这应该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可以不放不可靠模板,但个人认为,必须在显眼的地方,指出,该条目由爱好者维护,请仔细甄别。如果能做到可用,可信,恰好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相信编辑者,自己也会开心的。 以上UserZx(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03:35 (UTC)
意见
阁下敢于创新的勇气令我敬佩,我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你的观点,但是我有一些意见供大家参考:
- 学术研究可靠来源只能说是当今社会上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难以划分可靠来源与不可靠来源的界限(有的研究甚至因为太多质疑没有可靠来源)。
- “项目主导权”这种做法我不是非常认可,因为项目主导者有自己对这个研究的看法,其他人也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当那些人与主导者的观点不同时,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有异议不敢提出、主导者故意压迫等等)。轻者研究进度缓慢,重者社团纠纷,这样一来就不能达到研究的初衷了。
以上是我的意见,算是抛砖引玉。
Hyijun(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03:14 (UTC)
- 我认为这就是所谓分支的重要性了,正如一个人不满开源自由软件的开发者,咻的一下就分了个叉(fork)自己干了。这有点类似良性竞争机制。同时,我也认同userZx的意见,各个人对自己的研究要负责。--云间守望 2018年8月28日 (二) 11:12 (UTC)
意见
可以没有可靠来源,但编辑者要对自己的内容负责。
研究本来就不可能一定存在可靠来源,不可靠的来源不一定是错的。哥白尼当年被教会迫害,达尔文亦是,最终时间会证明谁是正确的。
所以,不要求来源可靠,在研究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只是恶意的破坏,比如发表一些极其偏激的见解,亦或者一些极其无聊,无用,甚至有害的内容。这压根不是在做研究,只是在害人,满足自己的臆想罢了。
所以,“研究”可以不需要可靠来源,但是,编辑者得先证明自己的是“研究”,而不是其它。 ——UserZx(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03:42 (UTC)
- (+)支持:阁下提出的意见我赞同。--Hyijun(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13:32 (UTC)
赞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Efex3(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07:53 (UTC)
对以上意见的一些回复
感谢各位对我的意见的回复,在这里我针对一些内容进行解释
- 首先,我在第一点已经强调了对于一些敏感内容必须标注无责任声明和注意声明,注意我的意见是必须。然后在我这样写的情况下,下方的反对意见居然是说“必须标注”,那我是看不懂你们到底要反对的是什么?是反对标注还是反对我?
- “维基学院不需要可靠来源,并不代表维基学院可以发表侵权内容,也不代表维基学院不接受任何来源内容。”这条就更加莫名其妙了。我的第三点说的是学院内的内容另起炉灶,不是到别的网站复制粘贴。所以什么叫“任何来源的内容”?我觉得在合理的阅读下,不应该发生这种低于平均阅读水平的回复。
- “单一页面及其子页面的内容基本上全部围绕页面名称进行,而页面名称是由页面创建者决定,如果讨论或研究不按照标题进行则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起,则需要迁移到其他页面,换句话说,放在这里没有意义。”这段话我实在是不想回复.....参考第二点。
- “在某个问题有争议的时候,自由选择在页面上记录使用某一方的观点,而仅仅提及或不提及另一方的观点”我的意思其实并不是这个层面,而是在参与者觉得双方纷争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以标注原作的情况做一个分支版本。如果纷争是可以解决的,那就无需再开新版本了。
- “版权方针肯定是要遵守的,维基学院也不可能不接受有来源内容,但是目前学院方针对于不可靠来源内容、无来源内容(原创研究)中与可靠来源内容冲突部分的限制可能过于严苛,目前讨论的也正是这种情况。”侵权是肯定不可以的,这个要加上去。
- @宋世怡“但不代表当一个项目存有关于医疗等类的内容就要特意提醒可靠性”这并非小题大作,而且也是维基经过多年运作后才加上的设计,我认为涉及生命方面的内容,必须要加注提醒。
- @宋世怡“第二个关于项目撰写本身”我的意思是在多个编辑者的编辑中发生严重争议时,主创人以外的编辑者,应该选择新建一个版本以避免纷争。但在此之前,我是建议双方先协商。
- @Hyijun所以我做了一个建议,就是标明原版的基础上,以原版为基础开新版本,这样互不拖欠。
- @UserZx证明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在研究问题,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觉得这点应该有,但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讨论。
此外,我觉得现在是应该把内容分成两类,非专业的研究类文章,和专业的论文形式的作品。我认为学院应该将两者兼容并收。大体的方向是这样。参考了上面的意见,我对上面我提出的三点进行一些必要性的修改。欢迎你们继续提出有意义的宝贵意见。--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8日 (二) 16:33 (UTC)
- 阁下看起来并不是对内容做出解释,而是尽力把我的话堵回去。首先,我所说的“必须标注”意为有关医学内容本就应该标注,不必讨论,因此阁下的意见欠缺建设性。其次,“维基学院不需要可靠来源,并不代表维基学院可以发表侵权内容,也不代表维基学院不接受任何来源内容。”这句话的意思是网站的内容并不要求任何可靠参考来源,但是如果编辑者想要为自己的论述提供佐证,添加参考来源无可厚非,而不是针对单纯的复制黏贴,在这里还要提醒@Geironul:不要人身攻击,任何人的阅读水平或低或高,也不是由您说了算。“单一页面及其子页面的内容基本上全部围绕页面名称进行,而页面名称是由页面创建者决定,如果讨论或研究不按照标题进行则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发起,则需要迁移到其他页面,换句话说,放在这里没有意义。”这句话的内容我觉得意义十分清楚,您如果看不懂的话可以结合着您最初的“革命性想法”来理解。-- 黄启塬小朋友·💬 某个蒟蒻 2018年8月29日 (三) 13:53 (UTC)
- @黄启塬::阁下的确提出了一定的建设性内容,但请谨记论事不论人,过多地批判某个人会使讨论过长且容易引发纠纷,另外请在讨论时尽可能地和声和气。祝编安!--Hyijun(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5:57 (UTC)
- 请你搞清楚什么是人身攻击再来谈人身攻击吧。我觉得这东西既然你提不出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欢迎在最终阶段给我打个叉,我拒绝任何双标及言语攻击。--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2 (UTC)--58.152.47.45 2018年8月29日 (三) 16:17 (UTC)
- @黄启塬::阁下的确提出了一定的建设性内容,但请谨记论事不论人,过多地批判某个人会使讨论过长且容易引发纠纷,另外请在讨论时尽可能地和声和气。祝编安!--Hyijun(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5:57 (UTC)
对新六条提议浅析及相关回复
注意到你将首条提议换为“所有内容必须为原创[...]”,这算不上一种“革命性”想法,甚至对改进项目没有实际影响。如果你所表达的是我所理解的,那么,维基对编辑者标注其所复制内容的来源已经有完善的要求。单纯在这方面的标准,我认为没有需要改变的地方,而你所题必须原创、即使版权公开依旧标注来源,只是描述了现有的这个情况,而非需要做出改动的地方。
再,我见你拆分原第二条为现在第二、三条,对于第二条我持赞成态度。然而,针对“不限制维基学院的任何编写内容是否有可靠来源”此句,十分不妥。尽管在一些研究及教学内容中很多情况是不会有可靠来源来标注,但是不限制一词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连同第二条后半句所提到的支撑作用,我认为可靠来源的具体适用范围及在学院的界限模糊化值得写一个更为详细、更加全面化的“想法”。顺便稍微再说一下关于所谓“严苛”的一些个人看法。严苛主要是多种方针指引所组成的一种严苛,但是对具体的可靠来源定义及相关写作是完全可以借鉴的,这本身并无严苛之说,甚至比各高校还要宽松很多。这里我觉得你最好关注在内容本身的审核而非内容与来源在百科所形成的联系上。
第三条我个人对此是相对反对的,我坚持认为对此类内容进行特殊标注是小题大做。我有此论的基础来源于我对各科专业内容的一些浅薄认知,来自第三条的“一些对社会安全构成风险项目或涉及法律问题”的描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维基学院本身并非一个权威性项目,也就是说从法律层面是不应该被相信的网站内容(狭义来说)。那么当我们提供尽量准确无误的信息及研究时,我们(如果你不想就算了)自然会想要让读者不会因为一些疏漏而导致在现实中的身心健康受影响,这就牵涉到了标注的具体意义在哪里。如我之前所说的维基学院项目本身的性质,它决定了就算我们不标注,此类内容也不是真正的可用于实际病情参考,即便(假设)很多人参考维基学院的内容来判断各类事物,如同很多人第一时间查找维基百科、百度百科等网来了解某事物,这不会担保其内容的可靠性。这个时候就有一点值得注意一下,是否只有所谓的风险项目如医学方面的内容需要标注?假设我们学科建设已经趋于完善,那么多少科的专业内容被破坏会造成对社会安全构成风险呢?由于医疗一类是直接接触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所以大多数人应该会第一反应是这一类学科,然而其他学科的专业内容存在关键的错误时依旧会造成很多伤害,这样一来我们是否要给至少五十个学科分类给予特殊标注?因此我从编辑各学科内容本身都具有的风险出发,认为特殊标注不可靠是小题大做。
后面的关于编辑内容的,只能说百科现有的方式对于基本的编辑者关系而言其实没什么问题。如果来了一位编辑者对现有内容进行了改动,而原创者不同意,他们可以通过自行讨论来决定他们所编辑内容的具体处理,无论新的页面或者双方合作写大家都满意的内容是他们自己的事情。“选择新建一个版本以避免纷争”是其中一种解决方式,而且不是什么需要特地提出的想法。
说到具体的研究的分歧及编辑者之间的问题,其实可以从高校规章里提取适合的条例整合使用,学术上的东西就算是在维基的网络中也可以直接采纳,如果我们硬要给一些看起来合理反而有点问题的规定那就落了下乘了。
另,评级机制现在我坚决反对,没有实力就不要搞这些,很简单。
以上。
宋世怡(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02:37 (UTC)
- 感谢回复,我没有说要“马上”搞评级机制,但既然有人提到一些复杂的非核心的需求,我觉得作为一种安抚或者表态,说清楚我的想法会比较合理一些(也免得一会又有人说我人身攻击)。
- 对于所有内容必须原创,我提出这点也是因为上面的安抚因素。这的确不是一个革命性的东西,但既然我们是希望做下来探讨事情,那么在革命性里面也混入一些传统,可能我被人攻击的次数会有所降低。而且我想大家也会赞同必须原创这点,毕竟版权这个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我再次强调,在这里写原创这件事,意思就是我希望把这点作为日后的一个方针去考虑问题。
- 针对“不限制维基学院的任何编写内容是否有可靠来源”此句,其实这里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把维基学院的内容分为两类,即低标准的“研究类文章”和高标准的“学术性文章”。我相信你这番话针对的是后者,但你可曾想过“冷场”这个问题。首先是发布理由,在发展初期,我看不到任何要在一个公开的,非盈利的甚至无法保证原作者著作权私有的网站,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的可能性。我的建议是大家放低标准,吸纳一些研究性质的文章,且在后期建立评级机制,将学术性文章和低标准的评论性文章分开看待。
- 或者说,其实你们看着维基学院beta这么多年了,是否曾有大规模的学术文章曾经发布在这个网站上?如果你是对多个维基项目有经验的话,应该知道冷场到曾被基金会考虑砍掉的维基新闻。事实上,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CC协议,更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没有运作目标计划,只要大旗一挥,说我们要建立一个梁山水泊,就能写一部水浒传的。
- 我在这里建议各位学院派的朋友,组织一下你身边的力量,甚至你自己,试试在维基学院发布学术性论文质量水平的文章,看看你们能坚持多久。到底你们是希望建立一个自吹自擂的网站呢?还是一个能够扬名史上,甚至超越维基百科的全新理念的网站?
- 至于医学问题的标注细节,请参详维基百科的方法,我是完全支持这种做法的,不再回复。
- “选择新建一个版本以避免纷争”是其中一种解决方式,而且不是什么需要特地提出的想法。这个,很抱歉,真的需要特地提出。多年来维基百科两岸三地由于政治纷争引发的编辑战,不仅仅是对维基力量的损害,更是对维基声誉的严重破坏。我认为类似github的fork机制(如果你不懂这个,请google查阅git的教程),让更多的作者能够以新版本的形式,去解决一些严重的编辑争议,我觉得这是让自由的维基更加自由,而不是浪费全世界的时间去打架。
- 最后补充一点,我是站在学院派的对立面之上的。学院派的保守风气造成维基百科条目增长停滞,我觉得一些老编辑者会比较有经验。我不知道你对维基百科了解多少,写过多少条目,看过多少纷争。我会支持维基学院的质量朝着大学或研究院的水平迈进,但我不支持维基学院再局限在“搞个网上论文发表组织”的局限性目标。
- 此致--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2 (UTC)
- 针对上述回复,我再次更新我的几条观点。--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3 (UTC)
- 此致--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6:42 (UTC)
“由于政治纷争引发的编辑战,不仅仅是对维基力量的损害,更是对维基声誉的严重破坏。” 看了上面的这段话,很有感触。 Efex3(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7:25 (UTC)
- 所以我的考虑是,与其以什么“文明”去鼓励意识形态对立的双方达成共识,不如直接给空间让他们并存。--Geironul(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17:41 (UTC)
对以上各位的回应,并含有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首先(※)声明,由于上面讨论太长,这个想法也会很长,太长不看。。。因此我在每段前面会标识是给谁看的,请各位各取所需,当然想全都看完更好。
- 致Geironul君:
- (:)回应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一条、内容解释第五条及对宋世怡君的回复第二段:版权问题无需担心,沿用英文版权要求即可。另外,单就这条内容来说,确实算不上“革命性的想法”,因为这句话实际表达的意思也就是内容应符合版权要求并尽量标注来源。另外,还是希望Geironul君的回复稍微说清楚一点。
- (:)回应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二条:我个人认为应该这样。但是还请Geironul君及很多对Wikiversity:可靠来源和Wikiversity:可供查证方针存有意见的关注一下这里的讨论,以免该讨论过早结案,然后被用来当作判断这里的提案的理据。
- (=)中立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四、五条:建议主页面近期的主要贡献者作为近期的项目主导人。因为一些作者在创立页面然后进行寥寥数笔编辑之后就弃坑不理了,这时应当将该项目的主要维护者升格为项目主导人。否则哪位“上古巨坟”的创建者突然跳出来行使“首要选择权”,我想这种行为必然是不正当的。(~)补充一下,根据百科条目编辑的实践情况,我个人感觉这个规定意义不大。百科一直都是缺少写条目的人,而很少有几个人抢着去写一个条目的情况,学院同理。
- (-)反对Geironul君想法ver1.2第六条:理由同宋世怡君。对不可靠来源内容和无来源内容作出标注,与评级有一个就够了。而目前我们确实没有进行同行评审的能力,评级也就无从谈起。
- (:)回应Geironul君内容解释第一条:那不是反对意见。
- (:)回应Geironul君内容解释第二条:黄小朋友的阅读能力没有问题,他的问题出在表达能力上,还请谅解。“也不代表维基学院不接受任何来源内容”中的“来源 内容”是指“具有来源的内容”,他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也不代表学院仅包含原创研究”。并希望二位讨论时尽量不要冲动。
- (+)支持Geironul君内容解释第三条:这段话确实没头没尾,我也没看懂黄小朋友想要反对什么。
- (+)倾向支持Geironul君内容解释第四条、第七条、第八条及对对宋世怡君的回复第七段:我的意见是,一个project,双方意见冲突不可调和,完全可以拆成两个project。一个学科,双方意见不可调和,可以各开一个School。如果纷争解决之后,对某一个subject或者学科仍然有数种不同的继续研究的思路,也完全可以拆分成数个新版本。关键在于尽可能保留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把持不同观点的人赶走。如果两岸三地真的觉得有什么政治纷争只能靠编辑战来解决,我欢迎他们来Category:政治学下面开实名院校以体现观点,而不是在站内扶植势力搞政治斗争来占领宣传阵地。
- (-)倾向反对Geironul君对宋世怡君的回复第三段:这样划分没什么必要,因为不客气地说,学院目前普遍缺乏写作“高标准的‘学术性文章’”的能力。
- 致黄小朋友:
- “有关内容本来就应该标注,不必讨论”,您楼下就有一名“医学相关内容不必特意标注”的用户,希望这个“不必讨论”不是我不希望是的那个意思。
- “维基学院不需要可靠来源”,这句话您提过好几次了,不知道这话是从哪来被谁说的,也不知道您到底要借这句话说什么,不过还是希望您注意一下Wikiversity:可供查证目前的版本。
- 最重要的,希望您说话之前先组织一下语言,再想一下这句话放到这是否合适,最后在发布更改之前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是否会伤害到别人。目前Wikiversity:不要人身攻击尚未正式确立,但还请您在发言的时候遵守一下日常的社交礼仪和基本的语言习惯。
- 致宋世怡君:
- “我不觉得提议中的三个点是为革命性想法”,“如果被接纳肯定有很大的影响”,咬文嚼字一点意思都没有,重点应该是他说了什么,而不是革命与否。另外,如果您觉得不革命,请去看看Wikiversity:可供查证现在的版本,目前该讨论是被延期了,因为对一些核心内容仍有争议,而讨论依然不足。如果那个方针正常通过,我敢保证现在这一堆“根据xx方针...”“根据已有的共识...”等言论,而不是考虑学院的发展前景和是否真的已有所谓共识的人。
- 关于医学内容是否需要标注的问题,我认为这个不算小题大做。对于读者误信wiki站点内容导致事故,站点本身必然是无责的,但是这跟有无必要标注危险性完全不是一码事。首先,这种事故一旦发生,无论你站点有没有责任,在公众心目中这个站点的可信度必然下降,危险性必然提升,不利于推广;其次,不是每个人都知道wiki不可靠,拿维基百科乃至百度百科当参考文献的论文多了,信的人都该死么?我个人还是认为,潜在危险性内容需要特殊标注,哪怕只是声明本站对此无责,也要多声明一遍。襄君对此的观点我比较赞成。
- 致Hyijun君:
- (!)意见Hyijun君意见第一条:您可能对学术上的“可靠来源”有什么误解,在当今社会上能不能被大多数人认可根本不重要,有同行评审就够了。这可能也是李炯霄君一口一个“反对学术霸权”的原因。
- (-)倾向反对Hyijun君意见第二条:当其他人与项目主导人的观点不同时,开新project或者直接开新school就可以解决了。反正我们目前不需要为基金会节省服务器资源。我的看法类似WQL君和Geironul君对此的看法。
- 致襄君:
(…)吐槽:我之前都没发现,这是个好问题,百科定义了什么叫原创研究但是没定义什么叫研究,而百科的“研究”条目本身都被挂了“本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模板。怕不是维基学院的第一次大型研究就是要研究什么是研究?对此我暂不发表言论。
以上。--该用户 强烈支持所有用户当选为管理员 2018年8月29日 (三) 20:49 (UTC)
- 感谢Bliss君的回复,我已经收到了。仔细想了想,阁下的第二条看法我表示赞同与理解。也谢谢您对可靠来源的科普。对此我表示暂时没有任何异议。--Hyijun(讨论) 2018年8月29日 (三) 22:59 (UTC)
- 我所要说的意思其实是全部内容都应该标注或全部不标注其不可靠性,而非单纯某些受到关注较多的并容易理解其所致后果的内容。如果是在医学内容上给一个标注,那反过来别人看其他内容的想法又会是什么呢?当维基学院所有的项目都没有经过专业认可之前,要么都不标要么就全部标上,所谓可信度无论如何依旧会下降。而且说一下我个人所观察到的一些媒体报道,里面若是要说维基这方面不好,肯定不会把哪怕你所有内容每一句都放一个免责声明在旁边的事情说出来,而是直接说某某句导致了读者xxxxx。-宋世怡(讨论) 2018年8月30日 (四) 02:21 (UTC)
相关看法
首先,我先说明一下个人的看法,个人以为,任何除去本人说过的话之外的发散,都是不可取的。而且,除了明白自己想说什么,还得明白对方想说什么,否则这个讨论压根没有一点意义,不过是各说各话而已。
然后,我个人趋向于中立,不过关系有远近亲疏之别,带有感情色彩在所难免,因此,我会尽可能刨去一切有色眼镜,但不能保证一定不带有色眼镜。由于诸位写得实在是太长了,如果有所遗漏,误解,实在抱歉。
以下是正文:
1,致@Geironul:先生,首先更正先生您的几个认知错误。
- ,@宋世怡:的意思是基于一切不可信的基础之上的。即,维基本身不属于可信范畴,每个人查询相关资料的时候,需要自己做判断,而维基编辑者是没有功夫,也没有必要替阅读者去甄别,什么是可信的,什么是不可信的。故其云医疗类不必刻意挂不可信的模板。
- ,没有能力就别搞评级机制的意思是,请问谁来评,谁有资格评,评的级是否可信,是否公正。这里没有能在某行业一言九鼎,能一句话断言生死的人,在这种情况下,评级不就是一句空话吗。而且有些研究的价值,并不能为不了解的人所知。正如数学的数论,数论看不到价值,也不一定会有价值,但是数学不能没有数论。当站在最前沿的时候,压根是看不到其他人的,这种情况下,如何评级?
- ,学院不是一个仅仅是研究的地方。学院是一个包括教学与研究等功能的地方,目前相关的内容,大多只涉及教学,还远未到研究的地方。既然是教学,则必然是以能让人听懂为主,而非其它。
2,致@Blissghost:君,你这个吐槽,很神奇。那么就研究,我提一点粗浅的看法。研究是寻根溯源,是寻找为什么,而不是复读机。研究天生基于对研究东西的一定了解。举个例子,如果有人编辑了关于某个医学的偏方的研究,那么他必然得对该偏方有一定的了解,使用过,或者知道这个偏方的生克关系,在中医上的道理。然后以此为基础,才能去更深的溯源,而不是单纯的抄个不知道哪来的偏方上去。倘若不了解该内容,瞎写一气,那可以当做是在搞破坏了。顺便,感谢一下对我的支持。
3,给@宋世怡:蠢古君的一点建议,你的观点其实没错。但主要是太过于理想化,属于最好情况下最好的方案。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最好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出现。就好像《礼记》中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果天下为公了,就能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这是多么美好的社会,可是,天下为公不可能出现,这样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很多时候,不得不跟现实做一个妥协。这个妥协,目前来看,是有必要的,能帮助更多的人,可能在这种妥协不是最好的,但它是特定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顺便,感谢各位对我看法的认同。
我的看法依旧是八个字:
以上UserZx(讨论) 2018年8月30日 (四) 03:39 (UTC)
TW 可以引入欢迎新人的消息吗?像维基导游一样。
- 下列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如题--Cohaf(讨论) 2018年9月3日 (一) 21:07 (UTC)
- 等IA上线了在说吧,元维基那边不批准也没办法。--梦蝶葬花@生涯不败 2018年9月4日 (二) 02:41 (UTC)
- 这也需要IA?晕,又是元维基。好吧,只好慢慢等待吧。--Cohaf(讨论) 2018年9月4日 (二) 02:53 (UTC)
- 先使用{{subst:Welcome}} ~~~~ 。--安可(讨论) 2018年9月4日 (二) 08:40 (UTC)
- 话说回来,我们的IA决定了吗?--Cohaf(讨论) 2018年9月4日 (二) 14:12 (UTC)
- 我、Stang、Xiplus已经报上元维基了。但是监管员始终没有回复。(唉,普通管理员还没上任呢。)--梦蝶葬花@生涯不败 2018年9月4日 (二) 14:19 (UTC)
- 话说回来,我们的IA决定了吗?--Cohaf(讨论) 2018年9月4日 (二) 14:12 (UTC)
- 先使用{{subst:Welcome}} ~~~~ 。--安可(讨论) 2018年9月4日 (二) 08:40 (UTC)
- 这也需要IA?晕,又是元维基。好吧,只好慢慢等待吧。--Cohaf(讨论) 2018年9月4日 (二) 02:53 (UTC)
- 我们有没有欢迎IP用户的欢迎词?--Cohaf(讨论) 2018年9月5日 (三) 03:12 (UTC)
- 可先从MediaWiki:Gadget-friendlywelcome.js复制并移至这里再更改。--✈ 伊戈尔 / ✉ 想聊啥?! . 旅行小导游 2018年9月9日 (日) 18:12 (UTC)
- 本讨论已经关闭,请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见,请至合适的讨论页进行,并不要再次编辑本讨论。
Wikiversity:看守员提案讨论
Read-only mode for up to an hour on 12 September and 10 October
Read this message in another language • 请帮助翻译至您的语言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will be testing its secondary data centre. This will make sure that Wikipedia and the other Wikimedia wikis can stay online even after a disaster. To make sure everything is working, the Wikimedia Technology department needs to do a planned test. This test will show if they can reliably switch from one data centre to the other. It requires many teams to prepare for the test and to be available to fix any unexpected problems.
They will switch all traffic to the secondary data center on Wednesday, 12 September 2018. On Wednesday, 10 October 2018, they will switch back to the primary data center.
Unfortunately, because of some limitations in MediaWiki, all editing must stop when we switch. We apologize for this disruption, and we are working to minimize it in the future.
You will be able to read, but not edit, all wikis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edit for up to an hour on Wednesday, 12 September and Wednesday, 10 October. The test will start at 14:00 UTC (15:00 BST, 16:00 CEST, 10:00 EDT, 07:00 PDT, 23:00 JST, and in New Zealand at 02:00 NZST on Thursday 13 September and Thursday 11 October).
- If you try to edit or save during these times, you will see an error message. We hope that no edits will be lost during these minutes, but we can't guarantee it. If you see the error message, then please wait until everything is back to normal. Then you should be able to save your edit. But, we recommend that you make a copy of your changes first, just in case.
Other effects:
- Background jobs will be slower and some may be dropped. Red links might not be updated as quickly as normal. If you create an article that is already linked somewhere else, the link will stay red longer than usual. Some long-running scripts will have to be stopped.
- There will be code freezes for the weeks of 10 September 2018 and 8 October 2018. Non-essential code deployments will not happen.
This project may be postponed if necessary. You can read the schedule at wikitech.wikimedia.org. Any changes will be announced in the schedule. There will be more notifications about this. Please share this information with your community. /User:Johan(WMF) (talk)
2018年9月6日 (四) 13:33 (UTC)
大意:UTC+8时间9月12日/10月10日晚22:00-23:00服务器测试新数据中心,这段时间内提交编辑很容易造成失败,请注意提前做好计划。--梦蝶葬花@生涯不败 2018年9月6日 (四) 14:25 (UTC)
翻译版
维基媒体基金会即将测试第二个资料中心。该资料中心将能确保维基百科与其他维基媒体网站,在意外发生后仍能维持运作。为确保一切正常,维基媒体技术部门需要进行一次排程测试。本测试将会确认该部门是否能转换两个资料中心。针对这项测试,必须要有许多团队事先准备,以便能修复预期之外的问题。
他们将会于2018年9月12日周三,将所有流量转换至第二个资料中心。2018年10月10日周三,他们将会把流量切回主资料中心。
不幸的是,由于部分MediaWiki上的限制,在转换期间,所有的编辑功能将会停止运作。我们在此对您的不便致上歉意,并努力将其影响减至最低。
在短暂的转换期间,您仍然可以阅读所有维基媒体网站,但无法进行编辑。
- 在9月12日周三与10月10日周三,您将会有1个小时的时间不能进行编辑。 本次测试将会在14:00 UTC(22:00 UTC+8)开始。
- 如果您在此期间尝试编辑或储存,将会显示错误讯息。 我们希望在这几分钟内不会遗失任何编辑,但无法保证。如果您看到错误讯息,请耐心等候到一切恢复正常为止。接著您应该就能储存您的编辑。但是,我们建议您优先复制您的编辑后版本,以防万一。
其他影响:
- 后台的工作将会变慢甚至可能会掉线。红链可能无法像平时一样即时更新。如果您建立了已在别处进行内部连结的条目,该内部连结将仍然维持红色。部分长期运作的脚本将会停止运作。
- 2018年9月10日至10月8日期间,将会冻结所有程式码。非必需的程式码变更将不会执行套用。
如有必要,本计画将有可能延后实施。您可以在wikitech.wikimedia.org阅读本次计画。如有任何变化,将会在这份行事历中宣布。 我们将会发出更多关于本测试的通知。请将本资讯分享给您的社群。
翻译:台湾杉在此发言 (会客室) 2018年9月7日 (五) 01:22 (UTC)
来至中文维基--Cohaf(讨论) 2018年9月7日 (五) 02:1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