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國治世

來自維基學院

定義[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漢國,意為漢族的民族國家,一般是指漢洲地區內的各地漢族割據勢力已為漢族政權統一的國家[註 1],正是在第一次治世時代,赤縣神州的土著住民開始形成為一個民族共同體,自稱為「中國人」[註 2],他稱「秦人」[註 3],與此同時,「漢」作為族稱出現[註 4],漢王朝成為第一個統一的漢族國家,即使在漢王朝滅亡後,「漢」仍為族稱之一,可見漢族已成為穩定的民族共同體[註 5],類似游牧諸民族因蒙古帝國而形成「蒙古」族、日本列島土著諸族因大和王權而形成「和」族、雪域高原的諸族居民因吐蕃(bod chen po)帝國而形成藏族(bod pa)。

治世,即政權內部的社會秩序大致穩定和平,沒有大規模的動亂,而外部,至少鄰國在名義上亦不存在與漢國抗衡或威脅漢國的國家。

上述兩項標準中,前者是後者的前提,符合後者標準的多半滿足前者標準。

古有羅馬治世、蒙古治世,近有不列顛治世,但漢國治世與上述治世有兩個根本不同,漢國國家的勞動生產階級(人口多數)與統治剝削階級屬同一民族,蒙元帝國則與此相反,而羅馬帝國與大英帝國位於兩者之間,另外,羅馬帝國、蒙元帝國、大英帝國的財富能透過征服他國、剝削被征服地區而得,所以帝國的征服擴張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業,漢國就相反,無論對匈奴帝國、吐蕃帝國等政權的征戰,成功與否都不能擴充帝國財富,反而勞民傷財,因為漢國對外征戰主要是圍繞國防安全與否,戰爭並不能獲利,反而成為國家財政支出的無底黑洞,但如果不主動出擊,敵軍又會侵掠邊境以至深入中原地區燒殺擄掠,同樣令漢國人命財產損失慘重。

前無古人的治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前期治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春,匈奴帝國的統治者降低傲慢的頭,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與郅支骨都侯單于攣鞮呼屠吾斯分別派遣右屠耆王攣鞮銖婁渠堂與右大將攣鞮駒於利受入朝南方的漢國,至此,與漢國連兵八十載後,匈奴單于以派使向漢廷、向皇帝劉詢稱臣入朝的政治姿態,在名義上成為漢國主導的亞太秩序的一分子,漢國[註 6]的周邊地區再沒有任何國家與漢國敵對或抗衡,亞太地區這個和平秩序總共維持了六十三年,直至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因匈奴帝國破壞和平,與漢國再度開戰而破滅。

因為匈奴帝國是漢國鄰國中唯一能抗衡以至威脅漢國的國家,所以漢國治世始終維繫於漢國能否壓服匈奴帝國。

漢洲地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六十三年的前期治世期間,漢國國力達到歷史上第一個高峰,元始二年(公元2年),漢國治下直接控制的漢族人口約有五千七百萬人[註 7];漢國間接控制的人口主要是非漢族群,比如西域都護府轄下諸王國的總人口就有1282121,而滇王、夜郎王、鈎町王等治下人口及槃弧蠻、廩君蠻、板楯蠻等人口亦數以十萬計[註 8],還有歷年投附漢國而被安置在十一邊郡的屬國地區[註 9]的包含匈奴人在內的十餘萬胡人。

漢國在前期治世時代的首都是長安城,人口約二十四萬[55],面積約34km²(34392202m²)[56],加上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這五座合稱為「五都」的城市,是當時漢國,也是漢洲最大的六座城市[註 10]

漢國以漢洲(即本部)為直轄領土,而塔里木盆地的數十個王國、以色楞格河流域為核心的匈奴帝國、漢江以南的半島諸國、日本百多個王國、阿爾泰山脈與卡拉套山脈之間的地帶皆在漢國的間接控制或威懾之下,自瀨戶內海西至卡拉套山脈、自中圻北至貝加爾湖畔區,其間所有區域均屬漢國的勢力範圍。

北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自從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帝國的虛閭權渠單于南侵失敗後,漢國的長城防線——從敦煌郡至遼東郡——有長達七十年的時間再沒有發生過戰爭,這段期間,鮮卑人仍然被匈奴人所統治,與漢國並沒有任何來往,而烏桓人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脫匈獨立後,一直由漢國設立的護烏桓校尉管理。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春,草原的失敗者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親自入朝,在與漢國皇帝劉詢[註 11]會晤後,得到漢國的種種援助,比如派兵「留衛單于,助誅不服,又轉邊穀米糒,前後三萬四千斛,給贍其食」,呼韓邪單于率領南下的部眾得以在長城防線以北背靠漢國來獲得休養生息,呼韓邪單于顯然不會放棄經營草原地區,特別是在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郅支骨都侯單于攣鞮呼屠吾斯率眾西遷後更是如此。

直至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控制草原地區的呼韓邪單于率眾北遷重返單于庭,漢-匈兩國的和平秩序亦得到繼續[77],其後半個世紀內都不曾發生過戰爭,在呼韓邪單于之後,匈奴單于曾兩度親身入朝漢國,皆得到漢國的巨量餽贈,可見漢國的霸權與匈奴帝國在公元前二世紀的霸權與不同,不會透過剝削或傷害他國人民來維繫[77]

這段和平的歲月,據後人追憶:

不過,匈奴帝國的臣服並非基於漢軍的直接打擊,這就令前期治世存在一些瑕疵,漢廷也因此而給予匈奴單于「以不臣之禮,位在諸侯王上」的禮遇,設使「匈奴後嗣卒有鳥竄鼠伏,闕於朝享,不為畔臣」[78],雖然漢廷認識到漢國對匈奴帝國的影響力微弱,預期單于有朝一日會成為「畔臣」才安排「客禮」的待遇,但漢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戰爭的主動權不完全掌握在漢國手上,一旦匈奴單于「鳥竄鼠伏,闕於朝享」就代表兩國隨時進入戰爭狀態,所以匈奴單于是必為「畔臣」,除非匈奴單于不追求一個強大的遊牧帝國,否則入侵燒殺擄掠是必然的,匈奴單于會不會成為「畔臣」不取決於漢廷對匈奴單于的待遇,而是取決於漢廷有沒有一支強大的漢軍以及將戰火燒到草原核心地區(色楞格河流域)的意願。

元始二年(公元2年),車師後王姑句、婼羌王唐兜分別與戊己校尉、西域都護產生摩擦,遂先後逃亡匈奴帝國,但在漢國的要求下,匈奴單于遣使拘捕二王並在惡都奴移交二王給漢使,同時漢廷在惡都奴大會西域諸王,即將二王在惡都奴處決,又頒佈四禁,規定匈奴帝國不得接受來自漢國、烏孫帝國、西域諸王國以及烏桓諸國(部)的流亡者,單于表示奉行四禁,但同時,匈奴帝國卻因為烏桓人停止向匈奴交納皮布稅,遣使要求烏桓人上貢皮布稅,受到烏桓人的拒絕後就派軍入烏桓人的地界上燒殺擄掠,劫持一千多婦孺而去,當婦孺的親屬去贖回親人時被匈奴帝國扣留[77]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後,遣使匈奴帝國,更換前朝賜給單于的印紱,因為改印文「匈奴單于璽」為「新匈奴單于章」,引起單于的不滿,但是為了「多得賂遺」,單于並不願以此為藉口生事,於是遣使陪同漢使入朝,上書表達恢復舊印文,不過,漢使在回國途中,卻發現數年前被匈奴帝國劫持的烏桓人口,遂向匈奴使節表達要求單于遵守四禁,單于接受釋放烏桓人的要求,但卻是遣騎萬餘護送烏桓人至塞外,乘機在朔方郡邊塞下炫耀武力而回[77],這種挑釁舉動顯然代表匈奴人已做好與漢國開戰的準備。

到了第二年(公元10年),再次出現車師後王投奔匈奴帝國的事件,雖然西域都護當機立斷將車師後王須置離處決,但須置離之弟狐蘭支隨後即率眾二千餘流亡匈奴帝國,單于旋以狐蘭支為向導,遣軍攻入車師後王國,與當地漢國駐軍發交火後而退,漢-匈兩國重燃戰火,同年,戊己校尉被部下殺害,其部眾漢族男女2000多人被部下脅持投奔匈奴帝國,單于將這批漢族人口安置在余吾水(今土拉河)流域一帶屯田[77]

整個前期治世期間,匈奴帝國不止結束內亂,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還從漢國手上得到豐厚的餽贈,匈奴單于五度入朝漢廷所得的黃金總量就有一百六十斤,而且繁榮的邊境貿易容易令匈奴人覬覦,加以長期的和平令漢國上下喪失危機感,當漢國統治權由劉氏轉移入王氏之初,匈奴帝國即乘新政權初生未穩之隙與漢國決裂,發動入侵,戰火重燃。

東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自遼東郡、樂浪郡向南渡大海,直至南海一帶為漢國東邊,在陸路、海路分別與不同的國家相鄰,在陸路上,漢國分別與夫餘王國、高句麗王國以及沃沮人、濊人、韓人各邦國族群相接。

匈奴帝國東接夫餘王國,與匈奴帝國不同,是一個定居農業為主要生活方式的國家,是漢國的臣屬國之一[註 12],其東鄰的異族挹婁人長期被夫餘人統治[18]

自漢朝[註 6]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攻併衛氏朝鮮王國後,於其地設立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與朝鮮王國相鄰的沃沮人、濊人及韓人諸國皆成為漢朝的從屬國[18],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時漢國將臨屯、真番兩郡地區併入樂浪郡,而後來雄霸長白山東西的高句麗王國是在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於卒本川地區(中國遼寧省桓仁縣)建國[80],在當時只是弱小政權,「立國日淺,民孱兵弱」[80],負有聽從漢國征調兵員助戰的責任[79],可見高句麗是漢國的僕從國之一[註 12]

樂浪郡在單單大嶺(朝鮮大峰山脈至阿虎飛嶺山脈一線)以西大同江流域的平壤平原是漢族在半島的主要聚居地[81],單單大嶺以東至日本海岸是濊人的主要聚居地,韓人則主要居於樂浪郡以南的半島地區,分為數十個國家,可分為馬韓、弁韓、辰韓三個不同的文化區域,其中存在兩個值得一提的國家,第一個是位於辰韓的徐那伐國,傳說是在五鳳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公元前57年6月6日)建立,以金城為王都(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一帶),公元七世紀的半島地區將統一在此國之下,但在第一次治世時期尚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國,前期治世時漢國曾分別於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元始四年(公元4年)遣軍攻打徐那伐國,元始四年的漢軍更一度將金城重重圍困,可見前期治世的漢國也將半島東南部納入本國勢力範圍之內[82],另一個是位於馬韓的百濟國,傳說在鴻嘉三年(公元前18年)建立,以慰禮城為王都(韓國首爾市風納洞土城遺址),同樣是無足輕重的小國,在元壽二年(公元前2年)時百濟國曾與漢國發生戰爭,慰禮城亦因此戰而一度被燒毀[83],韓人諸國既為漢國從屬[18],徐那伐與百濟兩國亦不會例外,兩國可能因違反從屬秩序而引起漢國的打擊,依結果而言,前期治世的半島地區仍然是漢國的勢力範圍。

在海路上,日本列島上的諸王國是漢國的主要交通對象,自元封三年後,日本列島上的100多個王國就向漢朝在朝鮮半島上的地方機構——樂浪郡——表示臣屬,至前期治世時代亦如此[84]

大體而言,當時漢國以玄菟郡負責夫餘王國、高句麗王國的外交事務;樂浪郡分別負責韓人、沃沮人、倭人諸王國的外交事務[18],終前期治世,漢國在東鄰的勢力範圍穩固如初。

西南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湘江-廣州灣以西、長江以南為西南地區,呈現Ⴑ形包圍漢洲梁州地區,這片土地向西深入康區-緬北、向南至泰北,橫跨今中國與中南半島四國的國界,是西南諸族群的主要聚居地,也有少量分佈在長江以北,例如巴郡中東部一帶是板楯蠻的主要聚居地,由可以不向漢廷交納賦稅的七大姓族自治;廩君蠻在巫縣亦有少量聚居,但主要分佈在南郡長江以南的清江流域;槃弧蠻則主要分佈在武陵郡及長沙郡的湘西地區[註 13]
在槃瓠蠻以南主要有西甌人、駱人分佈,西甌人主要聚居於鬱林郡、交趾郡;駱人諸族主要分佈於北部灣沿岸各郡[註 14]
在槃弧蠻、駱人以西的南中地區則有夜郎、且蘭、滇、勞深等不同的國族分佈。[註 15]

漢族部落自戰國晚期開始移入西南,至前期治世,整個西南地區的漢族人口已有五百萬之眾[註 7],雖然漢廷只能控制當地的漢族人口,但僅憑剝削當地漢族人口就足以在經濟及軍事方面維持漢國在當地的統治[98],並不需要亦沒有剝削西南地區其他先住民族群[99],而當地眾多王國政權勢力仍然強大,其他土著族群全由當地的諸王國所控制。

漢國對西南地區的統治全面建立,可追溯至元鼎五年秋漢朝對南越國的統一戰爭,當時兵分五路南攻,位於最西邊的一路兵馬由馳義候何遺率領自巴蜀南下途經西南地區,沿珠江而下番禺,並調遣夜郎、且蘭、邛都(今中國西昌市一帶)、莋都等國家出兵助戰,不過且蘭、邛都和莋都擔心如果聽令出兵,會令國內空虛,「旁國虜其老弱」,於是直接發兵與漢朝對抗,適逢漢朝已攻併南越國(公元前111年),何遺軍遂改變目標,討伐且蘭、邛都、莋都,滅亡三國,在且蘭設立牂柯郡,在邛都設立越巂郡,在筰都設立沈犁郡,漢王朝的統治深入西南地區,引發西南諸族諸王的恐慌,冉駹人遣使漢廷,請求在當地設郡,於是漢廷在冉駹設立汶山郡,又在白馬人的居地設立武都郡,夜郎國君親自入朝,受到漢廷承認為王[100]

同年,漢廷要求西南地區最大的國家——滇王國的國王親身入朝,不過入朝的要求受到滇王國與周邊的勞深、靡莫兩國共同抗拒,直至漢朝軍隊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攻滅勞深王國與靡莫王國,滇王才「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於是漢朝在滇王國設立益州郡,而西南地區東部的湘西在戰國時代已為楚有,南部的廣西、海南島、越南地區在併南越國後已設郡治理,至此,漢朝在西南地區的統治全面確立[100],當地的漢族官吏主要負責「察動靜,有變乃以聞」,保障西南地區社會秩序的穩定。

進入前期治世年代,西南地區的局勢基本穩定,但也有小的叛亂,在海南島上的珠崖郡,當漢族官吏企圖開始以對漢族平民的剝削力度來對當地族群實施剝削,容易激起不慣被剝削的當地族群的對抗,珠崖郡在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一度叛亂,至初元元年再度叛亂,此後連年不息,耗費巨大,至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漢皇帝在反戰派大臣的勸説下決定廢除珠崖郡,至於當地漢族民眾則「有慕義欲內屬,便處之;不欲,勿彊」。

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鈎町、漏臥等三王國爆發混戰,漢廷遣使要求三王國停戰,然而三王卻「刻木象漢吏,立道旁射之」,於是漢廷派陳立為牂柯郡太守,再次要求三王停戰和解,但三王仍然頑固不從,陳立在興國且同亭召見夜郎王及其部屬小王時,當機立斷將夜郎王斬殺[註 16],夜郎王國諸首領當即向陳立表示「將軍誅亡狀,為民除害,願出曉士眾」,夜郎兵馬見到夜郎王頭後「皆釋兵降」,鈎町王、漏臥王聞訊後立即停戰和解,還上貢「粟千斛、牛羊」以勞慰當地漢軍[101]

雖然當地社會恢復和平,但夜郎王的兒子邪務邪務的外祖父翁指不甘於就此而算,不過不是發兵攻打鈎町、漏臥,而是發兵反漢,在取得夜郎王國的部分軍隊支持下,逼使夜郎王國的22座城邑共同起兵反漢,同年冬,漢軍攻入夜郎王國,將邪務翁指領導的夜郎軍圍困起來,斷其糧道、水源,又派人策反夜郎軍將領,於是邪務翁指被部下斬殺向漢軍投降,夜郎王國滅亡,夜郎叛亂就此彌平,此後西南地區再沒有動亂,直至始建國四年(公元12年),被王莽眨為侯的原鈎町王因不滿而被殺後,西南地區才烽煙四起[註 15]

西南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西南沿海地區,即北部灣周邊地區存在一條從徐聞、合浦或日南郡出航,沿中南半島沿岸進入印度洋的海上貿易路線,沿岸有都元、邑盧沒、諶離、夫甘都盧、皮宗、黃支、已程不等諸王國。

西邊與西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漢國西鄰,主要聚居着不同種類的羌人,中原人與羌人首次大規模衝突發生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九月,當時匈奴帝國乘着漢廷發兵攻南越國的時機,唆使羌人東侵中原,圍攻隴西郡的安故、枹罕兩地,不過到了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十月即被漢兵討平,前後不過兩個月時間。

到了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在匈奴帝國的暗中唆使下,互相攻伐仇怨累年的諸羌種出現聯合的傾向,先零種、罕種、開種互相聯合,第二年(公元前61年)春,先零種起兵暴動,一邊劫略人口較少的羌人族群,另一邊入侵漢國本部邊塞,「攻城邑,殺長吏」,又擊敗漢軍於浩亹,但罕種和開種並不打算與先零種一起攻漢,在先零種起兵前夕就派人至金城,將先零種反漢的企圖通知漢官,夏季,漢國派漢族名將趙充國率軍攻伐叛羌,在罕種和開種的反正下,漢軍順利於秋季擊敗先零種,至次年(公元前60年)秋季,先零種首領被部下殺害降漢,漢國設置金城屬國以管理降羌,於是橫跨三個年頭的羌亂被平定。

進入前期治世,羌人的唯一一次叛亂發生在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如同元康年間的羌亂,並非所有羌人族群都站在漢國的對立面,上一次叛亂的主力是先零種,這一次叛亂的主力是彡姐旁種,彡姐旁種在秋七月起兵叛,東掠隴西郡漢邊,「侵邊境,殺吏民」,漢軍的平叛行動初戰失利,直至同年十一月,增兵六萬的漢軍夷平彡姐旁種,「斬捕首虜八千餘級,鹵馬牛羊以萬數」,彡姐旁種「亡出塞」,再也不能威脅漢國。

元始四年(公元4年),在王莽的銀彈攻勢下,部分羌人向漢國獻地及稱臣,所獻之地「皆與漢民」定居,漢國在當地設立西海郡,可以說是漢國向當地羌人買地開疆,既然是新得之地,自然需要遷移漢族實邊,即「徙天下犯禁者處之」,之後兩年間,漢民「徙者以千萬數」[102]。雖然羌人收錢賣地,但很快就反悔,居攝元年(公元6年),西海郡受到羌人的侵擾,不過在如日中天的漢國面前,這種侵擾旋即消滅,直至後來漢國內亂,王莽政權敗亡(公元23年)後,羌人才得以征服西海郡,當地數以萬計的漢民不是東返中原就是融入羌人,成為羌人或羌化漢族[103],至更始年間(公元23年~公元25年),羌人進而在金城、隴西二郡燒殺擄掠,直至漢國重新統一後才稍稍收斂。

西北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西域,北以天山山脈與烏孫帝國、匈奴帝國分隔,東接漢洲,西止帕米爾高原,南以崑崙山脈與青藏高原相隔,約相當於今塔里木盆地區域。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帝國陷入內鬨,負責西域地區事務的日逐王攣鞮先賢撣叛降漢國,漢-匈兩國在西域地區爭霸了四十多年後,以漢國在西域地區設置西域都護府為結果,開啟了漢國獨霸塔里木盆地的時代。

同年,烏孫帝國昆莫翁歸靡死,翁歸靡生前約定以漢國公主劉解憂之子元貴靡繼任昆莫,但烏孫權貴卻違反翁歸靡的意願,改立翁歸靡之兄軍須靡的兒子泥靡為昆莫,因為烏孫帝國的違約行為,漢國遣使遠赴烏孫怪責,但並沒有進一步的舉行,同時新昆莫泥靡亦收繼叔母劉解憂,不過兩人關係並不好。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在草原鬥爭失敗降附漢國的同一年,泥靡與劉解憂的關係愈見惡劣,適逢漢使魏和意、任昌至烏孫,劉解憂與魏和意、任昌謀殺泥靡,不過政變顯然出了差錯,泥靡被傷不死而逃亡,泥靡之子細沈瘦發兵包圍首都赤谷城,劉解憂、魏和意與任昌被圍困數月,直至西域都護府發兵來援才解圍,同時,翁歸靡的另外一個兒子烏就屠在政變發生時逃亡北境,宣稱母系匈奴攣鞮家將發兵干預,由是發展自己的勢力,當漢國遣使醫治泥靡並收繫魏和意與任昌下罪處死不久後[註 17]烏就屠即攻殺泥靡,自立為昆莫,漢國聞訊即計劃遣軍攻打烏就屠

其後在劉解憂的侍女兼烏孫右大將之妻馮嫽的外交努力下,漢皇帝和烏就屠達成協議,同意以烏就屠為烏孫小昆莫,而劉解憂之子元貴靡出任烏孫大昆莫,漢國遣軍屯駐烏孫帝國首都赤谷城,負責監管大昆莫與小昆莫對烏孫帝國的地界、人口的劃分,最後烏孫帝國約十一萬戶總人口中,大昆莫元貴靡得六萬多戶,小昆莫烏就屠得四萬多戶,其中赤谷城由元貴靡分得,在匈奴帝國陷入內亂的同時,第二大游牧帝國一分為二,對於以漢國這類以定居農業為生、曾經長期受游牧民族侵擾的國家來說,一個「民剛惡,貪狠無信,多寇盜」的游牧帝國被削弱是一個好消息[104]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劉解憂返回漢洲定居養老,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郅支骨都侯單于攣鞮呼屠吾斯西遷,與烏孫小昆莫烏就屠産生衝突,匈奴軍連年入寇烏孫,次年(公元前48年),漢國在車師舊地設立戍己校尉率軍屯田,之後數年,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在漢國的幫助下日漸強大,加之發生郅支骨都侯單于殺害漢使谷吉一事,適逢康居王國在與烏孫帝國的戰爭中屢戰屢敗,於是來一個驅虎吞狼的計劃,遣使堅昆(郅支骨都侯單于的單于庭所在地),向郅支骨都侯單于傳達聯合攻滅烏孫王國的圖謀,並以康居王國與烏孫王國接壤的康居東部地區給予郅支骨都侯單于駐紮,約定消滅烏孫王國後,烏孫舊地由郅支骨都侯單于統治,這個方案正好與郅支骨都侯單于的西遷計劃一拍即合,於是烏孫帝國兩個敵人結成同盟[77]

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郅支骨都侯單于率眾西徙康居王國,不過西徙路上遭受雪災,「中寒道死」,抵康居王國之時,郅支骨都侯單于部眾僅餘下約3000人,不過康居王仍然看重郅支骨都侯單于,將女兒下嫁予郅支骨都侯單于,同時郅支骨都侯單于亦以其女兒嫁予康居王,結成姻親同盟[77]

在郅支骨都侯單于的3000兵馬與康居軍的聯合進攻下,烏孫帝國敗仗連連,聯軍東進至烏孫國都赤谷城下,「殺略民人,驅畜產去」,在聯軍的蹂躪下,赤谷城以西的烏孫國土被殺光、燒光、搶光,以致「空虛不居」,成為無政府狀態[77]

郅支骨都侯單于正在中亞混得風生水起之際,呼韓邪單于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控制了被郅支骨都侯單于放棄的草原,隨後於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離開長城防線的光祿塞下,北歸單于庭,盡據今蒙古草原之地[77]

接着七年,郅支骨都侯單于的勢力日漸坐大,直接反客為主控制康居王國,康居王國的統治階層被郅支骨都侯單于清洗一空,不止康居王被殺,連康居王女也被其夫郅支骨都侯單于殺害,支解其屍體丟棄入都賴水中,除了康居王國外,西至奄蔡王國、南至大宛王國,赤谷城以西者皆服屬郅支骨都侯單于,歲貢不竭,「不敢不予」。另外,郅支骨都侯單于還勞役當地民眾,在都賴水旁用了2年時修築了一座城市作為自己的駐所,俗稱郅支城(今哈薩克共和國塔拉茲一帶)[105],雖然如此,但並沒有影響西域都護府對塔里木盆地諸王國的管轄。

漢國為了谷吉一事,三次遣使郅支骨都侯單于,要求歸還谷吉遺體,然而漢使反受郅支骨都侯單于「困辱」,郅支骨都侯單于又向漢國西域都護上書自稱:「居困厄,願歸計彊漢,遣子入侍。」顯然易見,郅支骨都侯單于認漢國遙遠,鞭長莫及,才能得了便宜還賣乖,不料來自漢國的攻擊來得如此迅速[105]

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漢國西域都護府的騎都尉甘延壽和副校尉陳湯,矯詔發動戊己校尉和西城各僕從國的兵馬,漢兵與各國胡兵合共四萬人,兵分兩路進攻郅支城,一路西越蔥嶺,經大宛王國北上,另一路是主力,由陳湯率領,直接經溫宿王國向北跨天山山脈,直抵赤谷城,正好一支康居軍在赤谷城一帶劫掠,遂被聯軍所滅,隨即西向入康居王國地界,陳湯命令部隊禁止抄寇,又與康居權貴接觸,策反康居權貴倒戈,在當地向導下,聯軍直至離郅支城三十漢里,郅支骨都侯單于才得到聯軍到來的消息,郅支骨都侯單于曾經一度想棄城逃亡,在強敵臨境前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就似伊稚斜單于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躲貓貓之旅,發揮游牧民族的長處,如果郅支骨都侯單于真是棄城而逃,他日或能東山再死,不過郅支骨都侯單于覺得「漢兵遠來,不能久攻」,企圖僥倖過關[105]

漢-胡聯軍遂圍攻郅支城,經過一番激戰後,郅支骨都侯單于被箭射中鼻子毀相,某一日晚上,郅支外城被攻破,守軍退守內城,康居權貴亦發兵萬騎圍城,至日出,聯軍攻破內城,郅支骨都侯單于被漢兵杜勳陣斬,聯軍斬首1518級、生俘145人、逼降1000多人,郅支骨都侯單于西遷康居時的部眾只有三千餘人,可以說此戰後,郅支骨都侯單于的勢力被掃平[105]

西域都護府攻滅郅支骨都侯單于攣鞮呼屠吾斯一事,促使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在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親身入朝,可見影響之大。

雖然匈奴帝國內戰的事情解決,但烏孫——當是小昆莫一派——卻與西域都護府產生衝突,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烏孫軍圍困烏壘城,後被擊退,陽朔四年(公元前21年),烏孫小昆莫出現內亂,烏就屠的兩個兒子——拊離日貳——爭奪小昆莫之位,日貳拊離,隨後漢廷遣使立拊離之子安日為小昆莫,結束烏就屠一派的爭端,而日貳流亡康居王國,被小昆莫安日派人刺殺,漢廷對小昆莫勢力的干預強化了漢國對當地局勢的影響力[104]

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烏孫小昆莫勢力再度出現內亂,安日被殺,於是漢廷遣使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將為小昆莫,不料末振將新上位後,卻與弟弟卑爰疐計劃派人刺殺大昆莫雌栗靡雌栗靡被害後,漢廷不得已,遣使立劉解憂的另一名孫子伊秩靡為大昆莫,大昆莫伊秩靡登位後,又派人殺害小昆莫末振將,小昆莫之位轉入安日之子安犂靡手上,而卑爰疐則擁眾八萬依附康居王國,企圖吞併兩昆莫勢力,在卑爰疐勢力的威脅下,烏孫兩昆莫不得不更為倚靠漢國「親倚都護」以自立[104]

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卑爰疐與匈奴帝國發生沖突,沖突以匈奴軍的勝利告終,卑爰疐派其子趨逯入匈奴為人質,但漢國得此消息後,擔心卑爰疐會得到匈奴單于的支持而坐大,吞併烏孫兩昆莫[106],於是遣使要求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放還趨逯,彼時漢國對匈奴單于還有一定的威懾力,令匈奴單于按漢廷的命令行事[77]

雖然烏孫帝國的內部沖突牽扯漢國相當多的關注,但整個前期治世,西域地區(塔里木盆地)諸王國都在漢國西域都護府的管轄下得到超過半個世紀的和平。

元始二年(公元2年),車師後王姑句因為道路問題而被戊己校尉扣留,後來姑句找機會逃亡,投奔匈奴帝國,同一年,婼羌王唐兜埋怨西域都護在婼羌與赤水羌的戰爭中不幫助婼羌,遂率眾千餘投奔匈奴帝國,時任匈奴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遣使向漢廷說明情況,漢國權臣王莽認為西域諸王國是漢國的臣屬,所以匈奴帝國不應接受來自西域諸王國的流亡者,要求單于拘捕車師後王姑句、婼羌王唐兜並將二王在惡都奴地方移送給漢使,單于按照漢廷要求行事,同時,王莽召集西域諸王在惡都奴大會,在匈奴移交二王後,即在惡都奴處決二王及頒佈四禁,禁止匈奴帝國接受來自漢國、烏孫帝國、西域諸王國及烏桓諸國的流亡者,在單于表達遵守四禁後,一場政治風波就此平息[77][104]

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因為漢帝王莽遣使西域的消息,車師後王須置離以擔憂不能供應漢使所需為由,謀劃逃亡匈奴帝國,但走漏風聲,被西域都護派人拘捕,當證實存在逃亡匈奴的計劃,須置離即被處決,不過須置離之弟狐蘭支聞訊後率眾二千餘逃亡匈奴帝國,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狐蘭支為向導,遣軍入寇車師後王國,與當地的漢國駐軍交戰而回,遂令漢-匈兩國戰火重燃[77][104]

後期治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自漢國在前期治世之後陷入內亂,烏桓人即與匈奴人聯合南犯漢洲,即使鮮卑人在公元一世紀三十年代脫匈獨立後,亦與匈奴人、烏桓人聯手南侵,直至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烏桓人與匈奴帝國決裂,向匈奴帝國發動攻擊,令匈奴帝國「北徙千里」、「漠南地空」,漢國乘機拉攏烏桓人,至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烏桓人全部轉向漢國陣營,漢廷於是重設護烏桓校尉,屯駐在上谷郡寧城,負責有關烏桓人及鮮卑人的事務並「歲時互市」進行邊境貿易,不過後來赤山烏桓人的首領歆志賁起兵叛漢,多次入掠上谷郡,畢竟南接漢邊,與其工作經商賺錢還不如直接搶劫殺人,漢廷為此而「設購賞」,但一直沒有取得效果[107]

而鮮卑人與匈奴帝國的聯合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在匈奴帝國分裂後,匈-鮮聯盟不久即行中止,鮮卑人轉而與漢國聯合起來對付北匈奴帝國,建武二十五年,匈奴帝國正式分裂的第二年,鮮卑人即與漢國進行外交來往[107][108],其中偏何統領的一部(國)[註 18]迅速倒向漢國,並攻擊北匈奴帝國,取得斬2000多級的戰績,因為鮮卑人根據在對北匈奴帝國戰爭中的斬首級數來向漢國換取財物,這極大提高了鮮卑人攻打北匈奴帝國積極性,相當於漢國用財物買北匈奴人的人頭,鮮卑人則扮演漢國僱傭兵的角色,至永平元年(公元58),在遼東郡太守祭肜的鼓勵下,偏何領兵打敗多次入掠上谷郡的赤山烏桓人並斬殺其首領歆志賁,得到大批「購賞」,自此鮮卑人全都由親匈奴轉向親漢,成為北匈奴帝國的敵人,直至永元元年(公元89年),漢國每年都給鮮卑人二億七千萬錢,以作為借力(鮮卑)制衡(北匈奴)的代價[107]

章和元年(公元87年)春,漢國對鮮卑人近四十年的投資生效,鮮卑人在與北匈奴帝國的一次戰爭中斬殺北匈奴優留單于,隨之鼓舞南匈奴單于國北滅北匈奴帝國以併為一國的信念,碰巧當時竇氏是漢國皇室的外戚,竇太后的哥哥竇憲因為捲入刺殺地方諸侯的風波,主動請求北征北匈奴帝國以「贖死」,加上南匈奴單于向漢廷的請求,於是在章和二年十月,漢國準備以竇憲為主帥,率領漢軍及南匈奴軍北征北匈奴帝國。

次年(公元89年)六月,漢國與南匈奴單于國聯軍在漢將竇憲的領導下北征,聯軍在稽洛山大破北匈奴單于率領的大軍,聯軍乘勝追擊,斬殺13000多級、俘獲馬牛羊駱駝等牲畜超過一百萬隻,兵臨私渠比鞮海,七月,聯軍兵至燕然山,竇憲在山上留下著名的封燕然山漢銘後就退兵回國,同時遣使當時逃至西海(今蒙古國哈爾湖Xap Hyyp)地區的北匈奴單于,逼使北匈奴單于向漢國稱臣,周邊再沒有國家足以抗衡漢國,漢國進入後期治世時代,直至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被叛羌暴亂結束這個和平年代。

漢洲地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後期治世的十七年期間,漢國國力是繼第一個高峰後的小高峰,章和二年(公元88年)時漢國治下直接控制的漢族人口約有四千三百萬人[註 7],另外還有內遷至漢洲雍州一帶的羌人及屬國地區安置的其他族群[註 9],而間接控制的人口主要是非漢族群,由各僕從國控制,比如原滇國、原夜郎國、槃弧蠻、廩君蠻、板楯蠻、烏滸蠻、俚人等西南地區族群的各酋長,以及哀牢、白狼、槃木、唐菆等百餘國,另外,歷年投附漢國的包含匈奴人在內的胡人由寄居在漢洲北邊的南匈奴單于國控制,西域都護府失去了對烏孫王國的控制,都護府轄下諸王國的人口相比前期治世時代有所減少。

漢國在後期治世的首都是洛陽城,人口約三十萬[註 19],面積約9.5km²[56]

後期治世的漢國以漢洲(即本部)為直轄領土,而塔里木盆地的數十個王國、以大湖盆地為核心的北匈奴帝國、漢江以南的半島、倭人三十多個國家等不同的地區皆在漢國的間接控制或威懾之下,自對馬海峽西至蔥嶺、自中圻北至哈爾湖畔區,其間所有區域均屬漢國的勢力範圍,相比前期治世,後期治世的漢國勢力範圍略有收縮,對邊緣地區的控制力亦有所下降。

北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永元二年(公元90年),漢國遣軍擊敗在伊吾盧地的北匈奴軍,奪回被北匈奴帝國控制了十三年的伊吾盧地,同年,南匈奴單于國又遣軍北征,在西海地區再次大敗北匈奴單于而退。

永元三年(公元91年)春,北匈奴帝國被南匈奴打敗的消息,促使漢國再度遣軍北征,漢軍自居延塞出發,圍困北匈奴單于於金微山一帶,擊敗北匈奴軍,北匈奴權貴5000多人被斬首,不過北匈奴單于殺出重圍逃亡,不知所蹤,一度流亡烏孫帝國。

漢軍回師後,北匈奴單于之弟攣鞮於除鞬自立為單于,擁眾二萬多人移屯至蒲類海地區,又遣使向漢國稱臣,在竇憲的支持下,漢廷承認攣鞮於除鞬為北匈奴單于並準備重返草原,於是無論南北匈奴都成為漢國的藩屬國,同年底,漢廷以班超為西域都護,重設西域都護府,但次年六月,漢國發生宮廷政變,外戚竇氏一黨被排除出權力中心,竇憲被迫自殺,竇氏失勢,漢國宮廷政變令北匈奴單于攣鞮於除鞬失去來自漢國的支持,第二年(公元93年),攣鞮於除鞬決定自行北遷,與漢國產生矛盾,「自畔還北」,最終被漢軍誅滅,北匈奴帝國又一次遭受漢軍的沉重打擊。

而鮮卑人在斬殺北匈奴優留單于後,即逐漸滲入草原,同化當地的匈奴人,實力遂得到進一步擴張,滋長野心[107],同時北匈奴帝國因為衰落而退出草原,令鮮卑人失去來自漢國每年二億七千萬錢的金援,於是富裕繁榮的漢國在數年後成為鮮卑人「發窮惡」的受害者,不過漢國仍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保衛邊境,加上鮮卑人尚未統一為一個強國,所以鮮卑人還未能成為漢國的威脅。

北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北匈奴帝國遭受重打擊後,南匈奴單于國卻爆發了一場內亂,南匈奴單于攣鞮安國發兵攻打功高震主的左谷蠡王攣鞮師子,並將其圍困在五原郡柏曼縣城,直至漢廷派兵平叛的消息傳來,攣鞮安國即被部下殺害投降,漢廷於是扶持攣鞮師子為新單于,然而南匈奴單于國並未完全安定下來,次年(公元94年)發生一場叛亂,南匈奴部分胡人擁立攣鞮逢侯為新單于,殺略「吏人,燔燒郵亭廬帳」並圍攻單于攣鞮師子,漢廷再次派兵平叛,迫使攣鞮逢侯解圍北奔草原,然而不久,攣鞮逢侯的餘黨右溫禺犢王烏居戰發起叛亂,只是旋起旋滅,在漢軍的打擊下,以烏居戰投降告終,南匈奴單于國得到短暫的和平。

永元十年(公元98年),攣鞮師子死後單于位傳至其堂兄弟攣鞮檀,在位其間頻密派兵北上攻打攣鞮逢侯部眾,雖然攣鞮檀佔據上風但亦未能消滅攣鞮逢侯勢力,後期治世時大漠南北南匈奴之間的相持之勢不變。後來南單于攣鞮檀在永初三年(公元109年)乘着漢國陷入羌亂之機起兵反漢,並與自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起移居塞內漢洲的烏桓人、鮮卑人聯手劫掠周邊郡縣漢民,直至次年,漢軍才成功圍困攣鞮檀,逼使攣鞮檀投降,亦不廢其南單于之位,經此一役後,已移居塞內的烏桓人、鮮卑人被漢廷逐回塞外[18],而攣鞮逢侯在漠北遭受鮮卑人頻頻打壓而不得不於元初五年(公元118年)率百餘騎南下投降,南匈奴單于國再次得到短暫的和平。

東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自漢國遼東郡、樂浪郡向南渡大海,直至南海一帶是漢國的東邊,相鄰的國家族群與前期治世時代相比並沒有巨大的改變,然而高句驪王國已經趁漢國深陷內亂時擺脫僕從國地位,同時亦開始向周邊進行吞併擴張,南擴至薩水(清川江),逼使沃沮人諸國向其稱臣納貢[18],甚至一度入侵樂浪郡,在東亞東北部地區甚為強勢,只是名義上仍以漢國為宗主國,直至漢國重新統一才令高句驪王國的擴張停止[110],不過對於單單大嶺以東的濊人諸國,漢廷不再派遣漢官治理,僅「封其渠帥為侯」予其自治。

後期治世的百濟同樣是無足輕重的小國,而徐伐那改國號為雞林[82],與前期治世相比亦沒有變化,韓人諸國在後期治世時較大的改變是出現了一股新勢力,傳說在建武十八年三月四日(公元42年4月12日),駕洛國(又名金官國)在對馬海峽北岸的弁韓地區誕生[111],駕洛國在建國初期可能有自漢洲渡海而來的漢族群體參與[112],隨後周邊亦分別建立阿羅伽倻(韓國慶尚南道咸安郡)、古寧伽倻(韓國慶尚北道尚州市)、大伽倻(韓國慶尚北道高靈郡)、星山伽倻(韓國慶尚北道星州郡)、小伽倻(韓國慶尚南道固城郡及泗川市)等五個國家[113],並與駕洛國共同組成以駕洛國為中心的六伽耶國家聯盟,但聯盟的成員國組成並不固定[114]

另外,韓人諸國可能在公元一世紀形成以馬韓地區月支國為諸國聯盟共主(辰王)的政治認同,後來乘着漢國遭受永初羌亂的打擊,辰王在建光元年底(公元121年)派馬韓諸國兵與高句驪王國及穢人、貊人兵馬聯合入侵玄菟郡,漢國在夫餘王國派兵支援下在次年初將其擊退[115],辰王在韓人諸國的共主地位延續至正始六年(公元245年)被曹魏政權派兵打擊後才衰落。

日本地區的百餘個國家經過互相吞併,後期治世時縮減為三十餘國[84][62],後期治世期間的夫餘王國與前期治世時一樣繼續以漢國為宗主國。

西南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後期治世的西南邊區的槃瓠蠻、廩君蠻、板楯蠻等主要族群分佈與前期治世時大致相同,曾發生數次小規模的叛亂事件,然而皆旋起旋滅,影響微弱。

聚居在武陵郡澧水中游及漊水中游地區的槃瓠蠻人在潭戎的率領下,於永元四年(公元92年)發起暴亂,「燔燒郵亭,殺略吏民」,很快被武陵郡漢軍消滅,西南地區重歸和平,九年後的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十二月,聚居於巫縣地區的廩君蠻人首領許聖起兵叛亂,荊州各郡漢軍開展平叛行動,次年四月,叛亂因許聖投降而消除,俘虜被移置於江夏郡境內,成為後來「江夏蠻」、「沔中蠻」的一部分。

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蜀郡屬國三襄種與國外的污衍種聯兵3000多人反漢,「殺長吏」,一度圍攻蠶陵縣城,這場叛亂結果失載,但從三襄種及污衍種其後不見記載來看,叛亂不是被平定就是三襄種及污衍種大肆劫掠後逃出國外。

而在更為遙遠的日南郡象林縣,漢國亦展示了不遜於在武陵、巫縣的平叛能力,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夏,當地2000多蠻人發起暴亂,「寇掠百姓,燔燒官寺」,郡縣駐軍快速平定了暴亂。

值得一提的是,在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國遣使向漢國奉表稱臣,漢廷趁勢在哀牢建置哀牢縣及博南縣,並將兩縣與鄰近漢國領有的6個縣合併為永昌郡[註 20],漢國領土遂深入橫斷山脈以西區域;永元十二年,蜀郡屬國旄牛族群以西的白狼、貗薄諸種17,0000人向漢國奉表稱臣,逐令康區成為漢國的勢力範圍;永初元年,漢國九真郡境外的蠻人部落向漢國奉表稱臣,同年,永昌郡境外的僬僥種族群3000多人亦向漢國奉表稱臣,代表九真郡境外「千八百四十里」及永昌郡境外的中南半島西北部地區成為漢國的勢力範圍[90]

西南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公元一世紀,離漢國日南郡西南三千多漢里,漢國勢力範圍以外的中南半島南部湄公河下游流域地區,來自徼國的混填坐上烏文國的船至扶南,以武力征服扶南人後與當地女王柳葉聯姻建立扶南王國,之後向四方擴張,「以詐力間諸邑,令相疑阻,因舉兵攻並之」,成為泰國灣北岸的強國[116][117][118]

西邊與西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自漢國內亂,聚居在漢洲西鄰的羌人(西羌)勢力趁機攻陷西海郡後向東擴張,直至被恢復統一的漢國接連擊敗才止住東擴勢頭,然而漢廷卻將戰敗投降的羌人東移漢洲西邊安置,由此種下了在公元二世紀初葉漢洲北部(中原)發生大規模羌亂暴動的禍因,漢國統治階層在這方面目光短淺的選擇,最終不止自食惡果,還連累漢族民眾遭殃,令漢洲北部遭受近300年的民族混戰和征服[註 23],但這個錯誤並不會立即造成惡果,因為惡果是由連續多年一次又一次的錯誤累積導致,並非一次遷移就造成不可挽救的後果,所以後期治世尚能保持西邊的穩定並對西鄰羌人實施反擊。

後期治世的羌人強國燒當種由滇良家族所統治,燒當種原居於大允谷,建武年間在滇良的領導下擊敗先零種及卑湳種並奪其居地大榆中(中國青海省貴德縣),實現燒當種的崛起,至中元二年(公元57年)秋,滇良之子滇吾與其弟滇岸率兵5000入侵隴西郡,敗漢軍於允街,其他羌人乘勢入寇,令西邊形勢惡化,直至永平元年(公元58年),漢廷派漢兵與羌、胡兵聯合共四萬人攻擊正在抄掠隴西郡的以燒當種為首的羌人,將其逐出漢洲,於西邯擊潰滇吾軍隊,之後滇吾滇岸滇吾之子東吾相繼投降,西鄰局勢才得到暫時粗安局面,然而滇岸之弟迷吾號吾繼續領導燒當種餘眾,為和平埋下隱患,之後西邊的數次羌亂也有迷吾號吾的身影,迷吾在建初羌亂兵敗投降,號吾在元和羌亂被漢軍俘虜,在號吾答應不入侵漢邊後,漢官放還迷吾號吾以止息邊患,但未能達至目的,章和元年(公元87年),漢軍攻打燒當種,兵敗於三兜谷,西邊形勢再次惡化,同年漢軍在木乘谷擊敗燒當種,再逼降迷吾,西邊形勢才得到改善,漢官不信任降而後叛的迷吾,於是將其毒殺並誅殺燒當種相關人士1200多,不過卻遺漏了迷吾之子迷唐,燒當種在迷唐領導下與燒何種、當煎種、當闐種等羌人諸國結盟反漢並勾結屬國月氏胡人東掠漢洲,幸運的是,迷唐的入侵行動失敗,號吾向漢國投降,而迷唐被漢軍威逼以至率燒當種離開大小榆中徒居頗巖谷,令漢洲西邊的形勢在後期治世前夕再次得到安全。

永元四年(公元92年),漢官派使與迷唐講和,並容許迷唐重返大小榆中,當迷唐入居大小榆中後,派遣其祖母卑缺回訪,漢官派田汜等五人護送卑缺回燒當種,當和平可期之際卻生變故,迷唐將田汜等人肢解殺害,並和其他羌族種(國)結盟共同侵漢,於是金城郡邊塞立即遭殃,次年,與燒當種結盟的羌族諸種(國)在漢國「誘以財貨」的銀彈攻勢下,紛紛與燒當種割席斷交,漢軍亦出國攻陷大小榆中,於當地築城塢、造河橋,並計劃沿黃河逆流而上追擊逃亡的迷唐,而迷唐帶領燒當種一路遷徒至賜支河曲(中國青海省龍羊峽水庫周邊地區)安居,漢軍於是中止追擊計劃。

永元八年(公元96年),漢國派遣羌胡兵進入安多地區追擊迷唐,但兵敗而回,迷唐乘勢再次東進,次年秋季,迷唐率兵8000攻入隴西郡,深入漢洲並煽動遷居當地的羌人起事劫掠,「共為寇盜」,迷唐兵力逐擴充至三萬,擊敗隴西郡漢兵,劫掠大夏縣,而漢廷亦發各郡漢兵、邊郡羌胡兵,合共三萬聯軍對抗迷唐,在聯軍進逼之下,迷唐未戰先怯,經臨洮縣退出漢洲,聯軍出洲追擊,擊敗迷唐,然而聯軍傷亡亦多,於是退還漢洲。

永元十年,燒當種窮困交迫,人口少於2000,迷唐不得不向派使向漢國投降,得漢國準予入金城郡暫居,後來漢廷要求燒當種返回大小榆中,但迷唐認為漢兵在大小榆中有據點,擔心如發生衝突隨時都會被漢兵攻陷,「不可復居」,於是以燒當種人飢餓為辭拒絕返鄉,漢官逐贈送迷唐大量金帛以便購買所需的糧食及牲畜,不過這善意之舉卻令燒當種「更懷猜驚」,隔年(公元100年),迷唐再次起兵反漢,並與湟水中游的胡人聯合「寇鈔而去」,次年,燒當種再次返回賜支河曲,同年秋,迷唐率兵東向逼近漢邊,漢廷派遣涼州部各郡漢兵與屬國月氏胡兵、牢姐種羌兵聯軍三萬反擊迷唐,聯軍於允川與燒當軍交戰,擊潰迷唐,燒當種的人口受到此戰大幅削弱以至「不滿千人」,迷唐不得不率殘種遠遷至賜支河首(中國青海省瑪多縣),依附當地的發羌族群才得以安定下來,不久,迷唐病死於賜支河首。

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定居在安定郡的燒何種與其他羌人種數百人起兵叛亂,旋即被安定郡漢兵所滅,此後數年,西邊及西鄰皆太平無事。

自從永元十三年燒當種在允川兵敗後,青海湖周邊及「大、小榆谷左右無復羌寇」,當年燒當種因為佔據此地才得以強大起來頻頻抄掠漢洲,漢廷於是決定在當地建立三十四部屯田,計劃重新設立西海郡,遺憾的是在將要成功之際卻爆發長達十餘年的永初羌亂而被迫放棄建設[119],直至500年後,漢國才再次達到永元年間的成就。

西北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自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戊己校尉被部下所害,其漢族部眾被脅入匈奴帝國零吾水流域安居後,漢國在西域地區的統治機構開始遭受挑戰,漢國與匈奴帝國陷入長期戰爭,始建國五年(公元13年),漢國任命新戊己校尉入駐西域時,焉耆、姑墨、尉犁、危須等國突然發起叛亂攻擊漢軍,戊己校尉率兵退還漢洲,西域都護收聚殘兵退守龜茲國,西域都護府瓦解,直至王莽政權覆亡後,西域都護卒於龜茲,西域都護府才完全瓦解,西域地區陷入諸國混戰的時代。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漢兵與羌、胡、南匈奴兵等聯合北征,大敗北匈奴軍,漢國攻取伊吾盧地,派漢族人班超等出使西域諸王國,說服鄯善、于闐等國重新向漢國奉表稱臣,次年,班超又說服疏勒國重投漢國,而漢廷亦遺軍征服車師前、後二王國,隨即重設西域都護等統治機構,以車師前國柳中城、車師後國金蒲城為據點,然而次年,北匈奴帝國發兵重新征服車師前、後二王國,圍攻柳中城、金蒲城,焉耆、龜茲諸國亦派兵殺害西域都護,適逢漢國皇位更替,漢廷反應遲緩,同年底才派漢兵及鄯善兵救援,但北匈奴攻陷金蒲城,援軍只得接應柳中城內漢兵撒退,漢國宣佈召回所有駐西域的漢官回國,不過班超卻留在疏勒國,繼續在西域諸王國間合縱連橫。

經過班超的奮鬥,至建初三年(公元78年),班超已將疏勒、拘彌、于闐等國團結旗下,同時向漢廷上疏要求支援,隔年,漢廷派遺漢兵及義從胡兵合共1000人支援班超,但在元和元年(公元84年),疏勒王據烏即城叛,班超率兵圍攻烏即城,康居王國派兵援助疏勒王,直至班超外交捭闔,透過貴霜帝國說明康居護疏勒王退兵回國,班超才攻陷烏即城,元和三年,疏勒王向康居借兵入據楨中城,向班超詐降企圖卷土重來,但被班超識破,疏勒王被誅殺,其兵被擊潰,第二年(公元87年),班超擊敗龜茲與莎車聯軍,逼降莎車,「威震西域」,進入後期治世時代,班超的勢力在西域地區內部已無有力挑戰者。

永元二年(公元90年),貴霜帝國派兵攻打班超,但相持不下,貴霜軍謀圖聯合龜茲國的計劃亦被班超挫敗,遂不得不與班超講和退兵,同年,漢兵北征,擊潰北匈奴軍,重奪伊吾盧地,車師前後兩國聞訊即改投漢國陣營,次年,龜茲、姑墨、溫縮等國家歸附班超,西域地區內僅餘下焉耆、危須、尉犁、山國等四國不附,同年,漢廷以班超為西域都護,屯駐龜茲國它乾城[120][121]

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統率漢兵1400及轄下諸王國兵馬七萬掃平焉耆、危須、尉犁、山國四國,斬殺焉耆王及尉犁王,另擇他人扶上四國王位,至此除了烏孫王國外,前期治世的西域諸王國重新成為漢國間接管治的地區,於是次年,漢廷封班超為定遠侯。

永元八年(公元96年),車師後王因私人恩怨而攻打車師前王,擊潰車師前王國,漢廷派涼州部各郡漢兵及羌胡兵平亂,永元九年(公元97年),聯軍擊潰車師後王國,車師後王在逃亡北匈奴帝國的途中被聯軍捕獲斬殺,扶車師後王之弟為新王,同一年,西域都護班超派甘英出使安敦尼烏斯王朝(Nervan-Antonian dynasty),然而漢使僅至帕提亞帝國(امپراتوری اشکانی)而還,但亦是漢國官方使節史上所達到最西的地區,漢國聲望在漢洲以西的地區再次達至高峰。

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班超卸任西域都護,回歸漢洲原鄉,西域都護由戊己校尉出任,第二年,帕提亞帝國派遣使節至漢國,首次實現東亞國家與西亞國家的官方往來,而班超至次年七月抵達洛陽,九月去世。

然而和平年代不長,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冬,西域諸王國發起叛亂,圍攻西域都護於它乾城,但屢攻不克,反被擊退,圍城之際,漢廷派遣羌胡兵5000救援,後來龜茲、溫宿、姑墨諸國發兵數萬再圍它乾城,亦被西域都護府統率的駐軍與援軍擊破,「斬首萬餘級,獲生口數千人、駱駝畜產數萬頭,龜茲乃定」,解除危機,然而漢廷卻以「西域阻遠,數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費無已」為由,在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六月取消西域都護府等漢國在西域地區的管治機構,主動將軍事力量從西域地區撤出,退守敦煌[120],同月,居於漢國境內的先零種、鍾種發起叛亂,「郡縣畏懦不能制」,叛亂的規模逐漸擴大,持續至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才平定,治世終結。

隱疾重重的治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漢國自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陷入近一個世紀的內亂及割據局面,漢族劉氏在此其間失去統治權,統治權傳入漢族曹氏,朝號由「漢」變成「魏」(曹魏),統治權再傳至漢族司馬氏手上,朝號又由「魏」變成「晉」(晉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晉朝攻滅割據南夏荊州和揚州[122][123]的漢族孫氏政權(孫吳),令晉朝成為漢洲境內唯一的漢族政權(漢國),彼時河套地區等漢洲地區雖然已不在漢國直接統治區,然而漢國周邊不存在威脅漢國安全的外族勢力,並且在名義上臣屬於漢國,所以漢國實現內部統一後即進入治世年代,直至永康二年(公元301年)正月,諸侯趙王司馬倫因為篡位稱帝而引發六王之亂的內戰,終結近二十一年的第二次治世,而六王之亂的後果亦導致漢洲陷入長達288年的各民族仇殺、混戰時代

漢洲地區[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在約二十一年的第二次治世期間,漢國國力達到歷史上第二個高峰,其治下直接控制的漢族人口在太康年間約有一千六百萬[註 7][124][125],還有寄居在漢洲的南匈奴單于國以及歷年投附漢國而被安置在并州部、雍州部、涼州部的羌人諸胡人等包含匈奴人在內的各族群近2000000人,加上槃瓠蠻、廩君蠻、板楯蠻、烏滸蠻、俚人等西南方諸蠻族群,數量亦與此相當[註 24][註 25]

漢國在第二次治世時代的首都是洛陽城,人口約三十二萬[註 19],面積約9.5km²[56],「是時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而樂其事」[139],經濟有所發展但社會上貧富懸殊現象亦開始惡化[140]

漢國以漢洲(即本部)為直轄領土,而河套平原被鮮卑人所佔據,盤據大漠南北及燕山北麓至遼西北部的鮮卑人、塔里木盆地的數十個王國、漢江以南的半島諸國、以邪馬台王國為核心的倭人諸國、高句驪王國、沃沮人及濊人諸國、夫餘王國、林邑王國等地帶皆至少在名義上以漢國為共主,自瀨戶內海西至蔥嶺、自中圻北至大漠,其間所有區域均屬漢國第二次治世時代的勢力範圍,但相比第一次治世時代,第二次治世時代漢國的勢力範圍有所收縮。

北鄰與北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匈奴帝國自公元48年分裂以來,對漢國的威脅逐漸降低,直至檀石槐率領鮮卑人征服草原,才再次出現一個強大的游牧帝國,然而檀石槐所建立的鮮卑帝國不如冒頓單于所建立的匈奴帝國來得穩固,檀石槐一死,鮮卑帝國即逐漸土崩瓦解,統治階層的內戰更是加速瓦解趨勢,鮮卑帝國的各地封建領主自為一國並乘着漢國內亂分裂而向南擴張,其中軻比能一支藉由吸收漢族流人而崛起[註 26],青龍元年(公元233年),軻比能殺害檀石槐的孫輩步度根,將其部眾吸收,變得更為強大,威脅漢洲,直至青龍三年(公元235年)被曹魏政權派人刺殺,其勢力才分崩離析。

建安年間,烏丸單于蹋頓成功統一烏丸各部(國),但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蹋頓被漢國權臣曹操率軍一戰斬殺於白狼山,鮮卑人亦乘勢擺脫蹋頓的影響,烏丸人自此一蹶不振,遂成為漢國的附庸勢力,曹魏先後解決統一烏丸的蹋頓及新崛起的軻比能集團這兩股新興游牧強權,才令游牧人「彊者遠遁、弱者請服,由是邊陲差安」,直至第二次治世時代北鄰形勢仍然如此,不過相比後期治世時代,第二次治世時代漢國對北鄰的影響更為軟弱。

自烏丸人衰落後,鮮卑人逐漸反客為主佔據烏丸故地,成為慕容部(國),檀石槐的帝國消失後,匈奴人宇文部(國)自立為一國,宇文國弱而慕容國強,彼此互有恩怨,同時慕容國亦威脅漢國昌黎、遼西、遼東三郡邊境安全,但慕容國兩次南侵皆被晉軍擊敗,於是慕容國轉而東攻夫餘王國,一戰攻陷夫餘,逼使夫餘王室退保沃沮人地區,直至太康七年(公元286年)漢國出手干預,大破慕容軍,才成功幫助夫餘人收復失地,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慕容國單于弈洛瓌向漢國奉表稱臣,並與宇文國和解,漢國三郡邊境遂得安全,同年弈洛瓌以大青山(中國北票市牤牛河以東)為慕容國首府,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又建都於大棘城,在弈洛瓌統治下,慕容國全面模仿漢制[註 26]

其中大同盆地及前套平原、後套平原、西套平原在漢國內亂後,被各支南遷鮮卑人逐漸佔領,軻比能敗亡後,大同盆地及前套平原、後套平原被南遷的鮮卑拓跋國(部)所佔領,咸寧三年(公元277年),在拓跋國主力微的默許之下,其子沙漠汗被殺,晉朝派衞瓘施以非武力手段促使拓跋國發生內亂,同年力微去世,拓跋國陷入衰弱的局面,令并州部邊境的安全威脅消於無形[145],至元康五年(公元295年),拓跋國自東至西分別由力微之子祿官沙漠汗兩子猗㐌猗盧三分統治,正因拓跋國長期衰弱與分裂,慕容國單于弈洛瓌之兄吐谷渾才得以率領1700落西遷至陰山腳下[146],元康六年拓跋國三主改葬沙漠汗時,漢國諸侯東嬴公司馬騰、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皆派使拓跋國弔喪。

而西套平原在漢國陷入內亂後,大漠以北有斯引、出連、叱盧、乞伏四部(國)聯合南下遷至陰山,時三國併入乞伏一國,而在晉朝安定郡以北的高平川(清水河)流域一帶被鹿結領導的70000多落部眾所盤據,泰始年間,乞伏國主祐鄰舉國5000多落南遷夏緣(苦水河)一帶,並擊潰鹿結,吞併鹿結部眾及地盤[147]

在乞伏國以西,與拓跋國統治者系出同源的匹孤所統率的一支鮮卑人亦乘亂遷入河西走廊,匹孤之子壽闐成為部眾首領後為自己起姓「禿髮」,縱使後來漢廷重新統一河西走廊亦沒有驅除內遷之鮮卑人,遂成為漢國境內的一支鮮卑勢力,並與當地貲虜諸胡成爲涼州部治安不穩的亂源,「或降來或遁去,常為西州道路患也」[18]。咸寧年間,禿髮國主樹機能與當地羌胡諸族聯合共100000男女[註 27]攻掠漢國涼州部,成為漢國西邊的最大威脅,經過多年的戰爭,至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十二月,晉將馬隆以三千五百漢兵為晉軍主力,率軍夷平樹機能勢力,禿髮國被大幅削弱,為涼州部取得和平[149][150]

自東至西分佈的鮮卑諸國主要有慕容、拓跋、乞伏、禿髮等四國,其中禿髮國乘漢國內亂遷入河西走廊,其他三國皆位於漢國境外,第二次治世前夕,漢國平定禿髮國叛亂並使拓跋國陷入分裂,至第二次治世時代又逼使慕容國降服,四國已制其三,可以斷言漢國若繼續維持統一,晉軍是有能力敉平鮮卑人在邊境的威脅。

至於寄居漢國境內的南匈奴單于國雖然在漢國內亂時抄掠周邊漢民,然而在曹操統一漢洲北部(中原)後,重新將南匈奴人置於掌控中,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將南匈奴人分為左右南北中等五部,五部主要分居在茲氏縣、祁縣、蒲子縣、新興縣、大陵縣等五縣,並以漢族人為各部司馬以監察,至第二次治世年代,匈奴總人口增至29000多落[146],內遷漢國境內的非漢族群所引發的民族矛盾衝突的危險性,得到江統、郭欽等少數知識分子的警覺並向漢廷提醒[註 28],遺憾的是漢廷不止沒有亡羊補牢外遷非漢族群,反而各派勢力為了爭權奪利而爆發連年內戰,如果漢國沒有再三發生內戰,匈奴、鮮卑、羯等族群是絕不會有機會反客為主征服漢族社會在漢族傳統領域建立帝國。

東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自漢國遼東郡、樂浪郡等諸郡向南渡大海,直至南海一帶是漢國的東邊,其相鄰的國家族群與後期治世時代相比並沒有巨大的改變,但在漢國陷入第二次內亂時代,漢族軍閥公孫度自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起割據遼東郡,亦將周邊的玄菟郡、樂浪郡、遼東屬國等政區收入麾下,自封為遼東侯兼平州牧[153],同時與周邊鄰國族群和好,例如與夫餘王國、百濟國聯姻[154],顯然,百濟國可以借力公孫氏來抗衡韓人共主辰王的約束,由此開始逐漸發展為公元4世紀的強大王國。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孫度之子公孫康繼位,公孫氏開始擴張其勢力,向東攻略高句驪王國,一舉攻陷高句驪王都國內城(通溝河下游),高句驪王伊夷模被逼向北遷都於丸都山(通溝河上游山區),而伊夷模之兄拔奇率領30000餘男女向公孫康投降,居於沸流水(富爾江)地區,成為公孫氏在高句驪王國內的附庸勢力,公孫康亦向南擴張降服韓人諸國,並在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負責韓人諸國、邪馬台王國的外交事務,公孫氏的勢力達到頂峰,但傳至公孫康之子公孫淵統治時,高句驪王國自太和七年(公元233年)開始再次與公孫氏交惡。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曹魏平定公孫氏,原來臣屬於公孫氏的鄰國諸族群多改為向曹魏臣服,然而高句驪王國又開始入寇漢邊,正始三年(公元242年),伊夷模之子高句驪王位宮派兵侵掠西安平縣,曹魏逐謀發兵攻打高句驪,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魏派漢兵多路進攻高句驪王國,幽州刺史毋丘儉一戰大破高句驪軍,乘勝攻陷丸都,逼使位宮東逃沃沮人之地,次年,樂浪郡太守劉茂與帶方郡太守弓遵亦率軍越過單單大嶺攻略臣屬於高句驪的濊人諸國,以不耐國為首的濊人諸國改為歸附曹魏,在魏軍於高句驪勢力範圍內如入無人之境之際,韓人諸國的共主辰王突然發兵入侵帶方郡崎離營,於是劉茂與弓遵轉而率兵南征,以弓遵戰死為代價,魏軍攻陷辰王所在的月支國,正始七年(公元246年),毋丘儉率軍追擊逃亡的位宮而進入沃沮人地區直抵日本海海岸,但最終未能俘擄位宮而退兵[155]。經過曹魏的征伐,正始七年,漢族政權在半島地區以至日本海西岸的勢力達到歷代漢族王朝的最高峰。

邪馬台王國是當時列島上最強大的倭人國家,自半島地區的狗邪韓國至列島上的奴國等29個國家皆臣屬邪馬台王國,但公元2世紀末陷入內亂,為了協調各派勢力,在公元3世紀曾經先後以卑彌呼、壹與為邪馬台女王,另有狗奴王國位於邪馬台王國以南,其勢力足以與邪馬台王國抗衡。

割據漢洲揚州、荊州二州的孫吳政權曾經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派遣衛溫、諸葛直率水軍艦隊出海探索傳聞中的亶洲及夷洲,孫吳水軍未能成功到達亶洲,只到達夷洲,俘擄當地人數千男女而回,次年,衛溫與諸葛直兩人被「下獄誅」,孫吳統治者孫權顯然對探索結果失望,而面對陌生環境水土不服的夷洲數千男女應當只有少數人才能倖存下來,這也是漢族政權史上極罕有由官方領導向未知海洋的探索行動[127]

至第二次治世時代,晉朝承襲曹魏的權威,高句驪王國、沃沮人諸國、濊人諸國、韓人諸國組成的這片地區的秩序仍然為漢國所主宰,其中高句驪王國在公元三世紀上半葉經過公孫氏及曹魏兩次巨大的打擊後,只能在漢國秩序下小心翼翼發展,至公元四世紀漢國爆發五胡禍華後才有機會再次對外擴張;而作為韓人諸國共主的辰王被毀滅,顯然令三韓特別是馬韓地區的百濟國得到更自由的發展[註 29];以邪馬台王國為代表的倭人諸國自泰始年間後,因不明原因與漢洲政權失去來往聯絡。

西南邊[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後期治世後,漢國陷入衰弱,廩君蠻亦勢弱,所以沒有起兵叛亂,但板楯諸蠻七大姓族勢力乘漢國內亂之機投靠張魯割據巴郡部分地區,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逼降張魯後,板楯諸蠻亦順勢投附代表漢國中央的曹操,然而漢中郡及巴郡旋為劉備所取,曹操在退出兩郡前將兩郡漢族及板楯諸蠻人口儘量徙往在其控制下的關隴地區。[註 13]

槃瓠諸蠻各勢力亦開始頻頻挑戰漢國的地方統治機構並進入漢區抄掠,在武陵、長沙、零陵三郡叛亂頻煩,甚至參與漢族軍閥之間的內戰,直至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孫吳政權派五萬漢兵討伐武陵郡槃瓠諸蠻,歷經三年才成功令「群蠻衰弱,一方寧靜」。[註 13]

在槃瓠諸蠻聚居地以南的是以烏滸人、俚人為首的諸蠻族群,分佈於交趾、九真、日南、鬱林、蒼梧、合浦六郡地區,公元二世紀末葉,一個漢族家族士氏在交州部興起,交趾郡太守士燮乘漢國中央陷入混亂時遂漸擴張影響力,將其三個弟弟分別推上合浦、九真及南海三郡太守,士氏一家控制交州部七郡中的四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割據江東地區的孫權勢力進入嶺南,士燮即向孫權稱臣,至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士燮去世後,孫權才派兵接管交州部並清除士氏在當地的勢力,三年後(公元229年),孫權建立朝號「吳」(孫吳)政權,據有漢洲之揚、荊二州之地。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攻滅蜀漢,孫吳交趾郡遂與曹魏接壤,同年,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一同投附曹魏,由此開始八年的三郡爭奪戰,咸熙二年末(公元266年),曹魏權臣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朝號「晉」,曹魏與孫吳的爭奪變為晉朝與孫吳的爭奪,至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孫吳才收復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九年後的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朝平定孫吳,統一揚、荊二州。[註 14]

南中地區位於交趾等六郡以西,分為四郡一屬國五個行政區[註 15],自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漢廷以劉氏宗室劉焉為益州部州牧,在劉焉及其子劉璋控制下,南中地區的漢族及諸夷族群社會在漢國陷入第二次內亂時仍然保持穩定,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取代劉璋對梁州的統治,設立庲降都督,屯駐南昌縣(中國雲南省鎮雄縣)負責管理南中事務。
建安二十五年,漢國權臣曹丕逼獻帝劉協禪讓而得以稱帝,更朝號「魏」(曹魏),第二年(公元221年)初劉備亦稱帝繼續漢朝的統治(蜀漢),旋即率兵沿長江東進攻打孫權,但次年劉備因為兵敗猇亭而不得不退回梁州,劉備在黃初四年(公元223年)託孤於丞相諸葛亮後即逝,其子劉禪繼位,然而新生的蜀漢政權剛才經歷猇亭之敗,值統治者新舊交替之際,南中地區出現不穩,越嶲郡、牂牁郡、益州郡的漢族及諸夷勢力發起叛亂據郡自立,南中只有朱提郡及永昌郡尚屬於蜀漢[169]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春,蜀漢權臣諸葛亮率兵南征南中,至同年秋,蜀軍先後平定牂牁郡、越嶲郡、益州郡,事後將益州郡易名建寧郡,並在五郡內再分劃出雲南郡及興古郡,加上原有五郡,共計七郡組成南中地區。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滅蜀漢,繼承曹魏的晉朝於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將建寧、雲南、興古、永昌四郡分立為寧州部。

太康元年,晉朝平定孫吳,漢國結束分裂,進入第二次治世時代,廩君蠻、槃瓠蠻、板楯蠻皆沒有挑戰漢國的羈縻管治,當地秩序大致穩定,其南,交州部七郡一屬國在交州刺史陶璜的治理下安定和平,而鬱林、桂林、始安、蒼梧、臨賀、高涼六郡亦然。
南中地區的朱提、牂牁、越嶲三郡仍屬益州部,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寧州部被併入益州部,設南夷府,以李毅為南夷校尉負責四郡事務,之後在數任南夷校尉的治理下,南夷四郡在整個第二次治世時代皆安定無事,朱提、牂牁、越嶲三郡亦然。

西南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初平年間漢國內亂,日南郡象林縣人區逵[註 30]趁機起兵叛亂,殺害象林縣令,割據象林縣並自立為王,而漢國內亂愈演愈烈,最後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個漢族割據政權,區逵因之得以建立林邑王國脫離漢國管治,乘着漢國分裂,林邑得以在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侵吞孫吳日南郡壽泠縣,以壽泠水為林邑北界[171],之後亦頻頻侵擾孫吳日南郡,「數攻百姓」、「數作寇逆,攻破郡縣,殺害長吏」,經當時的交州刺史陶璜「前後征討,翦其魁桀」[162]的措施後,在漢國統一的第二次治世期間才有所收斂。

林邑南鄰扶南王國,扶南公元3世紀在經歷四次改朝換代,在動蕩之間亦繼續對外擴張政策,「攻屈都昆、九稚、典孫等十餘國,開地五六千里」,其國王自稱為「扶南大王」,成為泰國灣沿岸的霸主[116][118]

中南半島上還有都昆、金陳、林陽、奴後等諸王國,奴後國境與漢國永昌郡相鄰,優鈸國、橫趺國等國則分佈在孟加拉灣周邊地區。

民族光復的治世[編輯 | 編輯原始碼]

相關列表[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漢民族原鄉[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漢洲內部的二級行政區劃
漢洲核心區[註 31]
漢王朝 晉王朝 備注 備注
京兆尹 京兆郡 不適用
左馮翊 馮翊郡
北地郡
右扶風 扶風國
始平國
新平郡
弘農郡 弘農郡
上洛郡
河東郡 河東郡
平陽郡
太原郡 太原郡
新興郡
雁門郡
上黨郡 上黨郡
樂平國
河內郡 河內郡
汲郡
河南郡 河南尹
滎陽郡
東郡 濮陽郡
濟北國
陳留郡 陳留郡
潁川郡 潁川郡
襄城郡
汝南郡 汝南國
汝陰郡
戈陽郡
南陽郡 南陽國
南鄉郡
義陽國
南郡 南郡
襄陽郡
南平郡
宜都郡
建平郡
江夏郡 江夏郡
武昌郡
盧江郡 盧江郡
九江郡 淮南郡
山陽郡 高平國
濟陰郡 濟陰郡
沛郡 沛國
譙國
魏郡 魏郡
頓丘郡
陽平郡
鉅鹿郡 鉅鹿國
常山郡 趙國
常山郡
真定國
清河郡 清河國
涿郡 范陽國
高陽國
博陵國
渤海郡 渤海郡
章武國
平原郡 平原國
樂陵郡
千乘郡 樂安國
濟南郡 濟南郡
泰山郡 泰山郡
齊郡 齊國
北海郡 北海郡
膠東國
東萊郡 東萊郡
高密國 城陽郡
城陽國
琅邪郡
長廣郡
東莞郡
甾川國
東海郡 東海郡
琅邪國
下邳國
泗水國
臨淮郡 臨淮國
會稽郡 會稽郡
吳郡
吳興郡
毗陵郡
東陽郡
臨海郡
建安郡(晉安郡)
丹揚郡 丹揚郡
宣城郡
新安郡
豫章郡 豫章郡
鄱陽郡
臨川郡
盧陵郡(南康郡)
安成郡
漢中郡 魏興郡
上庸郡
新城郡
蜀郡 蜀郡
漢嘉郡
汶山郡
廣漢郡 廣漢郡
新都國
梓潼郡
陰平郡
西河郡 西河國
安定郡 安定郡
漁陽郡 燕國
廣陽國
右北平郡 北平郡
趙國 廣平郡
中山國 中山國
信都郡 安平國
河間國 河間國
淮陽國 梁國
梁國
東平國 東平國
任城國
魯國 魯國
楚國 彭城國
廣陵國 廣陵郡
六安國 安豐郡
漢洲邊緣區
漢王朝 晉王朝 備注 備注
南海郡 南海郡
隴西郡 隴西國
天水郡 天水郡
略陽郡
南安郡
桂陽郡 桂陽郡
始興郡
長沙國 長沙郡
衡陽郡
湘東郡
邵陵郡
武陵郡 武陵郡
天門郡
零陵郡 零陵郡
始安郡
犍為郡 犍為郡
江陽郡
朱提郡
越嶲郡 越嶲郡
益州郡 建寧郡
雲南郡
興古郡
牂柯郡 牂柯郡
武都郡 武都郡
金城郡 金城郡
西平郡
武威郡 武威郡
張掖郡 張掖郡
西郡
酒泉郡 酒泉郡
敦煌郡 敦煌郡
代郡 代郡
上谷郡 上谷郡
廣寧郡
遼西郡 遼西郡
昌黎郡
遼東郡 遼東國
玄菟郡
鬱林郡 鬱林郡
桂林郡
蒼梧郡 蒼梧郡
臨賀郡
合浦郡 合浦郡
高涼郡
交趾郡 交趾郡
武平郡
新興郡
巴郡 巴郡
巴西郡
巴東郡
涪陵郡
樂浪郡 樂浪郡
帶方郡
朔方郡 不適用
五原郡 不適用
雲中郡 不適用
定襄郡 不適用
雁門郡 不適用
西河郡 不適用
北地郡 不適用
上郡 不適用
玄菟郡 不適用
不適用 永昌郡

漢國治世Ⅰ[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漢國第一次治世時代的北鄰關係
前期治世
鄰國 年份 事件 備注
匈奴帝國
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 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註 11]與郅支骨都侯單于攣鞮呼屠吾斯各自遣使漢國,正式結束與漢國的長期戰爭[77][160] 在長期的戰爭後,匈奴帝國唯二單于皆不願與漢國為敵,希望與漢國和平共處,不再要求恢復冒頓條約,也不敢南侵劫掠漢族民眾,前期治世開始。
甘露二年 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率眾南遷並遣使漢國表達明年正月親自入朝的意願 不適用
甘露三年 正月,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入朝漢國[160] 呼韓邪單于成為漢國國際秩序的成員,得到漢國皇帝劉詢贈予的「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一張、矢四發、謐戟十、安車一乘、鞍勒一具、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七十七襲、錦鏽綺縠雜帛八千匹、絮六千斤」等物資,又得到漢國同意,呼韓邪單于屯駐在漢國「光祿塞下,有急保漢受降城」,漢國甚至遣軍替呼韓邪單于「助誅不服,又轉邊穀米糒,前後三萬四千斛,給贍其食」,穩定呼韓邪單于對匈奴部眾的統治[77]
二月,漢國遣軍護送呼韓邪單于出塞。
甘露四年 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與郅支骨都侯單于攣鞮呼屠吾斯再次各自遣使漢國。 不適用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 正月,呼韓邪單于攣鞮稽侯狦第二次入朝漢國。 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得到漢國皇帝劉詢餽贈,得到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一張、矢四發、謐戟十、安車一乘、鞍勒一具、馬十五匹、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衣被一百一十襲、錦鏽綺縠雜帛九千匹、絮八千斤等物資[77]
二月,呼韓邪單于返回塞外。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 呼韓邪單于向漢皇帝請求援助,得到漢國餽贈二萬斛穀物支援 呼韓邪單于得到來自漢國的二萬斛穀物[77]
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 呼韓邪單于率眾北返草原。 草原地區重被呼韓邪單于統一。
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 呼韓邪單于得到郅支骨都侯單于滅亡的消息後,向漢國表達明年正月親身入朝的意願。 不適用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 正月,呼韓邪單于第三次入朝漢國,娶王嬙為寧胡閼氏。 呼韓邪單于得到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二張、矢八發、謐戟二十、安車二乘、鞍勒二具、馬三十匹、黃金四十斤、錢四十萬、衣被二百二十襲、錦鏽綺縠雜帛一萬八千匹、絮一萬六斤等來自漢國的餽贈,「皆倍於黃龍時」[77]
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 正月,復株絫若鞮單于攣鞮雕陶莫皋派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為使節入朝漢國。 伊邪莫演一度向漢國表達投附,但被漢國拒絕後,即表示投附之意是「我病狂妄言耳。」[77]
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 復株絫若鞮單于攣鞮雕陶莫皋上書向漢國表達隔年正月親身入朝的意願。 不適用
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 正月,復株絫若鞮單于攣鞮雕陶莫皋親自入朝漢國[172] 復株絫若鞮單于得到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二張、矢八發、謐戟二十、安車二乘、鞍勒二具、馬三十匹、黃金四十斤、錢四十萬、衣被二百二十襲、錦鏽綺縠雜帛二萬匹、絮二萬斤等來自漢國的餽贈。[77]
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搜諧若鞮單于攣鞮且麋胥計劃在明年親身入朝漢國,但不幸病逝。 不適用
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 匈奴帝國出現單于位更替,漢國遣使匈奴,漢使向新單于攣鞮囊知牙斯索求與漢國張掖郡接壤的匈奴溫偶駼王領地,最後被單于拒絕。 不適用
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 烏孫軍閥卑爰疐與匈奴帝國發生邊界戰爭,結果以卑爰疐遣兒子趨逯入匈奴為人質而停戰,但漢國聞訊後,遣使命令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放還趨逯回國,單于聽從命令[77] 漢皇帝以一紙詔命改變匈奴單于的政治決策,可見漢國在草原地區尚有威懾力。
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 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上書向漢國表達明年正月親身入朝的意願,後來單于患病,將入朝日期順延一年。 漢廷為應否接受匈奴單于入朝發生爭議,漢皇帝最後接受揚雄的諫言,容許匈奴單于入朝。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 正月,烏珠留若鞮單于攣鞮囊知牙斯親自入朝漢國[173] 烏珠留若鞮單于得到冠帶衣裳、黃金璽盭綬、玉具劍、佩刀、弓二張、矢八發、謐戟二十、安車二乘、鞍勒二具、馬三十匹、黃金四十斤、錢四十萬、衣被三百七十襲、錦鏽綺縠雜帛三萬匹、絮三萬斤等來自漢國的餽贈。[77]
元始二年(公元2年) 車師後王國國王姑句、婼羌王國國王唐兜與漢國西域都護府發生矛盾,各自率眾投附匈奴帝國,漢國隨後遣使匈奴帝國,要求烏珠留若鞮單于交出兩王,單于聽從命令交出兩王,在西域地區的惡都奴谷交接,同時漢國召集西域諸王在當地,公開處決姑句唐兜,以震懾西域諸王,又立法四條以約束匈奴帝國[77] 四禁,是指中國人亡入匈奴者、烏孫亡降匈奴者、西域諸國佩中國印綬降匈奴者、烏桓降匈奴者,匈奴帝國皆不得接受上述四種人的投附[77],烏珠留若鞮單于遣軍劫掠烏桓人可能是對四禁的試探。
匈奴帝國與烏桓人產生矛盾,發兵侵掠烏桓,烏桓人「或走上山,或東保塞。匈奴頗殺人民,敺婦女弱小且千人去」,匈奴宣稱烏桓人可「持馬畜皮布來贖之」,但當烏桓人帶着贖金去贖回被擄人口時,卻被匈奴連人帶貨扣留,不過匈奴帝國與烏桓人的衝突事件並未為漢國偵知[77]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 王莽篡帝位改朝號「新」後,即遣使鄰國以更換漢朝發給其國首領的印紱,匈奴帝國亦是其中之一[77] 不適用
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 烏珠留若鞮單于不滿王氏漢國的印紱,但為了「多得賂遺」,只要求換回舊印;漢使在回國的途中,發現八年前被匈奴帝國擄掠的烏桓人口,遂要求單于遵守四禁,放還烏桓人,單于於是遣軍萬騎,以送還烏桓人為名南下,一度兵臨王氏漢國朔方郡塞下而去[77] 自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後,匈奴帝國再次攻擊漢兵及接納「中國人亡入匈奴者」,違反四禁,前期治世終結。
車師後王須置離計劃投奔匈奴帝國,事泄被西域都護斬殺,須置離之兄狐蘭支率眾二千多人逃亡匈奴,烏珠留若鞮單于收納狐蘭支一黨,旋即遣軍與狐蘭支入侵車師後王國,大掠而還,其間與當地漢兵交戰。
漢國戊己校尉被部下所殺,其部眾漢民二千多人被劫入匈奴帝國,烏珠留若鞮單于遣軍迎接。
諸烏桓 年份 事件 備注
自冒頓單于在公元前三世紀末葉征服烏桓人,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烏桓人才乘漠北之戰後匈奴帝國戰敗之機脫匈獨立,隨後受到漢國護烏桓校尉的約束,整個前期治世時代皆為漢國的從屬。
諸鮮卑 年份 事件 備注
自冒頓單于在公元前三世紀末葉征服鮮卑人後,鮮卑人一直被匈奴人統治,直至前期治世時代依然如故,未曾與漢國有任何來往。
後期治世
鄰國 年份 事件 備注
北匈奴帝國
永元元年(公元89年) 六月,漢國與南匈奴單于國聯軍在漢將竇憲的領導下北征,聯軍在稽洛山大破北匈奴單于率領的大軍,聯軍乘勝追擊,斬殺13000多級、俘獲馬牛羊駱駝等牲畜超過一百萬隻,兵臨私渠比鞮海 此戰後,周邊再沒有國家足以抗衡或威脅漢國,漢國進入後期治世時代
七月,聯軍兵至燕然山,竇憲在山上留下著名的封燕然山漢銘後就退兵回國,同時遣使當時逃至西海(今蒙古國哈爾湖Xap Hyyp)地區的北匈奴單于,逼使北匈奴單于向漢國稱臣
諸鮮卑 年份 事件 備注
永元九年(公元97年) 八月,鮮卑人入侵漢國遼西郡肥如縣而去[174] 漢民人命財產損亡失載。
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 冬季,鮮卑人入侵漢國,抄略右北平郡,至漁陽郡被漢軍擊破[174]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 四月,鮮卑人入侵漢國,抄略漁陽郡而去[174]


漢國第一次治世時代的東邊郡與東鄰國
漢國邊郡管轄
諸王國諸族群 宗主國 分佈地 備注
高句驪 不適用 高句驪縣 前期治事時為漢國玄菟郡管轄,後期治世時成為以漢國為宗主的獨立王國
鄰國
諸王國諸族群 宗主 分佈地 備注
徐那伐國 漢族王朝 韓國慶州市 韓人諸國皆以漢國為宗主
百濟國 韓國首爾特別市
駕洛國 韓國慶尚南道金海市
夫餘王國
倭人 日本國西海道 前期治世時倭人諸國有百餘國,經互相吞併,後期治世時倭人諸國僅有三十餘國


漢國第一次治世時代的西南邊郡與鄰國
漢國邊郡管轄
諸王國諸族群[註 32] 法定稅收形式 分佈地 備注
槃瓠蠻 地方領袖(大人)每年「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雖時為寇盜,而不足為郡國患。」[90] 武陵郡;零陵郡 不適用
板楯蠻 板楯人每戶每年交稅40錢。 閬中縣、朐忍縣、宕渠縣 不適用
廩君蠻 首領巴氏每年交稅2016錢,每三年另交1800錢;廩君人每戶「出幏布八丈二尺、雞羽三十鍭。」[90] 涪陵縣;巫縣潳山 不適用
夜郎王國 沒有 牂柯郡 夜郎在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滅亡
鈎町王國 鈎町縣(中國廣西區西林縣一帶) 不適用
漏臥王國 漏臥縣(中國雲南省羅平縣一帶) 不適用
且蘭王國 且蘭縣(中國貴州省黃平縣一帶) 三國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滅亡。
莋王國 沈犁郡(中國漢源縣一帶)
邛王國 越嶲郡(中國西昌市一帶)
滇王國 益州郡
昆明夷
勞深王國 勞深、靡莫於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滅亡。
靡莫王國
楪榆夷 楪榆縣(中國雲南省大理市一帶) 不適用
哀牢王國 地方領袖每年上貢「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以為常賦。」[90] 哀牢縣(中國保山市一帶)及博南縣(中國大理市永平縣一帶) 不適用
鹿茤人 沒有 不適用
烏滸人 交阯郡;合浦郡;日南郡;鬱林郡;象林郡;九真郡 不適用
白馬王國 武都郡 不適用
冉國 汶山郡 不適用
駹國 不適用
僰人 僰道縣[175] 不適用
鄰國
諸王國諸族群 關係 分佈地 備注
都元王國 沒有官方外交來往 今馬來西亞登嘉樓州龍運縣一帶 不適用
邑盧沒王國 不適用
諶離王國 不適用
夫甘都盧王國 不適用
皮宗王國 今馬來西亞柔佛州笨珍縣一帶 不適用
已程不王國 今斯里蘭卡[176] 不適用
狼牙修王國 不適用
扶南王國 不適用
黃支王國 有官方來往 不適用
撣王國 不適用
葉調王國 不適用


漢國第一次治世時代的西域都護府及其鄰國
前期治世
西域都護府治所 總人口 兵力 備注
烏壘城 1200 300 不適用
渠犁城 1480 150 另有漢兵1500人駐守屯田[104]
輪臺 不適用 漢兵數百人駐守屯田[177]
西域都護府轄下諸王國 總人口 兵力 備注
且未 1611 320
小宛 1050 200
精絕 3360 500
戎盧 1611 300
扞彌 20040 3540
渠勒 2170 300
于闐 19300 2400
皮山 3500 500
烏秅 2733 740
難兜 31000 8000
大宛 300000 60000
桃槐 5000 1000
莎車 16374 3049
疏勒 18647 2000
姑墨 24500 4500
龜茲 81317 21076
尉犁 9600 2000
危須 4900 2000
焉耆 32100 6000
烏貪訾離 231 57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匈奴東蒲類王茲力支率眾一千七百餘人投附西城都護府,西城都護於是將車師後王國西部的烏貪訾離地給予茲力支定居建國[177]
卑陸 1387 422
卑陸後王國 1137 350
郁立師 1445 331
單桓 194 45
蒲類 2032 799
蒲類後王國 1070 334
西且彌 1926 738
東且彌 1948 572
500 115
狐胡 264 45
5000 1000
車師前王國 6050 1865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漢國於此設立戊己校尉
車師後王國 4774 1890 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匈奴單于擁兜莫為車師王,率領部分車師民眾東徙立國[63]
車師都尉國 333 84 位於車師前王國東部,是西域都護府的軍事重地
車師後城長國 960 260 位於車師後王國東部,是西域都護府的軍事重地
鄯善(樓蘭) 14100 2912
婼羌 1750 500
西夜 4000 1000
休循 1030 480
捐毒 1100 500
尉頭 2300 800
烏孫 630000 188800
溫宿 8400 1500
蒲犁 5000 2000
依耐 670 350
無雷 7000 3000
鄰國 總人口 兵力 備注
罽賓 不適用
烏戈山離 不適用
大月氏 400000 100000
康居 600000 120000
奄蔡 不適用
後期治世
西域都護府治所 總人口 兵力 備注
它乾城 不適用 不適用 位於龜茲王國境內,是西域都護的駐所
高昌壁 不適用 500漢兵 位於車師前王國境內,是戊己校尉的駐所
西域都護府轄下諸王國 總人口 兵力[121] 備注
且未 不適用
小宛 不適用
精絕 不適用
戎盧 不適用
扞彌 7251 1760
渠勒 不適用
于闐 83000 30000餘 渠勒、皮山此二王國一度被于闐王國吞併
皮山 不適用
烏秅 不適用
難兜 不適用
桃槐 不適用
莎車 不適用
疏勒 不適用 3000餘 漢國西域長史屯駐此國
姑墨 不適用
龜茲 不適用
尉犁 不適用
危須 不適用
焉耆 52000 20000餘
烏貪訾離 不適用
卑陸 不適用 屬於「車師六國」之一
卑陸後王國 不適用
郁立師 不適用
單桓 不適用
蒲類 2000餘 700餘 屬於「車師六國」之一
蒲類後王國 不適用
西且彌 不適用
東且彌 5000餘 2000餘 屬於「車師六國」之一
不適用
狐胡 不適用
不適用
車師前王國 4000餘 2000 屬於「車師六國」之一
車師後王國 15000餘 3000餘 屬於「車師六國」之一,另有漢國戊部候屯駐此國
鄯善(樓蘭) 不適用 且未、小宛、精絕、戎盧等四王國一度被鄯善王國吞併
婼羌 不適用
西夜 10000餘 3000
休循 不適用
捐毒 不適用
尉頭 不適用
溫宿 不適用
蒲犁 不適用
依耐 不適用
無雷 不適用
移支 3000餘 1000餘 屬於「車師六國」之一
子合 4000 1000
德若 670 350
鄰國 總人口 兵力 備注
烏孫 不適用 100000 維持大昆莫、小昆莫分立的局面
大宛 不適用
罽賓 不適用
烏戈山離(排持) 不適用
大月氏 400000 100000餘
康居 不適用
奄蔡(阿蘭聊) 不適用

漢國治世Ⅱ[編輯 | 編輯原始碼]

漢國第二次治世時代的北邊及北鄰
北邊
族群 年份 事件 備注
南匈奴單于國 元康四年(公元294年) 匈奴人郝散發起叛亂,殺掠上黨郡穀遠,流動作戰,一路向西,至馮翊郡境內被晉軍逼降,後被殺[178]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 元康六年,郝散之弟度元與馬蘭山羌族及盧水胡人共同發起叛亂,叛亂規模越來越大,在秦州部及雍州部的羌族及氐族全部參與叛亂,擁立氐人齊萬年為帝,攻掠北地郡,漢廷派梁王司馬肜坐鎮好畤
七年,齊萬年擊敗晉軍於六陌
九年,晉將孟觀擊敗齊萬年於中亭,平定叛亂
元康七年(公元297年)
元康八年(公元298年)
元康九年(公元299年)
北鄰
諸鮮卑 年份 事件 備注
太康二年(公元281年) 十月,鮮卑慕容國侵掠漢國昌黎郡[179] 漢民人命財產損亡失載。
十一月,鮮卑慕容國侵掠漢國遼西郡,被晉軍擊敗。
太康三年(公元282年) 三月,晉軍在昌黎郡擊敗慕容軍,「殺傷數萬」。
太康七年(公元286年) 五月,鮮卑慕容國侵掠漢國遼東郡而去。
太康十年(公元289年) 五月,慕容國遣使向漢國稱臣。


漢國第二次治世時代的東鄰
諸倭地區國家
國家 宗主國 位置 備注
邪馬壹王國 漢族王朝(魏晉) 有爭議
狗邪韓國 邪馬壹王國 大韓民國金海市、釜山廣域市一帶
一大國 日本國壹岐島
末盧國 日本國唐津市一帶
伊都國 日本國糸島市一帶
奴國 有爭議
不彌國
投馬國
已百支國
伊邪國
都支國
彌奴國
好古都國
不呼國
姐奴國
對蘇國
蘇奴國
呼邑國
華奴蘇奴國
鬼國
為吾國
鬼奴國
邪馬國
躬臣國
巴利國
支惟國
烏奴國
奴國
狗奴王國
諸韓地區國家
國家 宗主國 位置 備注
月支國 漢族王朝(魏晉) 辰王治所,正始六年(公元245年)被曹魏派兵滅亡
伯濟國 即百濟王國
爰襄國
牟水國
桑外國
小石索國
大石索國
優休牟涿國
臣濆沽國
速盧不斯國
日華國
古誕者國
古離國
怒藍國
咨離牟盧國
素謂乾國
古爰國
莫盧國
卑離國
占離卑國
臣釁國
支侵國
狗盧國
卑彌國
監奚卑彌國
古蒲國
致利鞠國
冉路國
兒林國
駟盧國
內卑離國
感奚國
萬盧國
辟卑離國
臼斯烏旦國
一離國
不彌國
支半國
狗素國
捷盧國
牟盧卑離國
臣蘇塗國
莫盧國
古臘國
臨素半國
臣雲新國
如來卑離國
楚山塗卑離國
一難國
狗奚國
不雲國
不斯濆邪國
爰池國
乾馬國
楚離國
已柢國
不斯國
勤耆國
難彌離凍國
冉奚國
軍彌國
如湛國
戶路國
州鮮國
斯盧國 即新羅王國
優由國
馬延國
彌離彌凍國
接塗國
古資彌凍國
古淳是國
半路國
樂奴國
彌烏邪國
甘路國
狗邪國
走漕馬國
安邪國
瀆盧國



漢國第二次治世時代的西南邊郡與鄰國
漢國邊郡管轄
諸王國諸族群[註 32] 法定稅收形式 分佈地 備注
槃瓠蠻 地方領袖(大人)每年「輸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謂賨布。雖時為寇盜,而不足為郡國患。」[90] 武陵郡;零陵郡 不適用
板楯蠻 板楯人每戶每年交稅40錢。 閬中縣、朐忍縣、宕渠縣 不適用
廩君蠻 首領巴氏每年交稅2016錢,每三年另交1800錢;廩君人每戶「出幏布八丈二尺、雞羽三十鍭。」[90] 涪陵郡;宜都郡;建平郡;江夏郡;義陽國 不適用
莋人 沒有 沈犁郡(中國漢源縣一帶)
邛人 越嶲郡(中國西昌市一帶)
滇人 益州郡
昆明夷
哀牢人 地方領袖每年上貢「布貫頭衣二領,鹽一斛,以為常賦。」[90] 哀牢縣(中國保山市一帶)及博南縣(中國大理市永平縣一帶) 不適用
獠人 沒有 牂牁郡;興古郡;交阯郡;合浦郡;日南郡;鬱林郡;武平郡;新昌郡;九德郡;九真郡;九真屬國 不適用
白馬人 武都郡 不適用
冉人 汶山郡 不適用
駹人 不適用
僰人 僰道縣[175] 不適用
鄰國
諸王國諸族群 關係 分佈地 備注
林邑王國 有官方外交來往 不適用
扶南王國 不適用 不適用
都昆王國 沒有官方外交來往 不適用
金陳王國 泰國叻武里府 又名金隣國
林陽王國 不適用
奴後王國 不適用
優鈸王國 不適用
橫跋王國 不適用

諸國統治者世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世系失載宗法繼承

草原諸帝國世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匈奴帝國
烏孫帝國

漢國世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劉氏漢國(含王氏)

劉太公
(1)高祖
劉邦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95年
劉交
劉肥(2)孝惠帝
劉盈
公元前195年~公元前188年
(3)孝文帝
劉恆
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劉富
劉章少帝
佚名
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84年
少帝
劉弘
公元前184年~公元前180年
(4)孝景帝
劉啟
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
劉武劉闢強
劉喜劉發(5)孝武帝
劉徹
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
劉勝劉買劉德
劉延劉買劉據劉髆(6)孝昭帝
劉弗陵
公元前87年~公元前74年
劉貞劉襄劉安民
劉義劉熊渠劉外劉進廢帝
劉賀
公元前74年
劉無傷劉慶忌
劉武劉利劉回王禁(7)孝宣帝
劉詢
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
劉定國劉岑
劉順劉子張劉欽王曼王政君(8)孝元帝
劉奭
公元前49年~公元前33年
劉囂劉遂劉平
劉憲(14)皇帝
劉玄
公元23年~公元25年
(15)世祖
劉秀
公元25年~公元57年
(13)皇帝
王莽
公元9年~公元23年
(9)孝成帝
劉驁
公元前33年~公元前7年
劉康劉興劉勛劉嘉劉□
劉萌(16)孝明帝
劉莊
公元57年~公元75年
(10)孝哀帝
劉欣
公元前7年~公元前1年
(11)孝平帝
劉衎
公元1年~公元6年
劉顯劉立劉景
皇帝
劉盆子
公元25年~公元27年
(17)孝章帝
劉炟
公元75年~公元88年
(12)皇帝
劉嬰
公元6年~公元9年
劉永劉洽
劉伉劉慶(18)孝和帝
劉肇
公元88年~公元105年
劉壽劉開劉紆劉弘
劉寵(20)孝安帝
劉祜
公元106年~公元125年
(19)孝殤帝
劉隆
公元105年~公元106年
少帝
劉懿
公元125年
劉翼劉淑劉雄劉悝
劉鴻(21)孝順帝
劉保
公元125年~公元144年
(24)孝桓帝
劉志
公元146年~公元168年
劉萇劉弘劉□
(23)孝質帝
劉纘
公元145年~公元146年
(22)孝沖帝
劉炳
公元144年~公元145年
(25)孝靈帝
劉宏
公元168年~公元189年
(27)昭烈帝
劉備
公元221年~公元223年
劉亮
少帝
劉辯
公元189年
(26)孝獻帝
劉協
公元189年~公元220年
(28)後主
劉禪
公元223年~公元263年
劉膺
劉熙
劉旭孫
劉混
劉靖
劉翹
(1)宋武帝
劉裕
公元420年~公元422年
(2)宋少帝
劉義符
公元422年~公元424年
(3)宋文帝
劉義隆
公元424年~公元453年
皇帝
劉劭
公元453年
(4)宋孝武帝
劉駿
公元453年~公元464年
(6)宋明帝
劉彧
公元466年~公元472年
(5)宋前廢帝
劉子業
公元464年~公元466年
皇帝
劉子勛
公元466年
(7)宋後廢帝
劉昱
公元472年~公元477年
(8)宋順帝
劉準
公元477年~公元479年

備註[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以「國內只存在一個民族或超過50%人口為單一民族的國家」的定義,如果族群聚居分佈出現變化而在傳統領域外出現聚居,比如盎格魯人、蒙古人等亦在英格蘭、蒙古草原以外地區出現聚居,所以漢族亦可能在漢洲以外的地區聚居,有可能在漢洲以外地區出現漢族人口佔比超過50%的國家,因此有必要將漢國定義分為「一般」及「一般以外」,一般以外即是漢洲以外地區的漢族國家,而漢國治世這一概念,漢國是一般意義上的定義。
  2. 雖然「中國人」一詞有時侯代指漢族 [1][2],但更多時侯僅指中原人。
  3. 因為秦始皇嬴政首次統一赤縣神州(漢洲),加之北征大破匈奴人,影響所及,即令秦朝滅亡後,匈奴人亦長期以「秦」來稱呼漢族,北亞及中亞諸國族群受匈奴帝國影響,以「秦」來稱呼漢族[3][4][5],漢族傳統領域(赤縣神州)也被稱為「秦」[6]
  4. 漢朝時代,「漢」帶有本族與「莋都夷」[7]、「月氏」[8]、「槃瓠蠻」[7]、「韓人」等非漢族群區別的含義[9],漢亦是在外國大宛的族群之一[10],顯見「漢」開始帶有民族共同體(Ethnic、單一族群)的含義[11][12][13],曾經是周部落自稱的「夏」「華」在當時亦開始成為漢族的自稱[14][15][16][17],在漢王朝滅亡後,「漢」雖然以政權稱謂為主但亦時有作為族稱使用,「漢」不是唯一的族稱,朝號「魏」、「晉」亦曾經相繼成為漢族族稱之一,在當時可用以將漢族與胡人各族區分的稱呼[18][19][20],「漢」作為族稱並沒有隨之消失,繼續作為漢族的族名之一使用,六朝[21][22][23][24]後以漢為族稱逐漸普遍,經唐代[25][26][27]、宋代[28][29][30][31][32]、明代[33][34][35][36][37][38][39][40][41]至於今不變。
  5. 5.0 5.1 5.2 5.3 大體上,現代中原漢族與公元前10世紀的古中原住民的父系遺傳結構不存在太大的差異[42],而現代南部漢族是由南遷的古中原人與土著古越人融合形成的[43][44],所以,雖然2000年來不同民族之間曾經貿易、戰爭、通婚等交流,有外來血統融入,但並沒有反客為主,二十一世紀的漢族血統主要成份是公元前後的漢族血統遺傳的延續,甚至公元前二十世紀的古中原土著對現代漢族血統仍然存有主要的影響[45][46],而藏族膚色較漢族稍深[47]
  6. 6.0 6.1 筆者以「漢國」為漢族國家的簡稱,因漢民族形成公元前一世紀,所以公元前一世紀以前的漢王朝稱為「漢王朝」、「漢朝」,而進入公元前一世紀後,則可稱為「漢國」。
  7. 7.0 7.1 7.2 7.3 7.4 7.5 直至漢王朝末年,政府統計的主要郡國戶口人員都是漢族,另有少部分漢族人口及「蠻夷戎狄居漢地者」——比如渾邪王向漢朝投降帶來的四萬匈奴男女或南匈奴單于國的人口——不在統計之列[48][49],根據公元2年的人口統計,漢國國內漢族人口為5959,4978人,據《漢書地理志》所列十三州部一百三個郡國的漢族人口共計為5767,1391人,姑取此數值較保守的漢族5700,0000人口數據。
    最接近後期治世的人口數據在章和二年,約4335,6367人[50],而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漢國十三州部九十五郡治理(不含屬國)的漢族人口合計4525,4916人。
    與漢朝一樣,西晉時代的人口統計數據亦只包括漢族人口,江統指出「且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51],即關中地區的漢族與非漢族群的人口合計百餘萬口,漢族與非漢族群各佔一半,而太康年間的雍州部七郡共計9,9500戶,秦州部六郡共計3,2100戶,合計13,1600戶,以一戶六人算約78,9600人,不到百萬,如只計關中地區所在的雍州部則只有59,7000人[52],所以西晉的全國人口統計數據僅限漢族,至少漢族人口與非漢族群人口並不混合計算,在太康元年漢國統一後的全國十九州部漢族人口有「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大約240,0000戶及1600,0000人左右。
  8. 據唐蒙所云「竊聞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餘萬」,如以一戶出一人,五人為一戶計,則夜郎王國總人口將近六十萬,而夜郎王國與滇王國同樣作為「最大」,其人口數量應該相差不遠,兩國人口合共應超過一百萬之數,至於「滇王者其眾數萬人」應是指滇王直接統治的民眾,筆者認為其他人口由滇王國的地方君長統治,封建國家的人口不可能全由最高封建主控制,其下的各級封建領主也會控制一部分人口,這些是西南地區非漢族群的主要人口,而東漢魏晉時代的獠人、烏滸人等族群在當時只是人口極少的族群,是附庸於夜郎、鈎町等國家的族群,至東漢魏晉時代透過吸納周邊族群人口才有所上升。
  9. 9.0 9.1 西漢時五原郡、上郡、隴西郡、西河郡、金城郡、張掖郡、天水郡、安定郡、北地郡、雲中郡、朔方郡等十一郡設有屬國地區[53][54],東漢時安定、張掖、酒泉、上郡、西河、犍為、廣漢、遼東、蜀郡、五原、涿郡、金城等十二郡的屬國機構皆在「分郡離遠縣置之」。
  10. 當時的漢族自耕農一般是五口之家、「有田百畝」,畝產兩石,百畝年產200大石,其副業主要有紡織、畜養、園圃三項,每家的副業正常年產值約2740文至5420文之間,以三十文一大石算,自耕農一家百畝的正常年收入約8740文至11420文[57],取其中間值,約10080文或336大石,如以七十文一大石算,則約15340文或219大石;如自耕農五口之家有田六十畝,則畝年產120大石,加上副業年產值約1370文至2710文之間,以平均七十文一大石算,正常年收入約10440文或149大石,扣除一年的自用口糧、生產資料、田租、口賦等各方面支出約124大石[58],則一家五口的自耕農一年可以存下25大石左右的餘糧或1750文。而當時一匹布約300文,一匹絹約477文,一隻雞約70文。一如古今中外所有社會一樣,存在貧富懸殊、階級矛盾的問題,奴婢是因債務或犯罪而淪為社會最弱勢的階層,雖然存在階級壓迫,但仍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略高於羅馬帝國的奴隸[59][60][61],夫餘、倭人社會亦有奴婢存在[62],匈奴社會稱奴婢為「貲」[63][18][64]。相比起遊牧民族社會可以透過南侵抄掠甚至征服外族從而將內部的階級矛盾階級剝削部分向外轉移,漢族社會則缺少這種選項,階級矛盾不斷累積以至爆發農民起義或內亂,難以實現同一民族內部的團結,所以遊牧民族在多數時間都較漢族人持有更強烈的民族意識,只有在反抗外族征服時——如五胡禍華、女真征服、蒙古征服、晚明至清初、清末民初等時期——才激發出與遊牧民族媲美的民族意識。
  11. 11.0 11.1 11.2 因為漢文史籍一般只提及出身自非漢族群的人物族屬,而出身自漢族的人物族屬則略而不談,彷佛不言自明,判斷漢文史籍有載的人物族屬依據有二,一其姓名是否漢姓漢名,特別是漢姓氏在公元前後已成為漢族平民的普遍命名方式[65][66][67][68][69][70][71][72][73][74],因姓氏多至百數以上而稱為「百姓」[75][76]、「萬姓」[75],可以用以區分漢與非漢的族群標誌,二是相關文獻有否明確指出其人出身非漢族群或其人存在非漢族群的身份認同,古人可以人物族屬是漢族而不提及,只有人物是少數民族才提及族屬,但在21世紀而且又是多民族平等國家,只提少數民族人物族屬而不提漢族人物族屬的表述顯然有違民族平等之義,所以提到漢族人物應明確指明其民族身份,考慮到本文描述的歷史事實主要是漢族歷史,漢族人物出場較多,為免冗長,漢人部落或漢族出身的人物其姓名正常寫法,如劉詢、趙充國、王莽等等,僅於不是漢族出身及可能不是漢族出身的人物在其姓名下加_,如攣鞮呼屠吾斯翁歸靡檀石槐等等,以便區分是不是漢族。
  12. 12.0 12.1 根據王莽政權向漢朝的臣屬國更改印緩[79],可見夫餘王國與高句驪同是漢朝的從屬國,而高句驪還時常從漢國「受朝服衣幘」,而且漢國有權調動高句驪兵,顯然相比夫餘王國,高句驪的從屬性更強[18]
  13. 13.0 13.1 13.2 板楯蠻,別稱賨人,聚居於漢代巴郡北部的閬中縣、朐忍縣及宕渠縣一帶,因為曾經派兵幫助漢高帝劉邦作戰,其統治階層朴、羅、昝、鄂、夕、龔、度七姓氏族得到永久免除租賦的權利,除了賨人每年輸稅40錢外,餘得自治,截至前期治世時代仍為漢廷所羈縻,至後期治世,板楯蠻開始時常作為漢廷的僱傭兵作戰,例如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白馬羌入侵廣漢郡屬國,就由漢將率領賨兵擊退,板楯蠻與漢國保持合作關係,東漢之世僅有兩次叛亂事件,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因為當地漢官自行強征加派租賦徭役而起兵叛亂,至光和五年,漢廷另派漢官理賨並宣佈赦免參與叛亂的賨人,即令賨人放棄叛亂,另一次是在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因為黃巾軍在巴郡起事,賨人亦乘勢舉兵「寇掠城邑」,但很快被漢廷平定。
    漢國陷入內亂以至軍閥割據時,板楯諸蠻各勢力亦乘機割據一方,割據益州部各郡的劉璋與割據漢中郡的張魯決裂之際,板楯蠻人在七大姓族首領的領導下投靠張魯,與其聯手對抗劉璋,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逼降張魯後,板楯諸蠻亦順勢投附代表漢國中央的曹操,然而曹操控制漢中郡及巴郡後不久,兩郡旋為劉備所取[85][86],而曹操在退出兩郡前即將兩郡漢族及板楯諸蠻人口儘量徙往在其控制下的關隴地區。
    正始九年(公元248年),蜀漢政權涪陵屬國境內的漢、夷族群叛亂,被鄧芝平定,這次叛亂是三國時代唯一涉及板楯蠻人的叛亂。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攻併蜀漢,順利接收蜀漢各郡,統一梁州。
    廩君蠻聚居於漢代巴郡涪陵縣境至南郡夷陵縣境之間一帶的夷水(清江)流域,由以巴氏為首,加上樊、瞫、相、鄭四姓大族共同統治,最初起源於夷水下游,後逆流而上至鹽陽(中國湖北省恩施市)並征服當地部落,巴氏統治者有廩君之稱,在廩君蠻之中其威望大至廩君蠻以殺人祭祀去世的廩君,至公元前316年嬴秦攻滅巴國後,廩君蠻領地遂與秦國接壤,在秦、楚兩大諸侯國之間,廩君選擇向秦國稱臣,於是嬴秦與廩君聯姻,約定廩君作為廩君蠻的統治者每年租賦2016錢,每三年另有租賦1800錢,而蠻人每戶每年「布八丈二尺、雞羽三十鍭」,彼此相安無事,截至前期治世時代仍為漢廷所羈縻,但天鳳至建武年間的漢國內亂顯然開始引起了廩君蠻人對漢區的覬覦,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南郡潳山地區的廩君蠻人叛亂,「寇掠百姓」,漢軍很快平定叛亂並將當地廩君蠻人7000多盡數東遷至江夏郡,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的巫縣廩君蠻叛亂被平定後,當地廩君蠻人亦被東遷江夏郡,這些遷移操作並未能解決叛亂,反而令江夏郡開始成為廩君蠻人叛亂的發生地,建寧二年(公元169年)廩君蠻人在江夏郡發動叛亂失敗,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廩君蠻人在江夏郡再次發動叛亂,同時與來自盧江郡的漢族叛軍首領黃穰聯手,得到漢族叛亂勢力的加入令這次叛亂規模達到「十餘萬人」,顯然漢族人口佔絕大部分,這次叛亂由盧江太守陸康率軍徹底平定。
    建安年間漢國內亂,漢族及諸夷族群在柤中地區(中國湖北省南漳縣境內)聚集生息,其間「梅敷兄弟三人」成為柤中的「夷王」,「部曲萬餘家」,即柤中地區漢族及諸夷族群人口合共計約50000多,夷王梅敷後來投附曹操,而柤中地區的人口在正始二年增至100000[87],青龍四年(公元236年)曹魏「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並帥支黨」叛魏投吳,其中夷王梅頤可能是夷王梅敷的兄弟,從地理上看,廩君蠻的分佈相較板楯蠻、槃瓠蠻更接近柤中,柤中諸夷族群應是源自廩君蠻乘漢國內亂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時遷入,而漢族則是來自柤中的先住民及因戰亂而到此避難的移民。
    板楯蠻、廩君蠻的姓氏出現可能是因漢族移民流入影響所致,傳説廩君蠻五姓中的樊、瞫、相、鄭四姓出自「黑穴」而巴氏出自「赤穴」,兩者起源明顯不同,加之鄭氏、樊氏、杜氏、袁氏[88][89]這些是較常見的漢姓,極可能是因為接受了漢族移民流入蠻中,而廩君蠻統治者巴氏「世尚秦女」[90],無疑混有漢族血統。這些姓氏記錄不見於東漢時代以前,說明板楯蠻、廩君蠻的姓氏很可能是後起的。
    槃瓠蠻聚居於武陵郡、零陵郡及長沙郡西部的武陵山區,其核心聚居地在沅水(沅江)上游流域,因為當地有沅水的5條支流(五溪),故又稱為五溪蠻,蠻內各支族群的統治者被稱為「精夫」,因為精夫們以槃瓠為祖先,故稱為槃瓠蠻,各精夫每年向漢國上貢「布一匹,小口二丈」以作為向漢國臣服的象徵,在前期治世「雖時為寇盜而不足為郡國患」,漢國陷入內亂後就更為猖狂,當建武二十三年南郡潳山地區的廩君蠻人發動叛亂之際,槃瓠蠻精夫相單程亦趁機擴張勢力,「大寇郡縣」,光武帝劉秀派一萬多漢兵南伐相單程,沿沅水逆流而上入武溪(武水),但因糧盡而全軍覆沒,次年相單程即乘勝順流而下圍攻武陵郡郡治臨沅,漢兵不能解圍,次年(公元49年)劉秀派馬援率四萬多漢兵南征,大破相單程於臨鄉,臨沅解圍,馬援追擊退入武陵山區的相單程,但馬援不幸在三月左右病逝,監軍宋均接掌軍隊,繼續進攻相單程,成功逼降相單程諸蠻平定叛亂
    之後槃瓠諸蠻在東漢時代又先後發動9次叛亂,其中永和元年(公元136年)的蠻叛是因為漢廷將槃瓠蠻各精夫的貢布提高至與漢族平民租賦相同的水平,由此令澧水中游(澧中)及漊水中游(漊中)的槃瓠諸蠻相約起兵叛亂,攻打充縣及夷道縣,武陵太守李進迅速平定叛亂,叛亂令漢廷放棄提高各精夫貢賦的政策。
    始於永壽三年(公元157年)十一月的長沙郡槃瓠蠻人叛亂是歷次槃瓠蠻亂中規模最大的,叛蠻向北進入益陽縣境後即以此為據點,持續威脅益陽縣地區,至延熹三年(公元160年),蠻叛擴大,武陵郡及零陵郡的槃瓠諸蠻等共10餘萬男女亦叛,武陵郡叛蠻北上圍攻南郡郡治江陵並「寇掠江陵間」,而零陵郡叛蠻則進入長沙郡「攻燒城郭,殺傷長吏」,叛蠻總兵力2萬餘,聲勢浩大,但漢廷很快反應過來派漢兵平叛並僱傭漢民為兵以壯大軍力,漢兵迅速逼降長沙、武陵、零陵三郡叛蠻,雖然槃瓠蠻乘漢兵退還後再次叛亂,先南下攻打桂陽郡再北上攻打武陵郡,但同年底被武陵太守陳奉平定,至此才平息波及荊州部四郡的槃瓠蠻亂。[90]
    當漢國再次陷入內亂後,槃瓠諸蠻各勢力除了頻頻挑戰漢國的地方統治機構並進入武陵、長沙、零陵三郡漢區抄掠外,甚至開始參與漢族軍閥之間的內戰,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割據梁州的蜀漢政權沿長江東攻割據荊州及揚州的孫權,蜀軍兵臨秭歸時,武陵郡以五谿地區為首的槃瓠諸蠻皆派使改投蜀漢[85][91],槃瓠諸蠻的政治選擇也影響武陵郡漢族縣城的取向,甚至一度影響孫權對零陵、桂陽兩郡的統治[92],至次年蜀漢兵敗於猇亭而不得不退回梁州,武陵郡槃瓠諸蠻及漢族勢力才再次臣屬孫權。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孫吳政權派潘濬率五萬漢兵討伐武陵郡槃瓠諸蠻,歷經三年後才能將其納入孫吳的管治,「自是群蠻衰弱,一方寧靜」[93],當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政權攻併蜀漢後,曹魏遂與孫吳武陵郡接界,派兵屯於赤沙,又派使勸説槃瓠蠻各精夫及雜居當地的漢民叛吳投魏,令孫吳武陵郡的局勢出現不穩,槃瓠諸蠻甚至派兵圍攻酉陽縣,孫吳武陵郡太守鐘離牧率漢兵三千深入武陵山區,平定叛吳親魏的槃瓠諸蠻勢力及當地漢民勢力,穩定武陵山區局勢。[94]
    咸寧六年(公元280年),晉軍在版橋之戰擊敗吳軍主力,吳末帝孫皓投降,孫吳各郡國被傳檄而定,從此槃瓠蠻諸蠻改向晉王朝稱臣。
    前期治世時,上述諸蠻居地涉及的南郡、巴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郡等六郡國有約411080戶2144137漢族人口聚居,如巴郡有漢族七十萬、武陵郡有漢族十八萬,至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六郡漢族人口增至1123100戶4646919人,顯然湘西諸郡不止有蠻區,亦有漢區,而巴郡是由漢、賨兩族雜居,漢族與居地相鄰的其他族群應有民間來往接觸互相影響;漢朝六郡在第二次治世時代主要劃分為巴郡、巴東、巴西、涪陵、建平、宜都、武陵、天門、衡陽、邵陵、零陵、湘東、桂陽等十三郡,經過近一百年分裂割據的亂世後,漢族人口降至155900戶約七十八萬。
    漢洲梁州漢區北接雍州,東北鄰荊州,而自東南向南再向西則主要被板楯蠻、夜郎、滇、冉駹、白馬等不同國族的Ⴑ形圍繞分佈的態勢。
    傳說李特家族源出自廩君蠻人,可能是移居宕渠縣板楯蠻聚居地的廩君蠻人,李特曾祖父李庸因信仰張魯所傳之的五斗米道而北遷至漢中郡楊車阪,招聚民眾——可能有漢族在內——至「五百餘家」又「抄掠行旅」,被稱之為楊車巴,至張魯歸降曹操後,李庸部眾與巴郡板楯蠻人一同被曹操遷至漢陽郡(曹魏廣魏郡),與遷入當地的氐族融合,被當地人稱為「巴氐」[95],巴郡漢族民眾的例子有趙廞家族[96]
    自光和年間江夏郡廩君蠻人叛亂被平定,此後百餘年都沒有再發生涉及廩君蠻人的叛亂,直至爆發六王內戰後不久,廩君蠻人張昌在安陸縣石巖山招聚流亡及逃避兵役的漢族民眾,勢力日盛,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江夏太守派兵攻張昌,反為其所敗,退走灄口,同郡朱伺、郴寶、布興等舉兵攻張昌亦敗退,張昌乘勝攻陷郡治安陸縣,諸侯新野王司馬歆派靳滿進攻張昌,兵敗於隨國,張昌勢力再次擴張,據有江夏郡,五月,張昌推舉丘沈為聖人,並讓其改姓易名為劉尼自稱漢朝宗室之後,又擁丘沈為帝,建元神鳳,張昌為相國,張昌這一舉措令其爭取到漢族民眾的支持,「旬月之間,眾至三萬」,義陽國亦被張昌所控制。
    建國稱帝後,張昌派兵四出攻略,遣黃林東攻弋陽、馬武順長江而下攻陷武昌,張昌率軍向北攻陷宛城,又斬殺新野王司馬歆於襄陽,又派兵南下攻略長沙、湘東、零陵等郡,七月,張昌派石冰順長江而下攻略揚州部,至此,劉尼(丘沈)、張昌的勢力臻至最盛,然而「但以劫掠為務,人情漸離」,晉軍亦開始反攻,荊州刺史劉弘、豫州刺史劉喬分別派兵進攻張昌盤踞的江夏郡,「苦戰累日」最終大破張昌,張昌與丘沈一黨退入下儁山逃避晉軍的追捕,其勢力遂冰消瓦解。
    只有張昌派遣的石冰軍卻仍在攻城略地,同年九月石冰攻陷沿江郡縣,封雲乘亂起兵於淮南郡響應,自阜陵一路向北直至徐州一帶劫掠,在石冰的威脅下,江東諸郡一時降服。十一月,以周玘、王矩等漢族士人招集義兵反抗石冰,義兵連戰連勝,征東將軍劉準與義兵聯合,派陳敏率兵攻打石冰,石冰勢衰,江東諸郡亦傳檄而定,至永興元年(公元304年)三月,石冰兵敗投靠封雲,四月,封雲的部屬張統見形勢不利,斬殺石冰與封雲向晉軍投降,同年秋,張昌、丘沈等被擒獲處決,才徹底平定張昌之亂[97]
    太安二年距廩君蠻人東遷已有200年,張昌曾為縣吏,可能混有漢族血統,作為漢族佔絕大多數的地區,張昌以丘沈為漢朝宗室後裔,將其擁立為帝作為旗號,加之當時漢廷腐敗內戰日失民心,張昌才得以爭取大量漢民加入叛亂,即使當地廩君蠻人全都加入叛亂,張昌勢力的主要部分亦是由漢族構成,不過光和三年與太安二年兩次發起叛亂的失敗勢必令東遷蠻人社會造成沉重打擊,此後當地漢區再無蠻人能發起如此大規模的叛亂事件。
  14. 14.0 14.1 自秦朝開始便「謫徙民與越雜處」,嶺南地區的中原男性移民人口在秦代至少有30000,趙佗向秦始皇嬴政請求的15000女性移民,則秦代嶺南地區的中原移民至少有45000人[158],加上始皇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壻、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中原移民可能在50000人以上,正是南下的中原人(中縣人)與當地越人——主要是揚州境內越人部落(揚越)——融合而形成漢民族[註 5]
    秦朝將領趙佗在漢三年(公元前204年)正式稱王建立南越國,豁有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設立的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這是嶺南地區第一個國家,並將領土向西擴張,攻滅盤踞紅河三角洲一帶的安陽王國,當地被稱為「雒將」的各個土著勢力全部向南越王稱臣受其羈縻,其地設立交趾郡及九真郡,趙佗又向南渡海將版圖擴展至海南島上,其成就令趙佗驕傲地認為若自己在中原起兵,所得的成就不會較劉邦低,但形勢比人強,劉邦建立的西漢政權較趙佗建立的南越國強大多,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五月,南越王趙佗向漢高帝劉邦稱臣,唯呂后四年(公元前184年)至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間,趙佗因為與呂后交惡而自立為皇帝,至文帝劉恆登基後才令趙佗再度稱臣。
    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趙陀逝世時其統治長達67年,王位經其孫趙胡、曾孫趙嬰齊傳承,於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傳入玄孫趙興之手,但元鼎五年四月,南越國相呂嘉發動政變,殺害南越王趙興及王太后樛氏,另立趙興之兄趙建德為新王,掌控南越國政,導致西漢朝廷與南越國決裂,同年秋,漢孝武帝劉徹派兵進攻南越國,次年十月即平定南越國,設立十郡,屬交阯刺史部,另外,南越國桂林郡「監居翁諭告甌、駱四十餘萬口降」,但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鬱林、合浦、蒼梧三郡人口合計只有29,6302,不足40萬,可見漢朝對這40萬甌人、駱人只是羈縻,不排除後來可能有部分甌人、駱人與中原移民融合為漢民族[註 5],當時交阯刺史部各郡的統計人口無疑僅包含漢族人口[註 7][159]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儋耳郡被併入珠崖郡,元鳳五年(公元前76年)廢除象郡以分屬鬱林郡及牂牁郡[160],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因以統治剝削漢族的方式對待珠崖郡先住民族群而產生連年矛盾,漢廷逐廢除珠崖郡退出海南島,交阯刺史部逐漸由十郡變為七郡,元始二年,交阯部七郡漢族人口約137,2290,王莽統治後期,交阯七郡由鄧讓負責管理,至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二月,鄧讓與七郡太守派使向漢光武帝劉秀歸附,令東漢政權得以統一嶺南漢洲。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二月,交趾郡麊泠縣雒將之女徵側因為被交趾太守蘇定「以法繩之」而忿怒,於是與妹妹徵貳起兵叛亂,至建武十八年初,徵側攻陷交趾郡,又得到合浦、九真、日南三郡的諸蠻響應,令九真、日南二郡成為徵側的勢力范圍並將開始滲入合浦郡,徵側勢力全盛時佔有「六十五城,自立為王」,皇帝劉秀派馬援、劉隆統率長沙、桂陽、零陵、蒼梧四郡共計萬餘漢兵南下平叛,漢兵至合浦郡後即沿海西進,於浪泊一戰擊敗徵側,再戰禁谿,徵側再次戰敗,實力大損亡遁四散,漢兵迫擊徵側殘部並乘勝收復交趾郡,次年(公元43年)正月,徵側徵貳戰敗被殺,馬援繼續追擊,南下至九真郡居風縣才完全平定徵側殘部,收復九真、日南二郡並削弱各地雒將勢力。此後日南、九真、交趾、蒼梧、鬱林、合浦六郡雖先後發生6次涉及諸蠻叛亂甚至元初三年(公元116年)、永和二年(公元137年)、永壽三年(公元157年)的叛亂有漢族參與[159],然而影響遠小於徵側之亂,載至士燮控制交州部之時,東漢政權對北圻、中圻及嶺南的統治基本穩定。
    考慮到漢代嶺南諸蠻的叛亂一概發生在蒼梧、鬱林兩郡及其以西地區而不及南海郡,南海郡應是漢族人口佔多數的地區,而其以西各郡的漢族人口佔比當少於一半,筆者認為偏遠的郡有可能低至二成或三成,越向西則漢族的中原血統比例越少,其人口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交阯部五郡(不計交趾及鬱林)約有55,4891人,與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交阯部五郡(交趾及鬱林人口失載)111,4444人口相比增加一倍,百餘年間全國漢族人口在約五千萬左右浮動,交州部增長的人口只能是來自五嶺以北的黃河及長江流域的漢族移民[159],例如元初年間鬱林郡及合浦郡「蠻、漢數千人」就曾響應蒼梧郡蠻夷的叛亂;而王莽掌權時的士氏家族[161]、建安年間的薛綜家族是有載的精英階層移民,在士燮控制嶺南時中原「士人往依避難者以百數」,非精英階層的移民只會更多,但經過黃巾起義後近百年的政治動蕩,至實現統一的第二次治世時期,廣州部十郡及交州部六郡戶數合計68720戶,只有永和五年交州部六郡270769戶的25%左右,可見漢國中央對嶺南地區人口的控制力大幅下降,數以十萬計的漢民脫離官府的掌控,交州刺史陶璜曾言「廣州南岸,周旋六千餘里,不賓屬者乃五萬餘戶,及桂林不羈之輩,復當萬戶,至於服從官役,纔五千餘家」[162],流失嚴重,例如南海郡就由永和五年(公元140年)的71477戶降至9500戶,鬱林郡則由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12415戶降至8000戶,其中九德郡更是「無戶」,流失的漢族人口應流入地方上的漢族豪強及周邊烏滸人、俚人諸蠻勢力,例如「高涼賊帥錢博」、「高涼渠帥黃吳」等叛亂勢力首領皆漢姓漢名,不排除是受到了流入高涼郡的漢族移民影響,考慮到異族成分的叛軍一般被稱作「夷賊」或「胡賊」,但卻如同中原地區的「陳留盜賊李堅」、「太山賊公孫舉」、樂安國「渠帥張漢」、「檀鄉渠帥董次仲」等僅稱為「賊」或「渠帥」,如此一來黃吳、錢博及其部屬——至少多數部屬——很可能是漢族,是脫離官府控制的漢族平民,後來被當地烏滸人、俚人等諸蠻族群所同化,某程度上代表當時漢洲邊緣地區的漢族民族認同的不穩定性。
    雖然漢晉史載的嶺南戶口主要是漢族,缺少非漢族群的人口記載,但也應在漢國的羈縻之下,避免各股非漢族群被整合為一支強大勢力,否則如一旦叛亂就足以隨時動搖乃至摧毀漢國在嶺南大部分地區的統治,如「靈帝建寧三年,鬱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烏滸人十餘萬內屬,皆受冠帶,開置七縣」,然而元始二年鬱林郡就有12縣12415戶,至晉代鬱林郡及桂林郡只有17縣共8000戶,顯然漢廷對這十餘萬烏滸人只是加強名義上的控制(受冠帶),並沒有如同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企圖向槃瓠蠻收取與漢民相同的租賦般企圖向烏滸人收取租賦[90],實際上仍僅是羈縻。
    建安二年,漢廷改交阯刺史部為交州刺史部,當時已為交趾郡太守的士燮以其弟士壹為合浦太守、士䵋為九真太守、士武為南海太守,四郡為士氏領有,隨後漢廷任命士燮為綏南中郎將,管治交州部七郡,至此士氏家族在嶺南、北折及中圻地區的權勢達至頂峰,不久,軍閥劉表亦將向交州部南擴,乘交州刺史張津之死,派賴恭南下出任交州刺史,又乘蒼梧太守史璜之死,派吳巨為蒼梧太守,不過賴恭和吳巨後來爆發衝突,賴恭被吳巨所逐,而士武早卒,士氏失去南海郡的控制,至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軍閥孫權派步騭南下為交州刺史,次年,步騭斬殺拒附孫權的吳巨,控制蒼梧郡,鬱林與合浦兩郡可能此時落入孫權手上,士氏則向孫權表示歸順,成為孫氏在交州部的代表,黃初六年(公元225年)蜀漢南中三郡叛亂時,在士燮的誘導下益州郡向孫權表示歸順,雖然叛亂在同年被諸葛亮平定。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士燮卒後,其子士徽自立為交趾郡太守,孫權即將交州部七郡中的南海、蒼梧、鬱林三郡分設為廣州部,其他四郡繼續隸屬交州部,又以呂岱為廣州刺史、戴良為交州刺史、陳時為交趾太守,統兵南下,在呂岱的誘騙下,士徽及其兄弟六人被殺,士壹、士䵋被廢為平民,士氏自此衰落,事後孫權廢除廣州部,恢復原狀,孫權統一交州部,但「交州雖名粗定,尚有高涼宿賊;其南海、蒼梧、鬱林、珠官四郡界未綏,依作寇盜,專為亡叛逋逃之藪」,這類漢族流民的去向不是被地方上的漢族豪強就是被周邊烏滸人、俚人諸蠻吸納以壯大實力。
    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孫權建立朝號「吳」(孫吳)政權,據有漢洲之揚、荊二州,以統一漢洲為目標。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孫吳派兵征伐海南島[127]。在曹魏併蜀漢之前,交州部在孫吳統治下除了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將領廖式之叛旋起旋滅外,交州部社會大致和平。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孫權從合浦郡分立高涼郡,自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廢除珠崖郡以來266年後交州部七郡的郡數才首次出現變動,變為八郡;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孫權將合浦郡易名珠官郡,至吳少帝孫亮時期才恢復舊名;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孫吳從晉朝手中收復交趾郡後,從中分立出新昌郡、武平郡、九德郡;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孫吳從鬱林郡分立桂林郡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攻滅蜀漢,孫吳交州部遂與曹魏接壤,同年,交趾郡官吏呂興殺害交趾郡太守孫諝,控制交趾郡並派人說動九真、日南二郡一同投附曹魏,呂興又派兵逼使合浦郡叛吳投魏,曹魏方面亦派兵支援,但在魏軍來臨前,呂興就被部下李統所殺,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孫吳將不涉及戰亂的南海、蒼梧、鬱林三郡再次合設為廣州部,其餘六郡仍為交州部。
    咸熙二年末(公元266年),曹魏權臣司馬炎篡位稱帝,建立朝號「晉」,魏軍遂變為晉軍,接收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泰始四年(公元268年),孫吳派兵攻交趾郡,晉軍亦進攻合浦郡,雙方大戰於合浦郡古城,吳軍兵敗,退保合浦縣(中國廣西區北海市合浦縣),戰況在合浦郡一線膠着,泰始五年十一月,孫吳再次派兵攻打交趾郡,以虞汜、薛珝、陶璜率漢兵七千多人沿陸路南下,李勗、徐存則從海路進軍,然而次年,海路吳軍航海迷途而返回,李勗與徐存因擅自撤軍而被殺,而陸路吳軍的進攻在分水失利,退回合浦郡,戰況繼續膠着,雙方多年都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負,直至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吳軍在封谿大破晉軍,進圍攻陷交趾郡治所龍編,乘勢收復九真、日南兩郡,回復舊日的孫吳與蜀漢的邊界,戰後不久虞汜與薛珝先後去世,孫吳以陶璜為交州刺史,後陶璜征服交趾郡的夷獠,分設武平、新昌、九德三郡及九真屬國,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晉朝平定孫吳,揚、荊二州盡為晉有,陶璜亦成為晉朝的交州刺史。
    近百年內戰特別是晉朝與孫吳的交州部爭奪戰,令統一後的地方對人口的控制力流失,廣州部十郡有43120戶、交州部六郡有25600戶,合計有68720戶,以一戶五人算,即嶺南、北圻、中圻地區的漢族總人口大約在三十五萬左右。
    至於交州部各郡的諸蠻等族群經漢廷多年來「頗徙中國罪人,使雜居其閒」的政策顯然令部分諸蠻「乃稍知言語,漸見禮化」[90],但亦有部分諸蠻繼續其原有文化方式,在交趾郡麊泠縣及九真郡都龐縣,當地蠻人「皆兄死弟妻其嫂,世以此為俗」,日南郡蠻人「男女倮體,不以為羞」[163],漢國一直以來僅能羈縻諸蠻而已,只有依靠控制當地漢族人口才能勉力維持統治[159]
  15. 15.0 15.1 15.2 位於荊州部及交州部以西的地區主要由東方的貴州高原、南方的雲南高原以及西方的橫斷山區組成,上述地區後被合稱為「南中」,因南中諸國族群位於梁州漢區以西以南而被稱為「西南夷」,南中西鄰接安多地區,在公元前二世紀初,貴州高原的國家主要有夜郎、且蘭、漏臥等國族,雲南高原的國家主要有滇國、靡莫、勞深、昆明等國族,橫斷山區的國家主要有邛國、莋國、斯榆等國族,國家族群數量高達三位數,其中滇國是在公元前三世紀初的戰國時代,楚傾襄王派由楚國王族出身的莊蹻率領少數楚人(漢族部落)抵達雲南高原征服滇人而建立的,但因為秦國攻取楚都郢,隔斷了莊蹻與楚國的聯系,於是莊蹻在當地建國稱王並「變服從其俗」,來自江漢平原的少數漢族先民移民遂為土著滇人所同化,至秦始皇統一六國之際,秦朝亦向包含滇國在內的南中諸國「置吏」管理,也即僕從國,只是秦末民變才令雲南高原諸國擺脫僕從地位重新獨立。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西漢政權再次向南中地區滲透,在銀彈政策下,貴州高原諸國同意向漢朝稱臣及隸屬犍為郡,同時漢朝亦派數萬人企圖打通由僰道縣至北盤江的交通路線,但耗費巨大加之貴州高原諸國過橋抽板背叛漢朝,漢軍與諸國互有攻伐,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漢朝決定放棄統治南中的努力,轉而專注與匈奴帝國的戰爭。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國發生政變,令漢朝與南越國發生戰爭,漢朝派遣使節要求南中諸國派兵助戰,但且蘭國以擔心「旁國虜其老弱」為由發兵攻漢,殺害漢朝使節及犍為郡太守,南中諸國亦有「反者」,於是漢朝發兵攻打且蘭國及邛都、莋國,次年即滅亡此三國,鄰近的夜郎國王受此威攝,親身入朝長安,冄、駹兩國亦向漢朝奉表稱臣,請求漢朝設郡管理,經此一戰滅三國之威,漢朝得以開始在南中建立羈縻統治,設置汶山郡管理冄國、駹國,在且貴州高原設置牂牁郡,在邛國設置越嶲郡,在莋國設置沈犂郡,又在廣漢郡以西的白馬氐人地區設立武都郡,同時漢朝亦以此兵威要求滇王如同夜郎王一樣親身入朝長安,鄰近的靡莫、勞深兩國卻勸阻滇王並「數犯使者吏卒」,站在漢朝的對立面,漢朝再次派兵遠征南中。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軍滅亡靡莫國、勞深國,兵鋒直抵滇王國,滇王「舉國降,請置吏入朝」,漢朝於是設置益州郡管理雲南高原,至此,漢朝在南中主要地區設置犍為、牂牁、越嶲、益州四郡管理。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益州郡的廉頭、姑繒夷、漢族群及牂牁郡的談指、同並等24座城邑起兵叛亂,同年即被漢朝派兵平定,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益州郡的葉榆、姑繒夷族群起兵反漢,漢朝派兵平亂,但遭到失敗,次年再派兵討伐才成功平亂。
    前期治世時代,牂牁郡內的夜郎、漏臥、鈎町三國互相發兵攻伐,在漢廷的要求下,漏臥、鈎町兩國停戰,但夜郎不從,於是新任牂牁太守陳立當機立斷斬殺夜郎王,並夷平隨後的叛亂滅亡夜郎王國。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改鈎町王為鈎町侯由此心懷怨恨,至始建國五年(公元12年)牂牁大尹(太守)周欽察覺鈎町侯的謀叛意圖而將殺害,之後的弟弟起兵攻殺周欽,牂牁郡漢兵的平叛戰爭並不順利,戰況膠着。天鳳元年(公元14年),益州郡棟蠶、若豆諸蠻發起叛亂,殺害益州大尹程隆,王莽於是派馮茂率巴、蜀及犍為三郡漢兵南下牂牁郡、益州郡平叛,但直至天鳳三年也未能平定,王莽以此處決馮茂,改派廉丹與史熊負責平叛,又增發天水、隴西、廣漢、巴、蜀、犍為六郡十萬漢兵南下,初戰「斬首數千」,然而隨後又陷入膠着,天鳳六年(公元19年),王莽召還廉丹與史熊,改派郭興負責平叛,然而未能平定南中諸國,廉丹後在地皇三年的成昌之戰被赤眉軍殺害,史熊在地皇四年兵敗自殺。
    更始二年(公元24年),越嶲郡蠻人任貴乘機起兵叛亂,殺害越嶲太守枚根,控制越嶲郡並自立為邛穀王,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邛穀王任貴遣使向光武帝劉秀稱臣,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劉秀以邛穀王任貴為越嶲太守,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邛穀王任貴起兵謀叛,被漢軍攻滅,收復越嶲郡[164]
    隨着劉秀遂漸統一漢洲,益州郡的叛亂在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平定,郭興亦曾經地皇二年(公元21年)進攻鈎町國,可能成功逼降鈎町國,牂牁郡才能在「大姓龍、傅、尹、董氏與功曹謝暹保郡」的前提下向劉秀歸降[165]
    永平元年(公元58年)越嶲郡姑復縣夷的叛亂很快被平定,但元初五年(公元118年)同郡遂久縣的卷夷大牛種的叛亂難平,次年,蜀、永昌、益州三郡的諸夷共十餘萬男女皆起兵響應大牛種,叛夷「殺長吏,燔燒邑郭,剽略百姓,骸骨委積,千里無人」,雖然記載誇張,但明顯對當地漢族社會傷害很大,益州部刺史張喬派兵在楪榆縣摧毀叛夷軍隊,「斬首三萬餘級」後才逼使叛夷投降。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國向漢國奉表稱臣,漢廷於是在哀牢當地設置哀牢縣及博南縣,並將益州郡西部六縣與哀牢、博南兩縣合設為永昌郡後,南中之地自此除了犍為、越嶲、牂牁、益州四郡外,又增加永昌一郡共五個行政區。至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與駐當地漢官不和而忿怒發兵叛亂,攻打巂唐縣及博南縣,漢廷派越巂、益州、永昌三郡的夷兵漢兵共計9000人進攻哀牢王國,次年,邪龍縣昆明夷與漢廷站在一起,亦發兵攻打哀牢王國,聯軍於博南縣大破哀牢軍,斬殺哀牢王,平定叛亂,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漢廷將犍為郡南部分設為犍為屬國,南中地區遂分為牂牁、越嶲、益州、永昌[註 20]、犍為屬國等四郡一屬國五個行政區
    除了元初五年大牛種之亂外,延熹四年(公元161年)犍為屬國夷「寇鈔百姓」、熹平五年(公元176年)益州郡夷叛亂等南中諸蠻亂事旋起旋滅,東漢時期南中夷、漢族群社會秩序大致穩定,而移入南中地區定居的漢族居民又被稱為「南人」[166],永和五年的牂牁、越嶲、益州三郡漢族人口合計約190679戶1001473人,犍為屬國地區的諸夷曾在延熹四年「寇鈔百姓」[註 11],該屬國地區37187人口也應是漢族,才被與其雜居的屬國諸夷抄掠。
    中平五年,漢廷以劉氏宗室劉焉為益州部州牧,自此開始其割據梁州的事業,而隸屬益州部的南中各郡官僚亦以劉焉為益州部最高長官,劉焉卒後其子劉璋繼續割據事業。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璋迎劉備入梁州漢區,次年劉璋與劉備兵戎相見,劉備連戰連勝,至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成功取代劉璋對梁州的統治並以鄧方為朱提郡太守兼庲降都督,屯駐南昌縣(中國雲南省鎮雄縣)負責管理南中事務。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逼降張魯取漢中郡並派兵深入巴郡,旋被劉備擊退,隔年,劉備率兵北攻漢中,經過近兩年的對峙,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逼退曹操全據漢中,同年底,孫權派兵西攻劉備,吞併劉備在荊州的領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卒,其子曹丕繼父業,不久即逼獻帝劉協禪讓而得以稱帝,改朝號「魏」(曹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初,劉備亦稱帝繼續漢朝的統治(蜀漢),旋於同年率兵沿長江東進攻打孫權,鄧方亦卒於同年,蜀漢政權以李恢為庲降都督並移治平夷縣(中國貴州省仁懷市),次年劉備兵敗猇亭而不得不退回梁州,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劉備託孤於丞相諸葛亮後即逝,其子劉禪繼位
    當黃初四年劉備病逝後,南中五郡有三郡反叛,越嶲郡夷王高定、牂牁太守朱褒、益州郡豪強雍闓各自割據郡境叛亂,雍闓更派使交趾郡,透過士燮向孫權稱臣。
    當蜀漢權臣諸葛亮能騰出手來南征三郡已經是黃初六年(公元225年)三月,庲降都督李恢亦隨諸葛亮南征,蜀軍兵分三路,諸葛亮進軍越嶲郡、李恢進軍益州郡、馬忠進軍牂牁郡,馬忠非常順利平定朱褒,而諸葛亮正進逼高定之際,雍闓卻被高定所殺,雍闓部屬孟獲乘機上位取代雍闓地位,然而諸葛亮迅速消滅高定勢力,李恢一路在昆明一度被圍困,之後殺出重圍,掃蕩叛軍,諸葛亮亦在五月南渡瀘水(金沙江)南下益州郡進攻孟獲,經過「七虜七赦」後降服孟獲,徹底平定南中叛亂,之後諸葛亮改劃南中政區,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將建寧郡及永昌郡的部分地區分立為雲南郡、又將建寧郡及牂牁郡的部分地區分立為興古郡,在五郡內再建置出二郡,加上原有五郡是為南中七郡,以李恢作為庲降都督兼建寧郡太守,同年十二月,諸葛亮處理完南中事務後返回蜀漢政權首都成都[167]
    然而諸葛亮降服的主要是以孟獲為首的南中漢族勢力,諸夷族群勢力則仍有小叛,越嶲郡的亂事並未因高定之死的平息,龔祿、焦璜兩任越嶲太守先後被夷人殺害,繼任太守甚至不敢前往郡治邛都縣就任,僅至安上縣(中國四川省屏山縣)就任,直至正始元年(公元240年) 蜀漢派張嶷為越嶲新太守,張嶷用了三年的時間透過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遂漸降服諸夷各派勢力,甚至降服旄牛夷豪強狼路,成功恢復郡治邛都縣,當張嶷離任時,「民、夷戀慕,扶轂泣涕」,得到當地漢、夷各族的愛戴。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李恢卒,張翼出任庲降都督,但張翼「持法嚴」而被漢、夷族群所怨,太和七年,夷人豪強劉胄起兵叛亂,蜀漢改以馬忠為庲降都督,同年蜀軍斬殺劉胄平亂,馬忠將庲降都督的駐所從平夷縣遷至味縣(中國雲南省曲靖市一帶),馬忠管治南中16年,受到南中漢族的愛戴,在馬忠於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卒後為其「立祠,水旱禱之」,之後張表、閻宇相繼出任庲降都督,庲降都督自甘露三年(公元258年)閻宇為右衛大將軍後不見記載,可見閻宇離任後庲降都督一職被取消,此後未再在七郡行政機構之上再設都督機構。
    自諸葛亮南征後,終蜀漢之世,南中七郡唯朱提、建寧兩郡無亂,除了越嶲郡亂事被張嶷平息外,牂牁、興古二郡曾有獠人2000叛亂;雲南太守呂凱在任內被叛夷殺害;甘露年間,永昌太守霍弋討平「數為寇害」的「夷獠」之亂,均為旋起旋滅的小亂。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統一蜀漢後,以霍弋為南中都督負責管治南中事務,同年孫吳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投魏,曹魏派霍弋負責攻略交州部,期間曹魏禪司馬晉,至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孫吳擊敗晉軍,逼使晉朝退出三郡,同年晉朝將建寧、雲南、興古、永昌四郡分出益州部,合併為寧州部,進入第二次治世時代,寧州部在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被併入益州部,當時南中七郡的漢族人口有139600戶。
    至太安元年(公元302年)秋,南中漢族豪強毛詵、李叡、李猛與建寧太守杜俊、朱提太守雍約的矛盾爆發,起兵驅逐杜俊、雍約,但李毅很快擊潰叛軍,殺毛詵,李叡投奔在五苓夷帥於承陵、李猛則向李毅投降,然被李毅處決,同年十一月十一日丙戌,漢廷重置寧州部,將建寧、朱提、益州、雲南、興古、牂牁、永昌七郡屬寧州部,以李毅為寧州刺史-龍驤將軍-成都縣侯。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於承陵親自向李毅請求赦免李叡,李毅答應其要求,然而當李叡人身自由被漢官控制後,李毅的部眾卻認為李叡叛亂罪大惡極,紛紛要求處決李叡,李毅見眾怒難犯,遂將李叡殺害,於承陵及其他與漢族豪強毛詵、李猛有交情的諸夷族群夷帥紛紛起兵叛亂,奉建寧太守馬恢為寧州刺史,大掠建寧郡,李毅聞訊後立即將馬恢處決,雖然李毅發兵平叛,但適逢李毅病重,戰事失利,叛夷勢力日益,「破壞郡縣,沒吏、民」,甚至圍攻州治滇池縣城,在戰區的漢民不是遷徙至鄰近局勢比較平靜的交州部或永昌郡、牂牁郡,就是被叛夷統治,不過州治在李毅治下仍力保不失。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三月,堅持了4年的李毅逝世,當時中原及梁州皆陷入戰亂,外救不至,其官屬百餘人推舉李毅之女李秀為寧州刺史,繼續領導對抗叛夷,「伺夷稍怠,輒出兵掩擊破之」,如是者堅持3年後,李毅之子李釗到達寧州後接替李秀為寧州刺史,至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漢廷派王遜到寧州替代李釗出任寧州刺史-南夷校尉,王遜到任後數年間先整治建寧郡謀叛的漢官,「又誅豪右不奉法度者數十家。征伐諸夷,俘馘千計,獲馬及牛羊數萬餘,於是莫不振服,威行寧土」,而李釗則被任命為朱提太守,自太安元年開始的叛亂約在建興年間平息,恢復南中地區的和平。
    王遜派使在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六月至建業上表勸晉王司馬睿稱帝,司馬睿登基為帝後加授王遜為散騎常侍-安南將軍-假節,封為褒中縣公,並接受王遜的建議,在牂牁郡分設平夷郡、在朱提郡分設南廣郡、在建寧郡分設夜郎郡、在永昌郡分設梁水郡,又將益州郡更名為晉寧郡,南中七郡遂變為牂牁、平夷、朱提、南廣、建寧、夜郎、永昌、梁水、晉寧等九郡[168]
  16. 筆者並不認同漢使在一個外交場合施行突襲攻擊的手段,因為這樣一來就會令外國領導人不信任漢使,加以猜忌,而且也會令外國人質疑漢使之所以行刺是因為漢軍的實力不高,戰場上不能取勝才會寄希望於刺殺,從而更加輕視漢國,所以筆者認為如果頻頻由漢使在外交場合下手殺害外國君王或官員,長遠只會損害漢國的威信,即使有需要實施刺殺行動,也不應該由具有漢國官職的人實施,避免諸國諸王不信任漢官,但最重要的是,一支強大的漢軍及敢於動武的決心,才是漢國統治西南諸王國的根本。
  17. 筆者認為漢國對魏和意、任昌的處置太過了,畢竟是泥靡「不與主和」、「暴惡失眾」在先,潛藏與漢國交惡的可能,謀殺泥靡的決定不能說是錯,如果有錯,只能是行刺失敗,不過漢廷處決魏和意、任昌的決定可能會會令西域以為國王與漢使發生沖突後,漢廷只會站在國王一方,從而令西域諸王國輕易漢使,所以筆者認為處決太過份,降職調用即可。另外,漢廷遣使收繫魏和意與任昌時,使者之一的張翁在調查劉解憂的行刺計劃時,居然一度「捽主(劉解憂)頭罵詈」,相當於蒙古帝國的使者在王氏高麗向蒙古公主動粗,最後自然是張翁「坐死」,筆者認為張翁怪罪劉解憂的這種行徑,可能代表了漢族傳統思維中和其他民族相處中處處忍讓以至沒有原則的以和為貴的發端,這種思維不問是非曲直,一旦漢族平民與其他民族發生沖,總是要求漢族方單方面「反省」兼處處忍讓,需要承擔更高更嚴格的道德束縛,如果說儒家文化中有什麼糟粕,這種對漢族方的道德綁架必然是最大——如果不是唯一——的思想糟粕,張翁可能因此而怪罪劉解憂,認為即使泥靡對待劉解憂再差劣,劉解憂也不應該與泥靡決裂,這種思想從更高的角度來看,其實就是示弱的表現,向泥靡示弱,說清楚就是慫了,相比起蒙古、女真等族群強盛時代的對外強硬態度,漢族強盛時代的對外態度可謂軟弱,顯然會令漢族漢國被其他民族看不起。
  18. 彼時鮮卑人及烏桓人在政治上處於分裂的狀態,類似先秦時代漢族的政治狀態,鮮卑人及烏桓人的諸部,相當於漢族的先秦諸侯國。
  19. 19.0 19.1 根據與東漢政權首都洛陽所在河南尹同屬司隸部且相鄰的河內、弘農、河東三郡人口數據[109],河內郡18城,人口801558,平均每城44531人,河東郡20城,人口570803,平均每城28540人,弘農郡9城,人口199113,平均每城22123人,三郡47城,人口1571474,平均每城33435人,而河南尹21城,1010827人,除卻20城共668712人,則洛陽城約有342114人。
    根據與西晉政權首都洛陽所在河南郡同屬司州部且相鄰的滎陽、河內、河東、弘農、上洛五郡三十五縣人口數據,五郡15,9500戶,則79,7500人,一縣平均約2,2785人,河南郡十二縣11,4400戶約57,2000人,則洛陽約32,1354人
  20. 20.0 20.1 哀牢王國位於永昌郡境內,因為在永平十二年(69)向漢國稱臣而羈縻設郡之地,當時哀牢王國有戶51890及553711人,此前的建武二十七年(51)亦有哀牢王率2770戶17659人向漢國稱臣,據《後漢書郡國志》所載永和五年(140)永昌郡有戶208486及1010827人,人口較鄰近的牂牁、越巂、益州三郡人口總和高出一大截,考慮永昌郡位於橫斷山脈以西,郡內轄有哀牢王國以及置郡僅71年,該郡異常高的人口數中多數應不屬於漢族,如果建武二十七年和永平十二年的哀牢人口沒有重複計算,則兩年合計54660戶571370人,占永和五年永昌郡的戶26%及人口56%,經過71年間哀牢人口的繁衍,其佔比當更高,是漢代各郡國人口[註 7]的唯一例外,至於永昌郡其餘人口當以漢族為主,約十萬戶三十萬~四十萬人左右,加上益州郡的29036戶110802人,漢族人口合計約十三萬戶近五十萬人,經過二百餘年的移民定居勢必與先住族群通婚繁衍,但也有可能只是《後漢書郡國志》永昌郡的戶口傳寫有誤以致數字失真,另外,漢國與哀牢在建初元年(76)決裂後,即「募發越巂、益州、永昌夷、漢九千人討之」[90],可見永昌郡建立後很快就有漢族移民聚居。
  21. 可能有人會提出豁免對移入民族的剝削來保持社會穩定,只是如此一來就對繼續受到剝削的原有多數單一民族不公平,受到豁免的移入民族很可能會將豁免視為相對於原有多數單一民族的特權,一種永遠不能取消的特權,造成民族隔屏,而一旦取消又會令移入民族產生受害者心態,從而出現民族衝突,所以豁免對移入民族的剝削是最糟的選擇,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入鄉隨俗,入漢鄉自然隨漢俗,即使移入民族不適應移入地的生產方式或文化而需要豁免或遷就,豁免或遷就也應該設有明確的時限,不能永久,即使羌人是被漢廷遷移,也不構成給予永久性豁免或遷就的理由。如果需要豁免或遷就,筆者認為可以在一個特定的小區域實施豁免或遷就,而這個特定區域越接近移入民族的移出地就越好,讓不願意入鄉隨俗或需要豁免遷就的移入民族可以遷移入去,是一個為漢廷錯誤民族遷移政策亡羊補牢的方法。
  22. 筆者在這裏的移入民族和原有多數單一民族的舉例,是基於同一人種內不同民族而言,如果是不同種族,基於不同種族有不同的外表特徵,從外表識別不同種族是比較容易,而且因為外表特徵不同,不同種族通婚的後代的外表特徵必然偏離其中一方種族的外表特徵,這就必定引起種族同化的擔憂,不同於文化同化(可逆)或同種異族的血緣同化(比如朝鮮族與和族通婚的後代,僅憑外表難以識別族屬),種族同化不可逆,而外表特徵的同化又引起顏值同化問題,即與移入種族的混血會令下一代成員的外貌顔值偏離本土種族而更傾向移入種族的外貌顔值,剝奪回復原狀的選擇是一種邪惡,也招致對種族同化的反感,簡單來説,就是種族多元較民族多元的矛盾問題更糾結難解,所以,統治階層(無論是帝制、專制政府或民主政府)不應該在取得國內絕大多數本土種族的一致共識前,採取任何促進或放任種族多元化令其佔比上升局面形成,任何有機會改變原有族群結構佔比的政策應極需謹慎,何況不同族群的情況不同,如果某些移民群體極其保守排外不能接納任何外來影響,甚至極為過敏將來自移入國的任何影響視為種族迫害或歧視,不惜訴諸暴力,缺少移入國所需的資金及人才的同時生育率極高,勢必導致移入國出現種族矛盾,如果以普世價值、多元文化自居的歐美社會也存在問題,其他非西方國家更沒有理由學習西方國家的移民政策,一個國家的國民辛辛苦苦朝出晚歸工作數十年的付出才令社會略有成就,由落後步入發展中,這些財富應留給下一代而不是被鳩佔鵲巢,否則當初就不必拼命工作,直接集體移民偷渡至發達國家學難民般躺平伸手要錢就好了。
  23. 自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冬開始,漢廷首次將戰敗的先零種近萬男女分遷入漢洲西邊的天水、隴西、扶風三郡,這種將羌人東移入漢洲的做法是後來羌亂暴動的遠因,一個民族比較單一的地區轉變為民族多元的地區,這種情況本身就蘊含民族衝突的誘因,因為民族多元不同於文化多元,有人就會有利益訴求,不同的人或群體就有不同的利益訴求,當一個地區由民族比較單一轉變為民族多元,民族結構的轉變必然會導致該地在文化、經濟以至政治方面產生不同的需要,如果原有民族比較單一時的上層政治建築或統治方式沒有相應的改變,很容易就會與下層民族多元的民眾階層產生矛盾以至衝突,當然,統治階層及統治方式的改變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和平的,説白了就是社會上的民族構成改變,社會資源及權力的大餅劃分也不得不改動,只是這種改動對原有人口較多的單一民族有害無利,畢竟民族人口佔比下降,分得的大餅只會減少,不會不變或增加,如果移入的民族人口佔比上升,但其生產資源(財富)的貢獻佔比並沒有同等上升或佔比少於社會資源及權力的大餅劃分佔比,對於分餅佔比下降的原多數單一民族亦是不公平,另外,多民族混居也涉及不同民族文化價值觀的衝突,當移入民族不適應原有民族的生活方式,比如原有民族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的剝削方式和力度,漢國統治下的非漢族群叛亂,部分是因為野心與貪婪,部分是因為漢族統治階層企圖將對待漢族被統治階層的剝削方式和剝削力度用於治下的外族被統治階層身上——特別是移入民族比較保守和排外——就很容易引發暴力衝突,有説法以「難道單一民族社會就沒有矛盾衝突」來質疑對異質移民政策的反對,的確,任何社會都有着自身的內部矛盾衝突,只是民族衝突不是必然,至少有兩個勢均力敵的民族存在是民族衝突產生的必要前提,雖然民族比較單一的地區也有着內部矛盾衝突,但沒有必要變成民族多元地區,無故多一個潛在矛盾衝突,所以將民族比較單一的地區轉變為民族多元地區其實是自造民族危機——目前比較和平也不代表永遠和平,當初既然可以選擇,保持民族成份單一是較民族成份多元更好的選擇[註 21][註 22],雖然漢廷將羌人東遷漢洲中原的政策是錯誤,但這個錯誤並不會立即造成惡果,因為惡果是由連續多年的弊政累積導致,並非一次遷移就造成不可挽救的後果,而且,當移入族群的人口佔比很低時,移入族群即使有着種種不滿也不敢或儘量避免訴諸暴力,訴求也不會太強硬,但隨着移入族群的人口佔比上升,移入族群就會認為未來的人口優勢在自己一邊,其族群訴求也會隨之強硬起來,不會太排斥以暴力宣泄不滿,統治階層肯定會擔心人口眾多的移入族群爆發暴力行為影響統治,為求和平,統治階層就會儘量滿足移入族群的訴求,而統治階層的這種妥協亦也提高移入族群對訴求被滿足的心理預期,一旦被拒絕,衝突爆發的機會是非常高,無論統治階層願不願意滿足移入族群的訴求,原有多數單一民族的平民也是最大受害者,以漢族的例子來看,幸虧漢族在亞太地區有着多數的人口佔比,才能捱過近300年的民族混戰和征服,繼續保持在漢洲本土的人口優勢,原來漢族社會就存在貧富懸殊的階級矛盾,遷入的大量羌人人口——相對當地漢族人口仍然是少數但已較以往的大量增加——不適應漢國的剝削制度,與漢族平民有着文化價值觀差異的隔膜,相對於世代受官僚系統管治的漢族平民,羌人移民有更高的凝聚力,更容易訴諸暴力,頻頻與他族接觸必然促進羌人民族意識的產生,加上居於漢洲,自然知道漢洲較其故鄉富裕多,滋生統治漢洲的野心,羌族對漢官的仇恨與對漢洲的貪婪,以及漢廷的腐敗與畏慫,令漢族平民則受到民族衝突與階級剝削的雙重壓力。
  24. 古越人部落除了與古中原人部落融合為漢族[註 5],另有一支古越人與西來之槃弧蠻人融合為畬族[126],可能是游離在漢族社會外的古越人與東遷之槃弧蠻人融合為畬族,亦可能是古越人先與中原人融合為漢族,再與東遷之槃弧蠻人融合轉換為畬族,只有中央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槃弧蠻才能由湘西東遷至淅南閩北,可能不是一蹴而就,所以槃弧蠻的東遷最早不早於西漢與東漢之間內亂時代,即公元一世紀初。
    另外,居於孫吳臨海郡安陽縣及羅江縣的所謂「安家之民」可能亦是古中原人與古越人融合演變的一方居民,從安陽縣(羅陽縣)出身的王表與江東地區漢族相比並無特殊之處,可以與當地人溝通[127],所以「安家之民」可能是一個帶有不符合儒家價值觀的地方風俗色彩——因此被士大夫貶為「夷」——的漢族支系,孫吳政權控制的漢族人口約二百三十餘萬,縣有三百一十三,平均一縣七千餘人左右,考慮到各縣人口不一,作為當時遠離繁榮又非物產豐盛之地,安陽縣及羅江縣的人口應較低,合計人口約一萬左右。「安家之民」當然也可能是古越人融合移民演變而來的一支新族群,但有漢姓王、語言可以與江東漢族通話及有俗語「寧自負人千石之粟,不願負人猴頭羹臛」等,縱使不是漢族群體亦是在血緣及文化上受到漢族移民——比如王表——影響的族群,雖然無人口數目的記載,但考慮到正史不載,「安家之民」的人口應相當稀少至可忽略不計。
  25. 所謂「山越」之人實與漢族人無異,只是一些自漢朝桓靈二帝統治以來為避徭役賦稅及戰亂的漢民,脫離了政府控制剝削,即所謂「幽邃民人」、「逋亡宿惡」[128],所以「山越」又稱為「山民」[129][130][131]、「山寇」[132][133]、「山賊」[134][135][133],所謂「越」是因為當地昔為越國所治,一如昔為齊國所治則呼為「齊」[136],至於「寇」、「賊」,顯然是指不受官府控制、破壞社會治安而言,因而受到統治者等精英階層的篾視,「民」者因其本源自漢民,當地地勢「山谷萬重」,故以「山」名,所以遁入山谷之漢民才被官府稱為山越,正因其本為漢民所以孫吳以武力輕易將數以萬計的山民納入為孫吳軍隊的同時亦不會因民族矛盾而發生叛變,因為不存在民族矛盾,只是脫離了政府控制的漢族人口重新被政府控制[137][131][133][138],從而令所謂山越波瀾不驚就消失了。
  26. 26.0 26.1 游牧族群乘着漢國分裂內戰而南擴,亦吸收漢族人口以壯大本國(部)的實力,例如遼西、上谷及右北平三郡的烏丸人就曾經「略有漢民合十餘萬戶」[11],鮮卑人軻比能曾在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及三年分別向曹魏遣還「魏人在鮮卑者五百餘家,還居代郡」、「遣魏人千餘家居上谷」[18],拓跋國至遲在元康五年(公元295年)三分統治時,其中猗㐌猗盧兩位統治者就開始大力招徠漢族人,入拓跋國之漢族自然不免被鮮卑風俗同化[141][142],建興四年(公元316年)拓跋國爆發內戰時就有漢族人近三萬因之南逃改附劉琨[143],見諸記載的流亡漢民多者數十萬,少者數千,後來有的回歸漢族政權,但回歸者顯然不可能是流亡漢民的全部,必然有部分流亡漢民在當時烏丸人、鮮卑人的聚居地落地生根被游牧民族所同化,如慕容國在太康七年派兵阻擊晉軍的將領孫丁,漢姓漢名,可能即鮮卑化漢族人,弈洛瓌在建都大棘城(中國北票市章吉營鄉一帶)後「教以農桑,法制同於上國」,是慕容國吸收漢族流人以發展壯大的反映[144],在六王內戰時由鮮卑人日陸眷所建立的段國盤踞遼西,亦是由漢族及鮮卑、烏丸各族合計三萬家組成。
  27. 乞伏國吞併鹿結後,人口約75000落,一落5人,75000落約375000人。
    禿髮國部眾有20部,一部5000人即約100000人,樹機能被稱為「羌虜」,100000人中當有部分是羌族,馬隆在武威郡討伐樹機能時,「虜大人猝跋韓且萬能等率萬餘落歸降,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又率善戎沒骨能等與樹機能大戰,斬之,涼州遂平」,萬餘落約70000多人,再加上「前後誅殺及降附者以萬計」,禿髮國至少失去80000人,所以樹機能僅餘下不到20000男女,敗亡是必然,考虜到有「善戎沒骨能」,涼州部各郡的羌胡諸族不是全部加入樹機能一方,假設不加入樹機能一方的羌胡諸族人口相同,則涼州部八郡共有羌胡諸族人口約200000人,而八郡漢族人口只有三萬七百戶,基於樹機能曾經「攻陷涼州」,聲勢之大令晉武帝司馬炎「為之旰食」,羌胡諸族應大多數加入強勢的樹機能一方,所以不加入樹機能的羌胡諸族人數存在估計過高的可能。
    吉軻羅侯金多熱冏等領導的200000男女,當中有部分是氐族,所以這200000人向司馬駿投降後,司馬駿被「以氐戶在國界者增封」[148],這200000人口顯然已在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徙戎論》「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計算之內,至於漢族,雍州部、秦州部及涼州部等三州部合計有漢戶十六萬一千三百二十。
  28. 按《孟子》雲「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之人也。文王生於岐周,卒於畢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餘里;世之相後也,千有餘歲。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先聖後聖,其揆一也。」據《孟子註疏》解釋孟子之所以說是舜是東夷人,是「以其地在東方,故曰東夷之人」,同樣也是因為周文王「其地在西,故曰西夷之人........孟子言自舜帝所居終始之地與文王所居終始之地有千里以外之遠,自舜所生之世文王所生之世相後有千二百歳之久,其皆得志行政於中國以致治如合其符節有周而無異,一為先聖於前一為後聖在後,其所揆度則一而無二也,以其同也揆度也。」即只是因為舜地處中原東部、周文王地處中原西部,才稱其為東夷人(東方人)、西夷人(西方人)。故此「夷」並非少數民族的代名詞,從傳說來看,舜、周文王皆是黃帝後裔,當然不可能將舜及周文王指為非漢或非華夏人群,孟子之「東夷」、「西夷」,僅是指諸馮、負夏、鳴條以及岐周、畢郢這分別位於東方和西方的地區,將此處「東夷」、「西夷」視同非華夏人群或非漢族的代稱只是後人的誤解,所謂禹生於西戎或西羌亦是類似的誤解,傳聞中的「禹生石紐」是「禹生於石」的訛誤,而「禹生於石」其實是「啟生於石」的誤傳,從傳說中禹的身世與事跡來看,禹是絕不可能生於西羌或興於西羌[151],只有治水時「浮於積石」、「道河積石」涉及後世西羌人之地,除此以外,禹的事跡與西羌無涉,顯然不能得出禹是羌人的結論,何況在一個重視血緣的氏族部落社會,沒有血緣關係是絕不可能踏入統治階層頂端。
    上述這些誤解也成為刻意的誤讀,因為這些誤解正好成為異民族征服漢族地區後尋求統治合法性的藉口,何況,孟子言「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又言「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閒也」,舜與周文王取天下的主因是以德服人,而後世女真、蒙古、滿人之徵服漢洲的過程本質只是殺戮戰爭,不是透過道德高尚來感化漢洲,怎能用舜與周文王的例子來為暴力征戰背書?先秦夏與蠻夷戎狄僅是周與非周之別,先秦「華夏」「中國」只是周王室及其姻親集團的代稱,只有遵周禮,特別是屬於周天子「母弟甥舅」之諸侯邦國才能歸類為華夏、中國,而不遵守周禮、不尊重周天子或非周天子「母弟甥舅」的諸侯邦國則被視為「蠻夷戎狄」,所以漢族部落或政治集團並非民族族群之別,何況將先秦蠻夷戎狄與五胡契丹女真蒙古滿人等同也犯下刻舟求劍的錯誤!即使是漢族內部的衝突歧視也不能構成或合理化其他民族對漢族施加暴力歧視的理由。
    最早刻意誤讀來尋求統治合法性藉口的是攣鞮淵,甚至誤讀為「文王生於東夷」,當然攣鞮淵也自知匈奴人起兵建國以少欺多是無德可言,才會焦慮「晉人未必同我」,遂以「冒姓劉氏」及建國號「漢」的認知戰手段來分化及降低漢族人的反抗意識,達成「興我邦族,復呼韓邪之業」於中原的實質,在漢洲中原鳩佔鵲巢建立匈奴帝國的直接征服統治[152]
  29. 第一次治世時代的大同江下游流域即為漢族聚居區[81],即使自公元4世紀初葉起當地相繼被百濟與高句驪兩大強權統治,漢區日漸縮小退至平壤以西地區,但漢族仍然頑強生存下來,經高句驪長期統治後,直至公元6世紀初葉才被高句驪完全同化而消亡[156][157]
  30. 林邑王區逵,或稱區連,姓名似是漢姓漢名,加之其父出任象林縣功曹,有可能是漢族人,至少也是混有漢族血統的當地諸夷人,但很明顯已經夷化,後來建立林邑新王朝的範文,出身大概率是漢族人,少年久居漢族人口極之稀少的林邑王國,無可避免被先住民同化[170]
  31. 漢洲是指漢民族傳統聚居地(傳統領域),如同蒙古草原之於蒙古人、應許之地之於猶太民族、朝鮮半島之於朝鮮民族,但亦不是只有蒙古草原、應許之地、朝鮮半島才有蒙古人、猶太人、朝鮮人分佈聚居,在此以外如日本、美國等地亦有蒙古人、猶太人、朝鮮人分佈聚居,只是相對而言,「傳統聚居地(傳統領域)」帶有原居地、初居地的含義。核心是指漢洲(赤縣神州)內漢族人口佔比高於50%或地理上不與漢洲邊界接壤(即不與其他民族傳統地區接壤)的地方;而邊緣是指與其他民族傳統地區接壤或漢族人口佔比少於50%的地方;原居地是指在公元前一世紀己有漢族人口聚居的地方。漢洲邊緣地區依時代不同而有所變化,比如遼西與前後套在蒙古帝國征服後就出現蒙古化、紅河三角洲被京族先民獨立建國、鴨綠江與大同江流域在其他民族勢力的攻擊下被放棄、西套平原回族化,以至於今,這些地區可以稱為「外邊緣」,亦有一些穩定屬於漢洲的邊緣地區,比如珠江三角洲、河西走廊等等,這些地區可以稱為「內邊緣」,大體而言,遼東西、河套、河西走廊、河湟、雲貴高原、湘西、嶺南等地屬於漢洲邊緣,古今皆屬漢洲的邊緣地區是內邊緣,有的甚至成為核心地區一部分,古屬漢洲而今不屬漢洲的邊緣地區則是外邊緣。
  32. 32.0 32.1 如同「武陵蠻」的稱呼,「武陵」只是地名而非族名,漢文典籍有部分稱呼顯然是以「地名+夷」的形式,比如姑復夷、朱提夷之類,當時的漢族精英階層很明顯並不能清楚掌握西南族群的分類,因為不能明確是國名族名,故不列。

參考來源[編輯 | 編輯原始碼]

  1. 《漢書匈奴傳下》乃造設四條:「中國人亡入匈奴者;烏孫亡降匈奴者;西域諸國佩中國印綬降匈奴者;烏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遣中郎將王駿、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尋使匈奴,班四條與單于,雜函封,付單于,令奉行,因收故宣帝所為約束封函還。
  2. 《三國志烏丸鮮卑東夷傳》軻比能本小種鮮卑,以勇健,斷法平端,不貪財物,衆推以為大人。部落近塞,自袁紹據河北,中國人多亡叛歸之,教作兵器鎧楯,頗學文字。故其勒御部衆,擬則中國,出入弋獵,建立旌麾,以鼓節為進退。
  3. 《史記大宛列傳》貳師與趙始成、李哆等計:「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所為來,誅首惡者毋寡。毋寡頭已至,如此而不許解兵,則堅守,而康居候漢罷而來救宛,破漢軍必矣。」軍吏皆以為然,許宛之約。
  4. 《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第六十四上》單于年少初立,母閼氏不正,國內乖離,常恐漢兵襲之,於是衛律為單于謀「穿井築城,治樓以藏穀,與秦人守之師古曰:「秦時有人亡入匈奴者,今其子孫尚號秦人。」,漢兵至,無奈我何。」即穿井數百,伐材數千。或曰胡人不能守城,是遺漢糧也,衛律於是止,乃更謀歸漢使不降者蘇武、馬宏等。
  5. 《漢書‧卷九十六下‧西域傳第六十六下》曩者,朕之不明,以軍候弘上書言「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秦人,我匄若馬。』」師古曰:「謂中國人為秦人,習故言也。匄,乞與也。若,汝也。乞音氣。」,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師遣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
  6. 達磨羅察《佛說申日經》……申日有子,名旃羅法言月光童子,先世宿命學佛經道,有神猛志,志在大乘。白其父言:「佛者大聖神通已達,前知無窮卻覩無極。蜎蜚蠕動心義所念,皆豫知之。莫用邪冥惡人之言受其重罪。」……佛告阿難:「我般涅槃千歲已後,經法且欲斷絕,月光童子當出於國作聖君,受我經法興隆道化,秦土及諸邊國,鄯善、烏長、歸茲、疏勒、大宛、於填及諸羌虜夷狄皆當奉佛尊法普作比丘,其有一切男子女人,聞申日經,前所作犯惡逆者皆得除盡。當知世尊之所應度如是,如是其有犯逆尚得度脫,何況至心學佛道者。」佛說經已,一切眾會莫不歡喜,作禮而去。
  7. 7.0 7.1 《後漢書·卷八十七·南蠻西南夷列傳第七十六》……順帝永和元年,武陵太守上書,以蠻夷率服,可比漢人,增其租賦。議者皆以為可。……莋都夷者,武帝所開,以為莋都縣。其人皆被髮左衽,言語多好譬類,居處略與汶山夷同。土出長年神藥,仙人山圖所居焉。元鼎六年,以為沈黎郡。至天漢四年,並蜀為西部,置兩都尉,一居旄牛,主徼外夷。一居青衣,主漢人
  8. 《後漢書西羌傳》月氏王為匈奴冒頓所殺,餘種分散,西踰岡領。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諸羌居止,遂與共婚姻。及驃騎將軍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開湟中,於是月氏來降,與漢人錯居。雖依附縣官,而首施兩端。其從漢兵戰鬥,隨埶強弱。
  9. 《魏略》曰:初,右渠未破時,朝鮮相歷谿卿以諫右渠不用,東之辰國,時民隨出居者二千餘戶,亦與朝鮮貢蕃不相往來。至王莽地皇時,廉斯鑡為辰韓右渠帥,聞樂浪土地美,人民饒樂,亡欲來降。出其邑落,見田中驅雀男子一人,其語非韓人。問之,男子曰:『我等漢人,名戶來,我等輩千五百人伐材木,為韓所擊得,皆斷髮為奴,積三年矣。』鑡曰:『我當降漢樂浪,汝欲去不?』戶來曰:『可。』鑡因將戶來出詣含資縣,縣言郡,郡即以鑡為譯,從芩中乘大船入辰韓,逆取戶來。降伴輩尚得千人,其五百人已死。鑡時曉謂辰韓:『汝還五百人。若不者,樂浪當遣萬兵乘船來擊汝。』辰韓曰:『五百人已死,我當出贖直耳。』乃出辰韓萬五千人、弁韓布萬五千匹,鑡收取直還。郡表鑡功義,賜冠幘、田宅,子孫數世,至安帝延光四年時,故受復除。
  10. 《漢書李廣利傳》是時,康居候視漢兵尚盛,不敢進。貳師聞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計以為來誅首惡者毋寡,毋寡頭已至,如此不許,則堅守,而康居候漢兵罷來救宛,破漢軍必矣。軍吏皆以為然,許宛之約。
  11. 11.0 11.1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建安十一年)三郡烏丸承天下亂,破幽州,略有漢民合十餘萬戶。袁紹皆立其酋豪為單于,以家人子為己女,妻焉。遼西單于蹋頓尤彊,為紹所厚,故尚兄弟歸之,數入塞為害。公將征之,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虜渠;又從泃河口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建安十二年)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眾甚盛。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眾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降者二十餘萬口。……
  12. 《後漢書‧卷十九‧耿弇列傳第九‧耿恭》 ……時焉耆、龜茲攻歿都護陳睦,北虜亦圍關寵於柳中。會顯宗崩,救兵不至,車師復畔,與匈奴共攻恭。恭厲士衆擊走之。後王夫人先世漢人,常私以虜情告恭,又給以糧餉。……
  13.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 ……永初三年夏,漢人韓琮隨南單于入朝,旣還,說南單于云:「關東水潦,人民飢餓死盡,可擊也。」單于信其言,遂起兵反畔,攻中郎將耿種於美稷。秋,王彪卒。冬,遣行車騎將軍何熙、副中郎將龐雄擊之。四年春,檀遣千餘騎寇常山、中山,以西域校尉梁慬行度遼將軍,與遼東太守耿夔擊破之。事已具慬、夔傳。單于見諸軍並進,大恐怖,顧讓韓琮曰:「汝言漢人死盡,今是何等人也?」乃遣使乞降,許之。單于脫帽徒跣,對龐雄等拜陳,道死罪。於是赦之,遇待如初,乃還所鈔漢民男女及羌所略轉賣入匈奴中者合萬餘人。 ……
  14.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援又為書與囂將楊廣,使曉勸於囂,曰:「春卿無恙。前別冀南,寂無音驛。援閒還長安,因留上林。竊見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季孟閉拒背畔,為天下表的。……今國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與諸耆老大人共說季孟,若計劃不從,真可引領去矣。前披輿地圖,見天下郡國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區區二邦以當諸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義,內有朋友之道。言君臣邪,固當諫爭;語朋友邪,應有切磋。……」
  15.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宗室·太原烈王瓌》……泰始二年就國。四年入朝,賜袞冕之服,遷東中郎將。十年薨,詔曰:「瓌乃心忠篤,智器雅亮。歷位文武,有榦事之績。出臨封土,夷、懷附,鎮守許都,思謀可紀。不幸早薨,朕甚悼之。今安厝在近,其追贈前將軍。」
  16. 《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第七十七·湟中月氏胡》……羌雖外患,實深內疾,若攻之不根,是養疾疴於心腹也。惜哉寇敵略定矣,而漢祚亦衰焉。嗚呼!昔先王疆理九土,判別畿荒,知夷貊殊性,難以道御,故斥遠諸,薄其貢職,唯與辭要而已。若二漢御戎之方,失其本矣。何則?先零侵境,趙充國遷之內地;煎當作寇,馬文淵徙之三輔。貪其暫安之埶,信其馴服之情,計日用之權宜,忘經世之遠略,豈夫識微者之為乎?……
  17. 《宋書·卷七十四·列傳第三十四·魯爽》(魯爽)奉辭於南平王鑠曰:「爽、秀得罪晉朝,負釁三世,生長絕域,遠身胡虜,兄弟闔門,淪點偽授,殞命不可,還國無因。近係南雲,傾屬東日,蓋猶痿人思步,盲者願明。嵩、霍咫尺,江、河匪遠,夷庚壅塞,隔同天地,痛心疾首,晝慨宵悲。虜主猖狂,豺豕其志,虐徧、戎,怨結幽顯。自盱眙旋軍,亡殪過半,昏酣沈湎,恣性肆身。爽、秀等因民之憤,藉將旅之願,齊契義奮,梟馘醜徒,馮恃皇威,肅清逋穢,牢、洛諸城,指期克定。規以涓塵,微雪夙負,方當束骸北闕,待戮司寇,懦節未申,伏心邊表。明大王殿下以叡茂居蕃,文武兼姿,遠邇欽傾,承風聞德,願垂援拯,以慰虔望。老弱百口,先遣歸庇。逼逼丹心,仰希懷遠。謹遣同義潁川聶元初奉詞陳聞。」
  18. 18.00 18.01 18.02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三國志魏書·卷三十·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魏書》曰:……至匈奴壹衍鞮單于時,烏丸轉彊,發掘匈奴單于冢,將以報冒頓所破之恥。壹衍鞮單于大怒,發二萬騎以擊烏丸。大將軍霍光聞之,遣度遼將軍范明友將三萬騎出遼東追擊匈奴。比明友兵至,匈奴已引去。烏丸新被匈奴兵,乘其衰弊,遂進擊烏丸,斬首六千餘級,獲三王首還。後數復犯塞,明友輒征破之。至王莽末,並與匈奴為寇。光武定天下,遣伏波將軍馬援將三千騎,從五原關出塞征之,無利,而殺馬千餘匹。烏丸遂盛,鈔擊匈奴,匈奴轉徙千里,漠南地空。建武二十五年,烏丸大人郝旦等九千餘人率眾詣闕,封其渠帥為侯王者八十餘人,使居塞內,布列遼東屬國、遼西、右北平、漁陽、廣陽、上谷、代郡、雁門、太原、朔方諸郡界,招來種人,給其衣食,置校尉以領護之,遂為漢偵備,擊匈奴、鮮卑。至永平中,漁陽烏丸大人欽志賁帥種人叛,鮮卑還為寇害,遼東太守祭肜募殺志賁,遂破其眾。至安帝時,漁陽、右北平、雁門烏丸率眾王無何等復與鮮卑、匈奴合,鈔略代郡、上谷、涿郡、五原,乃以大司農何熙行車騎將軍,左右羽林五營士,發緣邊七郡黎陽營兵合二萬人擊之。匈奴降,鮮卑、烏丸各還塞外。是後,烏丸稍復親附,拜其大人戎末廆為都尉。……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千里,南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漢時賜鼓吹伎人,常從玄菟郡受朝服衣幘,高句麗令主其名籍。後稍驕恣,不復詣郡,於東界築小城,置朝服衣幘其中,歲時來取之,今胡猶名此城為幘溝漊。溝漊者,句麗名城也。……
    ……漢初,燕亡人衞滿王朝鮮,時沃沮皆屬焉。漢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鮮,殺滿孫右渠,分其地為四郡,以沃沮城為玄菟郡。後為夷貊所侵,徙郡句麗西北,今所謂玄菟故府是也。沃沮還屬樂浪。漢以土地廣遠,在單單大領之東,分置東部都尉,治不耐城,別主領東七縣,時沃沮亦皆為縣。……沃沮諸邑落渠帥,皆自稱三老,則故縣國之制也。國小,迫於大國之間,遂臣屬句麗。句麗復置其中大人為使者,使相主領,又使大加統責其租稅,貊布、魚、鹽、海中食物,千里擔負致之,又送其美女以為婢妾,遇之如奴僕。……
    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濱大海,南與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極。……自漢已來,臣屬夫餘,夫餘責其租賦重,以黃初中叛之。夫餘數伐之,其人衆雖少,所在山險,鄰國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
    濊南與辰韓,北與高句麗、沃沮接,東窮大海,今朝鮮之東皆其地也。……漢末更屬句麗。……
    ……侯準旣僭號稱王,為燕亡人衞滿所攻奪,將其左右宮人走入海,居韓地,自號韓王。其後絕滅,今韓人猶有奉其祭祀者。漢時屬樂浪郡,四時朝謁。……
    ……卑彌呼以死,大作冢,徑百餘步,徇葬者奴婢百餘人。更立男王,國中不服,更相誅殺,當時殺千餘人。……
    《魏略西戎傳》曰:……貲虜,本匈奴也,匈奴名奴婢為貲。始建武時,匈奴衰,分去其奴婢,亡匿在金城、武威、酒泉北黑水、西河東西,畜牧逐水草,抄盜涼州,部落稍多,有數萬,不與東部鮮卑同也。其種非一,有大胡,有丁令,或頗有羌雜處,由本亡奴婢故也。……
  19. 《晉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十八·段灼》……臣前為西郡太守,被州所下己未詔書:「羌胡道遠,其但募取樂行,不樂勿強。」臣被詔書,輒宣恩廣募,示以賞信,所得人名即條言征西。其晉人自可差簡丁強,如法調取;至於羌胡,非恩意告諭,則無欲度金城、河西者也。自往每興軍渡河,未曾有變,故刺史郭綏勸帥有方,深加奬厲,要許重報。是以所募感恩利賞,遂立績效,功在第一。……
  20. 《晉書·卷九十二·列傳第六十二·庾闡》庾闡字仲初,潁川鄢陵人也。祖輝,安北長史。父東,以勇力聞。武帝時,有西域健胡趫捷無敵,晉人莫敢與校。帝募勇士,惟東應選,遂撲殺之,名震殊俗。……
  21. 《晉書‧卷十五‧志第五‧地理下‧日南郡象林縣》「自此南有四國,其人皆云漢人子孫。今有銅柱,亦是漢置此為界。貢金供稅也。」
    王隱《晉書‧卷二》「日南郡象林南有四國,皆稱漢人,貢金供稅。」
  22. 《南齊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三十八·魏虜》……諸曹府有倉庫,悉置比官,皆使通虜、語,以為傳驛。……初,佛狸母是漢人,為木末所殺,佛狸以乳母為太后。自此以來,太子立,輒誅其母。
  23. 《南齊書·卷五十九·列傳第四十·芮芮虜》……宋世其國相希利垔解星筭數術,通胡、語,常言南方當有姓名齊者,其人當興。昇明二年,太祖輔政,遣驍騎將軍王洪範使芮芮,剋期共伐魏虜。建元元年八月,芮芮主發三十萬騎南侵,去平城七百里,魏虜拒守不敢戰,芮芮主於燕然山下縱獵而歸。上初踐阼,不遑出師。
  24. 慧皎《高僧傳‧卷十三‧經師第九‧釋慧忍十一》……自大教東流,乃譯文者眾,而傳聲蓋寡。良由梵音重複,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
  25.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吐蕃下》十七年七月,吐蕃寇鹽州,又陷麟州,殺刺史郭鋒,毀城隍,大掠居人,驅党項部落而去。次鹽州西九十里橫槽烽頓軍,呼延州僧延素輩七人,稱徐舍人召。其火隊吐蕃沒勒遽引延素等疾趨至帳前,皆馬革梏手,毛繩縲頸。見一吐蕃年少,身長六尺餘,赤髭大目,乃徐舍人也。命解縛,坐帳中,曰:「師勿懼。余本漢人,司空英國公五代孫也。屬武后斵喪王室,高祖建義中泯,子孫流播絕域,今三代矣。雖代居職位,世掌兵要,思本之心無涯,顧血族無由自拔耳。此蕃、漢交境也,復九十里至安樂州,師無由歸東矣。」延素曰:「僧身孤親老,懇祈全活。」悲不自勝。又曰:「余奉命率師備邊,因求資食,遂涉漢疆,展轉東進至麟州。城既無備,援兵又絕,是以拔之。知郭使君是勳臣子孫,必將活之,不幸為亂兵所害。」適有飛鳥使至,飛鳥,猶中國驛騎也,云:「術者上變,召軍亟還。」遂歸之。
  26.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龜茲國》則天臨朝,長壽元年,武威軍總管王孝傑、阿史那忠節大破吐蕃,克復龜茲、于闐等四鎮,自此復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用兵三萬人以鎮之。既徵發內地精兵,遠逾沙磧。並資遣衣糧等,甚為百姓所苦。言事者多請棄之,則天竟不許。
  27. 《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錄第二契丹下》初,蕭翰聞德光死,北歸,有同州郃陽縣令胡嶠為翰掌書記,隨入契丹。而翰妻爭妬,告翰謀反,翰見殺,嶠無所依,居虜中七年。當周廣順三年,亡歸中國,略能道其所見。……契丹謂嶠曰:「夷狄之人豈能勝中國?然晉所以敗者,主暗而臣不忠。」因具道諸國事,曰:「子歸悉以語漢人,使漢人努力事其主,無為夷狄所虜,吾國非人境也。」嶠歸,錄以為《陷虜記》雲
  28. 蘇轍《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出山》燕疆不過古北闕,連山漸少多平田。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駢車依水泉。橐駝羊馬散川谷,草枯水盡時一遷。漢人何年被流徙,衣服漸變存語言。力耕分獲世為客,賦役稀少聊偷安。奚單弱契丹橫,目視漢使心悽然。石瑭竊位不傳子,遺患燕薊逾百年。仰頭呼天問何罪。自恨遠祖従祿山此皆燕人語也
  29. 范仲淹《太子右衛率府率田公墓誌銘》
    …………
    公諱紹方,其先鴈門人。曾、高家於冀。自耶律氏熾,得石晉山後八郡,又歲侵兩河間。王考諱某,被遷於盧龍,署之以官,復治産雲中,而貨殖焉。考諱某,能幹父之蠱,其家益顯,娶王氏而生公。
    公少稱才武,抱氣重諾,有燕趙之風。義事耶律,得親信左右,常從而南牧。帳下多掠獲漢家士民,俾公屍之,公默計之曰:「漢人,吾曹也。驅之如犬羊,非有罪辜,將孥戮於虜中。」乃縱之,夜亡者千計。此德於人多矣!公亦自負,謂:「大丈夫胡能老於異域哉!考妣既葬,吾其歸歟!」乃匿身草莽,會夜則負斗而奔。既達朝廷,真宗憫然嘉之,補職於三班。以其勇果,屢委軍甲,捕外方寇,所謂巡檢者。至則盜息,民得按堵。
    …………
  30. 《三朝北盟會編卷六》四月二十三日辛亥,童貫駐軍高陽關,宣撫司揭榜示眾,榜曰:「幽燕一方本為吾境,一旦陷沒幾二百年,比者漢、蕃離心,內外變亂,舊主未滅,新君纂攘,哀此良民重罹塗炭,當司遵奉睿旨統率重兵巳次近邊,奉辭問罪務在救民不專殺戮,爾等各宜奮身早圖歸計,有官者復還舊次;有田者復業如初;若能身率豪傑別立功效即當優與官職厚賜金帛;如能以一州一縣來歸者即以其州縣任之;如有豪傑以燕京來獻,不拘軍兵百姓,雖未命官便與節度使、給錢十萬貫、大宅一區。惟在勉力同心背虜歸,永保安榮之樂,契丹諸蕃歸順亦與漢人一等。已戒將士不得殺戮,一夫儻或昏迷不恭,當議別有措置應,契丹自來一切橫斂悉皆除去,雖大兵入界,凡所須糧草及車牛腳價並不令燕人出備,仍免二年稅賦。」
  31.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四十三》引《節要》曰:.......又聞粘罕初圍太原,有保正石竧起寨於西山保聚村民,人甚眾且強悍多豪俠,每朔望告戒必以忠孝為主,由是戶多可恃人盡知方,金人攻之往往為竧敗,金賊屢屢遁去及多邀金人出掠者,由是粘罕遣大軍破而擒之,皆粘罕怒使之也,當破之日,竧已保守八月矣。粘罕既得竧,命釘之於車,剚刃於股將欲支解之,竧頗節義,自持皇恩素感忠赤,昂藏之概傲慢之態磊磊落落,絕無顧慮之念生死鼎鑊之懼,鐵石忠貞不是過也,粘罕雖腥膻部落,不覺驚異,徐謂竧曰:「爾若降我,當命爾以官。」竧嫚罵曰:「爺是漢人,甘死不降番狗,你識爺麼!姓石,石上釘橛更無移改!」竟為賊所害。
  32.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卷十九邊防二庚子五部落之變》「五部落居黎之西,去州百餘里,限以飛越嶺。有姓郝、趙、王、劉、楊五族,因以得名,即唐史所謂兩面羌也,其居疊石為碉人積糗糧器甲於上,族無豪長,惟老宿之聽。往來漢地,熟悉能華言,故比諸蕃尤姦黠…………蕃賊自西鎮村長驅而來,及奉龍鎮富莊頭,居民二百年生業及官軍糗糧器甲俱被擄掠,蕃賊見所得甚夥,驅漢人負載以歸,由是不及近郊,西邊驚移之民奔入城中,郡始倉皇失措,福謙因得中風病,又有巡檢王價者,守州西北馬鞍山之隘,聞兵敗欲遁歸,倡言蕃賊入城無數,城中居民驚擾,後詰之,乃知其詐。」
  33. 《明實錄太祖卷九十二洪武七年八月》甲辰,遣故元官趙元佑、張進、沙德成齎詔並織金文綺賜元左丞阿里,仍遣夾失伯里等同還,因齎詔諭大理曰:「始因有元失馭海內雲擾華夷無主,朕自洪武元年戊申秋八月群雄盡平,復我漢人故國統一中夏,於今七年四夷諸蕃皆已稱臣入貢,惟爾大理未甞遣使,近稽載籍大理在唐宋時受封王爵,至元削去國名止稱土官,今其國乃元君遺泒梁王者主之,未復故封,朕命臣僚議準唐宋故事,封爾段氏為大理國王,故特遣使先諭朕意,使回當發印誥,令爾王臣開國理民,同享承平之福,爾其審之。」
  34. 《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三十一年(1449)八月》通事金自安到遼東,先遣人馳報云:「臣見東寧衞人朴鎭問聲息,答云:『達達圍廣寧三日不拔,解圍退屯於十里之地。』又東寧衞指揮高洪鎭旅順口子,聞達達聲息,卽率所領軍,馳入遼東城,守門者誤以為達達兵來,顚倒閉門。初,達達來毀廣寧等處長墻四十餘里,守埤者走報,監軍摠兵官等皆曰:『妄也。』杖其人而囚之,再報亦如之,又至再三,皆不信,略不守備,達達果突入擄人畜,不可勝計。達達執高麗及女眞人則曰:『汝等,本皆予種也。』使辮髮,令効其衣冠;若執漢人,皆割鼻耳。東寧衛人曰:『我輩本是高麗人,中國之亂如此,欲投義州,但不識許入否。』」
  35. 《朝鮮王朝實錄成宗實錄二十二年(1491)八月》聖節使朴崇質回到遼東馳啓曰:「臣本月十五日朝,遣通事金孟敬詣摠兵官羅雄,請護送軍,雄問:『汝國邊境有何事乎?』孟敬答云:『聞有聲息,故今請護送軍。』雄曰:『建州衛達子卜花禿等,九十月、十一二月間,欲犯汝國邊境,汝國禮義之地,與中國似一家,摠兵官使兵護送於八站,則雖達子何畏。』又云:『野人事報牒到此,明日更來抄去。』,十六日朝,孟敬抄來,其文曰:『欽差分守開原等處右參將都指揮使崔勝爲傳報夷情事,據開原備禦都指揮使裵震呈,弘治四年七月初十日,據通事百戶白洪呈,審得海西葛林衛女直指揮答罕出等五名,到市報說「今年六月二十八日,有黑龍江野人頭兒主孔革,領着二、三百人馬,說稱要來開原地方上偸搶,又怕爾海西山場並松花江三寨的人,先去開原報道,怕他人馬趕殺不得搶時,我每說搶爾三寨幷山場的人回去。」又說「七月初一日,我每都督都里吉馬牛的百姓馬忽等三十多人馬,詐說遼河打魚,要來漢人地上偸搶行間。」又有海西欽眞河衛女直哈荅亦報「七月初三日,有建州頭兒都督卜花禿來我本寨雇馬,他說『我每先去高麗後門搶了兩遭回來了,如今又來雇馬,還要去搶高麗。』 又與我每說『南朝的人馬,要到秋間,征伐爾海西一帶的人。』我每聽得這話害怕,就來開原馬法,每上報得知道。」據報備呈到來會同。欽差分守開原等處,太監藍看得所報,前請除行屬,嚴謹隄備外,合用手本,煩請知會,須至手本者。弘治四年七月初十日,右參將都指揮使崔勝欽差分守開原等處,右參將都指揮使崔勝為傳報事,據開原備禦都指揮使裴震呈,據通事白洪呈,審得海西葛林衛女直指揮答罕出報說:「建州頭兒卜花禿親來租我海西頭兒兀加的靑馬,有兀加不肯與,他歇了一夜,問他:『爾租馬要做甚麿?』 卜花禿回說:『五、六月船上過江,搶了高麗家三遭,如今租好馬,多收拾人馬,還要去搶。』」不知高麗後門,不知漢人地方上去搶有這等事。我親來見開原馬法們報得知道。弘治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36. 《朝鮮王朝實錄成宗實錄十五年(1484)九月》更議唐女處置事。鄭昌孫議:「世宗敎云:『被擄唐人逃來,其主若細知尋蹤而來,則宜從權還給。』此於事大,雖似未穩,權宜之策,不得不爾。」沈澮、李克培議:「三者之來,李暹初不許接,宜矣,今旣許接,越在我境。若不解送而還給,其夫,後日若逃還本土,說此意,則前日事大之意,一朝掃如矣。解送爲便。」尹弼商議:「三者之事,臣反覆思之,彼雖稱漢女,未可的知。假令是實,以事勢計之,兵家之法,有奇有正,制事之宜,亦有經權。今當從奇從權,務弭邊釁而已,不可慕虛名,而取實禍也。臣意以謂『還給其夫,甚合事體。』」洪應、盧思愼議:「前此唐人爲野人所擄,而逃來我國者非一,野人追蹤而來請者亦多。皆云:『此非汝土之人,原係漢人,本國事大以誠,例皆解送,汝等所知。』以此答之,已成格例,彼亦無怨言矣。當初不納則已矣,今已受而納之矣,若又還與,則非惟大義不可,後有唐人逃來,彼據此例,以請之,將何辭而拒之?解送爲便。」傳於承政院曰:「於僉意何如?」承旨等啓曰:「唐人解送,已有前例,今若還給,則非徒有虧事大之義,後有逃來者,亦援例以請曰:『前日已還愁升應巨之妻,今何獨不然?』則將何辭而答之?」傳曰:「以大義言之,則固當解送。然解送,則邊釁立生,今姑下諭監司,語三者曰:『汝雖稱唐女,豈信汝言乎?當以野人待之。』又諭節度使,愁升應巨來尋與否,令卽馳啓。」
  37. 《朝鮮王朝實錄宣祖實錄三十年(1597)四月注》咨意大略:「……開城、平壤二處,開府立鎭,練兵、屯田,西接鴨綠、旅順之師,東為王京、鳥嶺之援。須得實心練事,才力兼全者,爲巡撫司道,而專任之,聽其便宜行事,選其才能者數十輩,分署各處,爲之長帥,就朝鮮之人,雜之以漢人,齊之以法,敎之以漢戰。因而務農勸織,通商惠工,卽山鑄錢,以資軍興,如火藥、利器,或供其所乏,而不必一一盡仰於朝廷。直待夷氛悉凈,然後,議撤鳥嶺以南,相機進止,毋得浪戰損威,鳥嶺以北,還定安集,不許尺寸有失。又當通登、萊入遼之海路,從此轉餉,以資軍興,從此渡軍,以講水戰,使往來之人,不疲於陸」云云。
  38.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太白山本七年(1615)閏八月注》(許)筠所買書籍,間有所自作,又有《林居漫錄》一卷草本,言王奸兄位次,嗣位不正,故王不自奏,使臣僚呈文辨正。蓋筠之隷屬玄應旻,多材能語,出入市井,換貿如漢人,故能以贗書混其中,華人莫能辨。
  39.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太白山本十一年(1619)三月》賊悉衆合圍,士卒知必死,憤慨欲戰,賊乃招我國胡譯河瑞國,語以通和解兵之意。金景瑞先往虜營,結約賊將而還,景瑞又要弘立俱盟。天朝敗兵數百,屯據原阜,賊呼我軍中曰:『漢人之在爾軍者,悉出之。』又呼曰:『鮮人之在漢陣者,皆歸之。』時喬遊擊來投我軍,以爲庇身之所,見我國與奴連和情態卽異,書小紙,付其家丁,以傳其子之在遼東者,卽以弓弦繫項,我國將官救之,乃挺身墮崖而死。弘立等盡搜天兵,送於虜陣,賊縱擊盡之。
  40.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太白山本十四年(1622)正月》平安監司朴燁馳啓:「頃日賊犯三郡時,漢人男女被殺五百七十八人,屍身皆令收拾埋瘞矣。」
  41.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太白山本十四年(1622)三月》義州府尹馳啓「賊兵二三十餘騎,出沒江邊,搜殺避亂漢人」事。
  42. 《Ancient DNA reveals that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northern Han Chinese was shaped prior to 3,000 years ago》
  43. 金力《漢族的遺傳結構:文化傳播伴隨人口擴張》
  44. 張鳳環、李輝、黃立群、胡盛平《中原漢族是潮汕漢族父系遺傳成份的主要貢獻者》……中原漢族男性是潮汕漢族父系遺傳成分的主要貢獻者;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結果顯示潮汕漢族大體上與南方漢族聚類,但在南方漢中更接近閩南、台灣、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漢族人群;遺傳樹和分子方差分析(AMOVA)結果顯示中國人群傾向於按照其語系分組聚類,而非按照其地理分佈,顯示父系遺傳與語言的緊密關聯。這些分析顯示父系遺傳方面,南方和北方人群的界線並不明顯。……總體上,潮汕漢族與南方漢族聚在一起,但相對於其他南方漢族人群,潮汕漢族更接近於閩南、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漢族。潮汕漢族和這4個人群的遺傳距離D值分別是0.000006,0.000008,0.000008和0.00001。……在北方漢族中,河南漢族與南方漢族的距離(D=0.000009),是潮汕漢族與各北方漢族的遺傳距離中的最小值,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中原漢和南方漢的親密關係。……
    表3 潮汕人群的融合分析
    ……本研究的結果再次證實之前報導的潮汕人的中原起源,而且顯示中原漢族是潮汕父系遺傳成分的主要貢獻者,說明潮汕漢族和中原漢族有着高度相似的父系遺傳成分。……總之,本研究中我們首次分析了潮汕漢族的父系遺傳結構及與其他中國人群的關係。我們的結果再次驗證了潮汕漢族的父系遺傳成分主要來自中原漢族,而僅一小部分來自南方土著。而且,在父系遺傳方面,中國人群傾向於按照語系進行聚類而非按照地理分佈聚類。另外,從Y染色體遺傳標記分析觀察到,南北和北方人群的界線並不明顯。
  45. 李添嬌《中原仰韶至龍山時期古代人群基因組學研究》……全基因組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河南仰韶和龍山文化人群與中國現代的漢族人群聚類在一起。在F3分析中仰韶和龍山古人群與中國的漢族、畲族、土家族、苗族人群共享較多的等位基因。以上分析說明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仰韶與龍山人群遺傳組分高度相似,對現代的漢族、畲族、土家族等人群有着遺傳貢獻。……全基因組數據分析表明,仰韶和龍山時期中原地區的農耕人群二者的遺傳組成極其相似但卻有着略微的不同,即龍山人群相較於仰韶人群攜帶有較多的南方成分。在現代漢族人群在早期的形成階段,中原仰韶和龍山文化時期人群提供了重要的遺傳框架。漢族人群在隨後的發展中,不斷有不同的來源,尤其是東亞南部人群的加入,豐富了人群的遺傳成分的多樣性但並未改變遺傳的主體框架。
  46. 崔銀秋、方燕明、寧超、李添嬌《河南禹州瓦店遺址龍山時期古代居民DNA分析》:「通過分子遺傳學方法對黃河流域龍山文化晚期的禹州瓦店人群進行的全基因組的測定和分析,結果顯示無論是單親遺傳標記的單倍型類群的分佈還是全基因組的PCA以及f3分析都表明古代瓦店人群在遺傳上與現代漢族遺傳距離最近,因此我們推測中原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己經形成了現代漢族遺傳結構的早期框架,在以後的民族形成過程中,中原群體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外來的基因對漢族遺傳結構沒有造成根本的改變。」
  47. 王紅、吳紅、劉維達、金力《漢族和藏族人群膚色的測定》……中國漢族和藏族人群之間皮膚反射係數差異有顯著性,同時發現藏族人的膚色深於漢族人。……
  48. 《後漢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七·丁鴻》時大郡口五六十萬舉孝廉二人,小郡口二十萬並有蠻夷者亦舉二人,帝以為不均,下公卿會議。鴻與司空劉方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階品,蠻夷錯雜,不得為數。自今郡國率二十萬口歲舉孝廉一人,四十萬二人,六十萬三人,八十萬四人,百萬五人,百二十萬六人。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三歲一人。」帝從之。
  49. 《後漢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九·仲長統》損益篇:「........向者,天下戶過千萬,除其老弱,但戶一丁壯,則千萬人也。遺漏既多,又蠻夷戎狄居漢地者尚不在焉。丁壯十人之中,必有堪為其什伍之長,推什長已上,則百萬人也。........」
  50. 《後漢書·郡國五》注……伏無忌所記,每帝崩,輒最戶口及墾田大數,今列於後,以見滋減之差焉。光武中元二年,戶四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明帝永平十八年,戶五百八十六萬五百七十三,口三千四百一十二萬五千二十一。章帝章和二年,戶七百四十五萬六千七百八十四,口四千三百三十五萬六千三百六十七。和帝永興元年,戶九百二十三萬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萬六千二百二十九,墾田七百三十二萬一百七十頃八十畝百四十步。安帝延光四年,戶九百六十四萬七千八百三十八,口四千八百六十九萬七百八十九,墾田六百九十四萬二千八百九十二頃一十三畝八十五步。順帝建康元年,戶九百九十四萬六千九百一十九,口四千九百七十三萬五百五十,墾田六百八十九萬六千二百七十一頃五十六畝一百九十四步。沖帝永嘉元年,戶九百九十三萬七千六百八十,口四千九百五十二萬四千一百八十三,墾田六百九十五萬七千六百七十六頃二十畝百八步。質帝本初元年,戶九百三十四萬八千二百二十七,口四千七百五十六萬六千七百七十二,墾田六百九十三萬一百二十三頃三十八畝。
  51. 《晉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二十六·江統》
  52.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53.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乃分徙降者邊五郡故塞外正義五郡謂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並是故塞外,又在北海西南。,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為屬國正義以降來之民徙置五郡,各依本國之俗而屬於漢,故言「屬國」也。
  54. 《漢書·武帝紀》(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殺休屠王,並將其眾合四萬餘人來降,置五屬國以處之師古曰:「凡言屬國者,存其國號而屬漢朝,故曰屬國。」
  55. 《漢書·地理志上》
  56. 56.0 56.1 56.2 孫紅飛《兩漢都城規劃佈局探析》
  57. 張慶捷《漢代自耕農副業產值試探》……漢代自耕農有兩大生產,一是糧食生產,二是副業生產。兩大生產同步並進,互相補充……漢代最低糧價為三十文,五十石就是一千五百文……在正常年景下,「有田百畝」的自耕農的副業產值大約是在二千七百四十文至五千四百二十文之間。這是一筆很大的的產值,有了這筆收入,自耕農在正常年景下就不會入不敷出了。……
  58. 柳春藩《漢代自耕農經濟試析》……就擁有土地的平均數來說,《漢書地理志》關於平帝時戶口墾田數的記載是:「定墾田八百二十七萬五百三十六頃。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由此可以看出一戶人口平均約為4.9人,一戶擁有耕地平均約為六十八畝,如果考慮到地主擁有更多的土地和國家直接經營的一些土地等情況,自耕農一戶平均擁有的土地,還要少些,當為六十畝左右。……三小石為大石一石八斗,四小石為大石二石四斗。因此,我們判斷西漢時期中原地區的平均畝產量約為粟二大石……漢簡中關於糧價的記載很多,基本上都屬於通常情況,大致在三十五錢到一百四十錢之間浮動……西北地區寒冷,產量偏低,我們取其中間偏下數做為中原地區的平均糧價,即七十錢一石。……用耕種六十畝土地收入的一百二十石減去支出的一百二十四石,尚不足四石,這可由副業收入來補充。……
  59. 石衛國、張慶捷《從考古資料看漢代社會經濟形態》
  60. 翟麥玲《從法律角度看漢代奴婢的社會地位》
  61. 劉春雨《告緡沒入奴婢人數蠡測》
  62. 62.0 62.1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夫餘)其俗用刑嚴急,被誅者皆沒其家人為奴婢。盜一責十二。男女淫皆殺之,尤治惡妒婦,既殺,復屍於山上。……(高句驪)無牢獄,有罪,諸加評議便殺之,沒入妻子為奴婢。……倭在韓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為居,凡百餘國。自武帝滅朝鮮,使驛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世世傳統。其大倭王居邪馬臺國。樂浪郡徼,去其國萬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韓國七千餘里。……
  63. 63.0 63.1 《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第六十四上》……其送死,有棺槨金銀衣裳,而無封樹喪服;近幸臣妾從死者,多至數十百人。舉事常隨月,盛壯以攻戰,月虧則退兵。其攻戰,斬首虜賜一卮酒,而所得鹵獲因以予之,得人以為奴婢,故其戰,人人自為趨利,善為誘兵以包敵。故其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瓦解雲散矣。……其明年,西域城郭共擊匈奴,取車師國,得其王及人眾而去。單于復以車師王昆弟兜莫為車師王,收其餘民東徙,不敢居故地。
  64. 《華陽國志·卷十上·先賢士女總讚》孟由至孝。遐葉睎風。禽堅,字孟由,成都人也。父信,為縣使越嶲,為夷所得,傳賣歷十一種。去時堅方妊六月,生,母更嫁。堅壯,乃知父湮沒。鬻力傭賃,得碧珠以求父,一至南中, 三出徼外,周旋萬里,經時六年四月,突瘴毒狼虎,乃至夷中得父。父相見悲感,夷徼哀之,即將父歸,迎母致養。州郡嘉其孝,召功曹,辟從事,列上東觀。太守王商追贈孝廉,令李苾為立碑銘,迄今祠之。
  65. 朱澤坤《略論先秦時期庶人姓氏之有無》
  66. 《漢書·卷九十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孝文竇皇后》……竇後兄長君。弟廣國字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為人所略賣,其家不知處。傳十餘家至宜陽,為其主人入山作炭。暮臥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厭殺臥者,少君獨脫不死。自卜,數日當為侯。從其家之長安,聞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雖少,識其縣名及,又嘗與其姊採桑,墮,用為符信,上書自陳。皇后言帝,召見問之,具言其故,果是。復問其所識,曰:「姊去我西時,與我決傳舍中,匄沐沐我,已,飯我,乃去。」於是竇皇后持之而泣,侍御左右皆悲。乃厚賜之,家於長安。……
  67. 《漢書·卷九十二·游俠傳第六十二·陳遵》……居長安中,列侯近臣貴戚皆重貴之。牧守當之官,及郡國豪桀至京師者,莫不相因到遵門。……時列侯有與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門,曰陳孟公,坐中莫不震動,既至而非,因號其人曰陳驚坐雲。……
  68. 《漢書·卷九十九中·王莽傳第六十九中》……王興者,故城門令史。王盛者,賣餅 。莽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餘人,兩人容貌應卜相,徑從布衣登用,以視神焉。餘皆拜為郎。……
  69.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建和三年)十一月甲申,詔曰:「朕攝政失中,災眚連仍,三光不明,陰陽錯序。監寐寤歎,疢如疾首。今京師廝舍,死者相枕,郡縣阡陌,處處有之,甚違周文掩胔之義。其有家屬而貧無以葬者,給直,人三千,喪主布三匹;若無親屬,可於官壖地葬之,表識姓名,為設祠祭。又徒在作部,疾病致醫藥,死亡厚埋藏。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稟穀如科。州郡檢察,務崇恩施,以康我民。」……
  70. 《後漢書·卷四十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第五倫》……倫後為鄉嗇夫,平傜賦,理怨結,得人歡心。自以為久宦不達,遂將家屬客河東,變名姓,自稱王伯齊 ,載鹽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親友故人莫知其處。……
  71. 《潛夫論·救邊》往者羌虜背叛,始自涼、並,延及司隸,東禍趙、魏,西鈔蜀、漢,五州殘破,六郡削跡,周迴千里,野無孑遺,寇鈔禍害,晝夜不止,百姓滅沒,日月焦盡。而內郡之士不被殃者,咸雲當且放縱,以待天時。用意若此,豈人心也哉!……
  72. 《潛夫論·實邊》前羌始叛,草創新起,器械未備,虜或持銅鏡以象兵,或負板案以類楯,惶懼擾攘,未能相持。一城易制爾,郡縣皆大熾。及百姓暴被殃禍,亡失財貨,人哀奮怒,各欲報讎,而將帥皆怯劣軟弱,不敢討擊,但坐調文書,以欺朝廷。…………
  73. 《論衡·詰術》………夫人之有姓者,用稟於天。天得五行之氣為姓邪?以口張歙、聲外內為姓也?如以本所稟於天者為姓,若五穀萬物稟氣矣,何故用張口歙、聲內外定正之乎?古者因生以賜姓,因其所生賜之姓也。若夏吞薏苡而生,則姓苡氏;商吞燕子而生,則姓為子氏,周履大人跡,則姬氏。其立名也,以信、以義、以像、以假、以類。………匈奴之俗,有名無姓字,無與相調諧,自以壽命終,禍福何在?………
  74. 《風俗通義·過譽》…江夏太守河內趙仲讓,舉司隸茂材,為高唐令,密乘轝車,徑至高唐,變易名姓,止都亭中十餘日。……
  75. 75.0 75.1 《漢書·卷九·元帝紀第九》……詔曰:「蓋聞賢聖在位,陰陽和,風雨時,日月光,星辰靜,黎庶康寧,考終厥命。今朕恭承天地,託於公侯之上,明不能燭,德不能綏,災異並臻,連年不息。乃二月戊午,地震於隴西郡,毀落太上皇廟殿壁木飾,壞敗豲道縣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壓殺人眾。山崩地裂,水泉湧出。天惟降災,震驚朕師。治有大虧,咎至於斯。夙夜兢兢,不通大變,深惟鬱悼,未知其序。間者歲數不登,元元睏乏,不勝饑寒,以陷刑辟,朕甚閔之。郡國被地動災甚者無出租賦。赦天下。有可蠲除減省以便萬姓者,條奏,毋有所諱。丞相、御史、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言極諫之士,朕將親覽焉。」………(永光)二年春二月,詔曰:「蓋聞唐虞象刑而民不犯,殷周法行而姦軌服。今朕獲承高祖之洪業,託位公侯之上,夙夜戰栗,永惟百姓 之急,未嘗有忘焉。然而陰陽未調,三光晻昧。元元大困,流散道路,盜賊並興。有司又長殘賊,失牧民之術。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虧。咎至於此,朕甚自恥。為民父母,若是之薄,謂百姓何!其大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鰥寡孤獨高年、三老、孝弟力田帛。」………
  76. 《白虎通德論·卷八·姓名》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厚親親、遠禽獸、別婚姻也。故世別類,使生相愛,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為重人倫也。姓生也,人所稟天氣所以生者也。《詩》云:「天生烝民。」《尚書》曰:「平章百姓。」姓所以有百者何?以為古者聖人吹律定姓,以紀其族。人含五常而生,聲有五音,宮、商、角、徵、羽,轉而相雜,五五二十五,轉生四時,故百而異也。氣殊音悉備,故殊百也。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貴功德,賤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聞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為善也。或氏王父字何?所以別諸侯之後,為興滅國、繼絕世也。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各以其王父字為氏。故魯有仲孫、季,楚有昭、屈原,齊有高國、崔立氏三,以知其為子孫也。王者之後二稱王子,兄弟立而皆封也。或曰王孫上稱王孫也。堯知命,表稷、契,賜生子、姓,皋陶典刑不表姓,言天任德遠刑。禹姓姒氏,祖以薏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鳥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跡生也。
  77. 77.00 77.01 77.02 77.03 77.04 77.05 77.06 77.07 77.08 77.09 77.10 77.11 77.12 77.13 77.14 77.15 77.16 77.17 77.18 77.19 77.20 77.21 77.22 77.23 77.24 77.25 77.26 《漢書·匈奴傳下》
  78. 《漢書·蕭望之傳》
  79. 79.0 79.1 《漢書·王莽傳中》五威將奉符命,齎印綬,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蠻夷,皆即授新室印綬,因收故漢印綬。…………其東出者,至玄菟、樂浪、高句驪、夫餘;南出者,隃徼外,歷益州,貶句町王為侯;西出者,至西域,盡改其王為侯;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單于印,改漢印文,去「璽」曰「章」。……莽發高句驪兵,當伐胡,不欲行,郡強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為寇。
  80. 80.0 80.1 《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第一》
  81. 81.0 81.1 王培新《西北朝鮮地區木槨墓研究》公元前1世紀~公元1世紀,流行於西北朝鮮的木槨墓同這一地區社會結構的改變密切相關。據中國文獻記載:公元前108年,漢朝於朝鮮半島北部設立四郡,其中的樂浪郡一直存在到4世紀初。木槨墓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西北朝鮮的木槨墓,無論木槨形制還是主要隨葬品都與中國內地漢墓高度趨同。比較分析結果表明,西北朝鮮木槨墓的文化淵源來自中國內地的遼寧、京津冀及山東、蘇北地區,木槨墓墓主人身份為樂浪郡漢民。
    …………木槨墓主要分佈在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平壤市、平安南道、南浦市、黃海南道、黃海北道一帶。木槨墓多以群集的形式修建於大同江下游地區和載寧江流域的低矮丘陵或河岸台地的頂部,墓葬一般按自然地勢分群埋葬。平壤市大同江南岸樂浪土城遺址的南部,是木槨墓的最大分佈區。據朝鮮學者的統計,在這一區域內共發掘木槨墓1000餘座。此外,平安南道南部、南浦市以及黃海南道、黃海北道北部也分佈着相當多數量的木槨墓。……………………西北朝鮮地區的木槨墓,無論木槨形制還是主要陶器器形,都和與其毗鄰的遼寧、京津冀及山東、蘇北地區漢墓高度近同,木槨墓的文化淵源應來自中國內地。
    ……自戰國晚期以來,中國內地居民就不斷移住朝鮮半島北部,秦漢之際移民人數劇增。《後漢書·東夷列傳》記載,「漢初大亂,燕、齊、趙人往避地者數萬口」。由於大批中國內地居民的移居,西北朝鮮地區從戰國晚期開始,中國文化因素不斷增強,並逐漸形成了有別於半島其他地方的獨特考古學文化區。考古資料表明,西北朝鮮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在樂浪郡設立後,逐漸與內地文化趨同,最終形成了具有鮮明漢文化特徵並保持了一定地方特色的樂浪文化。.…………樂浪土城出土封泥中所見人物姓名,也都是漢民姓氏。據《後漢書·王景傳》記載:「王景字仲通,樂浪冉邯人也。八世祖仲,本琅邪不其人。好道術,明天文。諸呂作亂,齊哀王襄謀發兵,而數問於仲。及齊北王興居反,欲委兵師仲,仲懼禍及,乃浮海東奔樂浪山中,因而家焉。父閎,為郡三老。更始敗,土人王調殺郡守劉憲,自稱大將軍、樂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將兵擊之。至遼東,閎與郡決曹史楊邑等共殺調迎遵,皆封為列侯,閎獨讓爵。」據此記載可知,王景出身樂浪郡冉邯縣,祖先王仲原為琅邪郡不其縣人,避難至樂浪,其父王閎曾為郡三老。表明王閎一族在樂浪地區有着相當大的勢力。「土人王調」從其姓氏及其篡權後自稱「大將軍、樂浪太守」等職的事實推斷,也應與王閎同樣,為樂浪本地漢民豪族。……
  82. 82.0 82.1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第一》始祖,姓朴氏,諱赫居世。前漢孝宣帝五鳳元年甲子四月丙辰一曰正月十五日即位,號居西干,時年十三。國號徐那伐。先是,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為六村,一曰閼川楊山村,二曰突山高墟村,三曰觜山珍支村或雲干珍村,四曰茂山大樹村,五曰金山加利村,六曰明活山高耶村,是為辰韓六部。高墟村長蘇伐公望楊山麓蘿井傍林間有馬跪而嘶,則徃觀之,忽不見馬,只有大卵。剖之,有嬰兒出焉,則收而養之。及年十餘歲,岐嶷然夙成。六部人以其生神異,推尊之,至是立為君焉。辰人謂瓠為朴,以初大卵如瓠,故以朴為姓。居西干,辰言王或雲呼貴人之稱。………三十年夏四月己亥晦,日有食之。樂浪人將兵來侵,見邉人夜戶不扄,露積被野,相謂曰:「此方民不相盜,可謂有道之國。吾儕潛師而襲之,無異於盜,得不愧乎?」乃引還。……(南觧次次雄)元年秋七月,樂浪兵至,圍金城數重。王謂左右曰:「二聖棄國,孤以國人推戴,謬居於位,危懼若涉川水。今鄰國來侵,是孤之不德也,爲之若何?」左右對曰:「賊幸我有喪,妄以兵來,天必不祐,不足畏也。」賊俄而果退。……(脫觧尼師今)九年春三月,王夜聞金城西始林樹間有鷄鳴聲。遲明,遣瓠公視之,有金色小櫝掛樹枝,白鷄鳴於其下。瓠公還告。王使人取櫝開之,有小男兒在其中,姿容奇偉。上喜,謂左右曰:「此豈非天遺我以令胤乎!」乃收養之。及長,聦明多智略,乃名閼智。以其出於金櫝,姓金氏。改始林名鷄林,因以為國號。……
  83. 《三國史記·百濟本紀第一》……溫祚都河南慰禮城,以十臣為輔翼,國號十濟,是前漢成帝鴻嘉三年也。……十七年春,樂浪來侵,焚慰禮城。……
  84. 84.0 84.1 《漢書·地理志下》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為百餘國,以歲時來獻見雲。
  85. 85.0 85.1 《三國志·卷三十二·蜀書二·先主傳第二》……(建安)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 。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先主次於陽平關,與淵、郃等相拒。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山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遂有漢中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咸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里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86. 《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第六·張飛》……曹公破張魯,留夏侯淵、張郃守漢川。郃別督諸軍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漢中,進軍宕渠、蒙頭、盪石,與飛相拒五十餘日。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邀郃軍交戰,山道迮狹,前後不得相救,飛遂破郃。郃棄馬緣山,獨與麾下十餘人從間道退,引軍還南鄭,巴土獲安。先主為漢中王,拜飛為右將軍、假節。……
  87. 干寶《晉紀》曰:吳將全琮寇芍陂,朱然、孫倫五萬人圍樊城,諸葛瑾、步騭寇柤中 ;琮已破走而樊圍急。宣王曰:「 柤中民、夷十萬,隔在水南,流離無主,樊城被攻,歷月不解,此危事也,請自討之。」議者咸言:「賊遠圍樊城不可拔,挫于堅城之下,有自破之勢,宜長策以御之。」宣王曰:「軍志有之:將能而御之,此為縻軍;不能而任之,此為覆軍。今疆埸騷動,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憂也。」
  88.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建安二十年)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舉巴夷賨民來附,於是分巴郡,以胡為巴東太守,濩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天子命公承制封拜諸侯守相。……
  89. 《華陽國志‧卷二‧漢中志》……至劉焉子璋為牧時,魯益驕恣,璋怒。建安五年,殺魯母、弟。魯率巴夷杜濩、朴胡、袁約等叛為讎敵。魯時使使漢朝,亦慢憍。帝室以亂,不能征,就拜鎮民中郎將、漢寧太守。不置長吏,皆以祭酒治民。璋數遣龐羲、李思等討之,不能克。而巴夷日叛,乃以羲為巴西太守禦魯,又遣楊懷、高沛守關頭。請劉先主討魯。先主更襲取璋。二十年,魏武帝西征魯,魯走巴中。先主將迎之,而魯功曹巴西閻圃說魯北降歸魏武,贊以大事,宜附託杜濩、朴胡委質,不然,西結劉備以歸之,魯勃然曰:「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遂委質魏武。武帝拜魯鎮南將軍,封襄平侯,又封其五子皆列侯。時先主東取江州,巴人稽服。魏武以巴夷王杜濩、朴胡、袁約為三巴太守;留征西將軍夏侯淵及張郃、益州刺史趙顒等守漢中,遷其民於關隴。……
  90. 90.00 90.01 90.02 90.03 90.04 90.05 90.06 90.07 90.08 90.09 90.10 90.11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
  91. 《三國志·卷三十九·蜀書九·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馬良》……先主稱尊號,以良為侍中。及東征吳,遣良入武陵招納五溪蠻夷,蠻夷渠帥皆受印號,咸如意指。會先主敗績於夷陵,良亦遇害。先主拜良子秉為騎都尉。……
  92. 《三國志·卷五十二·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第七·步騭》……延康元年,權遣呂岱代騭,騭將交州義士萬人出長沙。會劉備東下,武陵蠻夷蠢動,權遂命騭上益陽。備既敗績,而零、桂諸郡猶相驚擾,處處阻兵,騭周旋征討,皆平之。黃武二年,遷右將軍左護軍,改封臨湘侯。……
  93. 《三國志·卷六十一·吳書十六·潘濬陸凱傳第十六·潘濬》
  94. 《三國志·卷六十·吳書十五·賀全呂周鍾離傳第十五·鍾離牧》……永安六年,蜀並於魏,武陵五谿夷與蜀接界,時論懼其叛亂,乃以牧為平魏將軍,領武陵太守,往之郡。魏遣漢葭縣長郭純試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遷陵界,屯於赤沙,誘致諸夷邑君,或起應純,又進攻酉陽縣,郡中震懼。牧問朝吏曰:「西蜀傾覆,邊境見侵,何以禦之?」皆對曰:「今二縣山險,諸夷阻兵,不可以軍驚擾,驚擾則諸夷盤結。宜以漸安,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勞。」牧曰:「不然。外境內侵,誑誘人民,當及其根柢未深而撲取之,此救火貴速之勢也。」敕外趣嚴,掾史沮議者便行軍法。撫夷將軍高尚說牧曰:「昔潘太常督兵五萬,然後以討五谿夷耳。是時劉氏連和,諸夷率化,今既無往日之援,而郭純已據遷陵,而明府以三千兵深入,尚未見其利也。」牧曰:「非常之事,何得循舊?」即率所領,晨夜進道,緣山險行,垂二千里,從塞上,斬惡民懷異心者魁帥百餘人及其支黨凡千餘級,純等散,五谿平。遷公安督、揚武將軍,封都鄉侯,徙濡須督。……
  95. 《晉書‧卷一百二十‧載記第二十‧李特》
  96. 《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趙)廞字和叔,本巴西安漢人也。祖世隨張魯內移,家趙。趙王倫器之。歷長安令,天門、武陵太守,來臨州。……
  97. 《晉書卷一百·列傳第七十·張昌》
  98. 楊勇《再論個舊黑螞井墓地所葬人群的族屬及身份》黑螞井墓地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箇舊市東南部的卡房鎮,自20世紀80年代發現以來共進行了4次發掘,清理漢代墓葬40餘座。……該墓地所葬人群的主體其實就是漢人。…………
  99. 顏建華《漢武帝對貴州的管理經營》……為了改變西南夷道路阻絕、割據閉塞的上狀態,漢王朝需要通往西南民族地區的交通干線;為了能較快傳遞王朝政令和便捷聯繫西南郡縣,了解當地社會經濟情況,漢王朝在開闢交通幹線的同時,沿途設置了不少郵亭;為了鞏固漢王朝在西南夷地區的政權基礎,漢朝廷遷徙大批漢族官吏、軍伍、豪民進入了貴州屯田,形成了後來的大姓集團和群體。道路的開闢、郵亭的設置和移民屯田,促進了西南邊疆的經濟開發和社會進步。……修築南夷道的同時,漢王朝還採取徙民屯田經營社會基礎的舉措。貴州西部漢墓成群,分佈廣泛,至今出土文物種類眾多,許多文物帶有濃郁漢式風格。這與漢王朝徙豪族和移民屯田貴州高原密切相關。在貴州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大多為生活用具、裝飾品和少數生產工具,主要有陶、銅、鐵器,還有少量漆、木、玉、石等工具。具有重大文物價值的有銅馬車、連枝燈、撫琴俑、巴郡守丞印、水池田園模型、繩紋瓦、筒瓦、車輪紋瓦當、雲紋瓦當等。貴州漢墓分佈在清鎮、平壩、安順、興義、興仁、黔西、赫章、畢節、威寧、金沙、務川等廣闊地域,與漢朝設置郡縣的情況基本一致,西漢中葉後,大批漢族官吏、軍伍、豪民進入了貴州,是形成今日漢墓群眾多的原因。貴州屬於多民族地區,大部分為漢代所設初郡轄治。漢武帝為籠絡當地各族,實行「以其故俗治,毋賦稅」的優惠政策,駐防的官吏戍卒所需糧食及其費用,主要從巴蜀轉運而來……漢武帝採取了募豪族大姓及其依附農民遷徙到西南夷地區,進行屯墾,當地郡縣就地取糧,朝廷依糧錢償付。這是漢王朝在西南夷的第一批移民,在貴州移民屯田始於漢代。……出土文物顯示,西漢中葉以後,漢武帝在西南夷設置郡縣,大批漢族官吏、軍伍、豪民、罪犯進入貴州高原,漢族文化對當地各族產生了全面、直接、深刻的影響。
  100. 100.0 100.1 《史記·西南夷列傳》
  101. 《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
  102. 《漢書·王莽傳上》……莽既致太平,北化匈奴,東致海外,南懷黃支,唯西方未有加。乃遣中郎將平憲等多持金幣誘塞外羌,使獻地,願內屬。………………又增法五十條,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萬數,民始怨矣。
  103. 張芃胤、徐智、許渤松、韓康信、周慧、金力、譚婧澤《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古代居民mtDNA遺傳分析》…………群體比較分析顯示,3000~3300年前的卡約文化人群的母系遺傳結構與現代西南少數民族相近,而2000年前人群的母系遺傳構成更接近現代漢族。……研究隨機選取其中的78個個體,其中卡約文化期34個,漢代44個……我們共對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墓地出土的78個樣品進行了分析,其中59個樣品在實驗室內獲得了可重複結果……因此,我們認為這59個樣品的mtDNA譜系是可靠的。…………PCA(圖2)結果顯示,從PC1上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群體:左側的漢藏,中間的蒙古(新疆),右側的維吾爾、哈薩克和且末加瓦艾日克。從PC2上看,漢和藏分開,其中青海大通上孫家寨漢代樣本與現代漢族聚在一起,卡約時期樣本與西南少數民族較為接近。值得注意的是,卡約時期樣本與來自我國雲南省寧蒗的現代普米族最為接近。……
    綜上所述,從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墓地中獲得的59個個體的遺傳學分析結果顯示,3000年前卡約文化時期的上孫家寨先民與現代西南地區藏緬語人群較為接近,與漢代的居民並不是同一人群,漢代的居民與現代漢人更加接近。……
  104.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漢書·西域傳下》
  105. 105.0 105.1 105.2 105.3 《漢書甘延壽陳湯傳》
  106. 《漢書·蒯伍江息夫傳》烏孫兩昆彌弱,卑爰疐強盛,居彊煌之地,擁十萬之眾,東結單于,遣子往侍。如因素彊之威,循烏孫就屠之跡,舉兵南伐,併烏孫之勢也。烏孫併,則匈奴盛而西域危矣。
  107. 107.0 107.1 107.2 107.3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
  108. 《後漢書·耿弇列傳》是時烏桓、鮮卑屢寇外境,國素有籌策,數言邊事,帝器之。及匈奴薁鞬日逐王比自立為呼韓邪單于,款塞稱藩,願扞禦北虜。事下公卿。議者皆以為天下初定,中國空虛,夷狄情偽難知,不可許。國獨曰:「臣以為宜如孝宣故事受之,令東扞鮮卑,北拒匈奴,率厲四夷,完復邊郡,使塞下無晏開之警,萬世有安寧之策也。」帝從其議,遂立比為南單于。由是烏桓、鮮卑保塞自守,北虜遠遁,中國少事。
  109. 《後漢書·郡國一》
  110. 李大龍《騶被殺後的高句麗與東漢統治秩序的建立——以高句麗政權的發展和東漢統治秩序的建立為中心》
  111. 《三國遺事·卷第二·駕洛國記》開闢之後,此地未有邦國之號,亦無君臣之稱,越有我刀干、汝刀干、彼刀干、五刀干、留水干、留天干、神天干、五天干、神鬼乾等九干者,是酋長,領總百姓凡一百戶七萬五千人,多以自都山野,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屬後漢世祖光武帝建武十八年壬寅三月禊洛之日,所居北龜旨是峰巒之稱,若十朋伏之狀,故云也有殊常聲氣,呼喚眾庶,二三百人集會於此,有如人音隱其形而發其音曰:「此有人否?」九乾等云:「吾徒在。」又曰:「吾所在為何?」對云:「龜旨也。」又曰:「皇天所以命我者御是處,惟新家邦,為君後,為茲故降矣。爾等須掘峰頂撮士,歌之雲『龜何龜何,首其現也。若不現也,燔灼而喫也』,以之蹈舞,則是迎大王,歡喜踴躍之也。」九乾等如其言,咸忻而歌舞,未幾仰而觀之,唯紫繩自天垂而着地,尋繩之下乃見紅幅裹金合子,開而視之,有黃金卵六,圓如日者,眾人悉皆驚喜,俱伸百拜。尋還,裹着抱持而歸我刀家窴榻上,其眾各散。過浹辰,翌日平明,眾庶復相聚集開合,而六卵化為童子,容貌甚偉,仍坐於床,眾庶拜賀,盡恭敬止,日日而大,踰十餘晨昏,身長九尺則殷之天乙、顏如龍焉則漢之高祖、眉之八彩則有唐之高、眼之重瞳則有虞之舜,其於月望日即位也,始現故諱首露,或雲首陵首陵是崩後諡也,國稱大駕洛,又稱伽耶國,即六伽耶之一也,餘五人各歸為五伽耶主,東以黃山江,西南以濸海,西北以地理山,東北以伽耶山南而為國尾。俾創假宮而入御,但要質儉,茅茨不剪,土階三尺。二年癸卯春正月,王若曰:「朕欲定置京都。」仍駕幸假宮之南新畓坪是古來閑田新耕作,故云也,畓乃俗文也,四望山嶽,顧左右曰:「此地狹小如蓼葉,然而秀異,可為十六羅漢住地,何況自一成三、自三成七,七聖住地,固合於是,托土開疆,終然允臧歟。」築置一千五百步周迴羅城,宮禁殿宇及諸有司屋宇、武庫倉廩之地,事訖還宮,遍徵國內丁壯人夫工匠,以其月二十日資始金陽,暨三月十日役畢,其宮闕屋舍候農隙而作之,經始於厥年十月,逮甲辰二月而成。涓吉辰御新宮,理萬機而懃庶務。忽有琓夏國含達王之夫人妊娠,彌月生卵,卵化為人,名曰脫解,從海而來,身長三尺,頭圓一尺,悅焉詣闕,語於王云:「我欲奪王之位,故來耳。」王答曰:「天命我俾即於位,將令安中國而綏下民,不敢違天之命以與之位,又不敢以吾國吾民付囑於汝。」解云:「若爾可爭其術。」王曰:「可也。」俄頃之間,解化為鷹,王化為鷲,又解化為雀,王化為鸇,於此際也,寸陰未移,解還本身,王亦復然。解乃伏膺曰:「僕也適於角術之場,鷹之鷲,雀之於鸇,獲免焉,此蓋聖人惡殺之仁而然乎?僕之與王,爭位良難。」便拜辭而出,到麟郊外渡頭,將中朝來泊之水道而行,王竊恐滯留謀亂,急發舟師五百艘而追之,解奔入雞林地界,舟師盡還,事記所載多異與新羅,屬建武二十四年戊申七月二十七日。九乾等朝謁之次,獻言曰:「大王降靈已來,好仇未得,請臣等所有處女絕好者,選入宮闈,俾為伉儷。」王曰:「朕降於茲,天命也,配朕而作後,亦天之命,卿等無慮。」遂命留天干押輕舟、持駿馬,到望山島立待,申命神鬼干就乘岾望山島,京南島嶼也。乘岾,輦下國也,忽自海之西南隅,掛緋帆、張茜旗而指乎北,留天等先舉火於島上,則競渡下陸,爭奔而來,神鬼望之,走入闕奏之,上聞欣欣,尋遣九乾等整蘭橈、揚桂楫而迎之,旋欲陪入內,王后乃曰:「我與爾等素昧平生,焉敢輕忽相隨而去。」留天等返達後之語,王然之,率有司動蹕,從闕下西南六十步許地,山邊設幔殿祗候,王后於山外別浦津頭維舟登陸,憩於高嶠,解所著綾袴為贄,遺於山靈也,其他侍從媵臣二員,名曰申輔、趙匡,其妻二人,號慕貞、慕良,或臧獲並計二十餘口,所齎錦繡綾羅、衣裳疋段、金銀珠玉、瓊□服玩器不可勝記。王后漸近行在,上出迎之,同入帷宮,媵臣已下眾人,就階下而見之即退,上命有司引媵臣夫妻曰:「人各以一房安置。」已下臧獲各一房五六人安置,給之以蘭液蕙醑,寢之以文茵彩薦,至於衣服疋段寶貨之類,多以軍夫遴集而護之,於是王與後共在御國寢,從容語王曰:「妾是阿踰陀國公主也,姓許名黃玉,年二八矣。在本國時,今年五月中,父王與皇后顧妾而語曰『爺孃一昨夢中同見皇天上帝,謂曰「駕洛國元君首露者,天所降而俾御大寶,乃神乃聖,惟其人乎,且以新蒞家邦,未定匹偶,卿等須遣公主而配之。」言訖升天,形開之後,上帝之言,其猶在耳,儞於此而忽辭親向彼乎。往矣。』妾也浮海遐尋於蒸□,移天敻赴於蟠桃,螓首敢叨龍顏是近。」王答曰:「朕生而頗聖,先知公主自遠而屆,下臣有納妃之請,不敢從焉。今也淑質自臻,眇躬多幸。」遂以合歡,兩過清宵,一經白晝,於是遂還來船,篙工楫師共十有五人,各賜糧粳米十碩、布三十疋,令歸本國。八月一日迴鑾,與後同輦,媵臣夫妻齊鏕並駕,其漢肆雜物,咸使乘載,徐徐入闕,時銅壺欲午,王后爰處中宮,敕賜媵臣夫妻私屬空閑二室分入,餘外從者以賓館,一坐二十餘間,酌定人數,區別安置,日給豐羨,其所載珍物,藏於內庫,以為王后四時之費。一日,上語臣下曰:「九乾等俱為庶僚之長,其位與名皆是宵人野夫之號,頓非簪履職位之稱,儻化外傳聞,必有嗤笑之恥。」遂改我刀為我躬、汝刀為汝諧、彼刀為彼藏、五方為五常,留水、留天之名不動上字,改下字留功、留德,神天改為神道、五天改為五能、神鬼之音不易,改訓為臣貴,取雞林職儀,置角干、阿叱干、級干之秩。其下官僚以周判漢儀而分定之,斯所以革古鼎新設官分職之道歟。於是乎理國齊家、愛民如子,其教不肅而威,其政不嚴而理。況與王后而居也,比如天之有地,日之有月,陽之有陰。其功也塗山翼夏、唐煖興嬌。頻年有夢得熊羆之兆,誕生太子居登公。靈帝中平六年己巳三月一日,後崩,壽一百五十七,國人如嘆坤崩,葬於龜旨東北塢,遂欲不忘子愛下民之惠,因號初來下纜渡頭村曰主浦村,解綾袴高岡曰綾峴,茜旗行入海涯曰旗出邊。媵臣泉府卿申輔、宗正監趙匡等到國三十年後各產二女焉,夫與婦踰一二年而皆□信也,其餘臧獲之輩,自來七八年間未有茲子生,唯抱懷土之悲,皆首丘而沒。所舍賓館,圓其無人,元君乃每歌鰥枕,悲嘆良多。隔二五歲,以獻帝立安四年己卯三月二十三日而殂落,壽一百五十八歲矣,國中之人若亡天,只悲慟,甚於後崩之日。遂於闕之艮方平地造立殯宮,高一丈、周三百步而葬之,號首陵王廟也。自嗣子居登王洎九代孫仇衝之享是廟。……
  112. 張箭《古印度阿逾陀國考——兼論許黃玉乃華裔非印裔》
  113. 《三國遺事·卷第一·五伽倻》按駕洛記贊雲,垂一紫纓,下六圓卵,五歸各邑。一在茲城則一為首露王,餘五各為五伽耶之主,金官不入五數當矣,而本朝史略,並數金官而濫記昌寧,誤阿羅一作耶伽耶今咸安、古寧伽耶今咸寧、大伽耶今高靈、星山伽耶今京山,雲碧珍、小伽耶今固城。又本朝史略雲,太祖天福五年庚子,改五伽耶名,一金官為金海府、二古寧為加利縣、三非火今昌寧,恐高靈之訛,餘二,阿羅、星山同前,星山或作碧珍伽耶
  114. 張哲俊《金首露神話中的黃金六卵與龜旨峰》
  115. 《後漢書·卷五·孝安帝紀第五》(建光元年)……冬十二月,高句驪、馬韓、穢、貊圍玄菟城,夫餘王遣子與州郡併力討破之。延光元年春二月,夫餘王遣子將兵救玄菟,擊高句驪、馬韓、穢、貊,破之,遂遣使貢獻。
  116. 116.0 116.1 康泰《吳時外國傳》,又名《扶南傳》、《扶南土俗》
    扶南之先,女人為主,名柳葉。有模趺國人,字混慎,好事神,一心不懈,神感至意。夜夢人賜神弓一張,教載賈人舶入海。混慎晨入廟,於神樹下得弓,便載大船入海。神回風令至扶南,柳葉欲劫取之,混慎舉神弓而射焉。貫船通度,柳葉懼伏。混慎因至扶南。…………扶南有訟者,煮水令沸,以金指環投湯中,然後以手探湯。其直者,手不爛;有罪者,入湯即焦。
    ……………………
    從扶南西去金陳,二千餘里到金陳。
    ……………………
    都昆在扶南南三千餘里,出藿香。
    ……………………
    扶南之西南有林陽國,去扶南七千里。土地奉佛,有數千沙門,持戒六齊,曰魚肉不得入國。一日再市,朝市諸雜米、甘果、石密,暮市但貨香花。
    ……………………
    從林陽西去二千里,奴後國,可二萬餘戶,與永昌接界。
    ……………………
    優鈸國者,在天竺之東南可五千里,國土熾盛,城郭、珍玩、謠俗與天竺同。
    ……………………
    橫趺國在優鈸之東南,城郭饒樂不及優鈸也。
    ……………………
    烏文國,昔混滇初,載賈人大舶所成此國。
  117. 桂光華《試論扶南王國的興起、發展及其原因》
  118. 118.0 118.1 《梁書·卷五十四·諸夷列傳第四十八》
  119. 《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第七十七》
  120. 120.0 120.1 《後漢書·卷第四十七·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121. 121.0 121.1 《後漢書·卷第八十八·西域傳第七十八》
  122. 《三國志·卷四十八·吳書三·三嗣主傳第三》……晉文帝為魏相國,遣昔吳壽春城降將徐紹、孫彧銜命齎書,陳事勢利害,以申喻皓《漢晉春秋》載晉文王與皓書曰:「聖人稱有君臣然後有上下禮義,是故大必字小,小必事大,然後上下安服,群生獲所。逮至末塗,純德既毀,剿民之命,以爭彊於天下,違禮順之至理,則仁者弗由也。方今主上聖明,覆幬無外,僕備位宰輔,屬當國重。唯華夏乖殊,方隅圮裂,六十餘載,金革亟動,無年不戰,暴骸喪元,困悴罔定,每用悼心,坐以待旦。將欲止戈興仁,為百姓請命,故分命偏師,平定蜀漢,役未經年,全軍獨克。於時猛將謀夫,朝臣庶士,咸以奉天時之宜,就既征之軍,藉吞敵之勢,宜遂回旗東指,以臨吳境。舟師泛江,順流而下,陸軍南轅,取徑四郡,兼成都之械,漕巴漢之粟,然後以中軍整旅,三方雲會,未及浹辰,可使江表厎平,「南夏」順軌。然國朝深惟伐蜀之舉,雖有靜難之功,亦悼蜀民獨罹其害,戰於綿竹者,自元帥以下並受斬戮,伏屍蔽地,血流丹野。一之於前,猶追恨不忍,況重之於後乎?是故旋師按甲,思與南邦共全百姓之命。夫料力忖勢,度資量險,遠考古昔廢興之理,近鑒西蜀安危之效,隆德保祚,去危即順,屈己以寧四海者,仁哲之高致也;履危偷安,隕德覆祚,而不稱於後世者,非智者之所居也。今朝廷遣徐紹、孫彧獻書喻懷,若書御於前,必少留意,回慮革算,結歡弭兵,共為一家,惠矜吳會,施及中土,豈不泰哉!此昭心之大願也,敢不承受。若不獲命,則普天率土,期於大同,雖重干戈,固不獲已也。」…………西苑言鳳凰集,改明年元江表傳曰:初丹楊刁玄使蜀,得司馬徽與劉廙論運命曆數事。玄詐增其文以誑國人曰:「黃旗紫蓋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揚之君乎!」又得中國(指中原)降人,言壽春下有童謠曰「吳天子當上」。皓聞之,喜曰:「此天命也。」即載其母妻子及後宮數千人,從牛渚陸道西上,雲青蓋入洛陽,以順天命。行遇大雪,道塗陷壞,兵士被甲持仗,百人共引一車,寒凍殆死。兵人不堪,皆曰:「若遇敵便當倒戈耳。」皓聞之,乃還。。……
  123. 苗恭《交廣記》曰:「漢武帝元鼎中,開拓土境,北開朔方,南置交阯刺史,建安二年,南陽張津為刺史,交阯太守土燮表言:『伏見十二州皆稱曰州,而交獨為交阯刺史,何天恩不平乎?若普天之下可為十二州者,獨不可為十三州?』詔報聽許,拜津交州牧,加以九錫,彤弓彤矢,禮樂征伐,威震南夏,與中州方伯齊同,自津始也。」
  124. 趙慶偉《六朝時期嶺北漢人遷入珠江三角洲淺析》
  125. 潘玲、郭麗娜《錦州地區西晉至前燕時期的漢人墓葬》錦州地區包括今遼寧省錦州市及葫蘆島市,在文化地理分區上屬於遼西地區,位於遼西地區的東南部。……目前在錦州地區發現8座西晉至前燕時期漢人墓葬,墓葬形制有磚室墓、石板砌築的石室墓兩類,其中磚室墓還可以細分為近順長方形單室墓和帶前、後室的雙室墓兩小類。……可見,在西晉晚期至前燕時期,錦州地區居民的主體仍然是漢族人……
  126. 東南沿海的一個古老民族:畲族
  127. 127.0 127.1 127.2 《三國志·卷四十七·吳書二·吳主傳》(黃龍)二年……遣將軍衞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山及仙藥,止此洲不還。世相承有數萬家,其上人民,時有至會稽貨布,會稽東縣人海行,亦有遭風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黃龍)三年春二月,遣太常潘濬率眾五萬討武陵蠻夷。衞溫、諸葛直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
    (嘉禾三年)冬十一月,太常潘濬平武陵蠻夷,事畢,還武昌。……
    赤烏五年……秋七月,遣將軍聶友、校尉陸凱以兵三萬討珠崖、儋耳。……
    太元元年夏五月,立皇后潘氏,大赦,改年。初臨海羅陽縣有神,自稱王表。周旋民間,語言飲食與人無異,然不見其形。又有一婢,名紡績。是月,遣中書郎李崇齎輔國將軍羅陽王印綬迎表。表隨崇俱出,與崇及所在郡守令長談論,崇等無以易。所歷山川,輒遣婢與其神相聞。秋七月,崇與表至,權於蒼龍門外為立第舍,數使近臣齎酒食往。表說水旱小事,往往有驗。……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為南陽王,居長沙;子奮為齊王,居武昌;子休為琅邪王,居虎林。二月,大赦,改元為神鳳。皇后潘氏薨。諸將吏數詣王表請福,表亡去。
  128. 《三國志·諸葛恪傳》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兵,徒得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禽盡,屢自求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衆議咸以丹楊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里,山谷萬重,其幽邃民人,未嘗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咸共逃竄。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猨狖之騰木也。時觀閒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蠭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恪到府,乃移書四郡屬城長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從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內諸將,羅兵幽阻,但繕藩籬,不與交鋒,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舊穀旣盡,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入,於是山民饑窮,漸出降首。恪乃復勑下曰:「山民去惡從化,皆當撫慰,徙出外縣,不得嫌疑,有所執拘。」臼陽長胡伉得降民周遺,遺舊惡民,困迫暫出,內圖叛逆,伉縛送諸府。恪以伉違教,遂斬以徇,以狀表上。民聞伉坐執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於是老幼相攜而出,歲期,人數皆如本規。恪自領萬人,餘分給諸將。
  129. 《吳錄》曰:是歲蜀主又遣鄧芝來聘,重結盟好。權謂芝曰:「山民作亂,江邊守兵多徹,慮曹丕乘空弄態,而反求和。議者以為內有不暇,幸來求和,於我有利,宜當與通,以自辨定。恐西州不能明孤赤心,用致嫌疑。孤土地邊外,閒隙萬端,而長江巨海,皆當防守。丕觀釁而動,惟不見便,寧得忘此,復有他圖。」
  130. 《三國志·虞翻傳》翻出為富春長。策薨,諸長吏並欲出赴喪,翻曰:「恐鄰縣山民或有姧變,遠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行喪。諸縣皆効之,咸以安寧。
  131. 131.0 131.1 《三國志·全琮傳》是時中州士人避亂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數,琮傾家給濟,與共有無,遂顯名遠近。後權以為奮威校尉,授兵數千人,使討山越。因開募召,得精兵萬餘人,出屯牛渚,稍遷偏將軍。…………是時丹楊、吳會山民復為寇賊,攻沒屬縣,權分三郡險地為東安郡,琮領太守。至,明賞罰,招誘降附,數年中,得萬餘人。權召琮還牛渚,罷東安郡。
  132. 《三國志·張承傳》權為驃騎將軍,辟西曹掾,出為長沙西部都尉。討平山寇,得精兵萬五千人。
  133. 133.0 133.1 133.2 《三國志·陸遜傳》時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募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遜以手下召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權以兄策女配遜,數訪世務,遜建議曰:「方今英雄棊跱,豺狼闚望,克敵寧亂,非衆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大部伍,取其精銳。」權納其策,以為帳下右部督。會丹楊賊帥費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權遣遜討棧。棧支黨多而往兵少,遜乃益施牙幢,分佈鼓角,夜潛山谷間,鼓譟而前,應時破散。遂部伍東三郡,彊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盪除,所過肅清,還屯蕪湖。
  134. 《三國志·周泰傳》策討六縣山賊,權住宣城,使士自衞,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圍落,而山賊數千人卒至。權始得上馬,而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馬鞌,衆莫能自定。惟泰奮激,投身衞權,膽氣倍人,左右由泰並能就戰。賊旣解散,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是日無泰,權幾危殆。
  135. 《三國志·朱桓傳》後丹楊、鄱陽山賊蜂起,攻沒城郭,殺略長吏,處處屯聚。桓督領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
  136. 《魏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五·羊深》……及出帝入關,深與樊子鵠等同逆於兗州。子鵠署深為齊州刺史,於太山博縣商王村結壘,招引山齊之民。天平二年正月,大軍討破之,於陳斬深。……
  137. 《三國志·顧承傳》後為吳郡西部都尉,與諸葛恪等共平山越,別得精兵八千人,還屯軍章阬,拜昭義中郎將,入為侍中。
  138. 《三國志·朱治傳》是時丹楊深地,頻有姧叛,亦以年向老,思戀土風,自表屯故鄣,鎮撫山越。諸父老故人,莫不詣門,治皆引進,與共飲宴,鄉黨以為榮。
  139. 《晉書·卷二十六·志第十六·食貨》……世祖武皇帝太康元年,既平孫皓,納百萬而罄三吳之資,接千年而總西蜀之用,韜干戈於府庫,破舟船於江壑,河濱海岸,三丘八藪,耒耨之所不至者,人皆受焉。農祥晨正,平秩東作,荷鍤贏糧,有同雲布。若夫因天而資五緯,因地而興五材,世屬昇平,物流倉府,官闈增飾,服翫相輝,於是王君夫、武子、石崇等更相誇尚,輿服鼎俎之盛,連衡帝室,布金埒之泉,粉珊瑚之樹。物盛則衰,固其宜也。永寧之初,洛中尚有錦帛四百萬,珠寶金銀百餘斛。……是時天下無事,賦稅平均,人咸安其業而樂其事。及惠帝之後,政教陵夷,至於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飢乏,更相鬻賣,奔迸流移,不可勝數。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及牛馬毛皆盡。又大疾疫,兼以饑饉,百姓又為寇賊所殺,流屍滿河,白骨蔽野。劉曜之逼,朝廷議欲遷都倉垣,人多相食,饑疫總至,百官流亡者十八九。……
  140. 葛文壯《西晉初期存在比較發達的商品經濟》
  141. 殷憲《代郡衛氏書事活動及其意義》衛操、衛雄是最早投向拓跋鮮卑政權的漢人。……所謂代人,在魏書中有兩個含義,一是居於廣大漠南地區的北方各部族的統稱,二是世居勾注(雁門)陘北的漢人。顯然,衛操是漢人而世居北地者。……
  142. 《魏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一·衛操》衞操,字德元,代人也。少通俠,有才略。晉征北將軍衞瓘以操為牙門將,數使於國,頗自結附。始祖崩後,與從子雄及其宗室鄉親姬澹等十數人,同來歸國,說桓、穆二帝招納晉人,於是晉人附者稍眾。桓帝嘉之,以為輔相,任以國事。及劉淵、石勒之亂,勸桓帝匡助晉氏。東瀛公司馬騰聞而善之,表加將號。稍遷至右將軍,封定襄侯。……
  143.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劉琨》……尋猗盧父子相圖,盧及兄子根皆病死,部落四散。琨子遵先質於盧,眾皆附之。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眾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復振,率數百騎自平城撫納之。屬石勒攻樂平,太守韓據請救於琨,而琨自以士眾新合,欲因其銳以威勒。箕澹諫曰:「此雖晉人,久在荒裔,未習恩信,難以法御。今內收鮮卑之餘穀,外抄殘胡之牛羊,且閉關守險,務農息士,既服化感義,然後用之,則功可立也。」琨不從,悉發其眾,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
  144. 《晉書·卷一百八·載記第八·慕容廆》
  145. 《晉書·卷三十六·列傳第六·衞瓘》……泰始初,轉征東將軍,進爵為公,都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加征東大將軍、青州牧。所在皆有政績。除征北大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至鎮,表立平州,後兼督之。於時幽幷東有務桓,西有力微 ,並為邊害。瓘離間二虜,遂致嫌隙,於是務桓降而力微以憂死。朝廷嘉其功,賜一子亭侯。瓘乞以封弟,未受命而卒,子密受封為亭侯。……
  146. 146.0 146.1 《晉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六十七·四夷》
  147. 《晉書·卷一百二十五·載記第二十五·乞伏國仁》
  148.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宣五王·扶風王駿》……咸寧初,羌虜樹機能等叛,遣眾討之,斬三千餘級。進位征西大將軍,開府辟召,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又詔駿遣七千人代涼州守兵。樹機能侯彈勃等欲先劫佃兵,駿命平虜護軍文俶督涼、秦、雍諸軍各進屯以威之。機能乃遣所領二十部及彈勃面縛軍門,各遣入質子。安定、北地、金城諸胡吉軻羅、侯金多及北虜熱冏等二十萬口又來降。其年入朝,徙封扶風王,以氐戶在國界者增封,給羽葆、鼓吹。太康初,進拜驃騎將軍,開府、持節、都督如故。……
  149. 《晉書·卷一百二十六·載記第二十六·禿髮烏孤》
  150.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馬隆》
  151. 廖名春《大禹故里說文獻考辯》
  152. 《晉書·卷一百一·載記第一·劉元海》
  153. 《三國志·卷八·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公孫度》
  154. 《隋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四十六·東夷·百濟》……東明之後,有仇台者,篤於仁信,始立其國於帶方故地。漢遼東太守公孫度以女妻之,漸以昌盛,為東夷強國。初以百家濟海,因號百濟。……
  155.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毋丘諸葛鄧鐘傳第二十八·毋丘儉》
  156. 趙俊傑、張寒冰《朝鮮平壤新發現的兩座高句麗壁畫墓的時代及相關問題》200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朝鮮境內新發掘了兩座高句麗壁畫墓——平壤東山洞壁畫墓與南浦玉桃裏壁畫墓。……東山洞壁畫墓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樂浪區域東山洞……玉桃裏壁畫墓位於平壤西南,南浦市龍岡郡郡所以西12公里的低矮丘陵上…………史載高句麗於427年遷都平壤,學界對此並無異議,那麼在高句麗遷都半個世紀後,東山洞壁畫墓儘管葬地選址相對獨立,卻位於大同江南岸樂浪漢墓分佈較為集中的區域之內,似乎意在強調墓主的漢文化背景。這一現象顯示,儘管平壤作為高句麗統治的最核心區域已數十年之久,但當地的漢系勢力仍然存在相當的獨立性。……我們曾根據5世紀這一地區二室壁畫墓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指出,儘管德興裏壁畫墓墓主某鎮已經接受高句麗政權的冊封,但至少到5世紀後葉前段,高句麗的勢力並未深入這一區域,漢人社會內部沒有發生大的異動,可能仍然保留着半獨立的地位。迄今朝鮮半島西北部地區高句麗時期二室石室壁畫墓已發現20餘座,其中絕大多數分佈於以南浦市、平安南道大同郡為中心的西海岸地區,選址大多相對獨立,玉桃裏壁畫墓也不例外,時代則以德興裏壁畫墓為最早。……平壤東山洞壁畫墓的形制、構造與該地區的二室壁畫墓一脈相承,墓葬規模與藥水裏壁畫墓相仿,墓主很可能在漢人集團內部地位顯赫。作為之前漢人集團的首領,德興裏壁畫墓墓主某鎮曾任高句麗「國小、大兄」,此官職並未進入高句麗統治集團上層,為虛職的意味更大。與某鎮死後葬於漢人聚居區內不同,東山洞壁畫墓墓主死後葬於平壤,表明其可能已在高句麗官僚體系中佔有一席之地,也似乎隱隱顯露出自5世紀後葉晚段開始高句麗對於漢人集團控制的加強。與此相應的是,朝鮮半島西北部地區二室墓的營造在此時達到最高峰,但在進入6世紀後數量急速減少,至6世紀前葉晚段已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單室墓成為高句麗統治區內唯一的墓葬型別,墓葬形制趨向一致,等級差異顯著,漢人的高句麗化程序也在此時逐漸完成。
  157. 趙俊傑《四世紀後葉帶方故地漢人社會變局》公元313年前後,樂浪、帶方二郡在高句麗的強大壓力下相繼覆亡,中原王朝旋即喪失了對朝鮮半島西北部地區的實際控制與管理權。異族入侵與地方管理體系的瓦解給當地漢人社會造成了巨大震動,引發了大規模的遷移與逃亡。342年前燕慕容皝攻破丸都,使高句麗遭受重創而自顧不暇,加上新的內地移民不斷到來,兩郡漢人勢力有了恢復性的發展,聚居區在4世紀中葉出現了短暫繁榮。然而隨着外部環境的惡化,不久此地又陷入動盪。……二郡覆亡後,殘留的漢人集團已然失去中央政府的庇護,但聚居區內出土的銘文墓磚中卻不乏「太寧」、「咸和」、「建元」、「永和」等東晉年號,足見當地仍與東晉政權保持着斷續聯繫。出土多例銘文墓磚的黃海南道信川郡福隅里墓群,為樂浪漢人大姓之一的韓氏家族墓地,墓葬在4世紀前葉呈現穩定延續排列的狀態,家族墓地選址的重新固定化,正是此時期漢人聚居區內部秩序安定的縮影。……有學者研究當時漢人集團動向時指出,在面臨覆滅的危險下,漢人再次面臨去留的艱難抉擇,出現或舉家逃亡,或一個氏族分為數支,一支暫留故土等待消息,其他幾支各奔向不同目的地,積極尋找退路的情況。當時中原、遼東板蕩,高句麗又將北退之路阻隔,筆者推測除小部分漢人經由海路前往山東半島外,大部分流亡的漢人南遷至半島南部的新羅、百濟,並經由海路到達日本。《續日本紀》延曆四年(785)記錄的坂上大忌寸苅田麻呂的上表,生動地描述了5世紀初朝鮮漢人遷徙至日本的經過,《新撰姓氏錄》中也有類似記載。高句麗好太王碑碑文中有 「十四年(404)甲辰,而倭不軌,侵入帶方界」的記載,以往多認為這是倭人的隨機寇抄,或是侵略高句麗的軍事行為。實際上,從《三國志·倭傳》的記載看,自帶方到倭海路,航行時間長,耗費大,顯然不可能是隨機的海盜劫掠行為,屬於勞師遠征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是有計劃的,不惜付出巨大代價的集團行動,或許這正是當時倭王遣人前往帶方故地迎接準備移居日本的漢人的場景寫照。與代表磚室墓系統的原二郡漢人遺民勢力日漸式微不同,4世紀後葉以來石室墓在二郡故地的不斷出現,顯示出代表石室墓系統的內地漢人新移民勢力已悄然在當地紮根,並漸趨興盛。前述的冬壽曾官至前燕司馬,其墓葬也呈現出典型的遼東地區漢式石室墓的風格。冬壽墓志銘中「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平東將軍,護撫夷校尉,樂浪□,昌黎、玄菟、帶方太守,都鄉侯」的官職是目前朝鮮半島所發現的品秩最高者,姑且不談官職是否為自封,他在當時漢人聚居區的卓然地位已不言自明。因此如果將此時期帶方故地的漢人分為原二郡遺民集團與內地新移民集團兩大系統,就會發現,漢人聚居區的中興可能主要依靠了後者的力量。……5世紀後,以德興里壁畫墓(408)為發端,此區域及其周邊地區出現了為數眾多的前後二室漢系石室壁畫墓,其數量佔二郡故地迄今發現的二室壁畫墓總數的六成,並在此後約一個世紀的時間內維持了基本完整的形制演變序列,該地區也逐步取代帶方故地,成為新移民漢人集團在朝鮮半島西北部最大的聚居區。與冬壽墓志銘中完全採用東晉年號與官職,奉東晉為正朔不同,德興里壁畫墓墓主某鎮的墓志銘中已經採用高句麗廣開土王的年號,並出現高句麗「國小、大兄」的官職,反映出5世紀初的漢人集團首領已部分捨棄了對中原政權回復舊土的幻想,轉而更加務實地接受高句麗政權的冊封,以維持漢人聚居區的半獨立地位。隨着高句麗完全領有原二郡之地,漢人集團對待高句麗集團的態度也由對立轉向緩和、承認甚至臣屬,二郡故地民族融合的大幕即將拉開。
  158.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淮南王劉安》……尉佗知中國(中原)勞極,止王不來,使人上書,求女無夫家者三萬人,以為士卒衣補。秦皇帝可其萬五千人。……
  159. 159.0 159.1 159.2 159.3 陳國保《內地移民與漢代南邊疆交趾地區的統一》……兩《漢書》所提供的交趾地區的戶、口統計,當主要為內地移民。……內地移民定居落籍交趾地區後,須向政府繳納租賦,成為漢中央王朝統治南疆三邊郡的主要經濟基礎。……大量南遷進入交趾三郡的內地居民,為漢王朝能夠在遙遠的南部邊疆實現穩固統治、維護南部邊疆的統一奠定了牢固的社會基礎,出任的邊吏主要依靠邊郡的內地移民實施對交趾地區的有力管理。……大量內地移民落籍交趾三郡,成為當地居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伴隨移民而帶來的中原內地文化在南部邊疆的全面傳播,及其對當地土著文化的整合,為交趾地區統一於兩漢王朝奠定了廣泛深厚的社會基礎……
  160. 160.0 160.1 160.2 《漢書·宣帝紀》
  161. 《三國志·卷四十九·吳書四·劉繇太史慈士燮傳第四·士燮》
  162. 162.0 162.1 《晉書·卷五十七·列傳第二十七·陶璜》
  163. 《三國志·卷五十三·吳書八·張嚴程闞薛傳第八·薛綜》
  164.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建武十九年)……西南夷寇益州郡,遣武威將軍劉尚討之。越巂太守任貴謀叛,十二月,劉尚襲貴,誅之。……二十一年春正月,武威將軍劉尚破益州夷,平之。
  165. 《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牂牁郡》……會公孫述據巴蜀,大姓龍、傅、尹、董氏與功曹謝暹保郡,聞世祖在河北,乃遠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貢漢朝,世祖嘉之,號為義郎。……
  166. 潘民中《孟獲族屬考》孟獲是漢人,而非少數族人,他是南中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等八大漢姓中孟姓的耆率,當然他也是一個在與漢族大姓雜居的少數族人中很有影響的人物。……能夠自稱「南人」的只會是久居該地域的漢人。……將「民、夷」與「夷、漢」對照起來看,「民」與「漢」顯然是等質的。……總之,孟獲與雍闓一樣是漢人,而非少數族人,是南中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等八大漢姓中孟姓的耆率,當然他也是一個在與漢族大姓雜居的少數族人中很有影響的人物。
  167. 《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建興)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郡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十二月,亮還成都。
    (延熙)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張嶷平定越嶲郡。
  168.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王遜》
  169. 《三國志·卷四十三·蜀書十三·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呂凱》
  170. 《江東舊事》云:範文本揚州人,少被掠為奴,賣墮交州,年十五六,遇罪當得杖,畏怖因逃,隨林邑賈人渡海遠去,沒入於王,大被幸愛。經十餘年,王死,文害王二子,詐殺侯將,自立為王,威加諸國。或夷椎蠻語口食鼻飲,或雕面鏤身、狼䐠裸種、漢魏流赭,咸為其用。
  171. 《林邑記》……林邑之號,建國起自漢末,初平之亂,人懷異心,象林功曹姓區,有子名逵,攻其縣殺令,自號為王。值世亂離,林邑遂立。後乃襲代,傳位子孫,三國鼎爭,未有所附。吳有交土,與之鄰接,進侵壽泠,以為疆界。自區逵以後,國無文史,失其纂代,世數難詳,宗胤滅絶,無復種裔。外孫范熊代立,人情樂推。後熊死,子逸立。……
  172. 《漢書·成帝紀》
  173. 《漢書·哀帝紀》
  174. 174.0 174.1 174.2 《後漢書·卷第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永元二年)……車師前後王並遣子入侍。月氏國遣兵攻西域長史班超,超擊降之。……
    (永元三年)……十二月,復置西域都護、騎都尉、戊己校尉官。……
    (永元四年)……武陵零陽澧中蠻叛。
    (永元五年)……是歲,武陵郡兵破叛蠻,降之。……
    (永元六年)……西域都護班超大破焉耆、尉犁,斬其王。自是西域降服,納質者五十餘國。……武陵漊中蠻叛,郡兵討平之。
    (永元八年)……南匈奴右溫禺犢王叛,為寇。秋七月,行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追討之,斬右溫禺犢王。
    (永元九年)……西域長史王林擊車師後王,斬之。……八月,鮮卑寇肥如,遼東太守祭參下獄死。……
    (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國遣使內附,賜其王金印紫綬。……
    (永元十三年十一月)……鮮卑寇右北平,遂入漁陽,漁陽太守擊破之。……
    (元興元年十二月)……北匈奴遣使稱臣,詣敦煌奉獻。
    (延平元年四月)鮮卑寇漁陽,漁陽太守張顯追擊,戰沒。……
  175. 175.0 175.1 《華陽國志·卷三·蜀志·僰道縣》僰道縣,在南安東四百里,拒郡百里,髙後六年城之,治馬湖江會,水通越嶲。本有僰人,故秦紀言僰童之冨,漢民多,漸斥徙之。有茘支、薑、蒟。……
  176. 帶你領略星辰大海
  177. 177.0 177.1 《漢書·西域傳上》
  178. 《晉書·卷四·孝惠帝紀第四》……(元康四年夏五月)匈奴郝散反,攻上黨,殺長吏。……秋八月,郝散帥眾降,馮翊都尉殺之。……(元康六年夏五月)匈奴郝散弟度元帥馮翊、北地馬蘭羌、盧水胡反,攻北地,太守張損死之。馮翊太守歐陽建與度元戰,建敗績。徵征西大將軍趙王倫為車騎將軍,以太子太保梁王肜為征西大將軍、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鎮關中。秋八月,雍州刺史解系又為度元所破。秦雍氐、羌悉叛,推氐帥齊萬年僭號稱帝,圍涇陽。冬十月乙未,曲赦雍、涼二州。十一月丙子,遣安西將軍夏侯駿、建威將軍周處等討萬年,梁王肜屯好畤。關中饑,大疫。七年春正月癸丑,周處及齊萬年戰於六陌,王師敗績,處死之。……九年春正月,左積弩將軍孟觀伐氐,戰於中亭,大破之,獲齊萬年。徵征西大將軍梁王肜錄尚書事。以北中郎將河間王顒為鎮西將軍,鎮關中;成都王穎為鎮北大將軍,鎮鄴。
  179. 《晉書·卷三·世組武帝紀第三》……(太康二年)冬十月,鮮卑慕容廆寇昌黎。十一月壬寅,大司馬陳騫薨。有星孛於軒轅。鮮卑寇遼西,平州刺史鮮于嬰討破之。……(太康三年)三月,安北將軍嚴詢敗鮮卑慕容廆於昌黎,殺傷數萬人。……(太康七年夏五月)鮮卑慕容廆寇遼東。……(太康十年)五月,鮮卑慕容廆來降……