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七年内战:太子之死至司马越的胜利

来自维基学院

虽然一般称此段时期为八王之乱,但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早在贾南风政变成功后不久被杀,只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颍、河间王司马颙,加上东海王司马越共六王曾经挟天子控制朝廷。

公元300年,永康元年,汉国第三次统一的第20年,司马氏统治下的汉国表面上强大,西边内迁关陇近50万之众的氐族羌族所发起的叛乱在去年彻底敉平,在西南边的诸夷族群经过孙吴、蜀汉的治理后基本未曾再爆发大型战乱,而在北方,自从鲜卑帝国瓦解后,百馀年来草原未曾出现游牧帝国,多个以鲜卑人为统治者的游牧政权虽然多年来或断或续劫掠汉国边境汉民,但慕容、拓跋、乞伏、秃发等主要鲜卑政权在公元3世纪末先后被汉国降服,以故北边暂得粗安。

汉国最初的威胁是来自内部不稳,太熙元年(290)初,晋武帝司马炎重病卧床,司马炎希望自己死后由汝南王司马亮与皇后杨芷之父杨骏共同辅助皇太子司马哀治国,然因皇后杨芷所奏请,于四月十二日辛丑下诏以杨骏为辅政大臣,出任太尉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侍中录尚书事,司马亮被排除在外且被催促尽快出镇许昌,同月二十日己酉,皇帝司马炎在含章殿逝世,同日司马哀登基,改元永熙,司马哀因个性“不慧”在登基后即“不堪政事”,权力由杨骏把持。
当司马炎的棺椁将出行下葬峻阳陵时,司马亮上奏请待丧礼过后才赴许昌,然而有人向杨骏密告司马亮计划举兵讨伐杨骏,杨骏大惊之下向皇太后杨芷求助,杨芷因此使司马哀颁下手诏,命令司空石鉴与中护军张劭发兵讨伐司马亮,不过因为石鉴认为司马亮举兵是谣言不可信,坚持按兵不动,司马亮得知朝廷动向后,立即连夜出赴许昌,才避免一死亦坐实了举兵谋反之事是虚假指控。
峻阳陵的葬礼在五月十三日辛未完成后,杨骏为了收拢人心得到群臣支持,决定将有爵位者全部进爵封侯,十八日丙子皇帝下诏群臣进爵位一级。
八月二十六日壬午,司马哀之子广陵王司马遹被立为皇太子,生母谢玖封为淑媛,到了次年正月初一乙酉,年号改为永平。

永平元年(291)初,皇后贾南风既厌恶皇太后杨芷又不满杨骏专权,遂与孟观、董猛、李肇一起计划去除杨骏,李肇联络在许昌的汝南王司马亮,希望司马亮起兵讨伐杨骏,被司马亮拒绝,李肇又联络楚王司马玮,司马玮同意参与密谋,在二月二十日癸酉带着淮南王司马允入洛朝见皇帝。
三月初八辛卯晚,孟观与李肇上奏皇帝称杨骏谋反,得到皇帝的首肯后,皇后贾南风与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淮南王司马允等联合发动政变,任命淮南国相刘颂为三公尚书,领兵屯卫皇宫,派司马玮屯兵于司马门,在全城实施戒严,又派东安公司马繇带兵四百攻打杨骏府第,当时杨骏听闻宫中有变,召立大臣在府中相议,有人建议立即起兵拥戴皇太子司马遹攻入皇宫平乱,但杨骏始终不能决断,错过时机,以傅祗为首的群臣借口“宫中不宜空”为由离开杨府,不久,司马繇以兵围杨府,当时在宫内的皇太后杨芷于布帛写上“救太傅者有赏”然后以箭射出皇宫外,然而并没有起到左右局势的作用,司马繇的士兵一边放火一边放箭,围困杨骏于府内,最后杨骏在马厩被杀,在贾南风的密令下,杨骏一党被清除,次日壬辰即改永平元年为元康元年。
十天后,元康元年(291)三月十九日壬寅,皇帝任命司马亮与太保卫瓘共同辅政:

然而到了六月十二日,贾南风向皇帝司马哀声称司马亮与卫瓘有谋反之心,遂得到皇帝的临时手诏:

同日晚上命令楚王司马玮带兵清除司马亮、卫瓘,司马玮连夜矫诏召集军队强制逮捕司马亮、卫瓘并将其处决,但次日十三日乙丑,贾南风以司马玮矫诏杀害司马亮、卫瓘为名将司马玮处死,至此朝政大权由贾南风所控制,任用亲族贾模、贾谧、郭彰等人把持朝政,又先后任命张华、裴𫖮治理朝政,此后九年间汉国“虽当暗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

进入元康九年(299)后,已成年的皇太子司马遹与当权的侍中贾谧交恶,传闻司马遹声言“皇后万岁后,吾当鱼肉之”,令贾南风担心司马遹一旦登基后自己及贾氏家族的下场,故此决定废除司马遹的皇太子身份。
十二月二十九日,因贾南风传召,司马遹入朝觐见,贾南风却不面见司马遹,反将司马遹安置于空别室,又派人持三升酒及一大盘枣,声称是皇帝所赐,要求司马遹“饮酒啖枣尽”,虽然司马遹有所怀疑,但贾南风传话“不孝那!天与汝酒饮,不肯饮,中有恶物邪?”逼使司马遹不得不强行饮酒三升灌醉,当司马遹醉得迷迷糊糊后,贾南风派潘岳劝诱司马遹抄写一篇文书,声称是“诏使写此文书。”司马遹遂在不清醒的情况下抄写一篇文章,之后贾南风将司马遹的手迹文书呈奏给皇帝,其文内容据称为:“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了,吾当手了之。并谢妃共要克期而两发,勿疑犹豫,致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为内主。愿成,当三牲祠北君,大赦天下。要疏如律令。”这份带有弑君意图的文字一经向群臣公布,除了张华和裴𫖮质疑其真伪外,其他朝臣均不敢为司马遹辩护,皇帝司马哀一度存在赐死司马遹的意见,但在张华和裴𫖮的坚持反对下,朝议达不成共识,直至黄昏时段,贾南风为免夜长梦多,奏请要求废司马遹为平民,于是得到皇帝的许可,即日起司马遹被废黜为平民。

永康元年(300)初,因皇太子司马遹被皇后贾南风废黜,左卫司马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殿中中郎士等人密谋废黜贾南风,于是透过孙秀与赵王司马伦塔上线,赵王司马伦得到通事令史张林、省事张衡、殿中侍御史殷浑、右卫司马督路始为内应,但临起事之际,赵王司马伦听从孙秀的劝说,认为待贾南风杀害司马遹后起事才符合自己最大利益,于是赵王司马伦和孙秀劝说贾谧尽快杀了司马遹,以免夜长梦多。到了三月,贾南风杀司马遹,司马遹被杀后,司马雅和许超因而退出,而司马伦一党决定了以四月初三夜为起事日期。四月初三,赵王司马伦和梁王司马肜合谋解决贾南风,当晚,孙秀派司马雅拉拢司空张华,但张华拒绝,随后赵王司马伦矫诏带兵入宫,派华林令骆休控制住晋惠帝,又派齐王司马冏率兵百人废黜并囚禁贾南风于建始殿;又派人收捕贾谧等人;又派人收捕张华、裴𬱟、解结、杜斌等人,将诸人杀于皇宫前殿马道南,初四,司马伦派尚书和郁送贾南风至金墉城囚禁,又诛杀贾南风馀党赵浚、韩豫等人并黜免众多大臣代以自己人,赵王司马伦自此掌控了朝政大权,作为司马伦腹心的孙秀也大权在握。
初七,梁王司马肜出任太宰。初九,赵王司马伦派刘弘赐死在金墉城的贾南风。大权在握的孙秀将与自己有旧怨的石崇、黄门郎潘岳等处死。
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不满司马伦一党专权,孙秀遂将齐王司马冏调出京去镇守许都,又黜去淮南王司马允的护军,八月,心怀不满的淮南王司马允起兵攻打司马伦失败被杀,至此,司马伦完全控制了洛阳中央,在公元4世纪将来临之际,汉国眼看着将迎来司马伦当政的时代,一如过去皇后贾南风当政的九年,然而因为司马伦一个自大傲慢的举动——篡位称帝——令汉国并不稳固的和平瓦解,也令汉洲先后陷入内战及外族侵略等长达289年的战乱之中。

晋王朝境内势力(永康元年)
朝野诸侯
王公名号 姓名 驻所 备注
赵王 司马伦 不适用 不适用
成都王 司马颖 邺城 不适用
河间王 司马颙 长安城
淮南王 司马允 不适用 不适用
秦王 司马郁 不适用 不适用
汉王 司马迪 不适用 不适用
吴王 司马晏 不适用 不适用
平原王 司马干 不适用 不适用
琅邪王 司马睿 不适用 不适用
东安王 司马繇 不适用 不适用
淮陵王 司马 不适用 不适用
梁王 司马肜 不适用 不适用
东莱王 司马蕤 不适用 不适用
彭城王 司马权 不适用 不适用
高密王 司马略 不适用 不适用
范阳王 司马虓 许昌 不适用
高阳王 司马毅 不适用 不适用
任城王 司马济 不适用 不适用
新野公 司马歆 不适用 不适用
东嬴公 司马腾 不适用 不适用
平昌公 司马模 不适用 不适用
东安公 司马繇 不适用 不适用

赵王司马伦称帝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永康元年(300)九月,已经完全控制了朝政大权的司马伦自加九锡、增封五万户等等,又以其子司马荂、司马馥、司马虔、司马羽及孙秀、张林等自己人各据要职,不久有传言说散骑常侍杨准、黄门侍郎刘逵和梁王司马肜企图推翻并诛杀司马伦,于是杨准和刘逵被调出京城,而司马肜从太宰转任丞相。孙秀之子孙会娶贾南风之女河东公主。孙秀与太子詹事裴劭、左军将军卞粹、义阳王司马威、尚书令满奋、仆射崔随等准备司马伦即帝位事宜。

永宁元年(301)正月初八,司马伦一党控制皇宫及宫门,当晚派司马威、骆休等人从晋惠帝处拿到传国玉玺,逼晋惠帝出宫往金墉城。初九,司马伦带兵5000人入宫即帝位,年号建始,以司马荂为太子,将司马馥、司马虔、司马羽及孙秀、张林等自己人各据显要。后来张林与孙秀有隙,张林被杀。

三月,齐王司马冏与豫州刺史何勖、龙骧将军董艾等起兵讨伐司马伦,向汉洲全国发布檄文,又遣使联络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新野公司马歆等四人起兵,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新野公司马歆以及豫州刺史李毅、兖州刺史王彦等皆举兵响应齐王。
至于河间王司马颙一开始并不打算讨伐司马伦,当司马冏旧部夏侯奭在始平郡聚众数千响应司马冏时,司马颙听从手下李含的建议派张方剿灭夏侯奭;当司马冏派使将檄文送抵司马颙时,司马颙直接将司马冏的使节送至司马伦手上,甚至派张方领兵援助司马伦,只是司马颙发现齐王与成都王阵营的兵力更强大,才召回张方改投入反司马伦阵营

司马伦派孙辅为上军将军,积弩李严为折冲将军,率兵7000人从延寿关出;征虏张泓、左军蔡璜、前军闾和等率兵9000人从堮阪关出对付齐王司马冏;镇军司马雅、扬威莫原等率8000人从成皋关出;派孙会、士猗、许超从黄桥出对付成都王司马颖,又派东平王司马楙都督各军抗衡四王,孙秀派刘舆劝说司马馥、司马虔带兵8000人为援。张泓和司马雅多次击退四王军,但都未能彻底击败三王军,以致前线僵持。许超军在黄桥与成都王司马颖对抗,一度击败司马颖军;张泓军在阳翟城南击破齐王司马冏的辎重队,之后入阳翟城防守,司马冏军在颍阴渡颍水攻张泓军,但失利,张泓军乘胜进至颍上与司马冏军对峙;孙辅军内部出现乱子,于是孙辅退兵洛阳,导致出现“齐王兵盛,不可当,泓等已没。”的谣言,司马伦惊慌下命许超、司马虔等退兵,不久张泓军的战报传来,于是又收回退兵令,而当时司马虔军已至庾仓,许超军已南渡黄河,突然的退兵令许超军的士气大跌;张泓军渡颍水攻司马冏军,但被司马冏的将领何勖所败,孙辅被杀,逼使张泓退兵。

孙秀因为军情失利,于是诈称大败司马冏军并已俘获司马冏,企图提升士气。司马伦派太子詹事刘琨都督黄河以北各军。孙会军在溴水被司马颖的将领赵骧、石超击败,孙会弃军而逃,刘琨南渡黄河后烧断河桥以阻止司马颖军的追击。在溴水之战后,司马冏军随即攻闾和军,又得成都王司马颖派赵骧、石超等相助,最终击败闾和军,逼降张泓军。

孙会、士猗、许超残军返回洛阳后计划整兵再战,或计划杀光反对人士,或计划乘船东入海,或计划奉司马伦南附宛城的孙旗、孟观等,但还未决定好时,四月初七,左卫将军王舆和淮陵王司马漼带700馀人从南掖门入宫,控制了皇宫各门,然后攻孙秀,用烧屋的方法逼出孙秀、士猗、许超等,左卫将军赵泉杀孙秀、执孙会付廷尉杀之,又执前将军谢惔、黄门令骆休、司马督王潜等斩之,王舆将司马馥囚禁在散骑省,之后王舆逼司马伦下诏“吾为孙秀等所误,以怒三王。今已诛秀,其迎太上复位,吾归老于农亩。”解除司马伦的兵力后,王舆派兵到金墉城迎晋惠帝入洛阳复位,并将司马伦、司马荂囚禁在金墉城。晋惠帝复位后,齐王司马冏率兵入洛阳,掌控了朝政大权。时河间王司马颙兵至潼关,未及交战而还。

四月初九癸亥,晋惠帝司马哀下诏:

同日改元永宁,在梁王司马肜等一众大臣的支持下,遣尚书袁敞至金墉城将司马伦赐死,司马伦同党亦被诛杀。

赵王司马伦的专权起自永康元年四月初三(公元300年5月7日)的宫庭政变,终于永宁元年四月初七(公元301年5月30日)的另一场宫庭政变,其间永宁元年正月初九(公元301年2月3日)的称帝举动及三月的诸王起兵,正式开启了晋王朝的七年内战。

齐王司马冏当政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永宁元年(301)四月十三日丁卯,成都王司马颖入洛,十五日己巳,河间王司马颙入洛,六月初二乙卯,齐王司马冏入洛,司马冏兵力数十万,号称百万,在诸王中最为强大,加上司马颖听从手下卢志的意见,主动退出权力中枢以邀名声,司马冏遂得以掌控朝政,然而朝中存在反对司马冏专权的派别
六月十七日,东莱王司马蕤和王舆因为密谋对付司马冏的计划泄漏,于是司马蕤被废为庶人,王舆被杀,清除朝中反对派后,司马冏稳固权势,至二十一日甲戍,汉廷以司马冏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尉。

太安元年(302)三月二十四日,皇太孙司马尚死亡。五月初七,梁王司马肜死亡。五月二十五日,司马衷以弟司马遐之子司马覃为皇太子,又以齐王司马冏为太师、东海王司马越为司空。十二月,一个阴谋出现,翊军校尉李含西至长安,向河间王司马颙宣称受到晋惠帝的密诏诛杀专权的齐王司马冏,无论真假,此事都成为司马颙与司马冏决裂的契机,同月二十二日,司马颙向朝廷上表指责司马冏,并宣称自己与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将联手率兵至洛阳,派李含屯阴盘县、张方屯新安县,不过实际上,司马颙认为齐王司马冏的实力强于长沙王司马乂,计划当司马乂被司马冏击败俘获后,自己就移檄全国讨伐齐王司马冏,待打败齐王后就拥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帝,司马颙自己做宰相控制朝政。
司马冏得知司马颙的表章后大惊失色,宣称成都王司马颖、常山王司马乂听信谗言,而司徒王戎、司空司马越劝说齐王司马冏弃权失败。长沙王司马乂派董艾攻打齐王司马冏,司马冏占领皇官挟持皇帝司马哀据守,双方在洛阳城内互相大战三日,出人意料的是司马冏最终战败被擒,被斩于阊阖门外并暴尸于西明亭三日,司马冏之子淮陵王司马超、乐安王司马冰、济阳王司马英也被囚禁于金墉城,乘着权力更替之机,司马蕤的一个儿子获得“齐王”的封号,随着司马冏的倒台,司马颙也召回李含、张方等回长安,朝政大权转入长沙王司马乂手中,毫无疑问,坐镇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及坐镇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也不会满意这种情况。
同一年,魏元帝−陈留王曹奂逝世。

长沙王司马乂当政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太安二年(303),地方也出现新的动乱,三月,蛮人张昌聚众叛乱于安陆郡,吸纳大量不满朝廷的汉民参与,又诈称邱沈为汉朝皇族后裔,将其拥立为帝,势力日益强大,司马乂任命刘乔为豫州刺史、刘宏为荆州刺史应对,又命令河间王司马颙派兵讨伐张昌,但司马颙拒命不从,当张昌派兵北上时,新野王司马歆却在樊城一战被击杀,另一路则被屯驻在汝南郡的刘乔所击败,司马歆死亡留下的空缺暂时由刘宏代理。
六月,张昌所部在宛县击败晋军,围攻宛城,在国内战火不息之际,中央再生动乱,七月,河间王司马颙在李含的劝说下,计划去除属于司马乂一派的秦州刺史皇甫重,但消息走漏,皇甫重集结治下陇山以西地区的汉兵以攻打司马颙,司马乂知道这一情况后担心自已兵力不足与司马颙及成都王司马颖对抗,遂以皇命令皇甫重罢兵止战并召李含为河南尹,李含奉诏而皇甫重拒命,司马颙亦作出两手准备,一边派金城太守游楷、陇西太守韩稚等举兵攻打皇甫重,一边与洛阳城内的同党密谋诛杀司马乂,但再次消息走漏,司马乂得到阴谋的消息后立即诛杀在朝中的司马颙同党,侍中冯荪、中书令卞粹、河南尹李含被杀,而诸葛玟、牵秀等人成功逃出洛阳投靠邺城的司马颖,虽然中央内乱再起,但在荆州刺史刘宏的努力下,成功平定张昌之乱。
当河间王司马颙在长安得到同谋失败被杀的消息后,立即计划以讨伐司马乂为名起兵,并得到成都王司马颖的支持,八月,司马颙与司马颖联名向皇帝上表司马乂的罪状,并以讨伐羊玄之及皇甫商为名共同起兵攻打司马乂,司马颙自领兵屯于郑县,派张方领兵七万东进,司马颖自领兵屯于朝歌,派陆机、牵秀、石超等为前锋,率兵二十馀万南进,羊玄之听闻自己在河间王及成都王的讨伐名单上,于九月二十二日癸巳“忧惧而卒”。
司马乂派皇甫商领兵万馀西屯关门以抵御张方,但在九月为张方所败,司马颖所部进抵黄河南岸,牵秀部队于丙申在缑氏被司马乂击退,十月初七丁未,牵秀进攻洛阳,然而在东阳门外败北,初八戊申,陆机部队在洛阳建春门外败北,这次失败令司马颖听信馋言以为陆机潜通司马乂,虽有江统等人极力劝阻,最后司马颖派牵秀处决陆机等人。
司马乂在击退陆机后又击败张方,逼使张方退守十三里桥,不过张方很快在洛阳附近建垒屯守,在十一月,采取守势的张方成功击退司马乂的进攻,在两王夹攻之下,基于司马颖是司马乂的亲兄弟,司马乂打算与司马颖和谈,但在数次谈判都达不成共识,司马颖率军再度进逼洛阳,同时张方又破坏了作为洛阳水源的千金堨,间接令洛阳的粮食供应一下了紧张起来,司马乂于是假皇帝诏令派使命雍州刺史刘沈起兵对抗司马颙,又派皇甫商以皇帝手诏命令游楷、韩稚等停止攻击皇甫重并要求皇甫重进军长安,刘沈遂集结起州内七郡汉兵万馀进军长安,不过皇甫商却在行至新平县一带时被司马颙部下发现逮捕处决。
永兴元年(304)正月,虽然洛阳城遭受两王军队围攻同时城中乏粮,但仍未露出败象,以东海王司马越为首等人在二十五日癸亥夜发动政变,成功将司马乂逮捕囚禁,二十六日甲子,在司马越的控制下,皇帝司马哀下诏废黜司马乂并囚禁于金墉城,同日改元永兴,不过司马越一党兵少镇不住局面,很快传闻有军官计划劫出司马乂继续抵抗,司马越打算杀死司马乂,但担心败坏自己的名声,于是派人告诉张方司马乂倒台的消息,二十八日丙寅,张方派郅辅带兵三千将司马乂从金墉城取出,在军营内将司马乂杀害。
河间王司马颙得到雍州刺史刘沈起兵的消息后就从郑县回镇渭城,派虞夔领兵对抗刘沈,刘沈在好畤县击败虞夔,司马颙知道虞夔失败后,立即退入长安城固守并立即召回张方所部,张方刚才进入洛阳,正在城内实施劫掠不久后就退走,洛阳城遂由成都王司马颖完全掌控。

成都王司马颖当政

[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司马颖的掌控下,皇帝任命司马颖为丞相,作为扳倒司马乂的功臣东海王司马越出任尚书令,虽然司马颖控制朝政大权,但并不在洛阳久留,留下石超领兵五万镇守洛阳,又清除朝中潜在异议人士,不久司马颖就返回邺城遥控洛阳。
刘沈在与河间王司马颙的战争中连战连胜,乘胜南渡渭水,派衙博、皇甫澹以精甲五千成功攻入长安,一直杀至司马颙大帐之前,终因刘沈后援未能及时赶至而功败垂成,衙博、皇甫澹被杀,司马颙乘势派敦伟夜袭刘沈,成功击败刘沈,刘沈逃亡失败被捕,被司马颙腰斩处。
永兴元年三月,因成都王司马颖所请,皇后羊献容及太子司马覃双双被废黜,羊献容被囚禁在金墉城,司马覃降为清河王,不久,河间王司马颙奏请以司马颖为皇位继承人,因此在十一日戊申,皇帝下诏任命丞相司马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

并将所需的乘舆服御等物移送邺城。

司马颖自以为控制洛阳,但在夏季,洛阳城内出现一股不满司马颖专权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