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內戰:太子之死至司馬越的勝利

来自维基学院

雖然一般稱此段時期為八王之亂,但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早在賈南風政變成功後不久被殺,只有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潁、河間王司馬顒,加上東海王司馬越共六王曾經挾天子控制朝廷。

趙王司馬倫當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永康元年初,因去年十二月皇太子司馬遹被皇后賈南風廢黜,左衛司馬督司馬雅、常從督許超、殿中中郎士等人密謀廢黜賈南風,於是透過孫秀與趙王司馬倫塔上線,趙王司馬倫得到通事令史張林、省事張衡、殿中侍御史殷渾、右衛司馬督路始為內應,但臨起事之際,趙王司馬倫聽從孫秀的勸說,認為待賈南風殺害司馬遹後起事才符合自己最大利益,於是趙王司馬倫和孫秀勸說賈謐盡快殺了司馬遹,以免夜長夢多。到了三月,賈南風殺司馬遹,司馬遹被殺後,司馬雅和許超因而退出,而司馬倫一黨决定了以四月初三夜為起事日期。四月初三,趙王司馬倫和梁王司馬肜合謀解決賈南風,當晚,孫秀派司馬雅拉攏司空張華,但張華拒絕,隨後趙王司馬倫矯詔帶兵入宮,派華林令駱休控制住晋惠帝,又派齊王司馬冏率兵百人廢黜並囚禁賈南風於建始殿;又派人收捕賈謐等人;又派人收捕張華、裴頠、解結、杜斌等人,將諸人殺於皇宮前殿馬道南,初四,司馬倫派尚書和郁送賈南風至金墉城囚禁,又誅殺賈南風餘黨趙浚、韓豫等人並黜免眾多大臣代以自己人,趙王司馬倫自此掌控了朝政大權,作為司馬倫腹心的孫秀也大權在握。

初七,梁王司馬肜出任太宰。初九,趙王司馬倫派劉弘賜死在金墉城的賈南風。大權在握的孫秀將與自己有舊怨的石崇、黃門郎潘岳等處死。

淮南王司馬允、齊王司馬冏不滿司馬倫一黨專權,孫秀遂將齊王司馬冏調出京去鎮守許都,又黜去淮南王司馬允的護軍,八月,心懷不滿的淮南王司馬允起兵攻打司馬倫失敗被殺。

九月,控制朝政的司馬倫自加九錫、增封五萬戶等等,又以其子司馬荂、司馬馥、司馬虔、司馬羽及孫秀、張林等自己人各據要職,不久有傳言說散騎常侍楊準、黃門侍郎劉逵和梁王司馬肜企圖推翻並誅殺司馬倫,於是楊準和劉逵被調出京城,而司馬肜從太宰轉任丞相。孫秀之子孫會娶賈南風之女河東公主。孫秀與太子詹事裴劭、左軍將軍卞粹、義陽王司馬威、尚書令滿奮、僕射崔隨等準備司馬倫即帝位事宜。

永寧元年正月初八,司馬倫一黨控制皇宮及宮門,當晚派司馬威、駱休等人從晋惠帝處拿到傳國玉璽,逼晋惠帝出宮往金墉城。初九,司馬倫帶兵5000人入宮即帝位,年號建始,以司馬荂為太子,將司馬馥、司馬虔、司馬羽及孫秀、張林等自己人各據顯要。後來張林與孫秀有隙,張林被殺。

三月,齊王司馬冏與豫州刺史何勖、龍驤將軍董艾等起兵攻打司馬倫,又遣使連絡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常山王司馬乂、新野公司馬歆四人起兵,豫州刺史李毅、兗州刺史王彥皆舉兵響應齊王。

司馬倫派孫輔為上軍將軍,積弩李嚴為折衝將軍,率兵7000人從延壽關出;征虜張泓、左軍蔡璜、前軍閭和等率兵9000人從堮阪關出對付齊王司馬冏;鎮軍司馬雅、揚威莫原等率8000人從成皋關出;派孫會、士猗、許超從黃橋出對付成都王司馬穎,又派東平王司馬楙都督各軍抗衡四王,孫秀派劉輿勸說司馬馥、司馬虔带兵8000人為援。張泓和司馬雅多次擊退四王軍,但都未能徹底擊敗三王軍,以致前線僵持。許超軍在黃橋與成都王司馬穎對抗,一度擊敗司馬穎軍;張泓軍在陽翟城南擊破齊王司馬冏的輜重隊,之後入陽翟城防守,司馬冏軍在潁陰渡潁水攻張泓軍,但失利,張泓軍乘勝進至潁上與司馬冏軍對峙;孫輔軍內部出現亂子,於是孫輔退兵洛陽,導致出現「齊王兵盛,不可當,泓等已沒。」的謠言,司馬倫驚慌下命許超、司馬虔等退兵,不久張泓軍的戰報傳來,於是又收回退兵令,而當時司馬虔軍已至庾倉,許超軍已南渡黃河,突然的退兵令許超軍的士氣大跌;張泓軍渡潁水攻司馬冏軍,但被司馬冏的將領何勖所敗,孫輔被殺,逼使張泓退兵。

孫秀因為軍情失利,於是詐稱大敗司馬冏軍并已俘獲司馬冏,企圖提升士氣。司馬倫派太子詹事劉琨都督黃河以北各軍。孫會軍在溴水被司馬穎的將領趙驤、石超擊敗,孫會棄軍而逃,劉琨南渡黃河後燒斷河橋以阻止司馬穎軍的追擊。在溴水之戰後,司馬冏軍隨即攻閭和軍,又得成都王司馬穎派趙驤、石超等相助,最終擊敗閭和軍,逼降張泓軍。

孫會、士猗、許超殘軍返回洛陽後計劃整兵再戰,或計劃殺光反對人士,或計劃乘船東入海,或計劃奉司馬倫南附宛城的孫旂、孟觀等,但還未決定好時,四月初七,左衛將軍王輿和淮陵王司馬漼带700餘人從南掖門入宮,控制了皇宮各門,然後攻孫秀,用燒屋的方法逼出孫秀、士猗、許超等,左衛將軍趙泉殺孫秀、執孫會付廷尉殺之,又執前將軍謝惔、黃門令駱休、司馬督王潛等斬之,王輿將司馬馥囚禁在散騎省,之後王輿逼司馬倫下詔「吾為孫秀等所誤,以怒三王。今已誅秀,其迎太上復位,吾歸老于農畝。」解除司馬倫的兵力後,王輿派兵到金墉城迎晋惠帝入洛陽復位,并將司馬倫、司馬荂囚禁在金墉城。晋惠帝復位後,齊王司馬冏率兵入洛陽,掌控了朝政大權。時河間王司馬顒兵至潼關,未及交戰而還。

四月初九,晋惠帝下詔誅殺司馬倫,遣尚書袁敞至金墉城將司馬倫賜死。

趙王司馬倫的專權起自永康元年四月初三(公元300年5月7日)的宮庭政變,终於永寧元年四月初七(公元301年5月30日)的另一場宮庭政變,其間永寧元年正月初九(公元301年2月3日)的稱帝舉動及三月的諸王起兵,正式開啟了晉王朝的七年內戰。

齊王司馬冏當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同年六月十七日,東萊王司馬蕤和王輿因為密謀對付司馬冏的計劃泄漏,於是司馬蕤被廢為庶人,王輿被殺。二十一日,晉廷以司馬冏為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成都王司馬穎為大將軍錄尚書事,河間王司馬顒為太尉。

太安元年三月二十四日,皇太孫司馬尚死亡。五月初七,梁王司馬肜死亡。五月二十五日,司馬衷以弟司馬遐之子司馬覃為皇太子,又以齊王司馬冏為太師、東海王司馬越為司空。十二月,一個陰謀出现,翊軍校尉李含西至長安,向河間王司馬顒宣稱受到晋惠帝的密詔誅殺專權的齊王司馬冏,,無論真假,此事都成为司馬顒與司馬冏决裂的契機,同月二十二日,司馬顒向朝廷上表指責司馬冏,並宣稱自己與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將聯手率兵至洛陽,不過實際上,司馬顒認為齊王司馬冏的實力強於長沙王司馬乂,計劃當司馬乂被司馬冏擊敗俘獲後,自己就移檄全國討伐齊王司馬冏,待打敗齊王後就擁立成都王司馬穎為皇帝,司馬顒自己做宰相控制朝政。

司馬冏得知司馬顒的表章後大驚失色,宣稱成都王司馬穎、常山王司馬乂聽信讒言,而司徒王戎、司空司馬越勸說齊王司馬冏棄權失敗。長沙王司馬乂派董艾攻打齊王司馬冏,雙方在洛陽城內互相大戰三日,出人意料的是司馬冏最終戰敗被擒,被斬於閶闔門外并暴屍於西明亭三日,司馬冏之子淮陵王司馬超、樂安王司馬冰、濟陽王司馬英也被囚禁于金墉城,乘着权力更替之機,司馬蕤的一个兒子獲得「齊王」的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