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基學院,自由的研習社群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期刊選登
兩個大環之間的主客體識別形成一層一層的非交織「環中環」的結構仍然是非共價合成中的一個有趣而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文章報道了一種「盒中盒」結構的設計與表徵,這一結構是基於兩個剛性的雙自由基二價正離子環蕃的主客體自由基配對相互作用。「盒中盒」配合物的一個亮點就在於它可以將一些1,4-雙取代的苯衍生物置於第三種組分更小的雙自由基二價正離子環蕃的空腔內,以產生多層嵌套的「俄羅斯套娃」分子組裝。這些結果展示出可以用兩種不同的環蕃來構建新的雜化超分子體系,這一體系基於自由基環中環配合物以及更小的中性客體分子。
學術新聞
2020年
- 10月5日至12日,諾貝爾獎陸續揭曉。
- 1月21日,《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發文指2019新型肺炎病毒(2019-nCoV)通過S-蛋白與人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互作的分子機制,來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細胞,進而引起嚴重肺炎症狀。(圖)(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 1月11日,《柳葉刀》期刊發文,呼籲保護中國醫生使其遠離暴力傷害。(The Lancet)
2019年
- 12月23日,科學家在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宣佈長江白鱘滅絕。(Elsevier)
- 11月8日,科學家宣佈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望遠鏡(ALMA)發現一顆誕生於4000萬年前的恆星的碎片盤中仍存在遠超預期的高含量碳氣體。(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 10月7-9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陸續揭曉,分別關於細胞感知、適應氧氣變化的機制,宇宙學的理論研究、系外星系的發現,和鋰電池的發明。(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Karolinska Institute)
- 9月23日,科學家成功實現迄今最大規模的量子疊加,共計2000個原子。(Nature)
- 8月15日,牛津大學化學系與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合作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由純碳原子組成的環狀分子:C18環。(Nature)
- 4月18日,德國天文學團隊在天鵝座的行星狀星雲NGC 7027中首次發現氦合氫離子的存在。
- 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團隊宣佈於M87星系首次成功觀測到超大質量黑洞。(中央社、新華社、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