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式自強號

来自维基学院

歷年改點[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1996年中秋節,推拉式自強號正式投入自強號營運,並於11月1日起行駛定期列車,取代EMU100型電聯車行駛1019次、1020次。
  • 1997年2月27日,北上2次、20次、10次及南下15次、1次、7次莒光號停駛,改行駛北上1000次、1104次、1106次及南下1003次、1109次、1111次自強號。
  • 1997年5月15日,北上14次、8次及南下13次、25次莒光號停駛,改行駛北上1114次、1108次及南下1113次、1125次自強號(1108次、1125次為EMU200型),此時每天行駛8往返。
  • 1998年3月24日,西部幹線自強號班次進行車次重新整編,每天行駛班次增為13往返,逢週五六日則再增加1往返為14往返。
    • 本次改點本型車新增1019次、1020次、1037次、1046次共4班次。除1037次增停苗栗、豐原、員林、斗六、新營外,其餘3班次臺北高雄間停靠站均為板橋、桃園、中壢、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
    • 1000次(原1032次)、1008次(原1002次)、1025次(原1009次)、1039次(原1013次)、1044次(原1014次)、1047次(原1031次)由電聯車型改由本型車行駛。
  • 1998年10月16日,12次、23次莒光號停駛,改行駛1004次、1029次自強號,1004次為田中首度停靠北高自強號班次。
  • 2000年臺灣實施隔週休2日,於週休2日之星期五及星期日增開班次。星期五增開1133次、1134次,星期日增開1125次、1126次。其中1126次高雄-臺北間停靠臺南、嘉義、彰化、臺中、板橋,行車時間為4小時25分,1133次與1134次為首度停靠樹林的北高自強號班次。
  • 2000年5月3日,宜蘭線八堵羅東間電氣化通車改點,有關本型車的部分如下:
    • 本型車於宜蘭線行駛2往返。1016次、1019次延長為羅東到開,增開樹林-羅東間2036次、2041次,並停駛柴聯車1081次(由2041次取代)、1084次(由1019次延長行駛取代)。1016次、2036次時間帶則接近數年前停駛的1089次、1092次。
    • 本型車的牽引種別原與電車組相同均為EMU速,在本次改點裡,時刻表首次出現「PP速」,PP速最高時速為130公里行駛。
    • 1009次、1020次、1021次、1040次4班次以PP速運行,再度將臺北-高雄行車時間壓縮在4小時以內,最快的1021次臺北-高雄間停靠板橋、臺中、臺南,行車時間為3小時49分。
  • 2000年12月1日,1005次、1026次由本型車改為EMU100型行駛,1007次、1028次改為本型車行駛,EMU100型自此不再每天行駛北高班次。同時因應臺中機務分段裁撤,其業務移回彰化機務段,1000次、1047次由臺中到開改為彰化到開。
  • 2001年臺灣實施週休2日,自1月5日增開西部幹線週末班次。北上為1104次(週六日行駛)、1126次(週日行駛)、1134次(週五行駛),南下為1109次(週六日行駛)、1125次(週日行駛)、1133次(週五行駛)。
  • 2001年春節期間,開行1152次、1153次午夜紅眼自強號,並提供票價7折優惠,臺北-高雄間停靠板橋、桃園、中壢、臺中、彰化、嘉義、臺南,1152次多停新竹。並於假期尾聲再增開1154次與1155次,時刻分別比照1152次與1153次延後30分鐘。
  • 2001年4月25日,本次改點有關本型車的部分如下:
    • 午夜紅眼自強號1152次、1153次固定週六及週一行駛,停靠站相較於春節大幅增加,臺北-高雄間停靠板橋、桃園、中壢、新竹、苗栗、豐原、臺中、彰化、員林、斗六、嘉義、新營、臺南。
    • 2000年5月3日提升為PP速的班次(1009次、1020次、1021次、1040次)排點放鬆,1009次與1021次同時增停彰化。
    • 新增1010次、1013次、1032次、1035次等班次提升為PP速,行車時間節省8~12分。
    • 宜蘭線樹林-蘇澳間柴聯車班次停駛3往返(1083次、1086次、1087次、1090次、1091次、1094次),改以台鐵EMU300型電聯車或本型車行駛由羅東到開,羅東-蘇澳間以45DR1000型冷氣柴客接駁。
  • 2001年6月15日,樹林(臺北)-羅東間EMU300型及本型車班次進行車次重新整編,依據時刻重編為203X~204X次。
  • 2001年12月15日,午夜紅眼自強號1152次、1153次增停樹林、竹南、田中、斗南、善化、岡山等6站。
  • 2002年3月11日,新增1000次提升為PP速。同年由唐榮鐵工廠製造的增備客車加入營運,包括13輛40PPT2000型及32輛40PPD2500型,共45輛。
  • 2002年7月30日,增開西部幹線週末班次。北上為1154次(週六行駛)、1156次(週日行駛),南下為1149次(週五行駛)、1155次(週日行駛)。臺北-高雄間停靠站均為板橋、新竹、臺中、彰化、嘉義、臺南。且因應於彰化放置備用編組需要,逢週一增開1151次至彰化擔任備用編組,逢週五增開1150次返回松山。
  • 2003年7月5日,北迴線及宜蘭線羅東-蘇澳間電氣化通車改點,首度行駛至花蓮
    • 1059次、1061次、1063次、1064次、1066次、1067次、1068次、1085次、1088次由柴聯車改為本型車行駛。但因蘇澳新南澳間雙線進度工程落後仍為單線營運,故仍照原柴聯車排點行駛,而偶有出現早到情況。
    • 由本型車行駛的1000次、1016次、1029次、1041次改由花蓮到開。
    • 增開1072次、1073次、1074次,1072次與1074次為本型車行駛,1073次為柴聯車行駛。
    • 因列車運用調整,原由本型車行駛的2033次、2039次、2040次、2042次改為柴聯車行駛。
  • 2003年8月22日,增開東部幹線東部幹線週末班次,臺北-花蓮間停靠站均為松山、宜蘭、羅東。上行為1076次(週六行駛)、1078次(週日行駛),下行為1075次(週日行駛)、1077次(週五行駛)。而1149次、1154次、1155次與1156次改由EMU100型行駛。
  • 2004年2月17日,午夜紅眼自強號1152次、1153次停駛,改為不定期列車。
  • 2004年5月21日,1005次、1026次由EMU100型改回本型車行駛,並改為每天行駛及重新指定停靠站,臺北-高雄間停靠臺中、彰化、臺南,行車時間為3小時59分。
  • 2005年2月16日,北迴線蘇澳新-南澳間雙線化通車後首次改點,由本型車行駛的班次除少數班次外,均有縮短羅東-花蓮間行車時間。
  • 2005年8月3日,因本型車故障異常頻仍,為加強維修作業進行下列改點:
    • 7月最後一個週末停駛1104次、1109次、1125次、1126次、1133次、1134次等週末加班車。
    • 停駛1020次、1026次、1029次、1043次共4班次,為降低減班造成的影響,每列車增加1節車廂為13輛編組,至2009年中恢復為12輛。
    • 所有本型車行駛的班次牽引種別均為PP速,不再有部分班次為PP速,部分班次為EMU速的情形。
  • 2006年3月15日,因2005年8月3日改點列車準點狀況不佳,故於本次改點放鬆排點。同時由於EMU100型於春節期間發生故障,故本次改點停駛1154次、1155次,保留1149次、1156次改回本型車行駛。
  • 2007年5月8日,太魯閣號加入營運,有關本型車的改點主要如下:
    • 太魯閣號取代原由本型車行駛的1063次、1066次、1073次、1074次、2035次。
    • 1072次停駛,1085次與1088次改為EMU100型行駛。
    • 1017次改由本型車行駛並延長行駛至高雄,改善多年來1013次與1019次之間約2小時無北高自強號班次情形。
    • 2005年8月3日停駛的1020次恢復行駛,因當時1020次與1026次停駛而經常客滿的1022次獲得紓解。但由於同時停駛彰化-七堵間1018次,故停靠站與當年停駛前多了豐原、苗栗、竹南共3站。
    • 增開花蓮-彰化間2040次和彰化-七堵間1042次,2040次板橋直達臺中,1042次臺中-臺北間停靠豐原、新竹、桃園、板橋。之後2040次旋即在同年6月25日增停雙溪、桃園、中壢、新竹、苗栗、豐原。
  • 2008年12月26日,為提升東部幹線服務品質,增開東部幹線週末班次,分別為樹林-花蓮間2002次(週六行駛)、2003次(週五、六、日行駛)、2006次(週五、六、日行駛)、2008次(週日行駛)、2009次(週五行駛)及高雄-花蓮間1154次(週日行駛),同時停駛1021次、1156次(EMU1200型電聯車,同時1044次由本型車改為EMU1200型行駛)及1158次等西部幹線班次。
  • 2009年6月16日,推出平日優惠及週末半直達班次如下:
    • 七堵-彰化間逢週一至五行駛1009次、1026次,七堵-板橋間各站往返豐原-彰化間各站單程299元優惠,沿途停靠汐止、松山、臺北、板橋、新竹、豐原、臺中(後增停新烏日),已於2010年12月22日取消。
    • 開行1152次(週日行駛)、1154次(週五行駛)、1023次(週日行駛)、1149次(週五行駛),臺北-高雄間停靠板橋、臺中、彰化、嘉義、臺南,於6月16~30日期間推出北高票價599元優惠。
  • 2011年9月28日,臺鐵各級列車車次全面重新整編,自強號定期列車車次由四位數改為三位數,西部幹線為1XX次、東部幹線為2XX次、南迴線(包括跨臺東線的班次)為3XX次。西部幹線跨東部幹線為17X次、18X次(於西部幹線里程比較長時)或27X次、28X次(於東部幹線里程比較長時),南迴線跨西部幹線(只行駛至臺南的班次除外)為37X次。不定期列車仍為四位數,千位數固定為5,後三位數依上述規定辦理。
  • 2014年7月16日,臺東線及南迴線臺東-知本電氣化通車改點,行駛範圍增加花蓮-知本間,同時新增4XX車次作為臺東(或知本)到開的東部幹線班次使用,經臺北往返西部幹線與臺東的班次用47X次、48X次,但不定期列車仍使用52XX次。
  • 2015年8月23日,屏東線屏東潮州電氣化通車改點,行駛範圍增加屏東-潮州間,部分班次改由潮州到開。
  • 2019年12月20日,屏東線潮州-枋寮間電氣化通車改點,129次延長行駛至枋寮
  • 2020年12月23日,南迴線枋寮-知本間電氣化通車後,行駛範圍遍及環島路線與基隆-八堵間。
  • 2021年4月21日,EMU300型因發生多起故障異常情況而暫時全數退出營運,其行駛班次由本型車替駛。
  • 2022年6月29日,原由本型車行駛的301次、324次自強號改由EMU3000型行駛,本型車不再每天行駛於臺東線及南迴線。
  • 2023年4月26日,原由本型車行駛的108、117、143、145、146次改由EMU3000型行駛,182、184、185次停駛。159、484、302、305、310、443次改由普悠瑪號行駛,本型車全數退出南迴線及臺東線營運。

報廢、停用車輛[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E1005、1009、1015、1046因缺料無法修復,目前放置於富岡基地內停用等待除籍。
  • E1026因主變壓器缺料無法修復於2022年1月報廢除籍,經標售後於同年8月底解體。
  • E1054因主變壓器缺料無法修復於2021年7月12日報廢除籍,經標售後於2022年1月底解體。
  • 40PPD2518因2015年11月6日二水平交道事故導致主結構嚴重受損而停用,目前放置於潮州基地內等待除籍。
  • 35PPT1023、1044、1095因2021年1月18日調車事故導致結構受損而停用,目前放置於潮州基地內等待除籍。

編組運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運用符號表示說明:此為台鐵車輛車次運用略表,部分車次屬於迴送性質,不會列入旅客時刻表。

  1. 「=」表示隔日,「-」表示當日同編組的下一個運用,例如「125-152=115A-115-138」,表示A列車編組第一日由125次開始,到第二日的138次為止是為一完整運用。
  2. 「115A」表示該車次為迴送車,不辦理載客服務,A為發車前迴送,B為到達後迴送。
  3. 「[ ]」為該運用串特定日期行駛車次,其中「/」是分隔不同日期開行的運用串。
僅供參考,實際運用狀況以臺鐵現場調度為主。

2023年9月1起[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七堵機務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2列:121-144-144B=109A-109-[130-130B(週一~四、六)/140(週五)/126A-126(週日)] 附親子車廂
  • 2列:123-150=105A-105-[128-128B(週一~六)/178-253-253B(週日)]
  • 2列:125-152=115A-115-138 附親子車廂
  • 2列:135-156=170-177-177B=102 附多用途車廂
  • 2列:157=272-181=116

高雄機務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2列:118-141=114-139
  • 2列:122-149=112-129-129B 附親子車廂
  • 2列:142=113-134-134B=103 附多用途車廂
  • 2列:172-241=212-175 附親子車廂
  • 2列:176-176B-155=彰化預備一日=101A-101

運行時刻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營運路線與車次[编辑 | 编辑源代码]

相關研究[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參考文獻[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