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Fire-and-Ice/沙盒
外觀
天安門廣場上鬧事的一小撮暴徒,在叫囂「四個現代化日」的同時,不僅放火行兇,狂呼「劍出鞘」,而且竟然氣勢洶洶地要天安門前的警衛戰士降下五星紅旗。這就以他們的反革命暴行,為鄧小平的「一切為了四個現代化」作了最清楚的注釋。原來他們所說的「四個現代化日」,就是紅旗落地、資本主義復辟之時!可以設想,如果他們祈求的那一「日」到來了,革命人民就會千百萬人頭落地,祖國的山河就會頓時改變顏色。——梁效《鄧小平與天安門廣場反革命事件》
老幹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資派」被華國鋒時期的中國稱為四人幫的反革命政治綱領。有時也被簡化為公式「老幹部=民主派=走資派」。[1]
(四人幫)公開拋出了老幹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資派」這個反革命政治綱領,猖狂地進行反革命煽動,製造輿論,組織力量,企圖把中央和地方一大批堅持毛主席革命路線的領導同志統統打倒。
懷仁堂政變後,各批判文章稱,文革後期張春橋及其黨羽拼命鼓吹其所謂張春橋思想,甚至稱其為「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第四個里程碑」。
根據各批判文章,張春橋思想的內容是:
- 「全面專政論」:系統見於文章《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3]
- 「階級關係新變動」論:老工人「只有樸素的階級感情」,是「既得利益者」,「站在保守勢力一邊」,青年工人「更不行」,全心全意依靠整個工人階級「不符合辯證法」。貧下中農「總不行」,「搞社會主義革命,思想跟不上」。[4]
「階級關係新變動」、「法權基礎論」等通常作為四人幫共有思想批判。
霞飛稱:張春橋《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發表後,上海報刊上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把《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稱為「對階級關係變化的新發現」,等於建國後的「各階級分析」,是批判資產階級法權的「新貢獻」,「超過了列寧主義」,「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的「第四個里程碑」。[5] 葉永烈稱:《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發表後,《學習與批判》發表幾十篇文章闡述「全面專政論」,十五篇文章論述「階級關係新變動論」,又說「資產階級法權無處不在論」是「張春橋思想」的核心,此外還評價了張春橋的其他理論建樹,稱讚其「創造性」地發展了「毛澤東思想」,是「第四個里程碑」。[6]
天津師院理論組的批判文章認為「張春橋思想」是托洛茨基主義的。[7]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中,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二重性是懷仁堂政變後被重點批駁的核心論點。[8]
“ | 「共產主義在經濟上還不可能是完全成熟的,還不能完全擺脫資本主義的傳統或痕跡」。這種資本主義的傳統或痕跡,集中表現為資產階級法權,存在於商品制度和按勞分配中,也就是存在於社會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整個過程中,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這樣,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就表現出二重性,一方面是生長著的共產主義因素,一方面是衰亡著的資本主義傳統或痕跡,由此而形成一個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中的此長彼消或彼長此消的矛盾運動過程。
認識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二重性,是我們認識社會主義條件下新的資產階級、特別是黨內資產階級形成的前提。 |
” |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9] |
- ↑ 弓長. 敌我关系不容颠倒——斥“老干部=民主派=走资派”的反动谬论.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1977, (3): 11-15.
- ↑ 華國鋒.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 人民日報. 維基文庫. 1977-08-23 (中文).
- ↑ 張顯揚 ,王貴秀. 张春桥的“全面专政”必须彻底批判. 哲學研究. 1978, (9): 35-44.
- ↑ 曉譙. 斥张春桥“阶级关系新变动”的胡说八道. 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77, (6): 11-15.
- ↑ 霞飛. 南柯一梦:“文化大革命”中的张春桥(下). 黨史博採(紀實). 2005, (8): 51.
- ↑ 葉永烈. “张春桥思想”. “四人帮”兴亡.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14 [2018-09-27]. ISBN 978751540409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7).
- ↑ 天津師院理論組. “张春桥思想”和托洛茨基主义. 天津師院學報. 1977, (2): 3-7.
- ↑ 卓炯. 评为篡党夺权服务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核心. 學術研究. 1978, (1): 42-46.
- ↑ 《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編寫小組.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未定稿第二版讨论稿). 上海. 1976: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